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诊断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95例脑卒中患者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与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判断有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结果D-二聚体和超声检查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80.0%、76.2%、38.7%、95.3%、76.8%和86.6%、98.8%、92.8%、97.5%、96.8%。超声诊断的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高于血浆D-二聚体浓度测定(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浓度可作为临床排除静脉血栓形成的可靠指标,超声检查对于诊断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特点及溶栓效果。方法:对207例下肢肿胀的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07例患者中,发现血栓66例,阳性率31%,急性血栓58例,亚急性栓1例,慢性血栓7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的定性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检测血浆D-二聚体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D-二聚体定量检测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复习相关文献资料,对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进行评价。结果:Liatest法检测D-二聚体对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为98.3%;观察了2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病前到溶栓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变化,1例为骨折患者,诊断深静脉血栓前1d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1.26μg/mL,诊断时为1.92μg/mL;1例为心功能不全,诊断深静脉血栓前2d血浆D-二聚体含量为1.44μg/mL,前1d为2.04μg/mL,诊断时为2.28μg/mL。结论:Liatest法可作为排除诊断深静脉血栓的首选实验室筛选试验,在有易患深静脉血栓基础疾病的患者中,血浆D-二聚体含量逐渐升高有可能作为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行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以下肢静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探讨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参数联合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中经金标准57例确诊为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63例排除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57例确诊患者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应变值、D-D水平高于63例排除者(P<0.05);高频超声弹性成像及联合D-二聚体诊断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灵敏度为94.74%,特异度87.30%,准确率90.83%,高于单独进行D-二聚体水平测定的84.21%、84.13%、84.17%及单独进行高频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的71.93%、68.25%、7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弹性成像联合D-二聚体检测诊断急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灵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率更高,二者联合应用在临床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彩超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319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静脉造影检查,超声阳性患者进一步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该组319例疑似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超声共检出203例... 相似文献
6.
7.
李曼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4):535-536
目的研究D-二聚体测定对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疾病的诊断价值及疗效监测效能。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贵州航天医院下肢深部静脉血栓住院患者81例,作为实验组;健康体检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1、3、5、7、14及20d空腹采集上述人群枸橼酸钠抗凝血1.8mL,运用法国MINI-VIDAS全自动免疫荧光分析仪测定其血浆D-二聚体浓度,并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以确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对下肢深部静脉栓塞疾病的诊断价值及疗效判断效能。结果81例下肢深部静脉栓塞患者治疗前D-二聚体水平均值为(1 450±136)μg/L,对照组D-二聚体含量均值为(168±10.4)μ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上升,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3d;治疗7d后D-二聚体水平维持相对稳定的高水平,14d后降至溶栓前状态,20d后回归正常范围。结论 D-二聚体对下肢深部静脉血栓疾病有较高诊断效能,动态观测患者D-二聚体水平,可以作为患者溶栓治疗的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8.
选择于我院妇产科诊治的患者390例。其中双胎妊娠的孕妇20例分为双胎组;单胎孕妇250例分为单胎组;非怀孕的患者12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所有患者的双下肢静脉进行检查,对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症状评分。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和症状积分。结果双胎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单胎组和对照组的高(P0.05);单胎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对照组的高(P0.05);对照组无1例有DVT形成,而双胎组的DVT发生率为5.0%,比单胎组的1.2%高(P0.05);双胎组的DVT症状积分也比单胎组的高(P0.05)。检测孕妇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于了解其机体凝血功能和纤溶功能有较好反映作用,对于增高幅度大的孕妇可以提示妇产科医师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值得在临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适用于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D-二聚体诊断决定限,评价该决定限对VTE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5年4月至2016年9月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就诊患者237例及体检健康者236例,定期检测D-二聚体,比较不同年龄及疾病人群D-二聚体水平,用ROC曲线分析不同人群用于VTE诊断的D-二聚体水平决定限。结果≥60岁VTE患者D-二聚体水平决定限为9.69μg/m 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3%和53.8%,60岁患者D-二聚体水平决定限为3.64μg/m L,敏感性为92.5%,特异性为43.3%。结论建立了适用于VTE诊断的D-二聚体水平的决定限,可进一步提高D-二聚体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床旁超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69例重症监护室行床旁下肢静脉彩超检查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血浆D-二聚体水平以及彩超检查结果,计算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分析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床旁彩超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效能。结果:床旁彩超诊断无血栓组39例,血栓组30例,男女比例分别为26∶13和15∶15,平均年龄分别为(63.7±13.8)岁和(65.9±12.6)岁,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别为3.26(0.91,6.22)mg/L和6.72(3.33,13.24) mg/L(P0.05)。血浆D-二聚体截断值为4.54 m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69.2%,阳性预测值为60.6%,阴性预测值为72.2%,诊断准确率为68.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大于4.54 mg/L可作为临床医师申请床旁下肢静脉彩超检查的参考依据,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1.
