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检测吸毒者尿液总蛋白(TP)、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评估吸毒者的肾功能状况。方法检测307例吸毒者和201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尿液TP、mAlb、α1-MG水平。根据吸毒者吸食毒品的种类分为冰毒组(213例)、吗啡组(30例)、混吸组(36例)和其他组(28例),比较各组各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吸毒组尿TP、mAlb、α1-MG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 1)。冰毒组mAlb水平高于吗啡组(P0.05),而尿TP和α1-MG水平低于吗啡组(P0.05)。吗啡组尿mAlb水平低于混吸组(P0.05)。混吸组尿α1-MG水平高于其他组(P0.05)。男性吸毒者尿TP及α1-MG水平明显高于女性(P0.05、P0.001),而m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毒对肾小球的损伤更为严重,吗啡对肾小管的损伤更为严重。应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吸毒者的健康干预,有效地控制毒品危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及尿液蛋白电泳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327例临床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尿mAlb、β2-MG采用散射比浊法及琼脂糖凝胶膜片尿液蛋白电泳同时检测.结果 327糖尿病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尿mAlb、β2-MG比较,P<0.01;尿mAlb、β2-MG与尿液蛋白电泳检测阳性率比较,尿液电泳后出现假阳性分别为尿mAlb 85例(26.00%),肾小球性蛋白尿33例(10.10%),生理性蛋白尿12例(3.70%),尿β2-MG(25.50±20.50)mg/L,假阳性92例(28.00%),肾小管性蛋白尿92例(28.00%),尿mAlb与β2-MG同时升高为混合性蛋白尿25例(7.60%),假阳性蛋白尿51例(15.60%),溢出性蛋白尿2例(0.61%).结论 3种实验比较证实,琼脂糖凝胶膜片尿液蛋白电泳分析电泳能判定蛋白尿的病理类型,应加强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两种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总蛋白的结果比对与偏倚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本实验室内待测系统与参比系统测定血清总蛋白(TP)的可比性.方法 参照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颁发的EP9-A2文件,每天取患者样本8份,分别用待测系统与参比系统测定TP,并且每次均进行平行管测定,共测定5天;记录试验数据,经离群点检验后,计算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进行偏倚评估.结果 测定结果无方法内离群点及方法间离群点;两种检测系统TP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和回归方程分别为r=0.999(P=0.000),Y=1.035X-1.211(X、Y分别为参比系统、待测系统的TP测定结果);两种检测系统在TP医学决定水平(Xc)处的预期偏倚(Bc)小于可接受偏倚(P<0.05).结论 上述两种检测系统测定血清TP的结果基本一致,在本实验室内可以使用两种系统检测血清TP.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DM)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β-D-半乳糖苷酶(GAL)及血糖(GLU)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对照组和DM患者(DM组)空腹GLU和mAlb水平,用酶法检测乳酸(LAC)、β-羟丁酸(β-HB)、尿素氮(BUN)、肌酐(Cr)、糖化血清蛋白(Fruc)含量,用比色法检测NAG和GAL.结果 DM组中NAG与mAlb(r=0.546,P<0.01)、GAL(r=0.428,P<0.05)、GLU(r=0.531,P<0.01)均呈正相关,而与Fruc、LAC、β-HB、BUN、Cr均无相关性(P>0.05),以NAG为因变量(Y),得到回归方程式Y=-13.128+1.896GLU+0.207GAL+0.084mAlb.对照组中,NAG与mAlb、GAL、GLU、Fruc、LAC、β-HB、BUN和Cr间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控制DM患者GLU水平可以减轻肾小管的损伤,从而降低患者肾脏损害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验证溶出伏安法测定尿碘的临床应用性能。方法采用SR-I-100尿碘专用型微量元素检测仪(溶出伏安法)测定人尿冻干粉和尿临床样本,验证溶出伏安法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交叉污染、最低检测限,并与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结果溶出伏安法测定低(104μg/L)、高(486μg/L)浓度人尿冻干粉的相对偏倚分别为-1.76%和3.62%;测定低(80.89μg/L)、中(210.33μg/L)、高(538.50μg/L)3个浓度尿样本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9.81%、4.27%、3.64%;尿碘浓度在100~540μg/L时检测呈线性,线性回归方程为Y=88.525X-6.678 0,R~2=0.993 1;样本间不存在交叉污染;检测低限为50μg/L(CV=12.85%)。溶出伏安法与过硫酸铵消化-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的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关性良好(R~2=0.97)。