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预先给荜茇挥发油乳剂能够显著抑制应激性、消炎痛、利血平、无水民致的大鼠胃溃疡的形成,ig0.25mL/kg该乳剂,对动物胃溃疡上述造型的抑制率分别为33.9%,25.7%,30.5%,24.8%;0.5ml/kg为47.0%,51.0%,54.5%,50.2%,对大鼠结扎幽门型胃溃疡、胃一、胃液总酸度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与庆大霉素联合使用对两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作用,并比较RBC与庆大霉素单独作用时对大鼠乙醇胃溃疡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和乙醇损伤型胃溃疡模型,分别给予RBC和庆大毒素混合药液灌胃,同时以等量蒸馏水灌胃作为空白对照,对乙醇损伤型胃溃疡模型又分别给予RBC以及庆大霉素灌胃。计算各组的溃疡指数及溃疡抑制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BC与庆大霉素合用对大鼠乙醇损伤型胃溃疡的抑制率是66.49%,高于RHC单用时的溃疡抑制率。两药合用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的抑制率为42.7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性。结论:RBC与庆大霉素联合对大鼠胃溃疡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优于RBC单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老鹳草提取物抗实验性胃溃疡活性及机制。方法 采用大鼠幽门结扎型、醋酸灼伤型、乙醇诱导型及吲哚镁辛药物诱导型胃溃疡模型,观察老鹳草提取物对胃溃疡抑制作用。结果 老鹳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乙酸灼伤型胃溃疡、乙醇及吲哚镁辛诱导胃溃疡模型溃疡指数。老鹳草提取物能抑制幽门结扎型胃溃疡大鼠胃酸分泌、抑制胃蛋白酶活性。结论 老鹳草提取物具有明显抗实验性胃溃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用硝苯啶(NFD)预防无水乙醇和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结果显示用药组胃涣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溃疡的抑制率与NED剂量呈正相关。NFD可减少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极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在使用乙醇1.5b及2H后,NFD组胃粘膜PGE: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增加,P分别(0.05及<0,01。临床观察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服用NFD10mg,每日四次,6周后溃疡愈合27例(64.3%).总有效89例(92.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疗效(P<0.005),用NFD治疗胃溃疡20例,溃疡愈合15例,总有效19例(95.0%)  相似文献   

5.
氢溴酸槟榔碱抗实验性胃溃疡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菲  王豪  骆辉  王慧  刘维俊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246-1247
目的研究氢溴酸槟榔碱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方法用化学测定法观察氢溴酸槟榔碱对大鼠胃液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采用小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大鼠乙醇型胃溃疡模型和乙酸灼烧型大鼠胃溃疡模型来观察氢溴酸槟榔碱对胃溃疡动物模型的作用。结果氢溴酸槟榔碱可显著减少胃游离酸及总酸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对小鼠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乙醇型胃溃疡、大鼠乙酸型胃溃疡等具有明显的抑制和保护作用。结论氢溴酸槟榔碱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雷尼替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动物4种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消炎痛型胃溃疡模型、大鼠幽门结扎胃溃疡模型及大鼠乙醇损伤型胃溃疡模型,观察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胃溃疡的抑制作用.结果: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显著抑制溃疡发生.结论:蓝靛果乙酸乙酯提取物是一种具优势的消化性溃疡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醋酸型实验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方法:参照文献方法制造大鼠醋酸型实验性胃溃疡模型,设立生理盐水组、益气解毒汤组、西米替丁组、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正常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第15天测定溃疡抑制百分率,测定大鼠血清及胃黏膜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大鼠血清胃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等。