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灭活疫苗预防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在温州市鹿城区招募6-35月龄儿童,按0-1月免疫程序接种2剂次EV71疫苗或不接种EV71疫苗,观察1年内HFMD发病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算EV71疫苗预防HFMD的疫苗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 VE)和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接种组、未接种组儿童HFMD发病率分别为0.14%(21/14 720)、3.86%(160/4 140)(χ^(2)=470.96,P=0.000),EV71疫苗预防HFMD的总VE为86.88%(95%CI:81.96%-91.79%)。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9‰(38/29 440),其中局部、全身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95‰(28例)、0.88‰(26例),Ⅰ级、Ⅱ级、Ⅲ级、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71‰(21例)、0.51‰(15例)、0.07‰(2例)、0.00‰。结论 6-35儿童接种EV71疫苗具有良好的HFMD保护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2016年天津市滨海新区开始推广使用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灭活疫苗。本研究旨在了解天津市滨海新区托幼儿童家长对EV71疫苗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因素,为科学开展疫苗接种预防HFMD提供依据。方法 2018-10-22-2018-11-08随机抽取滨海新区4个幼儿园,发放自制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收集儿童家长信息。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对儿童家长EV71疫苗的认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滨海新区托幼儿童家长的HFMD防治知识及格率为98.23%(289/310),进行HFMD防治知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幼儿家长教育水平越高(χ~2=28.322,P0.01)、年龄越小(χ~2=9.227,P0.05),HFMD防治知识及格率越高。家长对HFMD EV71疫苗知晓率为33.87%(105/310)。HFMD知识得分(χ~2=5.962,P0.05)和教育水平(χ~2=6.997,P0.05)对HFMD EV71疫苗知晓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调查的家长中,愿意给孩子接种HFMD EV71疫苗的仅占23.59%(67/284),家长不愿接种疫苗或持观望态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担心疫苗安全性,占85.25%(185/217)。在疫苗价格调查中,64.84%(201/310)家长可以接受疫苗价格,53.87%(167/310)家长同意纳入Ⅰ类疫苗管理。结论天津市滨海新区托幼儿童家长对HFMD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但对EV71及EV71疫苗了解程度较低,疫苗接种意愿较差,需要适当加大相关疾病和疫苗知识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后接种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广州市海珠区选取5个街道共抽取400名6-35月龄已接种EV71疫苗儿童的家长作为已种组,选取400名同龄未种儿童的家长作为未种组,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接种组中,儿童接种EV71疫苗的原因主要是家长相信疫苗效果好(58.75%)、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36.75%)、认为感染手足口病(HFMD)重症风险较高(13.00%)、儿童无HFMD感染史(12.00%);在未接种组中,儿童未接种EV71疫苗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认为感染HFMD重症风险较低(32.75%)、觉得疫苗效果不好(29.25%)、担心疫苗不安全(28.25%)、疫苗价格贵(19.75%)、儿童有HFMD感染史(18.25%)。多因素分析显示,疫苗安全性认知、疫苗预防HFMD效果认知、接种医生安排或推荐、EV71与HFMD关系认知、儿童HFMD史是影响接种EV71疫苗的显著因素。结论儿童接种EV71疫苗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加强EV71疫苗接种的公众宣传和知情告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急性传染病,高发人群是婴幼儿。2015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两家国产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上市,该疫苗很可能使中国大陆成为第一个用疫苗预防儿童HFMD的地区。本研究分析评价了临床研究中6-35月龄儿童接种EV71疫苗后的免疫原性,以及疫苗上市后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儿童父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EV71疫苗)犹豫,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在云南、四川选择4个地市12个接种门诊的6-18月龄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疫苗犹豫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儿童父母中疫苗犹豫比例为33.8%(111/328)。