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越桔类植物属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含多种活性成分,特别是花色苷类成分。国外对欧洲越桔Vaccinium myrtillus L.研究报道很多,其总花色苷对眼科疾病和心血管疾病有显著疗效,目前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我国东北地区广布的笃斯越桔V.uliginosum L.亦富含花色苷类成分,但目前并未被充分地开发药用,仅在当地被酿成葡萄酒上市。  相似文献   

2.
2004年7月,美国草药典委员会(AHP)出版了紫锥菊Echinacea purpurea根专论,这是该组织编纂出版的第19个草药典专论。AHP出版发行的前18个草药专论分别是:贯叶金丝桃、山楂花叶、黄芪根、山楂果实、缬草根、五味子果实、柳树皮、催眠睡茄根、樱叶荚莲皮、穗花牡荆果实、欧洲绣球皮、灵芝、白毛茛、欧洲越桔、总状升麻根茎、大果越桔果实、当归和银杏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长白山越桔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方法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方法对1种野生越桔和2种不同的栽培越桔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和遗传分析。结果采用40个随机引物共检测7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27个,占37.5%;相似系数矩阵表明野生越桔和栽培越桔Ⅰ、栽培越桔Ⅱ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764和0.809;聚类图表明野生越桔和栽培越桔Ⅱ亲缘关系较近。结论长白山越桔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野生越桔和栽培越桔之间的遗传变异不大,遗传因素在越桔形态变异上的作用小于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越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医学教育探索》2004,(4):181-182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部位是果实。曾报道大果越桔呈酸性,但不会酸化尿,无抗生素和防腐剂作用。大果越桔含原花青素和可阻止细菌粘附到尿道  相似文献   

6.
WO2006122541-A2该组方由机械摩擦活性矿物质(最好是天然微粒化的沸石)、越桔叶提取物、豆荚提取物、水杨梅属植物提取物、野生燕麦提取物、婆婆纳属(Veronica)植物和白菖蒲提取物,以及适量载体、佐剂和赋形剂组成。也可与胰岛素合用。本品可防治多种类型的糖尿病、糖尿病型尿崩症、肾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以及与它们相关的疾病如AIDS、痤疮、变态反应、关节炎和乳腺癌。对型糖尿病患者试用结果表明:本剂能明显降低血液中葡萄糖水平。本品制造简单,使用安全有效。防治糖尿病的越桔叶、豆荚等植物提取物组方@陈军…  相似文献   

7.
笃斯越桔果实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越桔果汁总DNA的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分别采用SDS法、高盐低pH值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提取越桔果汁的基因组DNA,并对其进行核酸含量测定和电泳及RAPD-PCR检测。结果SDS法、高盐低pH值法、CTAB法、异硫氰酸胍法提取越桔果汁的基因组DNA其OD260/OD280分别为1.944、1.738、1.661、1.813,其浓度分别为2.363μg/μl、0.548μg/μl、0.735μg/μl、1.455μg/μl;电泳检测显示异硫氰酸胍法提取DNA条带最清晰,扩增产物最多。结论用异硫氰酸胍法提取越桔果汁总DNA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8.
越桔     
本题录格式:顺序号(可作索取号)中文题目〔文种〕/文献归类(包括论文、文摘、专利等),页数综述、植物化学越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开发价值〔中〕/论文,4黑果越桔〔英〕/论文,27野生越桔属植物中花青普的稳定〔日二/专利,4用于大果越桔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英万专利,34大果越桔愈伤组织培养中花青普的生成〔英〕/论文,5高大伞花越桔(拟)V.corymbos“m L.鲜果变揭色的机理:越桔多酚暇化酶、绿原酸和花育昔的作用〔英〕/论文,4高大伞花越桔鲜果变揭色的机理:部分纯化和越桔多酚饭化酶的特性〔英〕/论文,4越桔属植物总酚类及花青普含,、成熟…  相似文献   

9.
越桔提取物对二氧化硫性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阐明越桔提取物临床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药效学基础。方法给小鼠长期吸入二氧化硫气体,造成慢性支气管炎模型,观察越桔提取物对模型小鼠浓氨水致咳和支气管病理学检查的影响。结果越桔提取物可明显延长浓氨水的咳嗽潜伏期,并减少3分钟内的咳嗽次数。抑制二氧化硫引起的支气管腺体的病理性改变。结论越桔提取物对二氧化硫性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野生浆果营养成分分析预防医学院营养教研室冯彪,马萱 ,甘振威预防医学院办公室李华娟关键词野生浆果,微量元素含量,维生素含量,矿物质含量中图号R655.21S663为了充分利用本地天然食物资源,我们对长白山产越桔(Vaccimumvitia—id...  相似文献   

