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从柳穿鱼Linaria vulagrais Mill.的干燥全草中分得6个三萜化合物,通过光谱解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环阿尔廷-25-烯-3β,24ζ-二醇,环阿尔廷-23-烯-3β,25-二醇(cycloart-23-ene-3β,25-diol,Ⅱ),isomultiforenol(Ⅲ),isomultiflorenone(Ⅳ),乌索酸(ursolic acid,(Ⅴ),马斯里酸(maslin『  相似文献   

2.
从苦红菇Russula rosacea的甲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2个甾醇类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2E,24S)-24-甲基-5α-胆甾-,22-二烯-3β,5,6β-三醇[(22E,24S)-24-me-thyl-5α-cholesta-7,22-diene-3β,5,6β-triol,Ⅰ]和(22E,24S)-24-甲基-5α-胆甾-7,22-二烯-3β,9-四醇[(22E,24S)-24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中药密蒙花(Buddleiaofficinalis)的抗菌消炎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对花蕾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齐墩果-13(18)-烯-3-酮(1),δ-香树脂醇(2),大戟烷-8,24-二烯-3-醇乙酸酯(3),α-菠甾醇(4),半乳糖醇(5)和香豆酸(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界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垂盆草中的甾醇化合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景天科药用植物垂盆草的新鲜全草中分离到4种甾醇类成分,经化学和光谱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3β,6β-豆甾-4-烯-3,6-二醇(3β,6β-stigmast-4-en-3,6-diol)和一新化合物3β,4α,14α,20R,24R-4,14-二甲基麦角甾-9(11)-烯-3-醇(3β,4α,14α,20R,24R-4,14-dimethylergost-9(11)-en-3-ol)。  相似文献   

5.
从马鹿茸的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分得16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为:胆固醇肉豆蔻酸酯(I)、胆固醇油酸酯(Ⅱ)、胆固醇软酸酯(Ⅲ)、胆固醇硬脂酸脂(Ⅳ)、胆固醇(V)、胆旮-50烯-3B-醇-7-酮(Ⅵ)、胆甾-5-烯-3β,7α-二醇(Ⅶ)、胆甾-5-烯-3β、7β-二醇(Ⅷ)、尿嘧啶(Ⅸ)、次黄嘌呤(Ⅹ)、同酐(Ⅺ)、脲(Ⅻ)、脲(XⅢ)、对羟基苯甲醛(XⅣ)、对羟基苯甲酸(XV)和尿苷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Sephadex LH-20柱色谱对该植物有效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空心莲子草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层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为环桉烯醇(Ⅰ)、24-亚甲基环阿尔廷醇(Ⅱ)、十八烷酸(Ⅲ)、二十四烷酸(Ⅳ)、齐墩果酸(Ⅴ)、熊果酸(Ⅵ)、(24R)-5A.豆甾烷-3,6-二酮(Ⅶ)、豆甾烷-22-烯-3,6-二酮(Ⅷ)、α-菠甾醇(Ⅸ)、β-谷甾醇(Ⅹ)、(22E,20S,24R)-5α-8α-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Ⅺ)、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Ⅻ).结论 化合物Ⅳ、Ⅵ~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从管花马兜铃Aristolochiatubflora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酮(Ⅰ)、β-谷甾醇(Ⅱ)、欧朴吗素-7(Ⅲ)、豆甾烷-3、6-二酮(Ⅳ)、香草酸(Ⅴ)、豆甾-4-烯-3,6-二酮(Ⅵ)、奥伦胺乙酰化物(Ⅶ),其中化合物Ⅲ和Ⅶ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具有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齐墩果烷-12-烯-28-醛-3β-羟基(Ⅶ)和乌索烷-12-烯-28-醛-3β-羟基(Ⅷ),以及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羟基(Ⅸ)和乌索烷-12-烯-3β,28-二羟基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南海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2种多羟基甾醇,通过红红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数据分析,确定它们的分别为已知的24-亚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7β,19-三醇(1)和新发现的24-亚甲基-5α-胆甾烷-3β,6β,9α,19-四醇(2)。  相似文献   

