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肌胞(poly I:C)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OVA/RSV组、OVA/RSV/polyI:C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聚肌胞1mg/kg肌肉注射;无创肺功能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L-5、IL-13、IFN-γ水平;ELISA法检测气管灌洗液(BALF)中TSLP含量;BALF行细胞分类计数;病理观察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聚肌胞抑制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增高,OVA/RSV/polyI:C组小鼠Penh值明显低于OVA/RSV组(P<0.01);OVA/RSV/polyI:C组小鼠血清IL-4、IL-5、IL-13和BALF中TSLP浓度均明显低于OVA/RSV组(P<0.05);OVA/RSV/poly I:C组小鼠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明显少于OVA/RSV组(P<0.05);病理观察显示聚肌胞减轻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聚肌胞抑制RSV感染哮喘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结论聚肌胞前期注射减少RSV感染哮喘加重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哮喘小鼠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分泌的影响,以探索RSV对哮喘小鼠Th1/Th2免疫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 雌性BALB/c小鼠32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鸡卵白蛋白(OVA)组、RSV组、OVA/RSV组;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气道雾化结合RSV滴鼻激发哮喘;无创肺功能检测小鼠气道反应性,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4、IFN-γ、IL-5、IL-13水平;ELISA法检测气管灌洗液(BALF)TSLP含量并进行细胞分类计数;小鼠肺组织病理观察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观察小鼠气管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 RSV感染促进哮喘小鼠呼吸道分泌TSLP增加,OVA/RSV组小鼠TSLP浓度达(2.13±0.05)ng/ml,高于其他组(P<0.01);同时促进IL-4、IL-5、IL-13等Th2型细胞因子的分泌,并增加IFN-γ分泌;0VA/RSV组BALF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其他各组比较均明显增加;无创肺功能检测显示OVA/RSV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乙酰甲胆碱浓度达6.25 mg/ml时,Penh值(318.66±50.87)明显增加,与其他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观察显示RSV感染明显加重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证实RSV/OVA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量较高.结论 RSV感染可以增加小鼠气道上皮细胞表达TSLP,促进Th2细胞因子的表达,加重哮喘小鼠肺部Th2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白介素22(IL-22)在哮喘模型中的作用,研究布地奈德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2的调控作用。方法 2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和布地奈德组3组,用卵清蛋白(OVA)致敏、激发小鼠以制备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进行HE及AB-PAS染色,进行气道炎症评分,ELISA法检测3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IL-22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肺组织中IL-22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哮喘小鼠肺组织炎症评分增加,BALF中IL-22水平增高,肺组织中IL-22mRNA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布地奈德治疗后,小鼠气道炎症评分及肺组织IL-22mRNA的表达水平均较哮喘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布地奈德对哮喘气道炎症的治疗作用与其抑制肺内IL-22的表达和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4.
金淑贤  殷凯生  卞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16(8):1140-1144,1148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肺组织CC型趋化因子Eotaxin和受体CCR3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自第14天雾化吸入OVA前0.5 h,干预组分别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 min及ip地塞米松.OVA雾化结束后24 h,每组小鼠眼球摘除采血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匀浆中Eotaxin水平: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Eotaxin和CCR3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肺组织CCR3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IL-4、IFN-γ、Eotaxin、和CCR3 mRNA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可见地塞米松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减轻;地塞米松治疗组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哮喘组明显减少;哮喘组小鼠血清和肺组织匀浆Eotaxin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较哮喘组下降;Eotaxin、CCR3均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哮喘组小鼠气道上皮细胞Eotaxin、CCR3较正常组增加,地塞米松治疗组较哮喘组减轻;哮喘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 CCR3和IL-4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强,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肺组织Eotaxin、CCR3和IL-4 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结论地塞米松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与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Eotaxin、CCR3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Th17细胞因子IL-17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小鼠肺组织中Th17细胞因子IL-17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卵清蛋白致敏方法建立支气管哮喘小鼠模型,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各10只.采用EUSA检测小鼠肺泡灌洗液、IL-17水平;HE染色评价各组小鼠气道炎症程度;RT-PCR检测肺组织IL-17、RORγt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RoRγt脚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RORγt、IL-17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RORγt、IL-17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哮喘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抑制哮喘小鼠肺组织RORγt表达,阻止Th17的分化,从而减少IL-17的分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杨素对急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核因子(nuclear factor,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哮喘组?