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收集1989~1999年住院急性心肌梗塞(AMI)病人542例,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30例。为探讨青年人AMI的特点,与中老年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青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比较严重,冠状动脉痉挛亦起主要作用:冠心病危险因素明显,典型症状多见,多有典型的心电图演变;合并心律失常较多,室速、室颤发生率高,急性期死亡率高,心功能不全及心源性休克发生较少,远期预后好。  相似文献   

2.
高美燕 《天津护理》2010,18(6):340-340
肺栓塞(pulmonnary embolism,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栓塞病因复杂,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我科为SICU,患者常常具备以下高危因素:严重创伤感染导致的应激状态,引起凝血机制障碍;手术过程中造成大量的微血栓形成;术后为防止出血而使用凝血药物;手术本身及术后便秘导致腹内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危重患者须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容易继发肺部感染,影响肺循环;同时患者高龄,且合并心肺疾患,均为PE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肺栓塞(PE)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例疑似PE患者的肺动脉CTA检查资料,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依据,对67例疑似 PE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变的CTA 影像特征、误诊情况及其栓子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7例疑似PE患者,经肺动脉CTA诊断出PE患者63例,经病理学确诊62例 PE患者,误诊率仅为15.8%,不存在漏诊的情况。62例PE患者,其中9例为肺动脉主干、叶、段肺动脉多部位栓塞,累及主肺动脉12例、右肺动脉19例、左肺动脉22例。通过肺动脉CTA扫描62例PE患者共检查出78个栓子,包括59个血栓,脂肪栓11个,空气栓5个,其他3个。血栓来源广泛,其中来至于盆腔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分别为24个和19个。【结论】肺动脉CTA在诊断PE时不仅可直接显示出栓子的位置、形状、病程时间及其间接征象,同时还可诊断同PE具有相似病症的疾病,误诊和漏诊率低,且可协助寻找栓子的来源,为患者的临床溶栓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张丽波  刘翔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72-1373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预后。【方法】对52例冠心病并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其中同时伴高血压28例(B组),不伴高血压24例(A组),结合临床表现、心电图、活动平板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经皮冠状血管造影(CAG)等诊疗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16例心肌梗死和36例已确诊为冠脉缺血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心肌梗死后的患者无论有无心绞痛其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阳性率高于无心肌梗死的患者,有心绞痛症状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阳性率高于无心绞痛患者。B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高于A组(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糖尿病并高血压是冠心病更危险的发病因素,合并冠心病的诊疗效果及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 bosis,DVT),常见于下肢,多见于长期卧床、妊娠后期、外伤和手术后以及其他一些慢性疾病等[1]。下肢DVT的形成本身不会影响人的生命,部分患者通过腔静脉置滤过网,可以阻止下肢脱落的血栓进入下腔静脉。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PE),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索其治疗规律。【方法】对2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23例症状、体征在3周内均消失,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有血栓形成的相关血管再通或部分再通。【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氧化应激因子血清尿酸(UA)、总胆红素(TBIL)、C 反应蛋白(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根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及阿托伐他汀组77例,对照组仅给予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血清 UA、TBIL、CRP 及 Hcy 水平。【结果】经治疗后,两组血清 CRP 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 =0.047<0.05;P =0.031<0.05);观察组 Hcy 较治疗有下降(P=0.003<0.05),而 TBIL 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 =0.015<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 Hcy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 =0.028<0.05),UA 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35<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机制对高脂血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116例,其中合并糖尿病患者56例,非糖尿病患者60例。结果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合并高血压,高血脂多见,心功能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累计病变血管支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人临床症状不典型,冠脉病变累及范围广,病变血管狭窄程度重。对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人,应积极治疗,加强微血管保护,延缓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并2型糖尿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高血压病、糖尿病或两者并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方法】150例住院患者分为高血压病组(EH组)、2型糖尿病组(DM组)、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组(EH DM组)各50例,分析三组血脂改变及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比较。【结果】EH DM组血浆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显著降低,3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厚,EH DM组患者斑块数较其他组明显升高。【结论】老年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显著增加,推测高TG和低HDL-C是导致这类患者斑块数升高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卫青艳 《护理研究》2012,26(21):196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由于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所产生的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多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或闭塞。AMI主要死因是室性心律失常。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方法,我院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学兰  吴仕元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325-2327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产科结局,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来本院产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母婴的产科结局。【结果131例孕妇中,死胎引产2例(6.5%),妊娠中期医源性终止妊娠3例(9.7%),余26例妊娠期满行剖宫产术(83.9%)。31例产妇死亡1例(3.2%);16例(51.6%)产后转ICU,持续监护后康复;余14例产后较为稳定(45.2%)。31例孕妇死胎引产2例,余29例围产儿死亡6例,存活23例。孕妇肺动脉高压严重程度高者,产儿的死亡率越高(χ^2=12.314,P一0.002)。存活的23例胎产儿中,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产儿体重较高(t=2.516,P=0.019);并且孕妇肺动脉高压程度轻者,早产率较低(χ^2=5.855,P=0.016)。