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存放方式对全肠外营养(TPN)液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两种配方的药物注入一次性肠外营养(PN)输液袋内配置成TPN液,分别在4℃、20~25℃和37℃三种条件下存放。放置于4℃条件下的营养液于0、1、2、3和5 d后取样,放置于20~25℃和37℃条件下的营养液于0、1、2和3 d后取样。观察外观性状,测定p H值、渗透浓度、脂肪颗粒直径和有无细菌生长等。结果:两种配方的全合一营养液在4℃、20~25℃和37℃三种条件下各观察期内肉眼上外观无明显变化、培养结果均无细菌生长,p H值、渗透浓度均在安全可用范围。放置4℃下的全合一营养液,在1和2 d内脂肪乳无直径1μm的脂肪颗粒。存放3和5 d后,脂肪颗粒平均直径仍在安全范围内,但有超过10%1μm,且大于存放0 d(P0.05)。放置于20~25℃、37℃下的全合一营养液,1 d脂肪颗粒直径在安全范围内。存放2、3 d仍在安全范围,但明显0 d(P0.05)。脂肪颗粒直径1μm的超过10%。结论:使用一次性PN输液袋配制的TPN液,在4℃保存2 d,22~25℃和37℃保存1 d的稳定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口服液体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保存在不同条件下的口服液体型脊髓灰质炎 (脊灰 )减毒活疫苗感染性滴度的稳定性 ,将疫苗分别置 - 2 0℃ 36个月、2~ 8℃ 2 4个月、18~ 2 2℃ 1~ 6周、37℃ 1~ 5d ,用微量滴定法测定疫苗的感染性滴度 ,Reed Muench法计算CCID50 。结果显示 :保存于 - 2 0℃ 30个月、2~ 8℃ 18个月、18~ 2 2℃ 2周、37℃ 3d ,疫苗的感染性滴度平均下降了 0 2 9、0 2 1、0 33、0 38LgCCID50 。表明被检测的口服液体型脊灰减毒活疫苗稳定性较好 ,不同条件下疫苗的感染性滴度下降的程度均在《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 0 0 0版 )允许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观察UniJect注射器预充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的热稳定性,以探讨其冷链外使用的可行性。方法将常规安瓶分装与UniJect预充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在37℃放置14、30、45d,检测两种分装疫苗的体外相对效力(RP)。将配合疫苗保存使用的温度敏感指示标签(VVM30)在37℃放置30d,其间对其颜色变化进行连续检测。结果5批常规分装重组乙肝疫苗(酵母)及其同批半成品UniJect注射器分装乙肝疫苗,37℃放置14d内所有疫苗RP仍符合要求;37℃放置30d,有1批常规分装乙肝疫苗的RP不符合要求;37℃放置45d,5批常规分装乙肝疫苗的RP均不符合要求。而UniJect注射器预充注乙肝疫苗37℃放置14、30、45d,RP均符合要求。3批VVM30标签37℃干燥和1批VVM30标签37℃水浸放置30d内,其颜色变化线性良好,颜色变化指示临界期均为21d。结论UniJect注射器预充注重组乙肝疫苗(酵母)热稳定性良好,配合使用VVM30标签,可确保脱离冷链运输和保存的乙肝疫苗在效力符合要求的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饲养秃病蚤田鼠亚种,观察其生物学特性,为蚤类的防制提供资料.方法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采用成幼分养的方法饲养观察.结果 温度在(20.5±1)℃和(22.5±1)℃,相对湿度为(35±3)%时蚤的生长发育终止在1龄幼虫,而在(95±3)%条件下,(20.5±1)℃时生长发育终止在3龄幼虫期,(22.5±1)℃条件下可以完成从卵至成虫的发育,但存活率非常低,仅为8.75%.新羽化蚤饥饿状态下(22.5±1)℃的平均存活时间为11.68 d,短于(20.5±1)℃的15.07 d.该蚤较适温度为(22.5±1)℃,最适湿度为(75±3)%.结论 秃病蚤田鼠亚种的生长发育周期短、成蚤寿命长、繁殖力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包括Delta变异株在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防控与阻击策略。【方法】以普通株新冠疫情(大连2020年12月15日俄罗斯籍货轮冷链物品搬运引发的新冠疫情)和Delta变异株新冠疫情(2021年5月20日及6月23日广州涉外相关新冠疫情)作对比,分析其传播速度。