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联合胸腺肽α1的近期反应。方法将64例就诊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联合胸腺肽α1;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CD3除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化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但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食欲、睡眠、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胸腺肽α1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与Her-2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中的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联合检测MSI和Her-2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的CRC患者493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OX-2的表达水平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骨肉瘤患者术后标本进行染色,检测COX-2的表达情况,以2年的随诊情况为基准,其中术后2年死亡的为30例,30例未死亡。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COX-2在骨肉瘤中的总阳性率为80.0%,其中2年内死亡的阳性率为96.7%,未死亡的为63.3%,通过X^2检验,P〈O.0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免疫组化进行COX-2的检测可能成为评价骨肉瘤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L-OHP)、甲酰四氢叶酸钙(CV)、5-氟尿嘧啶(5-Fu)联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4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L-OHP+5-Fu/CF方案及5-Fu/CF方案化疗4个周期以上,评定其疗效及毒性。结果 L-OHP+5-Fu/CF组有效率45.5%,明显高于5-Fu/CF组的22.5%(P〈0.05),毒副反应轻,以外周感觉神经异常为主。结论 L-OHP+5-Fu/CF具有协同作用,可以作为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6.
我科化疗的196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应用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5-Fu)以及亚叶酸钙(CF)3周重复的方案联合辅助化疗,共进行6个周期,在化疗结束之后对患者每3个月做1次全面复查,并观察无病生存期以及第1、2年其无病生存率的相关情况。结果在本组患者中,2年无病生存率达到74.5%,而Ⅱ期与Ⅲ期患者其两年无病生存率则分别是87.0%以及63.5%。患者化疗期间其主要的不良反应是Ⅰ、Ⅱ度的外周神经毒性与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和腹泻,而Ⅲ与Ⅳ度的不良反应则少见。结直肠癌在术后应用OXA(奥沙利铂)与5-Fu及CF进行联合辅助化疗,患者的耐受性好,且疗效确切,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ⅡB期~ⅢC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化疗对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ⅡB~ⅢC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62例为结直肠癌组,体检健康者84例为对照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给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滴注完毕,第...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L-OHP)、亚叶酸钙(LV)联合替加氟注射液与FOLFOX4方案(L-OHP、LV联合静脉维持氟脲嘧啶)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将病理检查确诊的60例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L-OHP、LV联合替加氟注射液组(A组)30例,L-OHP、LV联合5-FU组(B组)30例.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39.3%,中位生存期 11.6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5个月.B组有效率为48.1%,中位生存期12.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4个月.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治疗期间的PS评分高于B组(P〈0.001).两组毒副作用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奥沙利铂、亚叶酸钙联合替加氟注射液与FOLFOX4方案治疗进展期结直肠癌,疗效和毒性相似.应用前者,患者生活质量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学确诊的46例老年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采用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化疗,其中包括FOLFOX方案18例,XELOX方案25例,另有3例为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所有患者至少完成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时间(OS)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 46例患者中,RR及DCR分别为39.1%和80.4%,TTP和OS分别为7.0月和24.0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可以耐受,Ⅰ~Ⅱ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Ⅲ~Ⅳ度不良反应少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腹泻。结论奥沙利铂为基础的方案治疗老年晚期结直肠癌安全有效,值得在老年人群中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Livin在结直肠癌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病理标本中(癌组织组)COX-2、Livin的表达情况,并与正常结直肠组织阴性对照组比较.结果 癌组织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81.08%(30/37),Livin阳性表达率为86.49%(32/37),对照组COX-2阳性表达率为2.70%(1/37),Livin阳性表达率为0%(0/37),癌组织组的COX-2、Livin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03、8.96,P均<0.05).结直肠癌病理标本中COX-2、Livin的表达相关性,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为正相关(r=0.29,P<0.05).结论 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组织细胞中COX-2、Livin的表达异常有关,阻断COX-2、Livin的异常表达是制止肿瘤细胞凋亡、增殖失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临床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212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分析不同术前SII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结果 术后1年,212例患者中11例死亡,201例生存.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癌、分化程度、肿瘤大小及肿瘤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及肿瘤是否远处转移患者SI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死亡患者术前SII明显高于生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术前SⅡ升高与预后差相关,SⅡ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项敏感、简单且无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直肠术前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且行根治性手术的205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2年后的生存资料,化疗之前检测C-反应蛋白、清蛋白、癌胚抗原(CE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以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CEA、FIB、NLR分组之间以及肿瘤分期组间GP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CEA升高(OR=2.255,95%CI:1.092~4.658),肿瘤分期越高(OR=7.750,95%CI:3.539~16.973),GPS评分越高(OR=2.911,95%CI:1.298~6.529),术后患者死亡或者复发风险越高。