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塌陷(随访观察与X线分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塌陷是影响股骨颈骨折预后的主要因素。文献报告股骨颈移位骨折有 85 %出现股骨头坏死 ,30 %发生晚期塌陷。未移位骨折中有 15 %~ 2 5 %出现股骨头坏死 ,10 %发生晚期塌陷 [1 4,1 5]。在股骨头坏死塌陷的病例中 ,约 1/ 3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1/ 3虽有症状 ,但患者多能忍受 ,仅 1/ 3症状严重 ,需手术处理。对于不同方法治疗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率的影响各家报道不一 [2 ] 。为了探讨股骨头坏死病例的临床变化及 X线变化规律 ,我们对股骨颈骨折后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坏死率进行了统计 ,并对收集到的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位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疾患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90 年1 月~1998 年8 月在我院应用带旋股外侧血管升支髂骨瓣移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19 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经临床观察及随访,14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人术后疗效的优良率为76 % 。5 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均达到痊愈。结论:该方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等疾病中改善股骨头血运,促进骨折愈合,效果肯定,简学易行,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3.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患者67例,年龄19 ~ 65岁,平均54.7岁.骨折无移位型20例,移位型47例.全部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观察18 ~ 36个月,平均25.8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5.3个月.无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100%,股骨头坏死率为15%.移位型骨折愈合率为89.4%,股骨头坏死率为34.0%.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9.1%.[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移位型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率是无移位型的2倍余,其临床诊疗仍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影响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经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提供询证依据.[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38例65岁以下股骨颈骨折后行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符合纳入标准共97例,使用SPSS 17.0对其围手术期BMI,术前牵引,Pauwels分型,术前骨折移位,空心钉数量五个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其与术后愈合情况的关系.[结果]97例患者末次随访均为2012年6月后,其中股骨头坏死15例,坏死率为15.5%.围手术期BMI,术前牵引,Pauwels分型,术前骨折移位与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其中围手术期BMI,Pauwels分型和术前骨折移位构成的多因素组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影响最为显著.[结论]股骨颈骨折本身的因素,Pauwels分型及术前骨折移位对股骨颈骨折术后愈合有很大的影响;BMI可能通过影响骨折局部应力及血脂水平来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逆行法切取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位,与血管束植入联合应用治疗中青年股骨颈头下型骨折14例,与截骨术联合应用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22例。结果 经2-6年随访,2例股骨头进一步塌陷、1例股骨颈骨折不愈合,3例全部改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他病例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带旋髂深血管髂骨瓣移位术与其他手术方式联合应用是治疗股骨颈骨及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好的方法。逆行法取髂骨瓣具有简便、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下肢     
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及转子下骨折的比较研究;多孔减压加金葡液注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8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PFN和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关节镜下应用带血管蒂骨瓣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完全疲劳骨折三例临床分析;特制股骨假体置换治疗老年粗隆部不稳定骨折;90岁以上非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9年6月应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的96例股骨颈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4例,女52例;年龄21~88岁,平均56.3岁。将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骨折复位情况、外伤至手术复位时间与术后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4例获得随访,时间9~60个月,平均25.4个月。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骨折不愈合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1例。术后Harris评分为(86.20±11.00)分,优40例,良32例,可7例,差5例。未移位骨折组和移位骨折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3.22%和18.8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解剖复位组和非解剖复位组的股骨头坏死发生率分别为5.00%和20.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而不同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对继发股骨头坏死无明显差异。