白杨素组?布地奈德组,每组6只?使用卵白蛋白腹腔注射致敏,气道激发制备哮喘模型,白杨素组小鼠给予白杨素50 mg/kg灌胃,布地奈德组小鼠给予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吸入?肺功能测定评价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评价小鼠气道炎症,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IL)-4?IL-13和血清总IgE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结果:哮喘组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加重,白杨素能够显著抑制哮喘模型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白杨素能够抑制哮喘小鼠 BALF中IL-4?IL-13和血清总IgE水平?哮喘组小鼠肺组织高表达的NF-κB水平,经白杨素治疗后显著降低?结论:白杨素能够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肺组织NF-κ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利巴韦林(RIB)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哮喘加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1)细胞试验: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随机分为RSV组、RSV/RIB组、RIB组和对照组,每组8瓶.感染细胞用RSV病毒液的感染复数(MOI)为2;RIB浓度为50 μg/ml.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蛋白表达.(2)动物实验: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卵清蛋白(OVA)组、OVA/RSV组、OVA/RSV/RIB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应用OVA腹腔注射致敏、OVA雾化吸入结合RSV病毒液滴鼻激发哮喘,RIB 10 mg/kg肌内注射.动物肺功能分析系统检测各组小鼠气道反应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干扰素γ(IFN-γ)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TSLP浓度;取肺组织观察炎症反应和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试验显示RSV、RSV/RIB、RIB和对照组TSLP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97±0.22、1.16±0.19、0.99±0.17和0.89±0.08,RSV/RIB组明显低于RSV组(P<0.01).动物实验显示OVA/RSV/RIB组小鼠气道反应性明显低于OVA/RSV组(P<0.01);血清IL-4、IL-5、IFN-γ和BALF中TSLP浓度分别为(109.7±41.9)、(220.8±30.9)、(13.0±3.4)和(1945±82)pg/ml,均明显低于OVA/RSV组[分别为(274.2±103.7)、(293.3±46.1)、(30.1±5.7)、(2127±46)pg/ml,均P<0.01];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和气道上皮细胞TSLP表达均明显少于OVA/RSV组.结论 RIB可以抑制RSV感染引起的TSLP分泌增加和哮喘加重.  相似文献   

8.
三七总皂苷对肺纤维化小鼠细胞凋亡及Bax/Bcl-2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芳  段斐  牛建昭  党志勇  杨慧慈 《重庆医学》2013,42(10):1125-1127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小鼠肺纤维化肺组织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因子Bax/Bcl-2的影响。方法将90只C57BL/6雄性小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PNS组,每组3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入盐酸博莱霉素(BLM),假手术组小鼠气管内一次性滴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各组动物于7、14、28d随机处死10只,取肺组织,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及Bax/Bcl-2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相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肺组织气道上皮细胞的凋亡明显减轻(P<0.01),Bax蛋白、Bcl-2蛋白、Bax mRNA及Bcl-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肺纤维化时肺实质细胞凋亡增多,PNS通过调节Bax/Bcl-2的表达来抑制肺组织气道上皮的凋亡可能是其防治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龙止咳口服液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黄龙止咳口服液低、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卵蛋白、氢氧化铝腹腔注射致敏并吸入卵蛋白激发法建立咳嗽变异性哮喘小鼠模型,黄龙止咳口服液组分别以0.75 g/kg和1.5 g/kg进行灌胃,每日1次,持续14 d后处死小鼠。采集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及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的含量;分离小鼠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观察肺组织形态;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My D88)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各炎症细胞及IgE、IL-4、IL-5、IL-13含量均明显增高,肺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蛋白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地塞米松组、黄龙止咳口服液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病理切片表现均有所改善,血清中各炎症细胞及炎症因子含量、肺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结论]黄龙止咳口服液能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清肺口服液黄酮类成分(Fla)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小鼠肺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  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Fla低、高剂量组(30、60 mg·kg-1·d-1),阳性药利巴韦林组(46 mg·kg-1·d-1)。建立RSV感染的小鼠模型, 持续给药4 d后, 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 以BALF蛋白含量和BALF/血清荧光比评估肺上皮通透性; 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闭合蛋白(Occludin)、闭锁小带蛋白-1(ZO-1)、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p-p38 MAPK、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蛋白表达。  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 Fla高、低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P < 0.05, P < 0.01), BALF中IL-1β、TNF-α含量下降(P < 0.05, P < 0.01), BALF蛋白含量和BALF/血清荧光比降低(P < 0.05, P < 0.01), 肺组织中Claudin-1、Occludin、ZO-1蛋白表达升高(P < 0.05, P < 0.01), p-p38 MAPK/p38 MAPK、TLR4、MyD88蛋白表达下降(P < 0.05, P < 0.01)。  结论  Fla可能通过抑制TLR4/MyD88/p38 MAPK通路, 促进紧密连接蛋白表达, 减轻肺部炎症, 从而改善RSV导致的肺上皮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11.
