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玉敏  穆惠军 《医学教育探索》1995,(11):568-569,F003
从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金丝桃甙,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获得。  相似文献   

2.
南方菟丝子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自南方菟丝子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分得了 13个化合物 ,鉴定了其中 10个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分别是 :①β -谷甾醇 ;②芝麻素 ;③棕榈酸 ;④饱和脂肪酸混和物 ;⑤山奈酚 ;⑥槲皮素 ;⑦紫云英甙 ;⑧金丝桃甙 ;⑨咖啡酸 ;⑩槲皮素 - 3-O - β -D -半乳糖 (2 - 1) β -D -芹糖甙。其中 2、3、5、8、9、10系首次自该植物中分得 ,2为本属植物首次获得  相似文献   

3.
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作用的机制.方法:运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对山奈酚、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三种贵州豹皮樟(Litsea Coreana)黄酮类提取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同时,还采用了组织匀浆丙二醛比色法测定了以上三种化合物对大鼠离体心、脑、肝、肾四种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结果:无论是采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还是组织匀浆丙二醛此色法,以上三种化合物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并呈量效关系.且抗氧化活性为:山奈酚>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山奈酚-3-O-β-D-葡萄糖甙;另外,在组织匀浆丙二醛比色法中,以上三种物质对SD大白鼠四种离体组织丙二醛抑制率为:肾组织>心组织>肝组织>脑组织.结论:豹皮樟黄酮类提取物抗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自由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荷叶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荷叶(Folium nelumbinis)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荷叶乙醇提取物经大孔树脂初步分离后,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1),山奈酚(2),槲皮素(3),槲皮素-3-O-β-D-吡喃木糖(1→2)-β-D-吡喃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6),异槲皮苷(7),金丝桃苷(8)。结论化合物1、4、6为首次从荷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异性的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mg factor,PAF)受体拮抗剂AP924的抗炎机制.方法观察经PAF受体拮抗剂(AP921,10-6M)预处理的人体多形核白细胞(PMN).在PAF刺激下,产生炎症性介质IL-1β、IL-6、IL-8、TNF-α、LTB4及超氧自由基的改变,探讨AP21的抗炎机制结果PAF可刺激PMN产生炎症介质IL-8、TNF-α、LTB4及超氧自由基;HG能完全抑制PAF所致的PMN的IL-8产生,HG能部分抑制PAF所致的PMN的TNF-α、LTB4及超氧自由基产生;PAF和H(G均对PMN产生IL-Iβ、IL-6无影响.结论AP921是通过PAF受体抑制炎症细胞产生炎症介质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山茶科植物木荷Schima superba茎中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采用NMR、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木荷茎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camelliagenin A(1)、Al-barrigenol(2)、barringtogenol C(3)、2,6-二甲氧基苯醌(2,6-dimethoxybenzoquinone,4)、2,4,6-三甲氧基苯酚(2,4,6-trimethoxyphenol,5)、丁香酸(syringic acid,6)、松柏醛(coniferyl aldehyde,7)、丁香醛(syringaldehyde,8)、山柰酚(kaempferol,9)、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β-D-glucopyranoside,10)、槲皮素-3-O-β-D-吡喃半乳糖苷(quercetin-3-O-β-D-galactopyranoside,11)和acernikol(12)。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槲寄生中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剂有效成分的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纯槲寄生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有效活性成分并鉴定其分子结构。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出槲寄生乙酸乙酯剂结晶化合物及槲寄生水剂结晶化合物。再利用红外光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和质谱分析进行分子结构鉴定。结果与结论:槲寄生中的PAF拮抗剂有效活性成分是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8.
藏药独一味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藏药独一味叶中提取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经化学试验,层析方法和光谱鉴定,分别定为木犀草素,木犀草甙,槲皮素,萹蓄甙和芹菜素-7-O-β-新橙皮糖甙。这些黄酮类化合物在独一味属中均为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
沈晓丹  王冰  刘春宇  张健 《医学教育探索》2009,40(12):1883-1885
目的 为阐明蓝萼香茶菜的化学成分,对其地上部分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乙醇提取、溶剂萃取、反复硅胶柱色谱。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经光谱方法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木栓酮(friedelin,Ⅱ)、海棠果醛(canophyllal,Ⅲ)、熊果酸(ursolic acid,Ⅳ)、齐墩果酸(oleanic acid,Ⅴ)、蓝萼乙素(glaucocalyxin B,Ⅵ)、蓝萼甲素(glaucocalyxin A,Ⅶ)、蓝萼丙素(glaucocalyxin C,Ⅷ)、木犀草素-7-甲醚(7-methylluteolin,Ⅸ)、芹菜素(apigenin,Ⅹ)、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Ⅺ)、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ⅩⅡ)。结论 其中化合物Ⅲ、Ⅸ、Ⅹ和Ⅺ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从毛叶寄生TaxillusnigransDanser的叶中分得8种化合物,由理化性质及光谱分析鉴定,它们分别为(+)-儿茶素〔(+)-catechin,Ⅰ〕,7-O-没食子酰-(+)-儿茶素〔7-O-galloyl-(+)-catechin,Ⅱ〕,异槲皮甙(isoquercitrin,Ⅲ),广寄生甙(avicularin,Ⅳ),槲皮素-3-O-(6″-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lucoside,Ⅴ〕,槲生素-3-O-(6″-没食子酰基)-β-D-半乳糖工期甙〔quercetin-3-O(6″-gal-loyl)-β-D-galactoside,Ⅵ〕,芦丁(rutin,Ⅶ),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醒甙(qu-ercetin-3-O-β-glucuronide,Ⅷ)。  相似文献   

