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观察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学检验,分析骨髓形态检验鉴别诊断两种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难治性贫血患者42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44例,对两组患者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观察检验结果。结果难治性贫血组患者在骨髓形态检验结果中红系细胞病态、粒系细胞病态以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的百分率和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均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组(P<0.05)。两组比较,巨幼变原始红细胞胞、巨幼变早幼红细胞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巨幼变中幼红细胞胞体大小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形态检验上于巨核系病态造血为主的很大可能为难治性贫血患者;巨幼变幼红细胞的胞体大小变化较多者很大可能是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另外有核红细胞PAS阳性检验也有助于鉴别诊断该两种贫血,阳性率高的应为难治性贫血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方法收集自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及合作医院接受贫血诊治的患者资料,从中随机选择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42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42例难治性贫血患者,2组患者均接受骨髓形态检验,对比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巨幼细胞贫血组患者与难治性贫血组患者多核小巨核、红色巨幼系、幼稚粒细胞、幼稚红细胞检验结果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样小巨核、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巨幼细胞性贫血与难治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医师进行病情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3.
陈早立  刘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44-3545
难治性贫血(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是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后者则是以叶酸合成障碍,导致贫血的发生。但是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比较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及结果,总结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难治性贫血患者31例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患者34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形态学检验结果.结果 两组血常规检验中,MDS-RA组以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所占比例明显高于MA组,全血细胞减少、MCV>100fl、幼红幼粒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DS-RA与MA患者在病态造血方面有相似之处,前者的诊断需要结合病态造血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者的诊断则多以骨髓形态学的红系巨变为主,若形态学诊断存在困难,可辅以其他实验室检验进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研究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方法。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我院28例难治性贫血患者(A组)与32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B组)进行研究,并对两组患者骨髓形态的检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 A组患者血红蛋白、血小板、白细胞减少明显多于B组(P<0.05);A组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幼红幼粒细胞与MCV>100 fl所占的比例要低于B组(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结合临床以及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巨幼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诊断需以骨髓形态学红系巨变为主,且需关注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72-174
目的对比分析骨髓形态检验在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及难治性贫血患者各64例,均对其进行骨髓形态检验,观察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RA组有核红细胞PAS阳性率显著高于M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805,P=0.000);RA组红系病态、粒系病态及淋巴样小巨核例数显著多于M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组患者巨幼变原始红细胞及巨幼变早幼红细胞胞体直径显著大于R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形态检验RA和SA侧重点有所不同,针对RA患者临床诊断应加强监测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现象并关注其病态造血,而MA患者可将有核红细胞PAS阳性、巨幼变幼红细胞胞体及细胞巨幼样变作为诊断观察重点。  相似文献   