【结论】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对母婴均有较高的风险,并且随肺动脉高压程度增加,风险增大;妊娠合并轻度肺动脉高压经积极处理,仍有望获得满意的产科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瘦素(leptin)水平与冠心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拟诊冠心病的93例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的结果分为对照组(NC组)20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73例,然后根据临床表现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分为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ASO组)20例、稳定性心绞痛组(SAP组)2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26例,测定血浆瘦素的浓度,以浓度的对数值作为瘦素的水平并分析瘦素水平与冠心病以及其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的患者血浆瘦素高于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史的患者(P值均<0.05)。②NC组、ASO组、SAP组、ACS组瘦素水平依次增加(P<0.05),分别为:(0.51±0.12)μg/L、(0.60±0.11)μg/L、(0.70±0.21)μg/L、(0.83±0.13)μg/L。【结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人血脂、尿素氮、血肌酐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0 例患者行血脂、尿素氮、血肌酐、冠脉造影检查并将各指标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总胆固醇(TC)在双支以上血管病变时有明显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在单支以上血管病变时即有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在三支以上血管病变组较正常及单支血管病变组有明显降低(P<0.05)。与冠脉Gensinis积分等于1组比较TC、LDL C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而冠脉Gensinis积大于40组较其他各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脂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狭窄支数关系均密切,血肌酐、尿素氮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由于心肌持续、严重缺血而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绝大部分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血栓形成或/和持续性痉挛 ,使管腔发生急性阻塞所致。AMI的演变过程能在心电图波形中明确反应出来 ,故AMI时的心电监护对了解心律失常情况、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意义。作者自1990年10月~2000年1月对30例老年AMI的心电监护特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0例。年龄60~90岁 ,平均75岁。梗死部位以前间壁、前壁、下壁为多。其中并发室性早搏以至室速、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房颤23例 (76.6 % …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冠脉管腔闭塞,心肌缺血所致,以剧烈胸痛、心电图和心肌酶学的动态变化为临床特征,具有发病率、病死率高的特点~([1])。及时治疗对于缓解AMI临床症状以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效果,此外,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也在AMI康复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有研究~([2])报道,早期康复护理能预防或减少AMI患者的不适症状,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目前AMI的早期护理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的超声声像特点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6例脑梗死和50例非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检测,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结果】①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70.6%,斑块最常见于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处。②脑梗死组低回声及混合回声斑块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③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颈动脉超声检查能为临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的发生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对比分析,探讨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介入治疗的特点。【方法】89例AMI患者根据年龄分成两组,其中34例年龄小于45岁者为青年组,55例年龄大于60岁者为老年组,对其进行对比观察,并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老年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青年组具有更多的危险因素,老年组临床多有心毁痛;青年组AMI较老年组高,发作多有明显诱因,如大量饮酒,超负荷运动等;病死率两组相似。【结论】青年人AMI有它特有的临床特点,其高危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血清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80例AMI患者,根据AMI患者是否发生HF,将280例患者分为无HF组(n=219)和HF组(n=6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肾素(REN)、ALD、AngⅡ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患者发生HF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NT-proBNP、REN、ALD、AngⅡ水平对AMI患者发生HF的预测价值。【结果】HF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无HF组,血清NT-proBNP水平高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组患者血清REN、ALD、AngⅡ水平明显高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不同分级患者血清REN、ALD、AngⅡ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llip Ⅲ级、Ⅳ级患者血清REN、ALD、AngⅡ水平高于Killip Ⅱ级患者,KillipⅣ级患者高于Killip Ⅲ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T-proBNP、REN、ALD、AngⅡ水平是影响AMI患者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LD水平预测AMI患者发生HF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NT-proBNP、REN、AngⅡ(P<0.05),AngⅡ、REN水平预测AMI患者的AUC均高于NT-proBNP(P<0.05)。【结论】AMI合并HF患者发生HF血清ALD、AngⅡ均高表达,均可作为预测HF发生的指标,其中血清ALD水平预测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病因和预后。【方法】对432例临床诊断为A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为观察组,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为对照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AMI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432例AMI患者中,22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正常(占5.09%),观察组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道感染、吸烟、过度悲伤、高脂饮食、过敏和免疫系统疾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而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同时观察组左室功能较好,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P<0.05)。【结论】AMI患者中约有5.09%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此类患者既往多无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病史,以年龄轻、呼吸道感染、吸烟、高脂饮食和过度悲伤、患有过敏和免疫系统疾病、心功能预后较好为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秦勇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2):223-225
【目的】研究探讨中年抑郁症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方法】以本院门诊收治的78例首诊抑郁症患者及85例健康对照患者为研究对象,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记录吸烟史、糖尿病史及高血压病史,测量体重指数(BMD、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两组患者IMT平均值的差异及抑郁对IMT的影响。【结果】抑郁组IMT平均值为0.852mm,高于对照组0.753mm(P=0.027);抑郁组颈动脉粥样硬化(IMT≥0.9mm)37例,占47.74%,高于对照组26例(30.59%),OR值=2.048,95%CI为1.079~3.886(P=0.03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提示吸烟、糖尿病、LDL-C及抑郁可能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年抑郁症患者患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升高,积极防治抑郁并筛查颈动脉超声可能有助于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中年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