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讨网复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单纯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患者采用中药网复康进行治疗,观察视力、眼前节炎症、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增殖膜及全身体征的改变。结果治疗后术眼视力改善,玻璃体混浊、视网膜下液吸收、眼底增殖膜及全身症状改善有明显作用,眼前节炎症和对侧眼视力改善方面未见明显作用。结论网复康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诸症改善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葛根素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视网膜功能恢复作用。方法: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达到解剖复位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500mg/日,对照组静脉滴注奥多肽蛋白水解物注射液20ml/日,10天~15天。治疗前后检测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评价视网膜的功能。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视网膜脱离象限mERG各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脱离象限mERG值显著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有促进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复位网膜功能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不放液手术的效果和影响视网膜下液(SRF)吸收和网膜复位的因素,对30例(30眼)RRD采用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或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结果1次手术26眼网膜完全复位(86.7%);SRF术后24h吸收15眼(57.7%),7天内吸收10眼(38.5%);术后视力提高。表明不放液手术效果与放液手术相同,且避免了放液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术前PVR的程度和术后裂孔是否封闭。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不放液手术的效果和影响视网膜下液(SRF)吸收和网膜复位的因素。对30例(30眼)RRD采用巩膜外冷凝、巩膜环扎或外加压、不放液的手术方法。结果:1次手术26眼网膜完全复位(86.7%);SRF术后24h吸收15眼(57.7%),7天内吸收10眼(38.5%);术后视力提高,表明不放液手术效果与放液手术相同。且避免了放液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术前PVR的程度和术后裂孔是否封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45例45只眼,在手术显微镜直视下放视网膜下积液、光纤照明下视网膜裂孔定位及冷凝、标记、巩膜外加压术和(或)环扎术,术后观察视力恢复和网膜复位情况.结果:视网膜完全复位44眼.1眼因玻璃体出血改为玻璃体切割复位,视力提高39眼,不变4眼,下降2眼,矫正视力在0.3以上42眼,放液无并发症.结果:光纤照明显微镜直视下孔源性网膜脱离手术是一种简便、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影响视功能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外路手术术后视功能恢复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6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路手术患者、术后观察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并发网膜下出血3例,玻璃体出血2例,玻璃体混浊加重18例,青光眼9例,白内障2例,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和加重23例。患者手术解剖复位率达92.3%,术后视力有所提高,但视功能恢复不理想。结论:视网膜脱离巩膜外路手术术后视功能恢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年龄,视网膜脱离的时间、范围,PVR的程度,是否累及黄斑区及程度,术中冷凝的量,放液,屈光的改变,术后并发症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 将59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只眼,行巩膜外加压、冷凝术,并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9只眼,只行巩膜外加压并冷凝术.2组患者接受相同的术前检查,手术方法和术后护理以及术手追踪随访.结果 治疗组视网膜下积液的吸收,视网膜复位的程度,术后玻璃混浊反应,术后视功能的恢复均较对照组效果好.统计学分析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可以加快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提高手术复位成功率,减少术后反应,有效恢复视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2F6玻璃体腔注射 黄斑颞侧C形激光光凝治疗黄斑孔视网膜脱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例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PVR分级C级以下,无其他网膜裂孔,依视网膜脱离范围大小分别行眼球外放视网膜下液或不放液行前房穿刺,放适量房水后角膜缘后3.5~4.0mm巩膜外穿刺玻璃体腔纯C2F6注射0.33-0.5ml。术后取严格俯卧位,视网膜下液吸收后行黄斑颞侧C型激光光凝.结果:8例治疗患者,术后7天一3月随访。6例视网膜复位。2例视网膜未复位。改行玻璃体切割 硅油注入术,视力均较以前提高,但8例患者视力恢复较差,矫正视力在0.1或0.1以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该手术术式简单易行,对于发病时间短,无明显网膜增殖。不论裂孔及网膜脱离程度如何,均可采用该手术方法。尤其对于单眼或基层医院,不失为避免玻切手术并发症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后要求严格俯卧位,并早期行黄斑区氪黄激光光凝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探讨下直肌牵引悬吊和不放液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上方脱离者采用下直肌悬吊;手术采用不放液局部巩膜外垫压术.结果:上方网脱74眼经下直肌悬吊后加压包扎17眼网膜自行复位,有效率达90.54%;131眼采用不放液局部巩膜外垫压术,手术一次成功121眼(92.36%);网膜下液的吸收不受年龄、屈光状况、脱离范围和网膜下液量的影响;手术失败者为术中裂孔封闭不完全和裂孔处有牵拉.结论:下直肌悬吊方法可阻止上方网脱向下扩展,促进网膜下液的吸收,有利于手术中裂孔的封闭和网膜复位.不放液局部垫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手术的关键是封闭裂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黄斑区受累及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后黄斑区的结构,并分析其与术后视力的关系.方法:术前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区的41人纳入本次研究,均经间接眼底镜下巩膜外加压术联合或不联合环扎术视网膜成功复位,分别于术后1周、1、3、6、12个月行最佳矫正视力、眼底检查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周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05~0.50(P=0.019),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7%,好转者占41.5%,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8);术后1个月时,与术后1周相比从视力恢复(P=0.084)和OCT检查视网膜下液的吸收情况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3);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1~0.6,提高2行以上者占75.6%;术后12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在0.15~1.00,提高2行以上者占92.7%,与术后3月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25),与术后6月时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21),黄斑区网膜下液完全吸收者占95.1%,另2例也有显著好转,与术后6个月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9).结论:OCT的检查能够揭示临床眼底检查不能发现"亚临床型黄斑区视网膜脱离"的存在,进而为预测术前视网膜脱离已累及黄斑区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进程以及病情解释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