EV71疫苗价格(昂贵vs可接受,OR=3.04,95%CI:1.26-7.33;不知道vs可接受,OR=3.03,95%CI:1.29-7.15)、担心EV71疫苗严重不良反应(OR=2.47,95%CI:1.04-5.88)、曾拒绝接种(OR=2.76,95%CI:1.07-7.15)、不满意的接种经历(OR=2.21,95%CI:1.16-4.20)会导致疫苗犹豫;儿童年龄大(13-18月龄vs 6-12月龄,OR=0.32,95%CI:0.11-0.90),接种医生推荐(OR=0.32,95%CI:0.16-0.63)、了解EV71疫苗(OR=0.38,95%CI:0.17-0.84)、认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易感(OR=0.39,95%CI:0.19-0.80)、认为HFMD严重(OR=0.38,95%CI:0.17-0.85)、相信疫苗效力(OR=0.27,95%CI:0.14-0.51)不易引起疫苗犹豫。结论 EV71疫苗犹豫比例较高,需加强HFMD及EV71疫苗知识的宣传沟通,特别是HFMD的易感性与严重性、EV71疫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为HFMD的监测和预警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临床HFMD患儿血清Cox-IgM、ECHO-IgM、EV71-IgM抗体。结果:275例HFMD患儿血清中EV71-IgM阳性率为56.4%(155/275),Cox-IgM阳性率为33.5%(92/275),ECHO-IgM阳性率为10.1%(28/275),EV71-IgM为主要致病原。结论:结果与文献[4]报道的HFMD可由多种EV病原体引起,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是最主要的病原体HFMD,重症病例多以EV71感染为主的结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 目的了解2009-2013年济南地区重症手足口病(HFMD)病原及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哨点医院送检的138例重症HFMD病例标本,应用RT-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非EV71和CVA16的其它肠道病毒(EV);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重症HFMD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38例重症HFMD病例中,有132例感染了肠道病毒,阳性率为95.65%。其中感染EV71的有114例,占阳性病例的86.36%;感染CVA16的有9例 (6.82%),感染其他EV的9例 (6.82%)。HFMD重症病例呈散发,主要集中于5~8月份 (74.64%),病例人群男性明显高于女性(х2=48.75, P<0.01),其中3岁以下幼儿是重症病例发生主要年龄段 (84.06%)。结论重症HFMD具有明显的人群特征,EV71是重症及死亡病例的主要病毒类型;应关注高危人群,早期识别重症并及时干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结合手足口病后遗症造成的经济损失与健康寿命损失,评估EV71疫苗接种的流行病学效果与成本效益。方法 构建Markov模型,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比较1 500万新生儿在30%覆盖率接种与不接种疫苗两种策略下的临床事件与经济学结果,模型参数来源于公开数据库或已发布数据。结果 1 500万新生儿接种EV71疫苗(覆盖率30%)可以避免1 210 434例手足口病发病,4 757例重型,242例后遗症以及72例死亡,挽救38 762.94个质量调整寿命年(QALYs)。成本仅包括疫苗接种成本与手足口病疾病负担时,增量成本效益比(ICER)为27 792.01元/QALY。成本包括后遗症经济损失时,疫苗接种人均净效益为396.70元。敏感性分析提示,疫苗价格阈值为397.05元每剂。结论 接种EV71疫苗能减少手足口病临床事件发生,具有成本效益,有利于改善手足口病疾病现状,降低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引起山东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HFMD临床诊断病例的粪便、咽拭子、疱疹液等标本,应用肠道通用引物和EV71、CoxA16特异性引物对其进行RT-PCR鉴定;使用RD、Hep-2细胞对部分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结果共收集1604份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实验室检测阳性标本990份,其中EV71阳性标本589份,CoxA16阳性标本29份,EV71和CoxA16同为阳性标本2份,EV71和CoxA16的检出率分别为36.72%和1.81%。从80份肠道通用引物阳性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出肠道病毒32株,其中EV71型病毒23株,CoxA16型病毒4株。结论引起山东省HFMD的病原体主要为EV71型肠道病毒,EV71感染占EV阳性标本数的59.50%。全省17个地市均有EV71感染的HFMD病例检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发病资料和EV71疫苗接种资料,分析疫苗接种前后HFMD发病情况的变化,初步评价疫苗防控效果,为科学制定防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该区2012-2017年手足口病发病特征和2016-2017年EV71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7年1-6月HFMD发病率为50.88/10万,较前五年均值同比下降79.26/10万;流行高峰期间发病率同比下降72.67/10万;0~5岁发病率同比下降178.33/10万。0~5岁人群发病率在接种约6个月后开始低于预测水平,R~2为0.835,P=0.007;接种人群和非接种人群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302.71,P0.001,RR值为0.088。结论 EV71型疫苗对削弱HFMD流行高峰、抑制高强度流行态势,降低0~5岁易感人群的发病率和暴发风险有明显地积极作用。未来应重点提升易感人群的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并加强接种疫苗后患病儿童的监测与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6岁儿童家长对手足口病(HFMD)及肠道病毒71(EV71)预防性疫苗的认知度,及其接受子女接种EV71疫苗的意愿情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7—9月在上海市松江区6个街道(镇)选取1 227名≤6岁儿童家长,自编《手足口病认知情况及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接种EV71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在接受调查的1 227名家长中,26.32%在接受本次调查前听说过EV71,16.22%听说过EV71疫苗,52.16%愿意让其子女接种EV71疫苗。