7.
李六红  丁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219-220
目的通过探讨骨髓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A)的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学特征及治疗性诊断,提高其诊断的鉴别水平。方法对12例MDS-RA与31例MA患者的临床特点、细胞形态学特征及治疗性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DS-RA和MA在临床、实验室检查、骨髓形态学有相似之处,但MDS-RA病态造血明显,且呈多形性变化,治疗效果差。MA三系巨幼变明显,染色质疏松如网,叶酸、VitB12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MDS-RA和MA鉴别困难的病例,要通过临床、实验室检查、骨髓形态学特征及治疗性诊断综合分析,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难治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评定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患者(MDS-RA)以及2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A),以此进行对比性形态学研究。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系巨变细胞满值,而其余病态造血有出现的可能。同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以及巨幼细胞性贫血的病态造血有共通特征,其中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学诊断主要和红系巨变有所关联。并且实验组骨髓形态中,红系细胞以及粒系细胞病态百分比以及淋巴样小巨核细胞百分比、有核细胞PAS阳性率均优于巨幼细胞性贫血。结论 MDS-RA需要对病态造血情况进行研究,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同时这一研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难治性贫血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结果。方法选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难治性贫血患者30例,选同期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30例,前者为A组,后者为B组。对所有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验,对其检验方法与检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进行骨髓形态检验结果发现,其粒系病态、红系病态、淋巴样小巨核检出情况与B组患者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红系细胞巨幼变、粒系细胞巨幼变检出情况进行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难治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骨髓形态检验都有相似之处,但是难治性贫血的诊断主要是针对病态造血,而巨幼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针对巨幼变红细胞,在对两种贫血难以进行确诊时,需要采用其他的检验方法对贫血病症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幼细胞贫血(M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红细胞参数及病态巨核细胞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6例MA患者和30例MDS患者分别进行红细胞参数检测和骨髓病态巨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MA除MCV高于M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参数MCH、MCHC、PDW与M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病态巨核细胞检出率低于MD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与MDS主要差异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和单圆核巨核细胞,多圆核巨核细胞及多分叶巨核细胞有很高的检出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V只能作为MA与MDS的辅助筛查指标,淋巴样小巨核细胞与单圆核巨核细胞的检出对于MA与MDS等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细胞形态学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A)骨髓细胞进行形态学比较。方法 于光学显微镜下,用细胞形态学方法观察比较两类疾病患者骨髓红系、粒系、巨核细胞形态学特征。结果 MDS以红系奇数核和巨大红细胞、淋巴样小巨核细胞最有诊断意义;MA骨髓细胞呈“老浆幼核”改变。以红系为明显,成熟红细胞呈大卵圆形,拉系中幼粒以下各阶段巨幼样变。结论 淋巴样小巨核是MDS主要特征。MA骨髓细胞呈“核幼质老”并以红系为明显,必要时可行其他辅助实验检查。提高MDS和MA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难治性贫血(MDS-RA)与巨幼细胞贫血(MA)是两种不同的疾病.难治性贫血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骨髓中出现红系、粒系、巨核细胞质和量的改变,应用一般抗贫血药治疗无效.巨幼细胞贫血是以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及DNA复制速度减缓,导致胞核与胞质的发育及成熟不同步,即细胞的巨幼变.两者在临床、实验室检查和细胞形态学有相似之处,容易混淆[1,2],但预后完全不同.因此鉴别二者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MDS-RA与MA的临床与形态学特征,以利于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对已确诊的14例MDS-RA患者和30例MA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糖原是在体内的重要贮存形式 ,是细胞代谢的能量来源 ,与过碘酸—雪夫 (PAS)试剂反应形成紫红色的染料沉积于含糖原的细胞质中 ,过去理论上认为巨幼细胞性贫血(巨幼贫 )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幼红细胞 PAS染色为阴性 ,我们经过对 5 0例巨幼贫和 12例再障做 PAS染色分析 ,发现两者均有阳性反应。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为 1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我院住院的初诊患者 ,经过骨髓细胞学分析 ,血清叶酸、B12测定并用叶酸、B12治疗后治愈的巨幼贫患者 5 0例 ;经过骨髓细胞学分析、骨髓活检等确诊的再障患者 12例 ;经过骨髓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巨幼细胞贫血(MA)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血清可溶性CD44s(solCD44s)、乳酸脱氢酶( LDH)、血清铁蛋白( SF)水平,来探讨此三项指标在MDS与MA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112例初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MDS患者58例(MDS组),MA患者39例(MA组),健康成年人15例作为对照(对照组)。留取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olCD44s,速率法测定LDH水平及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测定SF水平。结果 MDS组血清solCD44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MA组( P <0.05),M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MDS组与MA组血清LDH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MDS组LDH水平低于 MA组( P <0.05)。 MDS组与MA组血清S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两比较MDS组SF水平高于MA组( P <0.05)。结论MD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s、SF水平较MA患者明显升高,MDS患者LDH水平低于MA患者。血清可溶性CD44s、LDH、SF可作为MA与MDS鉴别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杨永  黄琨 《安徽医药》2020,24(1):106-110
目的对照评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单系病态造血(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with single lineage dysplasia,MDS?SLD)和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单系病态造血( refractory cytopenia with unilineage dysplasia,RCUD)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 2012年至 2017年于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及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 MDS?SLD和 RCUD病人病例资料,分析外周血象、骨髓病态造血、染色体异常、预后分组及随访结果。结果共 66例 MDS?SLD,58例符合 RCUD分型,另 8例无法按照 RCUD分型。所有病人外周血均未见原始细胞。 MDS?SLD和 RCUD外周血单系减少分别为 27例、 25例,两系减少 39例、 33例。分别有 20例、 18例合并染色体异常,以预后良好及中等为主。 IPSS预后分组中, MDS?SLD仅有 1例为较高危组, RCUD均属较低危。国际预后积分系统( IPSS?R)预后分组中,两组病人均仅有 1例为较高危组。 6例病人随访期内出现疾病进展,其中 1例转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MDS?SLD与 RCUD间染色体异常比例、 IPSS及 IPSS?R预后分组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 MDS?SLD和 RCUD病人外周血表现为单系或两系减少均常见,但部分病例血细胞减少与骨髓病态造血不完全一致,按照 RCUD标准无法分组,但能够符合修订后的 MDS?SLD标准。 MDS?SLD和 RCUD临床特征、预后类似, RCUD和无法按照 RCUD分类的单系病态造血或单系/两系血细胞减少的 MDS可以归为 MDS?SLD。  相似文献   

16.
马青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9):1562-156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是以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疾病,部分可能是由于造血前体细胞凋亡增加和细胞分化受阻(“无效造血”)所致,并有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的倾向,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至今无特效疗法,我院给予环孢霉素A、维生素B6和雄激素与骨化三醇(罗钙全)联合治疗,取得了可喜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在巨幼细胞贫血(MA)与溶血性贫血(HA)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本院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诊治的35例巨幼细胞贫血患者以及35例溶血性贫血患者的所有资料,应用BECKMAN COULTER LH750 ANALYZER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所有受检人员红细胞参数(MCV、MCH、MCHC、RDW、)与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进行分析。结果 MA红细胞参数MCV、MCH、RDW均高于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CHC参数与H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网织红细胞参数RET%、、IRF、、HLR%均明显低于H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初步鉴别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溶血性贫血中,红细胞参数与网织红细胞参数十分重要,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全血细胞减少是多种病因在血液学检查时出现的一种共同表现,即乏力、出血和感染等临床症状,故在疾病早期往往难以鉴别,必须结合血液学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其中骨髓穿刺和骨髓活检观察是鉴别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依据,尤其是骨髓活检,不仅能较全面地反映骨髓增生程度、细胞形态、结构及其分布情况,还能观察骨髓及其基质间的解剖关系,因而越来越受到重视[1].本文对我院门诊289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采用骨髓穿刺-活检双标本一步法取材,同时进行骨髓涂片和活检进行统计分析,以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9.
骆科允  汪彦屿 《贵州医药》2007,31(8):735-735
引起外周血三系减少的血液病很多,其中较常见的是再生障碍性贫血(AA)和巨幼细胞性贫血(MA),这两类疾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相似,确诊依赖于骨髓穿刺检查。现在由于血液分析仪的日益普及与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中提供了更多的血小板参数,如ADVIA120血液分析仪有8项血小板参数,但  相似文献   

20.
郑磊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1):2956-2956
低增生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ypo-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在临床和外周血像均呈三系减少,骨髓象增生减低,易造成混淆,给形态学诊断带来困难.为了提高诊治水平,我们用单克隆抗体酶标染色观察了17例hypo-MDS和24例AA患者骨髓涂片中的巨核细胞数目和类型,以鉴别hypo-MDS和AA,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