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行紫杉醇联合卡铂静脉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宫颈癌(ⅠB~ⅡA)患者中,25例术前给予PT方案(紫杉醇+卡铂)的新辅助静脉化疗,另25例为单纯手术对照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化疗,化疗结束2周后观察局部肿瘤消退情况及化疗不良反应,按UICC疗效标准评价化疗疗效,并行宫颈癌根治术.结果:NACT 组化疗后肿瘤直径较化疗前明显缩小(P<0.05),总有效率为76.00%,近期不良反应轻;NACT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P<0.01),2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组术后高危病理因素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宫颈癌术前PT方案化疗可明显缩小原发灶体积,减少术后宫旁浸润、淋巴结转移,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复发,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证明HPB方案(羟基喜树碱HCPT、顺铂DDP、博莱霉素BLM)是宫颈鳞癌新的、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方法:用HPB方案对107例宫颈鳞癌Ⅰb~Ⅱb期病人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化疗前后宫颈肿瘤体积变化及病理组织学化疗反应分级,双重判断化疗效果。比较化疗后手术与直接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与国外常用化疗方案B IP比较化疗的毒副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和分析化疗前后宫颈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K i-67表达的变化及化疗前CD44v6的表达。用TUNEL法检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的调亡指数(AI)。结果:巨块型宫颈癌的显效率(CR+PR)为71.43%,总有效率(CR+PR+SD)为98.41%。进一步研究的显效率(CR+PR)为78.2%,总有效率(CR+PR+SD)为100%。病理显著反应(Ⅱ+Ⅲ)率为73.9%。围手术期并发症与非化疗直接手术者无差别(P>0.05)。化疗的毒性反应中骨髓Ⅲ~Ⅳ度抑制和消化道Ⅲ~Ⅳ度反应均明显低于国外B IP方案(P=0.000,P=0.030)。化疗前后PCNA、K i-67的表达和AI的检测值分别为:0.386±0.078、0.550±0.127...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在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96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接受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新辅助化疗,对照组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客观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91.67%)高于对照组(77.08%)(P<0.05);研究组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方案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的客观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轻。 相似文献
4.
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顺铂联合紫杉醇方案作为新辅助化疗在宫颈鳞癌治疗中的抗肿瘤作用及毒性.方法 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药物(TP方案)和5.氟尿嘧啶联合铂类药物(FP方案)以及长春新碱加铂类药物和博莱霉素(VBP方案)化疗方案作为一线药物进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官颈鳞癌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P组 32例,FP组22例,VBP组14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两疗程,配合后装放疗15~20 Gy,然后评价肿瘤治疗效果,再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TP组、FP组、VBP组有效率分别为75.O%、45.5%和42.9%,3组总有效率为58.8%.TP组有效率高于FP组和VBP组(P<0.05).结论 紫杉醇与顺铂联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可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肿瘤,达到术前治疗的目的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IP方案全身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ⅠB2~ⅡB期宫颈鳞癌的术前疗效。方法:选择2005-01~2010-01月我院初治经病理确诊的132例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鳞癌,采用BIP方案全身化疗1~2疗程观察术前疗效。结果:BIP新辅助化疗可改善症状,使病灶不同程度的缩小,降低淋巴结转移率,提高手术切除率,临床总有效率达84.7%,手术切除率达95.9%。结论:BIP方案全身静脉新辅助化疗对ⅠB2~ⅡB期局部晚期的宫颈癌的术前疗效是显著的,静脉化疗简便、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紫杉类联合奥沙利铂的3周化疗方案对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31例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予以紫杉醇(135 mg/m2)或多西紫杉醇(75 mg/m2) 联合奥沙利铂(130 mg/m2)化疗后手术的方案,每3周重复1次,行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 结果 31例患者化后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和胃肠道反应,其中Ⅲ度粒细胞减少3例,其余不良反应均为Ⅰ度~Ⅱ度,没有因化疗毒性所致的给药延迟和/或剂量调整。30例患者肿瘤R0切除。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3例,房颤2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颈部吻合口瘘1例。