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76)
目的系统评价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PubMed、WanFang Date数据库,查找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年5月。由两名评价者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RCT,共计84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药组相比,当飞利肝宁在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8.96,95%CI(-20.62,2.69),P=0.13]、谷丙转移酶[MD=-6.87,95%CI(-15.36,1.63),P=0.11]及甘油三酯[MD=-0.33,95%CI(-0.66,0.01),P=0.06]方面疗效无明显优势;但能明显降低总胆固醇[MD=-0.76,95%CI(-1.21,-0.31),P=0.001],提高肝脾比值复常率[MD=0.12,95%CI(0.02,0.23),P=0.02]及总有效率[RR=0.37,95%CI(0.29,0.49),P0.00001]。结论证据显示,当飞利肝宁在降低总胆固醇及缓解症状提高疗效上有优势,但不能明显降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移酶、甘油三酯,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限制,以上结论尚需开展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3.
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当飞利肝宁4粒,每日3次,共12周。对照组给予甘利欣3粒,每日3次,共12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后转氨酶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P<0.05),而对照组对血脂的影响不明显(P>0.05)。结论:当飞利肝宁可有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相似文献
4.
5.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脂肪肝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血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等密切相关,高脂蛋白饮食,临睡前加餐,睡眠过多是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虽然脂肪肝是良性病变,但部分(特别是伴有炎症)脂肪肝可以发展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7.
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姜黄中提取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良好的降脂、抗炎、抗氧化、抗纤维化等药理活性,并且对NAFLD、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多种代谢性疾病疗效显著,因而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就姜黄素治疗NAFLD的药理学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姜黄素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推广其预防和改善NAFLD以及其它脂质代谢紊乱相关疾病可能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当飞利肝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64例,随机将病例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乙肝清热解毒胶囊,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变化均有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6.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ALT、AST-F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TBIL下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飞利肝胶囊能有效改善临床现状,降低转氨酶,特别是退黄降低胆红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及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当飞利肝宁胶囊对实验性高血脂脂肪肝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50只。模型组大鼠按体重0.5ml/100g皮下注射四氯化碳与植物油混合液(60%植物油,40%四氯化碳),每周2次,共3周。正常对照组同法皮下注射相应剂量生理盐水。3周末从模型组分出40只大鼠按给药不同分为4个治疗组,每组10只,该4个组停止注射四氯化碳与植物油混合液,开始每日灌胃不同的治疗药物,持续3周;以另外10只模型组大鼠作对照,该组亦停止注射四氯化碳与植物油混合液,与正常对照组均每日灌胃生理盐水,持续3周。于6周末在戊巴比妥钠麻醉条件下分批处死相应组别大鼠取血,测定血清ALT、TG、CHO、LDL、VLDL、Cr、BUN、GS含量,另取肝组织分送普通病理及电镜检查。结果: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组大鼠的血清ALT、TG、CHO、LDL、VLDL水平明显降低,当飞利肝宁胶囊治疗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细胞的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当飞利肝宁胶囊对大鼠实验性高血脂脂肪肝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SeCKS)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形成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和高脂饮食组(高脂组)。高脂饲料喂养14周后,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大鼠血脂及肝功能;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方法研究大鼠脂肪肝形成中SSeCKS表达变化。结果:高脂组大鼠肝脏指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1)。高脂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均<0.01)。肝组织SSeCKS蛋白表达亦明显增强。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SeCKS表达变化与脂肪肝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与过量饮酒无关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病理改变包括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和脂肪堆积。NAFLD动物模型表现出显著的肝脏微循环障碍,关于其形成机制,被广为接受的为“二次打击”学说。该学说认为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因素作为“第一次打击”,导致肝脏中脂质堆积,形成单纯性脂肪肝,增加了“第二次打击”造成的肝脏损伤的易感性,这些因素包括炎症、枯否细胞功能障碍、氧化应激、线粒体障碍、脂肪因子调节紊乱等,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甚至纤维化等更严重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当飞利肝宁的原标准进行改进提高。方法使用Waters2695-2996高效液相色谱仪,用CAPCELL PAK-C18柱(4.6mm×150mm,5μm),以甲醇-水(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7nm。结果线性范围为0.030~4.5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RSD=1.3%。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当飞利肝宁胶囊中当药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16.
17.
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6年6月应用当飞利肝宁胶囊(肝勃宁)联合阿昔洛韦片剂治疗乙型活动性肝炎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无过量饮酒史(酒精摄人量〈20g/d)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病理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fatty liver cirrhosis,FLC)三种类型。NAFLD已成为导致转氨酶异常的首要病因,并且有部分患者进展到终末期肝病,部分患者甚至与肝脏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展中肝脏脂代谢关键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模型组30只,后者又分为4、8和12周3个时相点,正常组喂以普通饲料,模型组喂以高脂饲料;模型组分别在实验第4、8和第12周末随机处理10只,正常组大鼠在第12周末处理.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各大鼠肝组织PPARα、PPARγ、SREBP、CPT-1、FAS、ACC mRNA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在喂养高脂饲料4周后即出现血脂紊乱、肝细胞脂肪变;在连续喂养8 ~12周血脂异常持续存在,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明显加重,且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组织炎细胞浸润和血清ALT、AST水平增高;从4~8周、12周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PPARγ、CPT-1 mRNA表达逐渐降低,且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P<0.01);而SREBP、FAS、ACC mRNA表达水平则逐渐增加,且均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 <0.05,P<0.01).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存在明显的脂质代谢紊乱,而调控脂代谢的SREBPs及PPARs信号通路可能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铁死亡机制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和调控信号通路.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GSE89632数据集,包含正常组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脏组织的芯片基因集,根据|log2(FC)|>1 &p.adj<0.05条件,筛选表达差异基因(DEGS)与铁死亡数据库(FerrDb)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