结果: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正常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西米替丁组和益气解毒汤组均能促进大鼠醋酸型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与益气解毒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与西米替丁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益气解毒汤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清中胃幽门螺旋杆菌抗体的含量,与生理盐水组、西米替丁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益气解毒汤组相比较也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能增强大鼠胃黏膜SOD的活性,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清SOD的活性以及大鼠血清及胃黏膜中的No、MDA均无影响,与生理盐水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核桃楸幼果乙醇提取物对大鼠醋酸型实验性胃溃疡有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幽门螺旋杆菌,改善胃溃疡病灶的血液循环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华胃宝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鼠预先灌胃2.8%中华胃宝2ml/100g体重后能抑制消炎痛溃疡、利血平溃疡及结扎幽门溃疡的形成,缩小醋酸溃疡的面积和体积,其抑制率分别为56%、83%、50%、83%和94%。与各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P<0.05)。中华胃宝对胃溃疡大鼠的胃液分泌量及胃酸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作用相似于得乐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抗胃溃疡的作用,本文进行了大鼠应激胃溃疡型,大鼠醋酸烧灼的胃溃疡型及大鼠无水乙醇胃粘膜损伤型的动物实验观察。结果表明美洲大蠊提取物对应急型及乙醇型胃溃疡模型保护效果明显,但对醋酸烧灼法引起的胃溃疡模型无明显的保护效果,其保护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蒲元胃康胶囊对实验性胃溃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蒲元胃康胶囊对实验性大鼠和小鼠胃溃疡的影响。②方法用剂量为0.5,1.0,2.0g/kg体质量蒲元胃康及4.0g/kg体质量胃苏冲剂给大鼠灌胃,连用7d.小鼠采用0.6,1.2,2.4g/kg体质量蒲元胃康胶囊和6.0g/kg体质量胃苏冲剂灌胃,连用7d.观察各药对应激型、幽门结扎型、醋酸型大鼠溃疡模型和乙醇型小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用碱滴定法测定胃液游离酸度、总酸度,用Anson法测定胃蛋白酶活性。③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蒲元胃康胶囊可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减少溃疡面积,降低幽门结扎型胃溃疡胃液量、游离酸及总酸度,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④结论蒲元胃康胶囊具有抗实验性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地黄的抑制胃酸分泌和抗溃疡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观察干地黄和熟地黄水煎剂对幽门结扎大鼠胃酸分泌及胃溃疡形成的影响。以100%或50%的干地黄和熟地黄液2.0ml分别注入大鼠十二指肠内,均明显抑制胃液量、总酸度及总酸排出量,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并能减少胃溃疡的发生率和溃疡数,溃疡抑制率干地黄为69.6%,熟地黄为89.2%。熟地黄的抑酸作是于干地黄。  相似文献   

12.
一贯煎抗急性实验性胃溃疡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林  王竹立 《广东医学》1998,19(5):328-330
观察一贯煎胃溃疡形成与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给大鼠胃饲1ml无水乙醇中0.2NNaOH引起急性胃溃疡的实验模型。结果;分别以6.0,12.0和24.0g/kg的一贯煎煎剂预先胃饲大鼠,均能显著减轻无水乙醇或0.2NNaOH所致的包性胃粘膜损伤,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中对无水乙醇性胃粘膜损伤的抑制率分别为6.8%,37.5%和93.9%;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金胶囊的抗感染、抗胃溃疡作用。方法抗感染实验采用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法和大鼠蛋清足跖肿胀法,抗胃溃疡实验采用大鼠应激性溃疡法、大鼠乙酸烧灼溃疡法、乙醇致胃黏膜损伤法及胃液分析。结果左金胶囊100、200 mg/kg组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P0.05或P0.01),对新鲜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左金胶囊30、60、120 mg/kg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对大鼠应激性溃疡、乙酸烧灼型溃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对乙醇致胃黏膜损伤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左金胶囊120 mg/kg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结论左金胶囊能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酸和胃蛋白酶排出量,具有抗感染和抗胃溃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硝苯啶(NFD)预防无水乙醇和幽门结扎所致大鼠胃溃疡,结果显示用药组胃溃疡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溃疡的抑制率与NFD剂量呈正相关,NFD可减少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及胃蛋白酶活性,在使用乙醇1.5h及2h后,NFD组胃粘膜PGE2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增加,P分别〈0.05及〈0.01。