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中的作用及丹参防治肝损伤机制。方法:用硫代乙酰胺(TAA)诱发大鼠急性肝损伤,检测血浆内毒素、TNF-α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变化,并与丹参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TAA诱发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内毒素及TNF-α含量升高,二者呈正相关;血浆ALT亦升高,与TNF-α亦呈正相关。丹参治疗组大鼠血浆TNF-α及ALT水平均低于肝损伤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阐明急性肝衰竭时门脉高压的发生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肝内微循环障碍的关系。方法:动态观察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大鼠门脉血流动力学、血浆内毒素、内皮素-1、肿瘤坏死因子-α及台盼蓝肝脏原位灌流等。结果:随着给注射时间的延长,血浆内毒素水平、ALT和LDH明显升高,血浆及肝组织TNF-α和ET-1显著增多,台盼蓝灌流时间明显延长。肝组织可见肝窦直径显著变窄,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使肝窦被挤压。结论: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其引发的肝微循环障碍在急性门脉高压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有关人肝纤维化及培养大鼠和人的贮脂细胞的实验研究,已证实贮脂细胞在肝纤维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在纤维化发生过程中,贮脂细胞由一种静止的含有丰富维生素A的表型转化为肌纤维母细胞样。与静止的贮脂细胞相比,肌纤维母细胞样贮脂细胞(MFIC)具有更高的增殖...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采用大鼠出血性休克模型(4。00kPa,90min)动态观察了TNF、IL-1等细胞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关系。研究发现:休克组动物休克后门、体循环均出现显著的内毒素血症,门脉系统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趋与外周血TNF一致,但其峰值早于后者。同是时,腹腔巨噬细胞IL-1在性在复苏后6~24h亦持续升高。休克治疗组给予多粘菌素B预防性治疗后,动物门、体循环内毒素含量均迅速下降,T  相似文献   

5.
脂多糖在肝肺综合症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在肝肺综合征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 用复合因素复制大鼠肝硬化模型。腹腔内一次性注射小剂量内毒素以加重肝硬化动物的内毒素血症。另设正常动物注射内毒素组和甘氨酸拮抗内毒素组加以对照。 结果: 实验第8周末的肝硬化大鼠发生了肝肺综合征。小剂量内毒素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后肝硬化动物肺脏的病理变化加剧;甘氨酸在在体和离体实验中均可明显拮抗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减轻肝肺综合征的各种病理变化。 结论: 肝硬化动物所伴之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很可能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内毒素直接和其诱导产生的TNF-α等细胞因子在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内毒素性肝损伤的机理并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采用间隔24h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诱导家兔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并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丙氨酸转氨酶(AL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结果发现,血浆和肝组织匀浆IL-8、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二者呈线性正相关,其组织浓度高于血液,并与酶活性变化及肝细胞坏死相关。结果提示:TNF-α、IL-8是内毒素性肝损害的重要介质,IL-8是其发病机制的重要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7.
TNF—α和IL—8在兔创伤性急性肺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云喜  李琦 《免疫学杂志》1997,13(3):149-15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ALI)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采用兔胸部撞击致创伤性ALI模型,利用酶联免疫法观察伤后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TNF-α及IL-8含量的变化,辅以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湿/干比值和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伤后兔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严重肺水肿,肺内大量炎性细胞聚集,浸润;血浆,BALF中TNF-α和IL-8含  相似文献   