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移位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骨折类型及骨折复位情况是影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对年轻移位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应尽可能解剖复位、牢靠内固定,以减少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对于骨折移位严重的高龄患者,建议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探讨各影响因素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性。方法 对江苏地区2001至2010年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以股骨头坏死作为观察指标,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损伤机制、骨折类型(移位程度)、手术前时间间隔、骨折复位质量、术后患肢不负重时间、内固定排列方式以及内固定是否取出作为相关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共随访获得184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平均随访时间(6.5±2.7)年。共有246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3.3%。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时间平均为伤后(17.0±4.6)个月(8~72个月)。未发生股骨头坏死的1603例患者调查时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为(93.8±8.9)分(78~100分)。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有相关性(OR=2.078,3.423)。结论 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病例的临床调查,分析继发移位及头坏死的发生原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2000年1月~2004年1月,216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伤后早期接受保守治疗,其中186例病人符合入选标准。男82例,女104例,平均67.5岁。其中141例病人卧床休息,穿丁字鞋,4周后扶双拐开始行走。45例病人伤后第3d开始扶双拐下地。发现骨折移位后均给予手术治疗。髋关节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模糊为骨折愈合,股骨头内出现硬化灶或囊肿(FicatⅡ期)诊断为股骨头早期坏死。[结果]68例患者(36.6%)骨折Ⅰ期愈合,118例患者(63.4%)发生骨折继发移位,发现移位平均时间是伤后16d(2~68d)。Ⅰ期愈合组病人中,17例患者出现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25%。发现坏死时间为8~50个月,其中18~24个月最多,有13例。继发移位组病人中,92例行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其中55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59.8%;发现坏死时间为4~18个月,其中6~12个月最多,有36例。26例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19例发生头坏死,发生率为73%;发现坏死时间为3~12个月,其中3~6个月最多,有11例。[结论]股骨颈无移位骨折保守治疗的患者承受较高的继发移位和股骨头坏死的风险,所以作者建议早期手术治疗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  相似文献   

10.
下肢     
加压螺钉内固定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吻合血管腓骨联合髂骨移植治疗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预防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坏死;高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HS固定与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评估;介入和髓芯减压植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15例22~50岁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选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股骨头减压术。结果:术后15例经3~5年的随诊,14例股骨颈骨折愈合好,无股骨头坏死情况,效果满意。结论: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血供的改善和重建是治疗的关键。采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位加股骨头髓腔减压术不失为治疗该种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王良勇 《骨科》2014,5(2):95-97
目的调查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加压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发病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7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随访(6.3±2.4)年,筛选出术后出现股骨头坏死的患者132例,使用Ficat分期标准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表现分期,将患者的年龄、性别、伤侧、骨折复位满意度等基本资料运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不同年龄组股骨头坏死的Ficat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MH统计量为4.321,P=0.026);男、女的Ficat分期分布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MH统计量为1.532,P=0.22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骨折的移位程度、骨折复位质量与股骨头坏死明显相关(OR分别为2.327,4.213)。结论闭合复位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较好,骨折移位程度及骨折复位质量对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颈骨折行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术后,影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方法1994年8月~2003年10月采用中空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230例。应用秩和检验方法分别对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复位方式、骨折复位质量、受伤至手术时间等6种因素对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得出相关顺序。结果影响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相关因素和顺序依次为骨折类型、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受伤至于术时间、患者年龄;性别的不同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骨折移位是影响预后最为关键的因素。我们所能控制的因素中,骨折复位质量、复位方式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明显影响预后。患者高龄并未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率上升。  相似文献   

14.