11.
从地榆根部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分得5个结晶,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等方法鉴定为:阿魏酸,山柰素-3,7-二鼠李糖甙,槲皮素3-半乳糖-7-葡萄糖甙,β-谷甾醇,坡模酸。  相似文献   

12.
从蜜柑草PhyllanthusmatsumuraeHayata的干燥全草中共分得10个化合物。其中有4个黄酮、6个多酚类成分。作者报道4个黄酮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光谱测定,分别鉴定为棚皮素-3-O-木精葡萄糖俄(Ⅰ),柳皮素-3-O-鼠李葡萄糖式(Ⅱ),槲皮素-3-O-葡萄糖甙(Ⅲ)和槲皮素(Ⅳ)。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蜜柑草中分得。多酚类成分另报。  相似文献   

13.
自菊科植物中华苦荬菜Ixerischinesis的全草中首次分得5种结晶,经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分别鉴定Ⅰ为十八碳酸,Ⅱ为二十六烷醇,Ⅲ为β-谷甾醇,Ⅳ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甙,Ⅴ为洋芹素-7-O-β-D-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14.
紫花地丁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 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大孔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利用MS、NMR光谱进行结构鉴定。 结果 从紫花地丁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1)、金色酰胺醇(2)、金圣草素(3)、黑麦草内酯(loliolide,4)、异黑麦草内酯(isololiolide,5)、金合欢素-7-β-D-葡萄糖苷(6)、金合欢素-7-O-β-D-芹菜糖(1→2)-β-D-葡萄糖苷(7)。结论 除化合物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堇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作为天然产物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八大品种菊花中不同成分的含量。方法 以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及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品种的菊花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 绿原酸含量以济菊和祁菊最高,川菊最低;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以济菊最高,而毫菊最低;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以济菊最高,而最低为贡菊、毫菊和怀菊。结论 绿原酸和黄酮类成分均高者才是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草龙Ludwigia hyssop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草龙的醇提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棕榈酸(Ⅰ)、异香草醛(Ⅱ)、β-谷甾醇(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齐墩果酸(Ⅴ)、没食子酸(Ⅵ)、2,4,6-三羟基苯甲酸(Ⅶ)、没食子酸乙酯(Ⅷ)、熊果酸(Ⅸ)。结论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从毛脉酸模Rumexgmelini根部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运用化学方法及光谱(1H,13CNMR,C-HCosy,DEPT和选择性远程DEPT)解析,鉴定其中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白基芦醇(Ⅰ),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忒(Ⅱ)。另外3个化合物是:胡萝卜甙,蔗糖,对羟基桂皮酸。化合物Ⅰ和Ⅱ在毛脉酸模根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8.
探讨槲寄生抗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有效活性成分高圣草素-7-O-β-D-葡萄糖甙(HG)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不同浓度HG对^[3H]PAF结合的竞争抑制实验。结果:HG能够将^[3H]PAF置换下来,且置换呈剂量依赖性和饱和性的特点。结论:HG是通过PAF受体而发挥特异性的PAF拮抗剂作用。  相似文献   

19.
垂柳Salix babylonica L.为杨柳科柳属植物,《中药大辞典》将垂柳的叶、枝和柳絮收载为中药。《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柳为本经下品,其性寒、味微苦,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风湿痹痛、淋病、白浊、水肿等症。现代临床上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气管炎、烧烫伤。据报道,柳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其次是酚糖苷类化合物,还有多糖、有机酸等其他化合物,其中大多数柳树中均含有木犀草素及其糖苷,其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生物氧化、抗炎、止痉、抗组胺的作用,以及抗癌、抗辐射等诸多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夜交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药夜交藤中分得的Ⅰ、Ⅱ、Ⅲ、Ⅳ4种结晶性成分,通过化学及光谱分析证明,依次为大黄素、大黄素-6-甲醚、β-谷甾醇、大黄素-8-O-β-D-单葡萄糖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