刘焕星  曹平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8):2063-2066
目的用肺脏基质细胞培养上清液与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共培养得到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rDC)回输小鼠,观察其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及对白介素12(IL-12)、IgE表达的影响。探讨rDC诱导免疫耐受的可能机制,为临床防治哮喘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制备C57BL/6小鼠rDC。将40只C57BL/6小鼠分4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组、卵清蛋白(OVA)组、mDC组、rDC组。第21天处理全部小鼠,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2及血清IgE的表达。结果 rDC回输后可减轻肺部炎症表现,4组小鼠血清中IL-12、IgE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rDC组血清中IL-12的水平高于OVA组,IgE低于OV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回输rDC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哮喘小鼠气道的过敏性炎症反应,与上调Th1型细胞因子IL-12、下调IgE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介素-17A在哮喘小鼠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哮喘小鼠中血清白介素(IL)-17A的水平及在肺、脾及胸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28只BALB/c雌性SPF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和哮喘模型组(B组),各14只;观察两组小鼠气道病理改变及BALF中细胞比例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IL-17A水平及肺、脾和胸腺组织匀浆预孵后的表达情况.结果 B组小鼠气道炎症以嗜酸性粒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而A组无此变化.B组外周血及肺、脾、胸腺组织匀浆中IL-17A的水平显著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肺组织中IL-17A水平与BALF中嗜中性粒细胞(r=0.693.P=0.040)和嗜酸性粒细胞旱正相关(r=733,P=0.030).结论 IL-17A在哮喘小鼠血清及肺、脾及胸腺组织中高表达,IL-17A可能足参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在哮喘中的作用可能与其促进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在气道内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特异性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N基因的脱氧核酶DZ1133在小鼠体内对病毒复制和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 RSV感染BALB/c小鼠滴鼻给予DZ1133及其变异体、反义寡核苷酸AS1133,空斑形成实验检测肺组织病毒滴度,RT-PCR检测病毒mRNA表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白细胞计数,ELISA检测TNF-α、IL-12、IFN-γ和IL-10水平,肺组织病理学分析炎症情况.结果 0.2、0.4 mg和0.8 mg DZ1133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病毒滴度分别为(2.75±0.21)×105、(1.86±0.20)×105PFU/g和(1.02±0.22)×103PFU/g,与感染对照组小鼠(7.94±0.42)×105PFU/g比较明显下降(P<0.01),上述各剂量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病毒mRNA表达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30.51%、47.38%(P<0.05)和53.97%(P<0.01).0.4 mg DZ1133治疗降低RSV感染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总数,改善肺组织病理学损伤(P<0.05),对TNF-α、IL-12、IFN-γ和IL-10水平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 特异性脱氧核酶DZ1133在小鼠体内有效抑制RSV复制、减轻气道炎症,是有效的抗RSV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3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小鼠.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结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L-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并通过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且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咪喹莫特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和肺组织n2型胸腺和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hymus and activation regulated chemokine,TARC)和其受体CCR4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哮喘模型.自第14天雾化吸入OVA前0.5h.干预组分别雾化吸入咪喹莫特30min及腹腔注射地塞米松。OVA雾化结束后24h,每组小鼠眼球摘除采血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TARC水平;收集肺泡灌洗液进行细胞计数和分类;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CCR4和TARC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肺组织IL-4、IFN-γ、CCR4和TARC 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哮喘小鼠HE染色可见气道上皮不完整,黏膜下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地塞米松组和咪喹莫特组炎症程度减轻。②哮喘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各种炎症细胞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眯喹莫特治疗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租淋巴细胞比哮喘组明显减少。③哮喘组小鼠血清TARC水平较正常组升高,咪喹莫特治疗组小鼠血TARC水平较哮喘组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④CR4和TARC均在气道上皮细胞表达.咪喹莫特和地塞米松治疗组能减少CCR4和TARC的表达。⑤哮喘组小鼠肺组织IL-4、CCR4和TARC mRNA表达较正常组增强。咪喹莫特和地塞米松治疗组小鼠肺组织IL-4、CCR4和TARCmRNA表达较哮喘组降低,比正常组表达增加。结论:雾化吸入咪喹莫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抑制肺组织CCR4和TARC蛋白和mRNA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方地龙胶囊对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及IL-23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高剂量组、复方地龙胶囊低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组,每组10只小鼠。