10.
刺海马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刺海马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脂溶性组分中分离得到2-羟基-4-甲氧基-苯乙酮、胆甾-5-烯-3β,7α-二醇、胆甾醇和胆甾醇硬脂酸酯等4个化合物,其中前者为首次从动物类药材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浆果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楝科植物中的杀虫及药用活性成分。方法:分离鉴定浆果楝Cipadessa baccifera的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合物。结果:从浆果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香橙烷-4β,7α-二醇(Ⅰ),4(14)-桉烯-8α,11-二醇(Ⅱ),4,(14)-桉烯-3α,11-二醇(Ⅲ),东茛菪素(Ⅳ),3β-羟基-5α,8α-过环氧麦角甾-6,22-二烯(Ⅴ)和豆甾-4烯-6β-醇-3-酮(Ⅵ)。结论:它们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开发新的5α-还原酶抑制剂,以3β-羟基-5烯-孕甾-20-酮(Ⅰ)为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3-羰基-4-甲基-4-氮杂-5α-雄甾-17β-羧酸(Ⅷ),再经酰氯法或硫代羧酸酯法合成了10个新的N-取代-3-羰基-4-氮杂-5α-雄甾-17β-酰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狗肝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性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IR、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环己烷萃取部分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正三十六烷醇(Ⅰ)、硬脂酸(Ⅱ)、羽扇烯酮(Ⅲ)、羽扇豆醇(Ⅳ)、谷甾烷-4-烯-3-酮(Ⅴ)、豆甾烷-5-烯-7-酮-3β-棕榈酸酯(Ⅵ)、β-谷甾醇(Ⅶ)、齐墩果酸(Ⅷ)、3β,6β-豆甾烷-4-烯-3,6-二醇(Ⅸ)、6β-羟基-豆甾烷-4-烯-3-酮(Ⅹ)、3β-羟基-豆甾烷-5-烯-7-酮(Ⅺ)、去氢催叶萝芙叶醇(Ⅻ)和催叶萝芙叶醇(ⅩⅢ)。结论除Ⅱ化合物和Ⅶ外,皆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荔枝核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70%乙醇提取荔枝核,经不同极性的溶剂萃取后,再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GC-MS分析油脂类成分。结果 从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硬脂酸(I)、β-谷甾醇(Ⅱ)、豆甾醇(Ⅲ)、(24R)-5α-豆甾烷-3,6-二酮(Ⅳ)、豆甾烷-22-烯-3,6-二酮(Ⅴ)、3-羰基甘遂烷-7,24-二烯-21-酸(Ⅵ)、胡萝卜苷(Ⅶ)、豆甾醇-β-D-葡萄糖苷(Ⅷ)、1H-imidazole-4-carboxylic acid,2,3-dihydro-2-oxo,methyl ester(Ⅸ)、乔松素-7-新橙皮糖苷(Ⅹ)、D-1-O-甲基-肌-肌醇(Ⅺ)、半乳糖醇(Ⅻ)、肌-肌醇(ⅩⅢ);从油脂类成分中复写了12个化合物。结论 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开发新的5α-还原酶抑制剂,以3β-羟基-5-烯-孕甾-20-酮(Ⅰ)为原料,经7步反应合成了3-羰基-4-甲基-4-氮杂-5α-羧酸(Ⅷ),再经酰氯法或硫代羧酸酯法合成了10个新的N-取代-3-羰基-4-甲基-4-氮杂-5α-雄甾-17β-酰胺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从大戟科小狼毒Euphorbiaprolifera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三萜化合物,经光谱鉴定,其中4个为已知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环劳顿醇(cyclolaudenol,Ⅲ),3-酮基-环劳顿甾(3-ketocyclolaudane,Ⅳ),24-甲烯基-环优卡里醇(24-methylene-cycloeucalenol,Ⅴ),3,25-二羟基-23-环安坦烯(23-cycloartene-3,25-diol,Ⅵ);另一个为新的麦角甾醇型三萜:3β-羟基-24-甲基-5,14,26-麦角甾烯(24-methyl-5,14,26-ergostatrien-3β-ol,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豆科苦马豆属植物苦马豆Sphaerophysa salsula果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苦马豆果皮中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豆甾—3—酮(5α—stigmast—3—one,Ⅰ),5α—豆甾—3,6—二酮(5α—stigmasta—3,6—dione,Ⅱ),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Ⅲ),3β,6β—豆甾—4—烯—3,6—二醇(3β,6β—stigmast—4—en—3,6—diol,Ⅳ)。结论 化合物Ⅰ—Ⅳ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8.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a-8a-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Ⅵ、Ⅶ、Ⅷ和Ⅸ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9.
对合成3β-乙酰氧基-6-羰基-5α-雄甾化合物的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3β-乙酰氧基-△5-雄烯-17-酮Ⅰa及其C13α-甲基异构体Ⅰb,经硝化、还原水解制得目的物Ⅲa和Ⅲb,总收率为66%~72%,此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短和处理方便等优点。化合物Ⅱb、Ⅲb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0.
对合成3β乙酰氧基-6-羰基-5α-雄甾化合物的文献方法进行了改进,3β-乙酰氧基-△^5-雄烯-17-酮1α及其C13α-甲基异构体1b,经硝化,还原水解制得目的物Ⅲa和Ⅲb,总收率为66%~72%,此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步骤短和处理方便等优点,化合物Ⅱb,Ⅲb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