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影像学及临床检查结果对富血小板血浆(PRP)是否影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术后韧带的腱骨愈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网站,检索应用PRP治疗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由两名独立的研究人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结果分析包括股骨及胫骨隧道直径、MRI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IKDC评分及KT-1000测量值。本研究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253名患者,所有患者均行ACLR治疗,试验组使用PRP治疗,对照组空白对照或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结果:两组股骨端隧道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0,95%CI(0.15,0.65),P=0.002];两组胫骨端隧道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2,95%CI(-1.04,1.48),P=0.73];两组隧道直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42,95%CI(-0.01,1.48),P=0.84];PRP组IKDC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MD=3.05,95%CI(0.10,6.01),P...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应用于ACL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2月渑池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8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行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观察组行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结果:术后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观察组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损伤应用新身痛逐瘀汤联合膝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降低VAS评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康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术后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NMES康复治疗,均治疗3个月。术前及术后1、2、3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测量尺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2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活动舒适度。结果术前,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Lysholm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分别高于、大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改善),且观察组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2、3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低于术前(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NMES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其膝关节活动不适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自体富血小板血浆(A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ACL重建术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PRP治疗分为观察组(n=41)和对照组(n=45).观察组于术中用APRP处理移植肌腱,并在股骨隧道与移植物间注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髌腱-骨(BPTB)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重建后的的远期疗效.方法 1999年1月~2003年6月该院行自体或同种异体BPTB重建ACL韧带123例,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IKDC评分法及KT1000检测分别评定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及5年等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 98例得到5年以上随访,91例患者膝不稳症状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8例合并膝前疼痛,25例感觉伸膝乏力,7例在2年后感觉关节轻度不稳,8例关节功能受限.重建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与术后1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术后2年与术后6个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但重建术后5年与重建术后2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且术后5年的评分总体满意.结论 自体与同种异体中1/3 BPTB重建ACL远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合并关节腔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微骨折术组(对照组)和微骨折术+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组(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VAS评分、IKDC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WOMAC评分进行比较,并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在术后3、6、9、12个月各观察点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组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各观察点上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在术后3、6、9个月各观察点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组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各观察点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WOMAC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WOMAC评分在术后3、6、9、12个月各观察点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WOMAC评分组内术前和术后3、6、9、12个月各观察点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有1例出现关节肿胀不适,经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出现关节感染、伤口不愈合、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微骨折术合并关节腔注射富含血小板血浆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微骨折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透视辅助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75例ACL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95例(常规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和透视组80例(透视辅助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髓道定位参数、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透视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膝关节Lyshlom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组患者术后Blumensaat延长线与胫骨水平交点位置至胫骨隧道前边缘间距(a)与胫骨平台前后径宽度(c)比值(a/c)、Blumensaat线与胫骨隧道中轴线夹角(α角)小于对照组,Blumensaat线上垂直位点到Blumensaat线与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A)与Blumensaat线到股骨外侧髁前皮质交点间距(B)比值(A/B)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透视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伴股四头肌萎缩患者肌力恢复的临床疗效,评价严格的康复训练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膝关节ACL断裂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严格按肌力强化训练对股四头肌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按正常的康复计划进行恢复,在术后3、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行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测量。结果: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大腿周径萎缩指数较训练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及大腿周径萎缩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四头肌肌力强化训练对膝关节ACL重建术后患者的肌力恢复、关节功能的改善有显著作用,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减重步态训练对膝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运动功能康复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收集2015年1~6月因膝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60例,排除陈旧性损伤,手术方式均为采用自体同侧半腱肌、股薄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各30例。常规组术后一天即开始阶段性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术后一周开始减重步态训练。术后3月及6月时通过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关节活动度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术后3、6月,治疗组的膝关节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均值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关节活动度(RO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减重下步态训练可以促进患者术后3、6月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舒筋逐瘀外洗方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CL断裂90例,均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术后予康复训练联合舒筋逐瘀外洗方治疗,对照组术后予康复训练。两组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2、6、12周患侧膝关节疼痛情况,利用膝关节Lysholm评分表对术后2、6、12周患侧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并观察术后2、6、12周患侧膝关节肿胀程度、患侧膝关节活动度,比较恢复工作时间,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术后6周比较,观察组术后6周患侧膝关节VAS评分及患侧膝关节肿胀值降低,患侧膝关节活动度增加,患侧膝关节Lysholm评分表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恢复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伤口感染、呼吸系统感染、愈合延迟等并发症发生,且两组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术后12周两组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ACL重建术后进行舒筋逐瘀外洗方熏洗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