【结果】新冠Delta变异株第一代潜伏期为4 d,较新冠普通株(9 d)短5 d,Delta变异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为2~4 d,短于普通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3~6 d);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传统灭活疫苗回忆反应需要8 d才发挥免疫作用,而mRNA疫苗回忆反应需要4 d才发挥免疫作用,新冠病毒存在的超短潜伏期可抢在疫苗发挥免疫作用之前进行偷袭,同时也存在14 d以上超长潜伏期逃逸物理隔离而引发的局部疫情。【结论】新冠Delta变异株从第二代到第四代逐代传染他人时各代均比普通株快1/3 d,疫苗接种加物理隔离和外出全程佩戴口罩三管齐下是应对包括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或其他变异株)在内的加速传代及超短潜伏期偷袭与超长潜伏期逃逸的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不同保存温度下标本放置时间对弱阳性HBs Ag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病房送检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HBs Ag结果为弱阳性的患者血清标本10份,观察各标本在不同放置时间及温度下的测定值。结果弱阳性HBs Ag标本分别在室温、4℃、-20℃下放置3 d、5 d、7 d后结果略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弱阳性HBs Ag标本在室温和4℃保存时,部分检测结果转阴性,特别是在室温情况下,第7 d检测转阴率达30%;而标本在-20℃保存,阳性数无变化。结论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弱阳性HBs Ag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认为ECLIA法检测弱阳性HBs Ag结果基本保持稳定。随储藏时间延长,放置温度越低,标本检测转阴率也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保存温度和时间对ALT检测值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44份临床标本,按不同时间、温度存储,不同冻融次数处理后测定ALT,计算均值和方差,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并与首次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室温环境(25℃)下保存≤2d、4℃保存≤6d、-20℃保存≤10d,ALT检测值与首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冻融≤5次,ALT检测值与冻融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标本于4℃保存≤2d或-20℃保存≤10d,冻融≤5次,对ALT检测值无显著影响(P值均0.05)。建议监测工作中采集血清后及时分装、-20℃保存,并于10d内送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AS平板的保存条件及保存期限。方法:将CAS平板经不同温度、不同方式和时间贮存后,计算其生长率,找出最佳保存方式和保存期限。结果:CAS平板密封后放置2℃~8℃冰箱冷藏室避光保存可保存13 d;无菌室温(最好不超过20℃)避光保存可保存8 d;2℃~8℃冰箱冷藏保存可保存6 d;室温保存仅可保存3 d。结论:CAS平板的保存方法,效果最好的是密封后放置2℃~8℃冰箱冷藏室避光保存,其次较好的是无菌室温(最好不超过20℃)避光保存,再其次是2℃~8℃冰箱冷藏保存,最差的是室温保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狗肾细胞培养影响因素,优化狗肾细胞培养条件。方法将狗肾细胞以1×104的密度接种到96孔板上,改变狗肾细胞的培养条件:不同的温度(35℃、36℃、37℃)、不同的培养基(MEM、DMEM、1640)、不同p H值(p H=6.4、6.7、7.0、7.2、7.5)、不同浓度的牛血清(0%、2.5%、5%、10%、15%)、不同浓度的L-谷氨酰胺(0、1、2、4 mmol/L)、不同浓度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0、50、100、150 mmol/L)、不同浓度的CO2(0%、5%),每日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在24、48、72、96、120、144 h加入CCK-8测450 mm下的OD值,用OD值的倍数绘制MDCK细胞的增长曲线,比较不同生长条件对MDCK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狗肾细胞的最优培养条件为:37℃、5%浓度的CO2、DMEM培养基、p H值6.7~7.2、5%~10%胎牛血清、4 mmol/L-谷氨酰胺、50~100 mmol/L的4-羟乙基哌嗪乙磺酸。结论可以根据工作需要,调节牛血清浓度和温度高低,来加速或减慢MDCK细胞的增殖速度。  相似文献   

10.