11.
白背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背叶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原植物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白背叶Mallotusapelta(Lour.)Muell.-Arg.。别名白鹤叶、白面戟、白面风、白桃叶。其味微苦、涩、平。其叶子具有清热、解毒、祛湿、止血的功效。近年来对白背叶研究报道较多,本文就1998年以来国内外有关白背叶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相关文献进行整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品由等量的接骨木花提取物、金盏花提取物、百里香提取物或土木香根提取物、越桔叶提取物、蒲公英根提取物、牛蒡根提取物以及野蔷薇提取物组成。用于防治关节炎和关节病。制剂中可添加鼠尾草提取物、荨麻提取物或鬼针草属植物提取物或三色堇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制成液体剂型  相似文献   

13.
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分析及其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长叶榧叶挥发油成分,并观察其抗菌作用。方法:用GC-MS法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用其挥发油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进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结果:长叶榧叶挥发油中分离到64个GC峰,已鉴定了54个成分。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淋病奈瑟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1.25,1.25,2.50,0.63,5.00,2.50和5  相似文献   

14.
盾叶冠心宁片是以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为主要原料的制剂,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养血安神等功效,其主要有效成分为曹祆皂成、为确保临床疗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本文采用薄层色谱论进行鉴别并用其原药材作对照。其方法可靠。专属性强.重视性好。1实验材料盾叶冠心宁片:盐城市第四制药厂提供盾叶薯蓣:由江苏省药品检验所提供硅胶G层析板:青岛海洋化工厂溶剂与试剂均为分析纯2实验方法和结果2.1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取盾叶薯蓣粗粉5g,加水50ml.冷浸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波液至近干.加80%乙醇…  相似文献   

15.
越桔Vaccinium vitis-idaea L.系杜鹃花科(Ericacea)越桔属植物,俗称红豆、牙疙瘩、温普、熊果等,为常绿矮生小灌木,广泛分布在黑龙江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其性温,味苦涩,有利尿解毒之功效,对其研究已有很多报道.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慢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研究其有效成分,作者将其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并进行了结构鉴定.  相似文献   

16.
大果越桔     
活性成分与药理作用药用部位是果实。曾报道大果越桔呈酸性,但不会酸化尿,无抗生素和防腐剂作用。大果越桔含原花青素和可阻止细菌粘附到尿道  相似文献   

17.
摘 要:黑果越桔 Vaccinium myrtillus 系杜鹃花科植物,欧洲称 bilberry,北美称 wild blueberry,是很多国家应用广泛的植物药。因其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自古以来就食用,约16世纪开始药用。从黑果越桔的果实和叶中提取很多活性成分,主要为花青苷及其苷元花青素,苷元包括飞燕草素、矢车菊素、矮牵牛素、芍药素、锦葵素等。黑果越桔及其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细胞保护、抗菌、抗糖尿病、防治心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概述了2000年以来国外对黑果越桔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用薄荷、越桔(bilberry)、黑莓(blackberry)叶、蟋蟀草(goosegrass)的含水乙醇提取物制成的制剂,可治疗新生小牛的肠炎。植物材料与溶剂的比例为1:5,提取剂为50%乙醇水溶液。这几种植物提取物合并使用有效地减轻腹泻症状。此外,该制剂的活性成分尚有止血、收敛、抑制消化道细菌和起  相似文献   

19.
紫丁香SyringaoblataLindl.、白丁香S.obl-aavar.Alba.、重瓣洋丁香S.vuloarisvarPl-ana均属于木樨科丁香属。紫丁香民间用其叶的水提物治疗菌痢、肝炎等,花蕾治疗脾胃虚寒、胃痛等症。紫丁香叶抗菌有效成分及所含微量元素已有报道,但花所含微量元案未见报道。此外,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叶枯唑原药对亚慢性染毒大鼠甲状腺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不同剂量叶枯唑组,分别给予0、7.0、27.9、111.7、447.0mg/kg叶枯唑原药灌胃90d。实验结束取甲状腺称重并测定脏器系数,光镜下观察甲状腺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甲状腺中的表达。结果27.9、111.7和447.0mg/kg叶枯唑组甲状腺湿重和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学观察见甲状腺滤泡增生,但增生表现不一致;27.9、111.7和447.0mg/kg叶枯唑组PCNA阳性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长期染毒叶枯唑原药能引起大鼠甲状腺增生,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