结论溶出伏安法测定尿碘有良好的正确度、精密度、线性和检测限,不存在交叉污染,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7-A2文件对于筛查、量化临床化学尿液样本分析干扰的实际应用,评价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尿总蛋白检测的干扰效应。方法遵循CLSI EP7-A2文件,选取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加入最大治疗剂量时每升尿液中3倍浓度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采用邻苯三酚红钼法分别进行干扰筛选试验。4种浓度尿液样本中分别加入由硫酸依替米星和一级纯水配制而成的梯度浓度溶液(0、0.15、0.30、0.45、0.60 mg/mL),进行干扰效应试验。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量化干扰效应,估计在任何干扰物浓度水平下的干扰度。结果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0.6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其干扰效应点估计值置信区间下限均超过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允许误差。在尿总蛋白浓度分别为77、146、538、832 mg/L的尿液样本中加入5个干扰浓度(0、0.15、0.30、0.45、0.60 mg/mL)的硫酸依替米星溶液,得出的系列浓度均为线性剂量效应关系,其线性方程分别为Y=202X-1.2、Y=187.3X+4、Y=325.3X+0.6、Y=345.3X+6.4。通过回归方程分析得出尿总蛋白浓度为77、146、538、832 mg/L时,加入0.08、0.15、0.35、0.50 mg/mL硫酸依替米星溶液所引起的正干扰效应均超过临床可接受的允许误差。结论硫酸依替米星对邻苯三酚红钼法测定尿总蛋白存在正干扰;临床实验室需进行分析干扰实验,筛选潜在干扰物质、量化干扰效应、评估潜在风险,并建立对临床有意义的干扰声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离心和离心尿液标本的检测对尿微量清蛋白(mAlb)结果的影响。方法取尿蛋白阴性的门诊尿液标本60例,目测无浑浊,透明。混匀后检测mAlb,同一批尿液标本离心后重新检测mAlb。结果非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8±19.1)mg/L,离心尿液标本的均值为(16.0±18.8)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9,P〉0.05)。结论目测透明无浑浊的尿液标本,非离心与离心检测尿mAlb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应骏  郭维  马继荣  应春妹 《检验医学》2013,28(4):293-295
目的以传统的手工镜检作为标准方法,对Sysmex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1000i)、AVE764B尿沉渣分析仪(简称AVE764B)的定量分析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2种不同检测原理的检测系统的优缺点。方法收集200例泌尿科、肾内科等患者新鲜尿液(1 h内)标本进行分析,对2个分析系统做评估。结果手工镜检与UF-1000i比较,红细胞:Y=1.173X-3.277,r=0.975,F=3 771.028,P=0.000;白细胞:Y=0.658X+35.842,r=0.973,F=4 759.543,P=0.000;上皮细胞:Y=0.604X+11.252,r=0.973,F=1 378.888,P=0.000。手工镜检与AVE764B比较,红细胞:Y=1.27X-41.857,r=0.973,F=3 585.945,P=0.000。白细胞:Y=0.741X-9.402,r=0.990,F=10 210.826,P=0.000;上皮细胞:Y=0.486X-9.852,r=0.959,F=2 271.304,P=0.000。结论 2个分析系统结果基本与手工镜检相符,相关性均较好,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有形成分有较好的识别分析能力,但实际工作中对部分特殊标本仍需人工镜检识别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检测产妇血清胱抑素C(CysC)在产妇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32例产妇和200例未孕体检健康女性血CysC、肌酐(Cr)、血尿素氮(BUN),检测其尿液RBC、WBC、尿微量清蛋白(UmAlb)及尿比重(SG)。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CysC与尿液RBC、WBC、UmAlb及SG关系。结果产妇CysC高于对照组(P0.05),而产妇的Cr、BUN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妇尿液RBC、WBC高于对照组(P0.05),UmAlb高于对照组(P0.05),SG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CysC水平与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UmAlb及SG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证实,血清CysC(Y)与UmAlb(X1)和SG(X2)存在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2.5+0.161 X1-11.304 X2,与尿RBC、WBC无关。结论产妇血中CysC升高,伴UmAlb升高提示产妇存在早期肾功改变的风险,联合应用监测产妇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便于及时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检测高血压患者尿液γ 谷氨酰基转移酶 (GGT)、尿微量白蛋白 (U mAlb)水平 ,探讨尿GGT、U mAlb在高血压并发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速率法及免疫比浊法对 6 0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及 4 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尿GGT、U mAlb测定并作比较。