股骨颈骨折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分析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226200)邵云伟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至今仍不满意。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术后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30%。我院自1980~1994年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96W,其中发生股骨头...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新概念   总被引:143,自引:20,他引:123  
骨质疏松是引起股骨颈骨折的重要因素。骨质疏松的程度对于骨折的粉碎情况(特别是股骨颈后外侧粉碎)及内固定后的牢固与否有直接影响。年青人股骨颈骨折则多为严重创伤所致。Garden分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股骨颈骨折分型。近年来许多医生发现Garden分型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将股骨颈骨折简单地分为无移位型(GardenⅠ、Ⅱ型)及移位型(GardenⅢ、GardenⅣ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曾被广泛应用老年人移位型骨折。对于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不是简单根据年龄及移位程度来定,而应严格掌握适应证。股骨颈骨折后继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尚无单独的诊断标准,目前仍然普遍借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Fi-cat-Arlet分期。核磁共振是目前唯一可以早期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并了解其病变范围和位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及转归。方法对1993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于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行内固定治疗的137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年龄17~77岁,平均49.1岁;男79例,女58例。按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Ⅰ型4例,Ⅱ型23例,Ⅲ型71例,Ⅳ型38例,1例未分型。闭合复位134例,切开复位3例。随访14~95个月,平均49.1个月。结果截至2001年1月,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者51例(37.2%),发展成晚期塌陷者33例(24.1%)。49例(96.1%)病变在伤后5年内发现,伤后第2年和第3年发现的例数最多。活动受限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跛行和疼痛;晚期塌陷组中约有30%的病例没有明确疼痛主诉,但平均Harris评分低于早期坏死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晚期塌陷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骨折的移位程度和骨折的复位质量(包括对线和对位)均对病变的发生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60岁以上者有较低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率及晚期塌陷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X线片的分析提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病变的位置与预后可能存在一定关系。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应至少随访5年,伤后2~3年应密切观察。股骨颈骨折的原始移位程度是决定骨折术后是否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55岁以下成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回顾性研究年龄55岁以下成年患者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治疗失败病例以提高对其治疗的重视。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治疗55岁以下移位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失败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7~55岁,平均(48.0±6.0)岁;空心钉治疗17例,髓内钉治疗1例。入院时诊断为股骨头坏死16例,骨不连合并股骨头坏死2例。结果:18例患者内固定术后至手术失败时间8~32个月,平均23个月。复位内固定术后Garden指数不佳;入院时髋关节Harris评分33~80分,平均(56.0±12.5)分。8例股骨头坏死病例和2例骨不连合并股骨头坏死病例接受了全髋关节置换术,5例股骨头坏死病例接受了表面髋关节置换术,3例虽然影像学有股骨头坏死征象但临床症状不明显,接受了保守治疗。所有行髋关节表面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例术后随访12~53个月,平均34个月,术后Harris评分(94.0±3.0)分(89~96分)。结论:股骨头坏死是55岁以下成年移位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必须提高对青壮年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股骨头颈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27例股骨头颈内静脉造影的临床应用结果.其中未手术的股骨颈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8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7例、髋后脱位合并髋臼骨折术后1例.作者认为:该法是一种了解股骨头颈静脉回流的简单易行、安全的方法,通过本造影能预示无明显移位的股骨颈骨折和髋脱位患者下地负重时间,并可用来观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程度、过程和归宿.还可对带血管的骨转移或血管植入等的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空心螺钉持续减压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经皮空心螺钉早期缓解股骨颈骨折所造成的骨内高压,并观察其对骨不连和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预防作用。方法 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螺钉内固定后,经钉孔持续负压吸引48-72h,予以髓内充分减压。结果 治疗和随访43例患者,39例骨折愈合良好,优良率90.7%;3例骨不连;1例股骨头坏死,股骨头坏死率较低。结论早期充分减压可大大降低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坏死率,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症如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其中平均随访时间3.6年,平均年龄56岁,左股骨颈骨折42例,右侧股骨颈骨折70例,骨折按Garden分型并分组,A组为无移位骨折(GardenI型和Ⅱ型)共63例,B组移位骨折(GardenⅢ型和Ⅳ型)共49例。外伤致手术时间平均为3.6天(0—7天)。结果在最近一次随访中,无移位骨折63例有3例骨折不愈合;12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9例Harris评分为优秀和良好,1例为一般,2例为差。48例没有并发症的患者中,Harris评分46例为优秀和良好,1例为一般,1例为差;移位骨折49例有6例骨折不愈合;16例发生股骨头坏死,其中9例Harris评分为优秀和良好,3例为一般,4例为差。27例没有并发症的患者中,Harris评分24例为优秀和良好,1例为一般,2例为差。共有22例患者接受再手术治疗。结论股骨颈骨折的复位内固定术,尽管有很高的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发生率,但仅有部分患者需要二期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