卵白蛋白(OVA)抗原溶液腹腔注射致敏,雾化吸入激发制备哮喘小鼠模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的形态结构,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结果:各治疗组小鼠的一般情况明显优于模型组;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肺组织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复方地龙胶囊治疗组、地塞米松组小鼠血清IL-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复方地龙胶囊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并通过降低哮喘小鼠血清IL-23的水平调节免疫系统,且治疗哮喘的作用与地塞米松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哮喘小鼠血清、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5(IL-15)的表达,以及与IgE、IL-4、IFN-γ、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EOS)的关系,探讨IL-15在小鼠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30只健康雌性BALB C小鼠按完全随机设计原则分为OVA致敏并激发的哮喘模型组(A 组),OVA致敏、激发并予激素治疗组(B组)及正常对照组(C 组)共3组,每组10只。ELISA法检测血清IgE、IL-4、IFN-γ和IL-15的含量;收集BALF行Eos计数;HE染色观察气道炎症及半定量评定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结果:① 哮喘组小鼠发生行为学改变,肺部组织病理学可观察到明显的 EOS 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BALF 中 EOS、血清IgE 和IL-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IFN-γ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0.01),以及IL-4/IFN-γ二者呈负相关关系(r=-0.859,P<0.01),以上均显示哮喘模型制备成功。② 哮喘组小鼠血清IL-15 水平[(77.97±2.75)ng·L-1]高于对照组[(34.63±1.44)ng·L-1](P<0.01);血清IL-15水平与 IgE和IL-4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 0.681,r=0.738,P<0.01),与 IFN-γ 无相关性。③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哮喘组肺组织中IL-15含量与BALF中EOS呈正相关关系(r= 0.787,P<0.01 )。④ 激素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炎症明显减轻、BALF 中的 EOS计数减少、血清IgE水平下降、血清IL-15 的水平及肺组织中IL-15的含量均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IL-15在哮喘中可能参与了Th2 类细胞因子IL-4的调节,对于Th1 类细胞因子IFN-γ无明显调节作用。IL-15可能参与了血清IgE水平的调节。IL-15还可能与哮喘 Eos增多有关,进而参与哮喘气道的慢性炎症。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aresin-1(MaR1)对哮喘小鼠肺部炎症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哮喘模型组、MaR1组及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建立哮喘模型,然后分别予MaR1及地塞米松处理哮喘小鼠。收集各组小鼠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作进一步分析。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苏木精–伊红及过碘酸希夫染色检测;瑞式–姬姆萨染色法分类BALF中各炎症细胞的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BALF中Th2相关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4、IL-5、IL-13和IgE;蛋白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p-p38、p-JNK的蛋白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哮喘模型组肺组织炎症反应增强、气道杯状细胞数量明显增多;BALF中各类炎症细胞数量明显增加;BALF中的IL-4、IL-5、IL-13及血清中的IgE、OVA-specific-IgE水平显著升高;肺组织中p-p38、p-JNK的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均P0.05)。与哮喘模型组相比,MaR1和地塞米松组均减轻了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炎症反应及黏液的分泌,减少了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降低了BALF中Th2相关的炎症因子和血清中IgE的水平,同时减少了肺组织中p-p38、p-JNK蛋白的表达(均P0.05)。结论 MaR1能够抑制Th2相关的炎症因子和IgE的产生及释放,有效地减轻哮喘小鼠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和黏液生成,作用效果与地塞米松相近,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APKs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通过抑制T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RSV组、给药组,建立RSV毛细支气管炎小鼠模型,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LR4、NF-κB的变化;利用肺组织HE染色、ELISA法检测白藜芦醇给药前后气道炎症病变、IL-6、TNF-α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法及实时定量PCR法检测TLR4、 NF-κB蛋白及基因表达等相关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SV组小鼠组肺组织中TLR4、NF-κB水平升高,肺组织切片HE染色显示气道炎症细胞浸润加剧,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6、TNF-α升高;而给药组处理后,肺组织TLR4、NF-κB的表达下调,病理改变减轻,炎性因子IL-6、TNF-α下降。结论 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TLR4/NF-κB通路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毛细支气管炎小鼠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桑皮止咳方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咳嗽小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方法】将96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桑皮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6只。除正常组,其他组别小鼠均采用RSV滴鼻建立RSV感染后咳嗽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对应给予药物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14 d。记录RSV感染后第13、28天时辣椒素诱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次数;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缩短(P 0.01),咳嗽次数显著增多(P 0.01),肺组织可见病理损伤,肺组织NGF表达均显著上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桑皮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和孟鲁司特钠组小鼠咳嗽潜伏期明显延长(P 0.01),咳嗽次数显著降低(P 0.05或P 0.01),肺组织损伤减轻,肺组织NGF表达量下降(P0.01),且桑皮止咳方的作用效果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桑皮止咳方可能通过抑制NGF蛋白的表达有效改善RSV感染导致的BALB/c小鼠的气道敏感,减少肺组织的炎性浸润,减少气道炎性反应,达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