术后病理标本中,无肿瘤细胞残留(P0)2例,肿瘤细胞残留1%~50% (P1) 8例,肿瘤细胞残留>50% (P2) 21例。 结论 对于可切除的临床分期T3~T4a的食管鳞癌患者,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联合奥沙利铂新辅助化疗方案耐受性好,对部分患者可有效控制肿瘤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全新设计的卡铂、希罗达方案用于中晚期官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8例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为 IB2期及以上的宫颈鳞癌患者随机分为卡铂+希罗达组(26例)、顺铂+5-Fu 组(22例),经3周期化疗观察两组间疗效和化疗副反应的差异。结果卡铂+希罗达组与顺铂+5-Fu 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69.2%和63.6%,P>0.05),卡铂+希罗达组白细胞下降、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顺铂+5-Fu 组,手足综合征虽常见,但易于处理且不影响治疗,其他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卡铂+希罗达方案用于中晚期宫颈鳞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子宫颈鳞癌复发患者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意见和参考。方法选择1999年5月-2009年12月在我院采用化疗治疗子宫颈鳞癌复发患者10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人群子宫颈鳞癌复发患者复发后化疗方案为两种采用紫杉醇+铂类为49例,占46.67%,采用其他治疗方案的为56例,占53.33%。随访1年,进行单因素Log-Rank分析发现生存率与复发部位、肿瘤分级、治疗方案和化疗是否有效有关。经COX多因素分析发现采用化疗治疗子宫颈鳞癌复发患者预后影响因素为化疗方案和化疗方案是否有效。结论采用化疗治疗子宫颈鳞癌复发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且影响因素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经病理确诊的局部晚期宫颈癌57例,术前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进行2个疗程静脉化疗后,行宫颈癌根治性手术。观察此方案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近期化疗有效率为79%(45/57),其中Ib2期83%(15/18),Ⅱa期81%(17/21),Ⅱb期72%(13/18),3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病理类型分类:宫颈鳞癌有效率为85.41%(41/48),腺癌有效率为50%(3/6),腺鳞癌有效率为33.3%(1/3)。化疗前的最大肿瘤直径平均为4.54±0.42 cm,化疗后的最大肿瘤直径平均为2.64±0.19 cm。比较有差异(P<0.05)。术后病理:宫旁浸润3例,盆腔淋巴结转移2例。结论: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是比较安全而近期疗效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单组收治的91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2例术前给予2~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休息3~4周后手术。对照组49例直接行手术治疗。随访观察对比两组对术中病变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病理检查的疗效差异。结果:试验组肿瘤的缩小、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手术中病变的外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新辅助化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新辅助化疗TNPP方案(紫素 奈达铂 替加氟 强的松)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5年6月~2007年4月,我科共收治头颈部鳞癌患者57例,全部病例手术前经切检或针刺细胞学检查,病理经我院会诊均证实为头颈部鳞癌(舌鳞癌、腭鳞癌、口底鳞癌、颊黏膜鳞癌、牙龈鳞癌、喉癌等),且Ⅰ~Ⅳ期均有。采用TNPP方案术前化疗1~2个周期,化疗后1周行手术治疗,根据化疗后大体测量及术后病理判断肿瘤分期变化,推断疗效。结果:新辅助化疗的57例中,化疗后经大体测量肿瘤原发灶,转移淋巴结以及术后病理检查,肿瘤分期降低者37例(64.9%),其中7例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未发现瘤组织。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可以降低头颈部鳞癌的TNM分期,并使部分晚期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降低局部复发率,保留功能并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分析2004年1月- 2010年1月625例术后病理诊断为宫颈鳞癌和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鳞癌355例,平均年龄50.5岁;腺癌270例,平均年龄49.5岁.比较宫颈鳞癌和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及患者年龄、肥胖、月经情况、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宫旁浸润、子宫内膜受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卵巢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625例患者中22例(3.5%)有卵巢转移,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 17/270,6.3%)显著高于宫颈鳞癌(5/355,1.4%,P< 0.01).41~50岁、绝经前、Ⅱb、肿瘤直径>4 cm的宫颈腺癌患者卵巢转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宫颈鳞癌.宫颈低分化腺癌卵巢转移率高于宫颈低分化鳞癌(P<0.05).子宫内膜浸润、淋巴结转移与宫颈鳞癌及腺癌卵巢转移均相关,而宫旁浸润与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相关.临床分期Ⅱb期是宫颈鳞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肿瘤超过4cm是宫颈腺癌卵巢转移的独立显著变量.