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采用气红联用(GC-FTIR)和气质联用(GC-MS)方法,对7种19个郁金药材挥发油进行了系统分析,共分离到101个气相色谱峰,鉴定了57个成分。首次从姜黄属植物中检测到2-蒈烯、3-蒈烯、四甲基哌啶、水合莰烯、乙酸冰片酯、乙酸异冰片酯、榄香素、异揽香素、倍半水芹烯、二苯胺、β-桉叶油烯、阿特兰酮、黄根醇和红没药酮等14个成分。  相似文献   

2.
细辛挥发油的化学与药理作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细辛挥发油的化学与药理作用宁夏医学院谢伟,陆满文细辛是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记载:“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中医用于治疗风寒头痛、痰饮咳喘、关节疼痛、鼻塞、牙痛。全世界细辛属植物约有93种,我国有40种,4变种1变型,分布几乎遍...  相似文献   

3.
辽细辛挥发油的气相—质谱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辽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Schem.ver.mandshuricum(Maxim)Kitag.]又称东北细辛、万病草,系马兜铃科植物的干燥全草。具有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和温肺之功效。细辛挥发油具有明显解痉抗炎作用。为了弄清其主要化学成分,便于控制制剂质量,对商品辽细辛挥发油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气相-质谱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济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得到济菊挥发油,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出54个峰,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质量分数,并鉴定出济菊挥发油中36种主要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8.52%。结论 济菊挥发油以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萜类主要为单萜类和倍半萜,其衍生物主要为醇或酯,其中含有的薁类成分菊薁是决定其颜色的主要组分。  相似文献   

5.
韭菜挥发油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用化学方法从韭菜的根茎、韭菜叶、韭菜花中提取挥发油,并鉴定出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气蒸法提取韭菜中韭菜的根茎、韭菜叶、韭菜花挥发油,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鉴定出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甲基丙基二硫醚、甲基丙基三硫醚、甲基丙烯基二硫醚、甲基丙烯基三硫醚、丙基丙烯基二硫醚、丙基丙稀基三硫醚、二丙基三硫醚等含硫化合物。结论:为韭菜作为调味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数据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鸡蛋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var acutifolia Bailey)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进行分离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气相色谱分离出34个峰,从中鉴定了22种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论:鸡蛋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β-芳香醇(20.67%)、顺-香叶醇(16.19%)和反-苦橙油醇(14.06%)。  相似文献   

7.
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又名马细辛,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湖南及江西等地,本品全草人药,具有散风逐寒、消痰引水、活血平喘、定痛等作用。经过相关文献检索,发现关于杜衡挥发油的活性及化学组成的研究较少。凌树森等发现了挥发油的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对北细辛根挥发油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根据挥发油的含量和油中主成分,确定细辛根的最佳采收期,方法: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北细辛根及根茎的不同样品中挥发油的总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的成分。结果:测定不同生长年限及不同采集时间的上述植物根及根茎的样品,得到这些极及根茎样品的总挥发油含量和油中9种主成分的相对含量。结论:4年以上的北细辛根及根茎可作药用。最佳采收期为4月、5月和9月。  相似文献   

9.
温郁金茎叶与块根中挥发油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对温郁金的茎叶中挥发油成分进行系统地分析,并与其传统的用药部位块根的挥发油成分对比,寻找温郁金茎叶作为替代性药材的可能性,提高种植温郁金的整体经济效益,并为制订温郁金茎叶挥发油的指纹图谱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气质联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从茎叶中共分离得到80个气相色谱峰,鉴定了25个成分.结论:这25种成分均为由茎叶中首次鉴定出.茎叶中所含成分与块根中成分差异较大,但是仍含β-榄香烯、莪术二酮等丰富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细辛挥发油抗药用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探讨其抗菌作用机制。方法以"甲霜灵"和"农抗120"为对照农药,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细辛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毒力作用,求得毒力方程和EC50,比较细辛挥发油与两种常用农药的作用;以枸杞炭疽病菌为作用对象,采用电导率法测定细辛挥发油对菌丝细胞膜的损伤作用。结果在5种供试菌中,细辛挥发油对西洋参疫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59.70μg/mL,与"甲霜灵"相近;对枸杞炭疽病菌抑制作用最弱,EC50值为410.20μg/mL,介于"甲霜灵"和"农抗120"之间;对砂仁叶枯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土生链格孢菌的EC50在296.48~334.13μg/mL,高于"甲霜灵",与"农抗120"相近。供试菌在细辛挥发油作用5.0、10.0h后,菌丝细胞外渗液电导率值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分别为7.9001、9.4760μS/cm,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1.8677、1.7956μS/cm(P<0.05),与对照农药"农抗120"作用相近,略高于"甲霜灵"组。结论细辛挥发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居于"甲霜灵"和"农抗120"之间,细辛挥发油可以造成枸杞炭疽病菌菌丝细胞膜损伤,引起内容物外渗,细胞膜是细辛挥发油对植物病原真菌的作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红冠紫菀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GC-MS联用法对红冠紫菀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占总挥发油的80.32%。结论:红冠紫菀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匙叶桉油烯醇(8.17%)、1-甲基-4-[1-甲基乙基]环己烯(6.56%)、吉玛烯B(6.12%)、吉玛烯D(5.99%)、4,11,11-三甲基-8-亚甲基-双环[7.2.0]-4-十一碳烯(5.07%)、2,6,6-三甲基-双环[3.1.1]-2-庚烯(4.83%)、石竹烯氧化物(3.14%)、喇叭茶萜醇(2.72%)、α-石竹烯(2.48%)、α-杜松醇(2.36%)。  相似文献   

