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276-277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在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比两组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的差异。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疼痛评分、骨密度、骨标志物PINP和β-CTX改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而在术后应用唑来膦酸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骨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外科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活力的影响。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在上海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OVCFs患者98例,回顾术后治疗方案并分为:接受唑来膦酸治疗的唑来膦酸组52例、未经特殊处理的对照组46例。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值的差异,以及上述时间点骨密度值及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骨吸收指标包括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含量的差异。结果术后1月、术后3月,两组患者的VAS、ODI分值均较术前下降,骨密度T值较术前增大,血清中骨形成指标ALP、PⅠNP的含量较术前增加而骨吸收指标TRACP、β-CTX的含量较术前降低,且唑来膦酸组上述时间点各个指标水平变化趋势大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OVCFs患者接受外科手术及术后唑来膦酸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并增加骨密度、优化骨代谢进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用PKP治疗后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术后基础治疗再添加补肾活血方内服,对照组为术后基础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观察并收集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BMD)。结果: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病椎再次塌陷,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组比较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BMD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比较治疗一个月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患者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可改善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亦可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4.
赵胜江  陆福男 《大医生》2024,(5):142-144
目的 分析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OVCF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PVP治疗,46例)和观察组(采用PKP治疗,4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伤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值、疼痛程度、腰椎功能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大于术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PKP治疗OVCFs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伤椎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还可缓解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5.
徐斌  陈建常  滕勇  张春浩  戎帅  张屹  马锐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9):1153-1155,1158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新疆地区OVCFs患者。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KP单侧椎弓根入路组(40例,50节椎体,A组)和PKP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8例,28节椎体,B组)。患者均经核磁共振证实且疼痛持续时间小于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评分(ODI)、伤椎后凸角度(LKA)、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住院时间、骨水泥渗漏及随访1年期间邻近椎体再骨折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至少1年随访,两组术前骨密度、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术前VSA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未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而B组发生2例邻近椎体再骨折。结论PKP不同入路治疗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老年性OVCFs,术后VSA评分、ODI评分及LKA角较术前均有改善。单侧入路改善术后椎体前缘中柱相对高度较好,而双侧入路存在增加手术时间、透视次数、骨水泥量的缺点,随访期间有发生邻近椎体再骨折现象。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用PKP治疗后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为术后基础治疗再添加补肾活血方内服,对照组为术后基础治疗。两组分别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与6个月观察并收集VAS评分、ODI评分及骨密度(BMD)。结果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病椎再次塌陷,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 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明显(P<0.05),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同组比较术前与治疗1个月和6个月后,BMD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两组比较治疗一个月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患者配合补肾活血汤治疗,可改善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亦可有助于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递进式有限活动结合唑来膦酸(ZOL)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OVCFs)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骨科接受PKP治疗的60例老年OVCFs患者随机分为递进式有限活动组(PLA+ZOL)、递进式有限活动结合唑来膦酸组(PLA+ZOL)和非有限活动组(ULA)。PLA组:术后第一周每天有限活动2 h,第二周每天有限活动3 h,第三周每天有限活动4 h。PLA+ZOL组术后第三天予静脉注射ZOL 5 mg,术后采取PLA组同样的递进式有限活动。ULA: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下床活动,在可承受范围内不受限制。在治疗的不同时期评估两组的疼痛评分(NRS)、正侧位X线片、MRI影像学改变、骨密度(BMD)。结果 术后早期NRS评分PKP+ZOL组及PLA组低于ULA组,PKP+ZOL组低于P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PLA+ZOL组椎体前、中柱高度高于P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A+ZOL组及PLA组高于UL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3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基础钙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对比术后1周和术后6个月骨密度(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及骨钙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1周、术后6个月,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观察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水平低于对照组,骨钙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常规钙剂治疗能够增加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患者骨钙素水平,降低骨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促进骨密度增加,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八珍汤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加味八珍汤+常规西药治疗)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各49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PRI、VAS、PPI评分及总分、ODI评分均降低,JOA评分升高,椎体骨密度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八珍汤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术后,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改善腰背功能和椎体骨密度,对远期预后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对责任椎体邻近椎间盘退变及邻近椎体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PK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比(%DHI)、责任椎Cobb角、下位间盘(LD)、上位间盘(UD) MRI I值,依据术后邻近椎间盘退变情况分为非退变组与退变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邻近椎体骨折率、排除邻近椎体骨折情况下VAS评分与ODI。结果观察组治疗24个月后VAS评分、ODI、%DHI、责任椎Cobb角、LD与UD MRI I值均低于对照组(P 0. 05);非退变组与退变组性别、年龄、BMI、治疗前后VAS评分与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退变组责任椎体邻近椎体骨折率高于非退变组(P 0. 05)。结论 PKP治疗可对OVCFs产生良好疗效,加速责任椎体邻近椎间盘退变,尽管不影响临床疗效,但会提高邻近椎体骨折概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湖南省霍乱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监测人群中霍乱病例和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体及食物,以便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疫情扩散.方法 全省范围开展腹泻患者及外环境、食品监测,选择重点地区开展甲鱼霍乱弧菌污染状况专项监测.结果 2006年湖南省共登记腹泻患者111 526例,检测霍乱弧菌89 661例,检测率为80.39%,检出阳性4例,均为0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检测环境和食品样44 533份,其中水体35 113份,全部为阴性,水产品5377份,阳性16份,阳性率为0.30%,阳性标本为甲鱼和牛蛙,其他食品4043份,均为阴性;甲鱼专项监测2323份,检出阳性33份,阳性率为1.42%;霍乱毒素基因检测34株菌,20株为产毒株,占58.80%;药敏试验28株菌,均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100%敏感,对强力霉素、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为92.86%.结论 甲鱼、牛蛙等水产品是湖南省发生霍乱的主要因素,应加强水产品的监测和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抚触技术在产科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抚触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在我科住院正常分娩和剖宫产的健康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抚触组100例,观察新生几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和产妇满意度。结果抚触组新生儿吃奶量、睡眠时间、排便时间及产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抚触既能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又能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产妇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单易行效果好的新型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程管理应用于护士见习期护理培训管理与现代护理继续教育管理的适应关系.方法 采用自行制定的各项护理培训管理流程及考核量化表对2006年及2007年的各50名见习期护士分别从护理部考核、科护士长考核、护士长考核、责任带教护师评价、患者评价、转正率角度按照职业道德、操作能力、服务质量、绩效考核、适应能力等5项指标进行2次测评.结果 评价者对见习期护士的2次测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结论 流程管理在见习期护士护理培训管理中的实施有利于临床护理管理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是适应新医疗环境下对见习期护士较好的护理培训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