担心疫苗的安全性是家长选择不接种疫苗的主要原因,大多数家长赞同EV71疫苗的推广使用,但希望政府能将该疫苗纳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或能提供适当的价格调控和经济补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海市户籍(OR=0.651,95%CI=0.479~0.884)、幼托儿童(OR=0.737,95%CI=0.563~0.965)、有手足口病既往史的儿童(OR=0.528,95%CI=0.349~0.798)家长让其孩子接种疫苗意愿低,高中文化程度、对EV71有所认知、认可接种疫苗对手足口病预防有帮助的家长让其孩子接种疫苗高。结论家长对EV71疫苗的认知水平总体较低,户籍、儿童类型、文化程度、手足口病既往史、对EV71的认知、对接种疫苗预防疾病的认可程度是影响EV71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314例手足口病患者病原体检测结果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长沙市HFMD流行的时间分布和年龄分布特征、不同标本对手足口病实验室诊断的影响,为防治HFMD提供依据。方法用RT-PCR检测EV、CA16和EV71核酸,并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314例病例中男180例、女134例,平均年龄(3.04岁±2.72)岁。共检出EV核酸阳性236例,阳性率75.2%(236/314);CA16阳性73例、EV71阳性88例,占EV阳性的30.9%(73/236)和37.2%(88/236);非EV71和CA16感染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75例,占EV阳性的31.8%(75/236)。2009年4月-2010年2月HFMD疑似病例和EV感染处于较低而平缓的流行趋势,且CA16和EV71感染水平相当并处于交替上升状态,但在2010年3-4月间HFMD疑似病例、EV、CA16、EV71均较前几个月有约十倍的增长,且EV71的罹患率明显高于CA16(χ^2=14.36,P〈0.01)。结论 HFMD感染多以婴幼儿为主,尤其以6岁以下多见占95.9%,但成人也可罹患HFMD。不同标本对HFMD病原体EV71和CA16的实验室核酸检测有一定的影响,采样以粪便为主,有利于提高HFMD实验室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3.
正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1],引起该病的病原主要是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2]。其中EV71感染致残及病死率较高~[3]。自1969年起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相继出现了EV71的流行报道。1987年,中国大陆首次发现EV71感染,1995年国内首次分离出EV71病毒~[4]。20世纪90年代以来,EV71的流行在亚太地区呈上升趋势,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5]。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人类白细胞介素2-330 T/G(IL-2-330 T/G,rs2069762)基因多态性与肠道病毒EV71脑炎之间的关联。方法从5 700例疑似手足口病(HFMD)患儿中选择115名EV71型感染脑炎患儿和256名无合并症的EV71型HFMD患儿进行关联性分析。用荧光定量PCR进行EV71型病毒的诊断。用高分辨熔解曲线技术分析和PCR-DNA测序法确定IL-2基因的多态性。结果在EV71型脑炎的患儿组中IL-2-330 TT+TG基因型的频率(93.91%)明显的高于EV71型感染的无合并症HFMD组(74.61%),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0)。IL-2-330 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EV71型脑炎的患儿组(70.43%)明显的高于EV71型感染的无合并症HFMD组(51.95%),是一个危险性因素(OR=2.203,95%CI=0.1270.756,P=0.001)。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IL-2-330 T等位基因是一个EV71型脑炎风险增加密切相关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2015-2016年德阳市儿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病学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2015-2016年在德阳市定点医院门诊或住院的1 290例HFMD患儿的咽拭子标本,了解肠道病毒类型,并分析EV71感染HFMD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1 290例咽拭子标本中共检出779株肠道病毒分离物,占60.39%,EV71阳性率为30.16%(389/1 290)。2015年和2016年EV71感染HFMD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5~7月,10月有另一个小高峰,2016年发病高峰集中在5~8月。2015年和2016年EV71感染HFMD患儿发病年龄均集中在1~4岁;2015年和2016年男童EV71感染HFMD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年和2016年本市人口EV71感染HFMD发病率低于外来人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015-2016年本市人口发病率明显上升。儿童发病地点为家里的几率高于幼儿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89例HFMD患儿中,单纯HFMD 249例(64.01%),HFMD合并支气管肺炎72例(18.51%),HFMD合并心肌损伤8例(2.06%),HFMD合并脑炎51例(13.11%),疱疹性咽峡炎9例(2.31%);临床症状以不同程度发热(73.26%),口腔疱疹症状(78.41%),皮肤(手、足、躯干等)出疹较为常见(92.80%)。结论 EV71感染HFMD的发病高峰期为5~8月,1~4岁、男童、外来人口为易感人群,家里为发病高发地,临床症状以发热、皮疹为主。