D A Chu J H Ahn K T Ragnarsson J Helt P Folcarelli A Ramirez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1985,66(6):365-368
Because the acute spinal cord injured patient is at high ris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accurate diagnosis is critical. Clinical evaluation is unreliable 50% of the time, however, and the two highly accurate diagnostic procedures--venography and 125I-labelled fibrinogen scanning--are invasive and present serious drawbacks. The literature concer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wo most widely used noninvasive diagnostic alternatives (Doppler ultrasound and venous occlusion plethysmography [VOP]) is equivocal. In our systematic evaluation of a series of 21 patients, using clinical examination, Doppler ultrasound and VOP, all patients who developed DVT were identified by all three methods. Overall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100%.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时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的263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VT形成与腹部疾病的关系.结果经腹部超声扫查发现并经其他方法证实腹部疾病为DVT可能致病病因者38例,占全部病例的14.4%,其中恶性肿瘤24例,占全部病例的9.2%,与临床相关的其他疾病14例,占全部病例的5.2%.结论对下肢DVT患者行常规腹部超声检查对发现DVT的腹部病因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The diagnosis of 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 is critical to emergency physicians because of the risk of pulmonary embolism.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diagnostic modalities available for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lower extremity DVT. The use of compression ultrasonography and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dimer assays are emphasized. A clinical algorithm that utilizes a non invasive approach to this potentially life threatening disease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5.
急性和亚急性下肢DVT的超声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鉴别急性和亚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可行性.方法经超声诊断的43例46条下肢DVT患者,根据其诱因和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组和亚急性组,比较两组血栓形成部位、回声特点及病变静脉管径.结果两组血栓的形成部位、回声特点有显著差别(P<0.05),而管径无明显差别(P>0.05).以低回声表现的局段性、周围型和中央型血栓诊断急性下肢DVT的特异性分别为100%、84.6%和75%.而以中回声表现的血栓和混合型血栓诊断亚急性下肢DVT的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6.9%.结论对于诱因及症状不明确的下肢DVT患者,根据超声检查多数可区别急性和亚急性DVT,但少数仍不能明确区分. 相似文献
16.
石波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2):102-103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5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血管内径、血栓范围、血栓回声特征及血流情况。结果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后血管内径明显增宽,血栓表现为均质低回声图像,慢性血栓回声较高,血栓部位管腔无血流显示或血流充盈缺损,并可继发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同时可通过动态观察其演变情况,判断临床治疗效果,是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共收集8例有下肢肿胀病例10人次行该方法检查.结果 10人次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轴位像显示良好,依据静脉横径增粗和静脉内充盈缺损均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间接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较下肢静脉造影术和超声在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方法易行、易普及. 相似文献
18.
小腿深静脉附壁血栓的超声造影成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腿深静脉附壁血栓(DVT)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23例,二维超声及超声联合经足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小腿深静脉微泡灌注特点及造影前后差异:结果脑卒中组二维超声检出小腿DVT7例,经足背超声造影检出小腿DVT13例,表现为做泡呈宽窄不一的带状高回声快速进入该静脉,造影剂微泡与管壁间见低-无回声充盈缺损区,造影剂微泡的高回声可清晰勾勒出附壁的低回声血栓;10例超声造影后未见DVT,表现为微泡呈均匀带状高回声充盈所显示静脉,与管壁间无充盈缺损区。结论经足背静脉超声造影可清晰显示小腿深静脉血流充盈情况,早期发现小腿附壁DVMT,弥补普通超声对小腿DVMT诊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D-二聚体与静脉血栓症诊断--循证实验诊断学举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D-二聚体(d-dimer,D-D)是凝血过程中形成的交联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后的一种分子标志物。血液中D-D浓度的增高,不但反映了纤溶系统的活性,而且揭示了凝血过程的先期发生;因此,如血液D-D水平异常增高,则可提示凝血和纤溶活性异常。目前,测定血液中的D-D,除了应用于弥散性血管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