临床观察4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服用NFD10mg每日四次,6周后溃疡愈合2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对乙酸所致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并比较灯盏花素、西咪替了对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乙酸致大鼠慢性胃溃疡。结果灯盏花素可使溃疡(出血点)面积明显减少(与生理盐水对比 P< 0. 05),溃疡抑制率为61.1%,西咪替了的溃疡抑制率为 71.9%,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灯盏花素可有效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 探讨普胃丸及水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胃溃疡的疗效.②方法 采用大鼠水浸应激型、醋酸灼烧型胃溃疡模型,观察普胃丸与其水醇加水提物对胃溃疡治疗作用.③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普胃丸及其水醇加水提取物均能降低大鼠胃溃疡指数或减少溃疡面积,抑制溃疡的形成;且水提物溃疡抑制率最高.④结论 普胃丸水提物抗实验性胃溃疡药效最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清热解毒方对胃溃疡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胃黏膜中表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调节。方法选择50只SD雄性大鼠,用乙酸复制实验性胃溃疡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兰索拉唑组、清热解毒方组和联合给药组,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蒸馏水,兰索拉唑组灌胃兰索拉唑,清热解毒方灌胃清热解毒方,联合给药组灌胃兰索拉唑和清热解毒方。比较各组胃溃疡指数、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胃蛋白酶活性、胃组织病理变化、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结果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和胃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大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大鼠的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显著小于联合给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热解毒方组和兰索拉唑组胃溃疡指数、胃蛋白酶活性、胃溃疡抑制率、胃液pH值、血清中EGF和EGFR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兰索拉唑组和清热解毒方组大鼠胃黏膜损伤程度显著降低,胃黏膜上皮变性坏死以及溃疡症状均小于模型组,胃黏膜上水肿、出血、炎症等症状轻中度;联合给药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显著改善,与对照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变化基本相同。结论清热解毒方可以有效改善乙酸致实验性胃溃疡大鼠的胃溃疡症状,但联合应用西药与清热解毒方时,则能收到更加有效的治疗效果。清热解毒方促进胃溃疡修复过程的机制可能为促进EGF和EGFR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苋科植物雁来红(Amaranthustricolor Linn.)叶的提取物对不同胃溃疡模型大鼠的抗溃疡作用。方法:通过5种不同的大鼠胃溃疡模型(乙酸、幽门结扎、乙醇、消炎痛及缺血再灌注模型)证实雁来红叶对大鼠胃分泌功能的影响及胃细胞的保护作用。不同的雁来红叶的提取物(乙醇、石油醚、三氯甲烷及乙酸乙酯)以200mg/kg的剂量给予大鼠服用以检测其功效。结果:急性口服毒性实验显示各种提取物的安全口服剂量可达2000mg/kg,故选取该剂量的十分之一即200mg/kg作为实验用剂量。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乙酸所致大鼠慢性胃溃疡有治愈作用;对幽门结扎大鼠有抑制其胃分泌功能的作用;对乙醇及消炎痛所致胃溃疡大鼠有胃细胞保护作用。而石油醚及三氯甲烷提取物没有明显的抗大鼠胃溃疡的作用。结论:本研究证明雁来红叶的提取物对实验性大鼠胃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一作用与文献所报道的该植物在民间医学中的应用相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六月雪提取物对急性实验性胃溃疡的研究.方法盐酸-乙醇法、消炎痛法、水浸应激法制备小鼠急性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并测定药后胃粘膜损伤面积和抑制率.结果六月雪提取物药对盐酸-乙醇法、消炎痛法、水浸应激法制备的急性实验性胃溃疡模型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六月雪提取物对急性实验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洛赛克抗胃溃疡的分子机理。方法:复制和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模型,2mg/kg洛赛克连续给药5天,分别测溃疡指数、胃黏膜活性和胃液胃酸、CGRP含量、EGF分布和EGFR表达。结果:洛赛克可显著减小盐酸-乙醇胃溃疡模型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P<0.01),而对胃黏膜GSH含量和GSH-PX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洛赛克可显著减小幽门结扎胃溃疡大鼠溃疡指数(P<0.01),抑制胃液量、游离酸、总酸度和总酸排出量的异常增加(P<0.01),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P<0.010),而对EGFR表达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洛赛克抗盐酸-乙醇胃溃疡机制可能与GSH和GSH-PX介导的自基清除无关;抗幽门结扎胃溃疡机制可能与其强大的抑制胃酸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CGRP含量和EGF分布有关,而可能与胃黏膜EGFR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