根据以上流行特点,重视培养看护人和儿童良好卫生习惯及为儿童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对预防HFMD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婴幼儿常见且多发的传染病。本研究探讨HFMD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预防控制等。利用中国知网、万方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以"手足口病、病原学、流行概况、临床表现、治疗和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为关键词,检索1987-01-2019-5相关文献。纳入标准:HFMD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HFMD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HFMD的治疗和预防控制。剔除标准: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39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表明,HFMD暴发和流行在世界各地均比较频繁,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无需特殊治疗,但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EV)71型感染的患儿病情凶险,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对患儿的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疫苗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HFMD疫苗对EV71引起的HFMD的保护率可达94.6%,对EV71引起的重症HFMD的保护率达到100%。由于该病的多发性及常见性,且无特异性疗法,当前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加强病原学及疫情的监测,提高处理暴发的能力;对广大居民开展健康宣传,广泛普及HFMD的相关知识;积极推动疫苗的使用,以预防HFMD。  相似文献   

17.
一起引发手足口病流行的肠道病毒71型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上海市某幼儿园 2 0 0 0年 10~ 11月发生手足口病 (HFMD)流行 ,从患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 13株肠道病毒 71型 (EV71) ,血清学实验证明 ,所分离的病毒为此次HFMD流行的病因。对其中的 4株病毒 (SHANGHAI EV71 H2 5、SHANGHAI EV71 H2 6、SHANGHAI EV71 F1和SHANGHAI EV71 F2 )进行了VP1区全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做了比较分析。 4株EV71VP1区全基因均为 891个核苷酸 ,编码 2 97个氨基酸 ,与检索到的广东省深圳市和台湾省HFMD病人EV71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94 % ) ,与脑炎EV71分离株 (BrCr株 )同源性低 (<83% )。种系发生树分析亦表明 ,上海市的 4株EV71与深圳株 (AF30 2 996 EV71 SHZH98)和台湾株 (AF2 86 5 31 FV71 TW 98)亲缘关系较近 ,与BrCr株亲缘关系较远。因此上海市HFMD 4株EV71分离株为本地流行株。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威海市504例手足口病(HFMD)患儿粪便样本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威海地区HFMD病原特征,为今后制定HFMD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送检的504例临床诊断为HFMD患者标本,应用实时荧光(Real-time)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人肠道病毒(HEV)、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特异性核酸。结果:504例HFMD患者标本中,EV71阳性率为50.99%,CVA16阳性率为18.25%,其它HEV阳性率为17.26%;46例HFMD重症病例中,EV71阳性率84.78%,CVA16阳性率6.52%。结论:威海地区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VA16为主。EV71型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优势病毒型,应加强监测,特别是4岁以下婴幼儿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9年-2010年浙江省义乌市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为今后制定预防和控制HFMD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义乌市248例HFMD临床诊断病例标本进行EV、EV71和CoxA16RNA的检测。结果:共检出178例EV阳性病例,阳性率为71.77%;其中EV71阳性病例83例,CoxA16阳性病例66例,分别占EV阳性病例的46.63%、37.08%;5岁以下儿童EV感染占所有感染者的92.74%;2009年和2010年儿童EV71、CoxA16阳性率分别为17.86%、37.50%和38.05%、23.44%,结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儿童EV、EV71和CoxA16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重症病例EV71阳性检出率为75.00%。结论:引起义乌市HFMD的主要病原体为EV71和CoxA16,其中2009年多数为CoxA16,其次为EV71,2010年多数为EV71、其次为CoxA16;5岁以下儿童是EV感染的高危人群;EV71是引起重症病例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多种肠道病毒(EV)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其中以EV71及CoxAl6型最为常见[1]。我国自1981年在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