自然环境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活力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明确自然环境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灭活规律,防止日常生活和医疗卫生工作中接触HIV阳性体液引起的HIV感染。方法通过测TCID50,检测了HIV在水和含10%血清RPM11640培养液稀释后,持续存在于4℃、室温(20℃~26℃)、37℃不同时间的感染活力,并对不病变样品盲目传三代以明确其感染性。结果〈4℃无论在水或细胞培养液中,HIV感染活力〉35d;室温及37℃下,水中HIV感染活力可维持7~14d,培养液中可维持14-21d。结论HIV在自然环境中抵抗力较强,对HIV阳性体液及其污染物应谨慎处理,防止HIV意外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抗凝剂种类、标本处理方式、保存温度及时间对血浆微粒(MPs)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采集2013年8月—2014年5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4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52名健康对照者血浆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FCM)计数不同抗凝剂[枸橼酸盐、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肝素]、标本处理方式[洗涤贫血小板血浆(PPP)和直接PPP]、保存温度(-4、-20、-80℃)及时间(1、3、7、10、14 d)血浆中MPs的含量。结果采用枸橼酸盐、EDTA-K2、肝素抗凝剂和无抗凝剂血浆中MPs含量分别为(1 527.0±620.4)、(981.4±247.9)、(877.7±176.2)和(480.8±112.2)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11,P<0.0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直接PPP MPs含量分别为(1 972.4±2 850.7)、(3 347.8±3431.5)和(2 157.7±1 901.1)μL,均高于洗涤PPP的(1 406.4±2 205.7)、(2 375.6±2 500.2)和(1 502.8±1 337.1)μL(均P<0.01);与新鲜血浆标本MPs含量比较,-4℃、-20℃下血浆标本保存1、3、7、10 d和-80℃下血浆标本保存3、7、10 d MPs含量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个温度下保存14 d MPs含量开始升高,与新鲜血浆标本MPs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对3个温度下保存1、3、7、10、14 d血浆标本MPs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血浆MPs含量时宜选用新鲜EDTA-K2抗凝标本且无需多次离心洗涤,短期内标本保存在-4℃、-20℃、-80℃下均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杭州市临安区2012—2020年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并进行相关因素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2020年杭州市临安区共报告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37起,其中托幼机构8起,小学15起,中学8起,大学2起,其他机构4起,发病人数1 194例,平均罹患率为3.76%;冬、春季节为诺如病毒聚集性高发季节。发病以城区为中心,沿交通线向农村和山区蔓延。传播途径以接触和气溶胶混合传播为主,接触和气溶胶混合传播、接触传播、食源性传播、水源性传播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91,P<0.001)。托幼机构、中小学校、大学等不同场所疫情以托幼机构罹患率(20.72%)最高,大学罹患率(1.62%)最低,不同场所疫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15,P<0.001)。37起疫情诺如病毒分型以GⅡ型为主(34起,占91.89%),另外3起为GⅠ型。【结论】杭州市临安区诺如病毒感染性疫情具有明显的高发人群,以及时间,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的消毒质量情况。【方法】2022年7—9月,选择上海市部分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进行环境物体表面样本采集,进行菌落总数培养和计数。【结果】共采集69个采样点的环境物体表面样本728件,医务人员手表面、物体表面及空气样本菌落总数中位数分别为0 CFU·cm-2、0 CFU·cm-2及1 CFU·(皿·5 min)-1,P95分别为13 CFU·cm-2、5.3 CFU·cm-2及17.8 CFU·(皿·5 min)-1。以GB 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Ⅳ类环境作为判断标准,680件样本达标,达标率为93.41%。三级/二级医院内设采样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点及社区便民采样点环境物体表面达标率分别为96.94%、91.97%、92.25%;3类采样点的不同类型样本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新冠病毒核酸采样点消毒质量总体良好,但部分采样点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及物体表面消毒有待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温度、冻融、运输等因素对HIV抗体质控血清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配置的HIV质控血清分别进行如下处理:(1)置于-20℃、4℃、室温、37℃不同时间;(2)反复冻融;(3)模拟运输。之后用ELISA试剂盒检测样本的反应OD值,统计分析处理后与样本参考值的差异。结果质控血清在-20℃可以保存1年,在4℃不超过3周,在室温下不超过1周,在37℃不超过2d是稳定的。反复冻融对检测值绝对影响不大,但统计学差异显著。运输路途时间超过15 d,样品稳定性得不到保证。结论 HIV质控血清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正确的保存、运输和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OPV)在-20℃温度下保存的稳定性。方法:将存放在-20℃以下1999~2003年生产的疫苗糖丸样品各随机抽取10个批号,分别进行3价总病毒含量及I、II、III型分型病毒含量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分析糖丸存放于-20℃以下1~5年其病毒含量及其变化。