结果 有蛋白尿组与无蛋白尿组尿GGT、U mAlb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尿GGT、U mAlb测定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检测尿GGT、U mAlb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损伤部位及程度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清蛋白(mAlb)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24例已确诊为糖尿病(DM)患者和86例健康体检者的HbA1c和尿mAlb分别进行检测。结果DM患者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低、中、高值3组,低、中值组的尿mAlb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的m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与高值组的mAl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HbA1c水平升高,尿mAlb水平呈增高趋势,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538,P0.01)。结论DM患者HbA1c水平与尿mAlb水平呈正相关,二者水平与DM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二者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治疗及控制其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pH值对尿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干扰及应对措施。方法收集32例肾病患者的尿样本,记录pH值,将同一份尿样本分作5份:未处理的新鲜尿、以磷酸盐缓冲液(PBS,pH值7.0)1∶1稀释的新鲜尿(上述2份样本立即冰冻保存)、以PBS 1∶1稀释室温再放置2 h的尿液、室温放置2 h再用PBS 1∶1稀释的尿液、室温放置2 h未作处理的尿液。全部尿样本冰冻保存1周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的含量。结果室温放置2 h后用PBS稀释和未处理的pH值<6的尿样本β2-MG含量均显著低于新鲜尿,其余组与新鲜尿无差异。结论使用PBS能够准确校正尿的pH值,且不影响β2-MG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测定阿霉素肾病大鼠24h尿总蛋白的差异,为其检测寻找实用可信的方法。方法选取25只阿霉素肾病大鼠不同时间点24h尿液标本75例,使用双缩脲法和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进行尿总蛋白测定,分别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配对资料的t检验P<0.05,Pearson相关分析示两种检测结果显著相关(γ=0.862,P<0.01),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回归方程为Y=4.799+1.303X(Y表示双缩脲方法,X表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结论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和双缩脲法检测阿霉素肾病大鼠的尿总蛋白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但两者呈显著相关,双缩脲法较邻苯三酚红钼络合法测量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黄醇结合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2例糖尿病患者和30例正常体检者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含量。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尿液RBP和mAlb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BP和mAlb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液干化学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重庆市万州区人民医院2019年3月14-16日门诊体检人员及住院病人标本225例,分别用三种方法即全自动尿液干化学法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法(免疫比浊法)及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分析法测尿液中的mAlb。结果以免疫比浊法为对照组,干化学法与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化学发光法与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全自动尿液干化学析仪检测尿微量白蛋白简便、快速,有一定的筛查价值,但对于患者分层的预测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在妊娠中期预测子痫前期患者肾损伤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5例子痫前期患者和45名正常妊娠妇女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妊娠中期(孕26~32周)的血、尿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尿液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mAlb),采用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血清及尿液肌酐(Cr),采用酶法检测血清尿酸(UA)、尿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孕妇年龄、样本收集时的孕周、初产妇比例及尿液mAlb、尿液NGAL、血清Cr、血清尿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组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尿液KIM-1、血清U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采用尿液Cr对尿液KIM-1、mAlb和NGAL水平进行标准化处理,子痫前期组尿液KIM-1/Cr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而2个组之间尿液mAlb/Cr和NGAL/C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KIM-1/Cr和孕前BMI均是子痫前期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1.38、8.48,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4~1.83、1.41~50.82]。