12.
研究厚朴炮制前后挥发油的变化。结果表明:总含量降低,炒黄与姜炙厚朴相似,降低26%,炒焦降低42%;而其化学成分未发生明显变化,气相色谱图基本一致。实验发现挥发油中含有发汗、祛痰、平喘的成分。  相似文献   

13.
从狗枣猕猴桃和软枣猕猴桃叶中首次得到了挥发油,提取率分别为0.32%和0.02%。用薄层层析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其化学分进行了分析,从狗枣猕猴桃叶挥发油中鉴定出21个组分,主要化学成分是乙酸戊酯(21.1%)及4-甲氧基丁酸甲酯(16.8%)。从软枣猕猴桃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6个组分,主要化学成分是4-甲氧基丁酸甲酯(93.51%)。  相似文献   

14.
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短柄五加叶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精油进行分析鉴定,并利用柱色谱法对挥发油中部分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辅助鉴定精油化学成分。结果从挥发油中共确定出55种化合物,其中石竹烯相对含量16.26%,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13.52%,α-石竹烯相对含量8.64%,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结论将短柄五加叶中所含挥发油成分与其根茎挥发油成分对比,发现有部分成分相同,如正二十二烷、亚油酸棕榈酸、氧化石竹烯、菲等。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不同采收部位南玉桂挥发油的含量,并用GC-MS法鉴定了其中化学的成分,分析了结果初步认为上皮质量优于下皮。  相似文献   

16.
腹腔注射毛细辛挥发油,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使机体内的必需微量元素铜、锌分布发生改变。宁夏产毛细辛挥发油使大鼠血清锌浓度显著降低,血清铜显著升高,铜/锌比值升高,而肝组织有锌明显增大,肝铜下降,肝中铜/锌比值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气质联用技术分析新疆阿魏的挥发油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阿魏系伞形科阿魏属植物 ,全株具有葱蒜样臭味 ,是新疆独有的药材资源 ,在维吾尔医药中也具有悠久的应用历史 ,具有截疟、止痢、解毒、除臭、杀虫、消积、祛痰、疏风等作用 ,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分析是深入研究开发的基础。本实验利用 GC- MS技术对新疆阿魏挥发油的组分进行了全面分析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与试剂  Turbo Mass- Auto System XL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美国 Perkin Elmer公司 ) ,采用 Turbo Mass4 .1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NIST和 WIL L Y质谱库。色谱条件 :Supelco Wax- 1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6 0 m…  相似文献   

18.
夜香花为夜香树属茄科植物Cestrum nocturnum Linn,主要分布在南方,民间栽培主要取其观赏、驱蚊、药用。性温味辛,具行气止痛镇定之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痛;其花夜间极香,所含挥发油具驱蚊作用,可调配各种香精、香水、驱蚊液等。夜香花的挥发油成分在国内的文献中至今未有报道,从CA检索可知,国外也只有两篇的相关的研究,但只分析了含量在19/6以上的12种成分。本文采用连续抽提法提取夜香花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来分析其主要成分,并用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2种成分及其相对百分含量,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北细辛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研究细辛的非挥发性有效成分。方法:对北细辛根和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所得化合物用光谱分析(IR、MS、^1HNMR、^13CNMR)鉴定。结果:从乙醚提取物中分得3个化合物,鉴定为卡枯醇、1-细辛脂素和1-芝麻脂素。结论:1-芝麻脂素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已知它具有抗病毒、抗气管炎作用,故可认为是细辛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荆芥ChenopodiumambrosioidesL .为藜科藜属植物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 ,原产于热带美洲 ,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及温带地区 ,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等省有野生 ,长生于村旁、路边、河岸等处。土荆芥辛 ,温 ,有毒。去风 ,杀虫 ,通经 ,止痛 ,可治疗皮肤风湿痹痛、钩虫、蛔虫、痛经、闭经、皮肤湿疹、蛇虫咬伤。土荆芥油为一种杀肠虫药 ,除蛔虫外 ,对钩虫、阿米巴原虫也有效[1 ] 。药理学研究表明 ,土荆芥挥发油对真菌如发癣菌有良好的抑制作用[2 ] ;并有显著的抗溃疡及抑制幽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