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苍肤止痒酊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火针治疗,治疗组予火针联合苍肤止痒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症状评分、炎症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2组治疗后皮损面积、色泽、丘疹、瘙痒程度评分及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皮损症状评分、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肤止痒酊联合火针治疗神经性皮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及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回药白癜康酊联合回医外治法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60例确诊为肝肾不足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回药白癜康酊联合回医外治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卤米松软膏配合回医外治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火针)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并测量白斑面积。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 5%,对照组总有效率62. 4%,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5)。结论回药白癜康酊联合回医外治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火针)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优于卤米松软膏配合回医外治法(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火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火针联合全虫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结节性痒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全虫止痒方内服治疗,对照组单服全虫止痒方治疗,均治疗4周。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6.7%、55.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联合全虫止痒方治疗结节性痒疹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解毒方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32例中、重度寻常痤疮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8例给予火针疗法联合服用解毒方治疗,对照组64例给予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两组均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比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的皮损积分改善程度及疗效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火针疗法联合解毒方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姜云平  王坤 《光明中医》2011,26(5):1012-1013
目的观察肤舒止痒膏联合司他斯汀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观察的方法,对符合诊断的65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内服司他斯汀联合外用肤舒止痒膏,对照组单独给予司他斯汀,观察疗程结束后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肤舒止痒膏配合司他斯汀治疗皮肤瘙痒症有很好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火针疗法联合熊珍软膏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方法 以2020年1—12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15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8例予以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火针疗法联合熊珍软膏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3周后疗效,比较治疗前、治疗3周后中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祛癣止痒酊治疗花斑癣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特比萘芬软膏外用治疗,观察组加用自制复方祛癣止痒酊外用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真菌学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花斑癣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马红霞  陈卫卫 《光明中医》2013,(12):2565-2566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外用除湿止痒洗液治疗湿疹的疗效.方法 11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外涂炉甘石洗剂等治疗,治疗组加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及除湿止痒洗液.两组在治疗20天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8%,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在皮损的表现上有着显著的差异.结论 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复方甘草酸苷配合除湿止痒洗液治疗湿疹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河北中医》2021,43(4)
目的观察火针治疗多发性斑秃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76例多发性斑秃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米诺地尔酊涂抹斑秃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火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最终治疗组37例、对照组36例完成研究。治疗组总有效率94.59%(35/3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7/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05),CD8~+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1%(3/3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2/36),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米诺地尔酊涂抹斑秃区、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基础上,应用火针治疗多发性斑秃,可明显调节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王忠 《中医研究》2015,(2):45-47
目的:观察火针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治疗组给予火针联合中药(熟地黄、杜仲、狗脊、桑寄生、黄芪、当归、白芍、赤芍、川芎、桂枝、伸筋草、独活、牛膝、炙甘草)内服,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均以14 d时间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8例,有效率为79.5%。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针联合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4例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患者按照SPSS随机编码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0例)。治疗组用火针点刺皮损,配以大椎、肺俞、膈俞、脾俞处刺络拔罐;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以及慢性湿疹中医生存质量量表(EPQOLS)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和临床表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和EASI中临床表现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EASI中皮损面积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PQOLS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各维度的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火针治疗血虚风燥型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优于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缓解瘙痒,控制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治风六穴”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予“治风六穴”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E(IgE)、γ-干扰素(IFNγ-)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P<0.05)。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各项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L-4和Ig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风六穴”能明显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瘙痒、风团症状及生活质量,对血清IL-4、IgE和IFNγ-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何敏 《上海针灸杂志》2020,39(3):257-26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布地奈德对哮喘患者疾病控制、最大呼气流量(PEF)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94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应用针刺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及炎症水平变化,统计疾病复发率及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P<0.05)。观察组咳嗽咳痰、气促、哮鸣音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呼气流量(PE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g-干扰素(IFN-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及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布地奈德控制哮喘疗效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肺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王敏  杨进  李岩 《天津中医药》2014,31(8):475-477
[目的]观察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采用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醋酸去炎松尿素软膏外用治疗,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病例随访半年,治疗组复发率为5.3%,对照组为23.3%;两组主要症状、体征,即瘙痒及皮损改善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配合体针围刺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疗效确切,取穴简便,无毒副作用,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纳入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予口服白虎桂枝汤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微针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障碍的变化,记录每日疼痛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IL)-1b、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ESR、CRP、UA、IL-1b、IL-6、IL-8和TNF-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刀联合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和消除疼痛,并抑制相关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雄激素性秃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低能量激光治疗,对照组采用外涂5%米诺地尔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采用Horus scope手持式光学皮肤镜观察毛发直径改善、毳毛增多等皮肤镜征象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1%和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皮肤镜征象均有所改善,其中>20%毛发直径变细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局部无毛症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低能量激光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升阳益胃针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升阳益胃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予雷贝拉唑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两组共治疗8周。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reflux diagnostic questionnaire,RDQ,又称耐信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RDQ、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DQ、SDS、SAS评分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DQ、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升阳益胃针法治疗GERD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在改善胃食管反流症状的同时对于伴有精神状态异常的相关症状也具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穴位注射对抑制跟痛症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效果。方法痛症急性期患者60例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予以针刀松解联合穴位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症状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压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IL-6、IL-8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观察组VAS评分、压痛评分、行走功能评分、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 <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针刀松解能有效缓解跟痛症急性期患者的疼痛,改善症状,联合穴位注射可以显著降低炎症反应,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皮疹数目、大小、颜色、皮疹自觉瘙痒评分及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皮疹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皮疹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9,P=0.037)。结论毫火针配合皮内针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外用维A酸乳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中药内服、火针疗法、强脉冲光(IPL)]治疗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重度寻常型痤疮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火针+IPL治疗,对照组1采用单纯中药治疗,对照组2采用中药+火针治疗,其中火针疗法是点刺皮损处阿是穴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3次,IPL为火针疗程结束后局部予以IPL治疗,每月1次,共治疗3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观察各组皮损的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各类皮损消退时间明显较对照组1显著缩短(P<0.05),且总有效率为84.21%(16/19),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的55.00%(11/20)和57.89%(11/19)(P<0.05)。结论:对面部中重度寻常型痤疮采用中药内服,不同阶段予以火针和IPL治疗,能够缩短各种皮损的消退时间,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症状,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