[结论]宫颈腺癌卵巢转移发生率高于宫颈鳞癌,宫颈鳞癌卵巢转移发生率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而宫颈腺癌卵巢转移与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KiSS-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黏膜上皮.4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50例宫颈鳞癌患者组织中KiSS-1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KiSS—1和MMP-9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黏膜上皮、CIN及宫颈鳞癌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62.0%、40.0%和10.O%、64.4%、72.0%;KiSS-1蛋白的失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MMP-9蛋白的高表达与宫颈鳞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子宫颈鳞癌组织中KiSS-1和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642,P〈0.01)。结论KiSS-1和MMP-9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有关,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并可作为宫颈鳞癌浸润转移的检测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疗在子宫颈小细胞癌(SCCC)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SC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记录。结果:Ib期2例,Ⅱa期4例,Ⅲb期4例,SCCC早期即可发生肺,肝脏等器官的转移;对10例患者采用手术+放疗+化疗或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5例已分别生存39,29,18,12,11个月,另5例分别生存10,10,11,13,14个月后死亡,结论:SCCC与肺小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学和生物学行为特征相似,早期容易发生远处器官转移,对化疗敏感,化疗在SCCC的综合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的在于预防或治疗远处转移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 15 3例宫颈鳞癌间质的研究 ,探讨间质变化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发现淋巴细胞浸润占10 0 % ,浆细胞浸润占 70 .5 9% ( 10 8例 ) ,47.0 6 % ( 72例 )见中性白细胞浸润 ,淋巴细胞与纤维组织均显著高者并不多见仅为 10余例。在与其它器官鳞癌、移行细胞癌的对比中发现纤维组织增生以宫颈鳞癌最多 ,其次为肺鳞癌、食道鳞癌、膀胱鳞癌 ,而膀胱移行细胞癌最少。认为间质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的浸润表示免疫反应 ,浸润增加则预后较好 ;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 ;而间质血管的增加会使瘤细胞增生活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进行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颌面外科收治的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urvivin、MMP-9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慢性宫颈炎、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5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MMP-9的表达水平,并加于分析。结果 Survivin在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癌的表达率分别是10%、35%、68%,MMP-9在上述各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20%、78%。结论宫颈鳞癌中Survivin、MMP-9呈过度表达,Survivin、MMP-9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对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鳞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对24例宫颈鳞癌进行1个疗程的以顺铂为主联合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方案的新辅助化疗,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化疗前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化疗临床有效率为58.3%;化疗后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的表达由(0.386±0.078)降至(0.125±0.040),差异显著(t=22.859,P<0.001),而AI由(0.052±0.027)升至(0.248±0.078),差异显著(t=16.06,P<0.001);化疗后临床有效者AI升高程度高于无效者,差异显著(t=2.398,P=0.029).结论对宫颈鳞癌进行顺铂联合羟基喜树碱、博来霉素的新辅助化疗能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增加凋亡,PCNA表达的下调及AI上调可能是新辅助化疗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1例宫颈鳞癌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CNA表达。结果 宫颈鳞癌PCNA强阳性率为61.3%,正常宫颈组织均为弱阳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CNA强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而与其它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 检测宫颈鳞癌组织中PCNA表达有助于判断细胞的增殖活性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0.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用PVB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观察宫颈局部肿瘤体积变化.结果宫颈肿瘤体积缩小.结论新辅助化疗可以使宫颈肿瘤体积缩小,降低临床分期,有利于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