结果:糖丸存放于-20℃以下2年,其3价总病毒含量及I、II、III型分型病毒含量4个指标均达到2000年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的要求;-20℃以下保存5年,3价总病毒含量及I、II、III型分型病毒含量(log CCID50/粒)平均值分别为5.59±0.12、5.57±0.08、5.02±0.24及4.85±0.29;在3个型中,III型病毒含量下降值最多,I型次之,II型最少(P<0.01)。结论: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存放于-20℃以下1~5年的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血清抗体水平,为评价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原性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组目标值试验设计,整群抽取2020年10-12月在杭州市西湖区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18~59岁居民为研究对象.采集接种前,接种1剂次后14 d、28 d和接种2剂次后28 d的血样,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公安人员按不同方案(0~14 d、0~21 d、0~28 d)接种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方法 于2021年1-2月以山西省太原市405名公安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3组,分别按照0~14 d、0~21 d和0~28 d方案接种2剂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采用RT-PCR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活病毒微量病变法检测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分析3组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GMT、血清阳转率和安全性。结果 0~14 d、0~21 d和0~28 d方案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血清学阳转率均为100%,其中0~21 d组[166.70(95%CI:148.30~185.10)]和0~28 d组[179.50(95%CI:156.50~202.60)]新冠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接近(P>0.05),均明显高于0~14 d组[86.08(95%CI:72.36~99.80)](P<0.001)。3个方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8%(2/135)、0.74%(1/136)和1.49%(2/134)(P=0.750),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结论 公安人员按不同方案(0~14 d、0~21 d、0~28 d)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均表现出较好的血清阳转率和安全性,0~21 d和0~28 d接种方案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GMT高于0~14 d方案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外周血样本保存温度和保存时间对染色体G显带核型制备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有核细胞数、有丝分裂指数和分裂相细胞数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4℃和室温(RT,18~22℃)条件下,保存不同时间(0、3、5、7 d)的外周血样本染色体制备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4℃或RT条件下,收获的有核细胞数量均随着样本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与新鲜外周血样本相比,4℃保存7 d以内或RT保存3 d以内的样本,有丝分裂指数分别为6.2 (1.8)%vs 7.2(1.9)%、8.2(2.0)%vs 7.2(1.9)%;4℃条件下保存3 d的样本,有丝分裂指数为9.7(2.9)%vs 7.2(1.9)%,以上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4℃保存7 d以内或RT保存3 d以内的样本,均可获得足够数量的分裂相细胞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其中4℃保存3 d以内的样本收获的分裂相细胞与新鲜样本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0.7(3.2)×104vs 11.4(3.5)×104,P>0.05]。结论 4℃保存7 d以内或RT保存3 d以内的外周血样本,均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条件对血浆钾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MedicaEasylyteNa/K/C1分析仪,测定70例门诊患者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的肝素钠抗凝血浆钾浓度。结果:血浆钾在不同放置温度和不同放置时间条件下存在差异;在室温(20—25℃)4h内、冰箱(4~10℃)6h内、水浴箱(37℃)4h内血浆钾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温度、同一时间3h内血浆钾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肝素抗凝血可快速分离、及时测定,在3h内不受温度变化而影响血钾检测结果,能满足急诊与临床常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温度血清放置不同时间,血清中二氧化碳逸散对检测结果影响。方法促凝剂试管采集静脉血液,离心机分离血清,酶法测定,用同质血清在19℃~20℃条件下,分1 min、120 min、240 min 3次进行重复检测;在27℃~28℃条件下,分1 min、30 min、60 min 3次检测,分别观察血清中二氧化碳逸散。结果在19℃~20℃条件下120 min内及27℃~28℃条件下30 min内,二氧化碳逸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19℃~20℃条件下放置240 min及在27℃~28℃条件下放置60 min,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中二氧化碳检测结果,受环境温度及放置时间等因素影响,环境温度低时血清二氧化碳逸出较慢,温度升高血清二氧化碳逸出加快,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根据环境温度及样本待检时间,进行相关降温处理,防止检测结果降低影响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