8.
笔者观察了大鼠失血性休克(HS)对内毒素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产生的影响及其细胞来源,并结合休克后组织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的表达变化,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静脉注射LPS后90min,HS+LPS组血浆TNFα水平分别较HS组高20倍(P<0.01),LPS组高2.7倍(P<0.05);休克和复苏后,外周血白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明显受抑,而肝Kupfer's细胞产生TNFα的能力却明显增强;休克后不仅肝组织内LBPmRNA表达增多,肺、肾组织内LBPmRNA也相继表达增加。研究结果提示,失血性休克能显著增敏内毒素诱导TNFα的产生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休克后组织内LBP表达上调有关,组织巨噬细胞群(如Kupfer细胞)可能是休克后细胞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TNF—α诱导分泌型IL—1和膜型IL—1生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应用丙酸杆菌和内毒素引起的肝坏死模型研究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型白细胞介素1(sIL-1)和膜型白细胞介素1(mIL-1)在肝坏死形成中的相互作用。其结果:①枯否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sIL-1和枯否细胞的mIL-1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TNFα首先增高,随之为mIL-1,最后为sIL-1。②TNFα可以诱导sIL-1和mIL-1生成。③未发现IL-1诱导TNFα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细胞因子对3T3细胞、肝细胞及贮脂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肝纤维化是各种急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理转归,肝间质细胞及实质细胞均参与了纤维化过程并受多种因素调控,细胞因子是其中重要的调节因子之一。研究了TNFα、IL-1、IL-6、IFNT对3T3、肝细胞、贮脂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发现上述四种因子均能不同程度的促进细胞增殖,并与剂量有关。结果提示细胞因子在纤维化早期有重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库普弗细胞对原代培养贮脂细胞激活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爽  贲长恩 《解剖学杂志》1998,21(4):293-299
目的:观察库普弗细胞在贮脂细胞激活中的促进转化、促增殖及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的效应;方法:采用库弗细胞和贮脂细胞分离培养,流式细胞仪测定DNA含量,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对贮脂细胞中Ⅰ、Ⅲ、Ⅳ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进行定量分析,液闪法检测贮脂细胞中^3H-脯氨酸参入量;结果:(1)分离培养的贮脂细胞完全符合该细胞的各种特征;(2)贮脂细胞是肝纤维化中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重要细胞来源之一;(3)库普弗细胞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调节蛋白78(GRP78)在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促进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肝硬化模型4周组、6周组、8周组及同期正常对照组。采用复合致病因素法诱导大鼠肝硬化,HE染色和VG染色分别观察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情况;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测定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肝组织匀浆中TNF-α、丙二醛(MDA)、Ⅲ型前胶原(PⅢP)水平。结果:(1)随病程进展,各模型组血浆中ALT、内毒素、TNF-α、HCY以及肝组织中GRP78 mRNA、蛋白表达水平、MDA、TNF-α、PⅢP含量和肝组织纤维化指数均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血浆中升高的内毒素水平分别与GRP78蛋白、血浆MDA和HCY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表达增高的GRP78蛋白分别与血浆MDA和HCY水平以及肝纤维化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GRP78可能在肝硬化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内质网应激很可能是IETM促进肝纤维化乃至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3.
TNFα和IL-10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肝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TNFα和IL-10的动态变化。 方法:采用本室建立的以复合因子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动物模型进行实验。对血浆TNFα和IL-10水平进行动态检测。 结果: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随肝纤维化进程而增高,并与血浆内毒素水平与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均呈正相关。而血浆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第5周前随肝纤维化进程逐渐增高,至第5周开始IL-10水平逐渐下降,到第8周末降至更低。肝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第4周末肝组织中每100个〖JP+2〗肝细胞中含淋巴细胞数明显高于第8周末。 结论:在肝硬化发展过程中促炎与促纤维化因子TNFα起着主导作用。随着肝内炎症反应的消退,IL-10不再发挥其抗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在梗阻性黄疸(OJ)所致内毒素血症(ETM)和多脏器损害中的作用及机理  相似文献   

15.
肿瘤坏死因子在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免疫介导的再障小鼠发病时和发病过程血浆中TNF-α含是一种脾细胞诱生TNF能力和脾细胞中TNFmRNA的表达的改变。结果发现:再障时血浆中TNF升高,而且随病情的发展TNF的量逐渐增多;而脾细胞诱生TNF的能力却下降,脾细胞TNFmRNA的表达下降。  相似文献   

16.
肝纤维化相关性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这些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相互作用对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起调控作用,在肝纤维化形成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TNF-α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哮喘发病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文就哮喘时TNF-α与某些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TNF-α在哮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大鼠肝纤维化Ito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纤维化肝组织和离体Ito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受体α5β1表达的变化。结果(1)α5β1主要分布于血窦壁的内皮细胞和部分结蛋白(DM)阳性细胞(Ito细胞)。实验组DM阳性细胞α5β1表达增强,10周时达高峰。FN的变化与之同步。(2)实验组肝组织FN、α5和β1mRNA含量增高,峰值在第6周;离体Ito细胞三种mRNA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提示:Ito细胞表达α5β1,肝纤维化时Ito细胞的激活,可导致FN、α5和β1mRNA表达增强,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FN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从基因水平了解Ito细胞激活和增生状态,能更敏感地反映肝纤维化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一氧化氮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用CCL4复制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于第4、8、12wk分别采血,取腹腔巨噬细胞和肝组织,测定血中NO、TNFα、sIL-2R和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中清中NO、TNFα,同时作肝脏组织病理的检验。结果显示: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血清NO、TNFα-sIL-2R的含量递增,约在第8wk达到高峰,NO的增高较上述其他指标更明显,呈正相关(r=0.8805)。肝纤维化与腹腔巨噬细胞产一的NO、TNFα的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金多靶对内毒素血症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减肥降脂中药金多靶防治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机理。方法用静脉注射内毒素(LPS 0.5mg/1ml/100g B.W.)的方法复制急性内毒素血症家兔(n=12)模型,事先灌服金多靶(1.5mg/100g B.W.)后观察 0h、1h、2h、4h平均动脉血压(MBP,颈动脉插管法)、血清内毒素浓度(赏试验法)、血清TNFα浓度(ELISA法)及肠内容物移动距离(美兰法)。结果与灌服生理盐水对照组比,金多靶组MBP下降不明显,内毒素及TNFα浓度均明显下降(P<O.05),肠内容物移动距离明显加快(P<0.05),与血清内毒素浓度间呈显著负相关(r=-0.94,P<0.05)。结论金多靶能降低内毒素浓度,减少TNFα的生成,有效维持动脉血压,对内毒素血症有一定防治效果。上述作用与金多靶引起肠内容物移动距离加大、大便排出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