结论术前GPS评分是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GPS评分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与自我管理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9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选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癌因性疲乏量表( CFS)、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大肠癌术后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100.00%,躯体疲乏和情感疲乏发生率均为100.00%,认知疲乏发生率为96.94%。在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各个维度的得分中,躯体疲乏得分最高,为(14.46±2.76)分,其次为情感疲乏(6.45±1.472)分,认知疲乏得分最低,为(4.69±1.677)分。大肠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得分为(81.29±11.065)分;大肠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各个维度均与自我管理效能感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40,-0.267,-0.232,-0.448;P<0.05)。结论大肠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自我管理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应为患者制订高质量自我管理项目,减轻疲乏症状,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的大肠癌患者中乳腺癌敏感蛋白I型(BRCA-1)、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ERCC-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qPCR)检测54例大肠癌患者组织标本中BRCA-1、ERccmRNA表达,比较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1)BRcA_1mRNA低表达20例(37.04%),高表达34例(62.97%)。BRCA-lmRNA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37,P=0.034);(2)BRcA_1mRN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47.84月)高于高表达患者(35.36月,P=0.137);(3)BRCA-lmRNA表达在1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高表达患者(32.6月)长于低表达患者(9.5月,P=0.026);至肿瘤进展时间高表达患者(10.3月)长于低表达患者(4.3月,P=0.026);(4)ERCCmRNA低表达14例(25.93%),高表达40例(74.07%)。ERCC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O.05);(5)ERCCmRNA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T(49.50月)高于低表达患者(30.33月,P=0.014);(6)ERCcmRNA表达在1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中总生存时间低表达患者(41.1月)长于高表达患者(20.7月P=0.018);至肿瘤进展时间高表达患者(9.5月)长于低表达患者(8.9月,P=0.966);(7)ERCC与BRCA-1表达有相关性,(r=0.497P〈O.05);(8)COX多因素分析显示ERCC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ERCClmRNA表达水平的高低与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生存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生存期的预测指标;ERCC与BRCA-1的表达具有相关性,但BRCA-1目前尚不能作为大肠癌患者铂类化疗生存期的预测指标,需进-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预后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择期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案实施围术期管理,研究组按照ERAS方案实施围术期管理.比较2组患者术前(T1时点)、术后12 h(T2时点)、术后24 h(T3时点)和术后48 h(T4时点)的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T2、T3、T4时点,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时点,2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方案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中能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临床路径的理论和实施方法借鉴于健康教育,即为某一类疾病患者制定的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流程规范图或表格~([1])。卫生部制定了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我科依据结直肠癌规范化诊治指南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制定临床路径,再依据临床路径及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对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制订详细的健康教育路径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患者的石蜡病理切片中环氧化酶-2(CO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的蛋白表达,初步说明其临床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对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方法:选择近几年诊断明确的高危骨肉瘤及恶性程度低的骨肉瘤各25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结果:高危骨肉瘤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6.0%;低危组中COX-2和MMP-7的蛋白表达率分别为28.0%和24.0%。高危组中COX-2及MMP-7的表达明显高于低危组中的表达,P<0.05,χ2=3.98;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率与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年龄有显著性关系,P<0.05,r=0.921;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肿瘤部位、患病时间、治疗方法、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发病时间等无显著性关系,P>0.05,r=0.815,COX-2及MMP-7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相关关系。结论:COX-2及MMP-7的蛋白表达在区分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判断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let7i的水平变化与奥沙利铂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肿瘤科收治的79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外周血血清中miR21、let7i的水平,病例组采用奥沙利铂方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者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奥沙利铂)进行化疗,分析miR21、let7i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化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化疗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前,ECOG(0~1)级、高+中分化程度晚期胃癌患者的血清miR21测定值显著低于ECOG 2级、低分化患者(P0.05);化疗后,CR+PR组患者的血清miR21水平显著低于SD+PD组患者(P0.05)。CR+PR组(低水平miR21)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SD+PD组(高水平miR21)(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血清miR21的水平与ECOG分级、组织分化程度、疗效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及Ki-67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三者与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及化疗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小细胞癌患者,观察血清NSE、癌组织中Ki-67、TTF-1表达情况,探讨三者与预后的关系,分析三个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