结论尿液KIM-1或许可作为妊娠中期子痫前期患者肾损伤的预测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尿GGT、尿mAlb及血清CysC与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尿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肌酐(UCr)、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关系。方法收集179例2型DM患者晨尿,检测尿mAlb、UCr、GGT,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血清肌酐(SCr)、Cys 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餐后2 h血糖(Glu2h)。以尿mAlb水平将2型DM患者分为尿mAlb阴性组、mAlb尿组及尿蛋白(UP)阳性组。分析27例2型DM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GGT浓度变化。结果以mAlb水平分组:72例尿mAlb阴性组、68例mAlb尿组与39例UP阳性组的尿GGT浓度分别为33.3、47.3、26.0 U/L(P=0.000),Cys C分别为0.85、1.04、2.16 mg/L。以UCr校正尿mAlb(以mAlb/UCr比值)后分组:mAlb尿组的尿GGT水平(37.1 U/L)与尿mAlb阴性组(34.65 U/L)比较无差异,UP阳性组的尿GGT水平(19.8 U/L)明显低于尿mAlb阴性组(P〈0.01)。尿GGT与Cys C、SCr呈显著负相关(r=-0.723、P=0.002;r=-0.440、P=0.006)。27例2型DM患者治疗前后比较,17例血糖、mAlb明显改善患者治疗前尿GGT水平(56.6 U/L)明显高于治疗后(33.7 U/L)(P=0.012),而疗效不佳的10例患者尿GGT持续增高,治疗前为37.65 U/L,治疗后为52.65 U/L(P=0.004)。结论2型DM早期mAlb尿时,尿GGT水平可能升高,但随着蛋白尿的加重,肾脏损伤发生不可逆的改变时,尿GGT水平持续下降。尿GGT水平与Cys C呈负相关,且随mAlb的变化而变化,可以作为辅助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与疾病治疗监测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在过敏性紫癜(HSP)肾损害患儿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153例HSP患儿按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成HSPN组(n=81)和HSP组(n=72);根据24小时蛋白定量(TUPr)将HSPN组患儿分为3组,轻度蛋白尿组(n=28)(TUPr25mg/kg),中度蛋白尿组(n=32)(25mg/kg≤TUPr50mg/kg)和重度蛋白尿组(n=21)(TUPr≥50mg/kg)。同时选取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各组尿液MCP-1水平。同时测定HSPN患儿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尿α1微球蛋白(α1-MG)、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免疫球蛋白IgG(IgG)、尿转铁蛋白(TRF)、TUPr,分析尿MCP-1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 HSPN组尿MCP-1水平显著高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与健康对照组尿MC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UPr增加,HSPN各组尿液MCP-1表达水平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HSPN组尿MCP-1水平与尿α1-MG、mAlb、IgG、TRF及TUPr呈正相关,与血清BUN和Cr无关。结论紫癜性肾炎患儿尿MCP-1水平升高,且与尿蛋白相关,MCP-1作为炎性反应因子,可能参与了HSP肾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定量检测24 h尿液样本微量总蛋白(mTP)、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肌酐(Cr)在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邻苯三酚红/钼酸盐法、免疫散射比浊法、比色法和酶法分别测定81例不同肾脏疾病肾功能损伤患者24 h尿液样本中的mTP、mAlb、NAG和Cr水平,分别计算mTP/Cr比值、mAlb/Cr比值、NAG/Cr比值及其相关性。结果 81例患者24 h尿液样本中mTP、mAlb、NAG和Cr水平分别为185.0(40.0~987.5)mg/24 h、29.1(8.0~197.2)mg/24 h、20.3(8.8~37.9)U/24 h、0.83(0.63~1.08)g/24 h;mTP/Cr、mAlb/Cr、NAG/Cr比值分别为154.2(53.5~1 348.8)mg/gCr、60.1(14.8~376.2)mg/gCr、21.6(11.0~47.3)U/gCr,三者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3、0.884和0.718,均呈良好的正相关。结论 24 h尿mTP/Cr比值、mAlb/Cr比值、NAG/Cr比值可为肾脏疾病、糖尿病肾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