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8例病例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6~74岁,平均年龄为37岁;病变在胸腹躯干者21例,涉及肢体者5例,颈部2例,均有程度不同的刺痛、灼痛.治疗方法:取新鲜美人焦根150~200g,洗净泥土,加冰片6~10g,面粉适量共同捣烂,外敷患处并用敷料覆盖,纱布或橡皮膏固定,每日敷药l次.治疗效果:28例中显效24例,有效3例,无效1例.一般病人在敷药1~2次后即可见疼痛减轻,多数人连敷3~5次疼痛渐缓甚至消除,无效1例系74岁老人在敷2次后疼痛减轻不著,遂转而改用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桂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UV,IR,MS,NMR)鉴定各化合物结构。从桂枝95%乙醇浸膏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中,共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结果:分别鉴定为:肉桂酸(I)、2-甲氧基肉桂酸(Ⅱ)、1,4-二苯基-丁二酮(Ⅲ)、香豆素(Ⅳ)、β-谷甾醇(Ⅴ)、丁香醛(Ⅵ)、5α,8α-过氧化麦角甾醇(Ⅶ)、2-甲氧基苯甲酸(Ⅷ)、6β-羟基-4-烯-3-豆甾酮(Ⅸ)、原儿茶酸(Ⅹ)、胡萝卜苷(Ⅺ)。结论:化合物Ⅱ、Ⅲ、Ⅷ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化合物Ⅶ为首次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Ⅵ、Ⅸ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金银花Lonicerajaponica中又分得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α-D-葡萄糖甙(luteolin-7-O-α-D-glucoside,Ⅰ),木犀草素-7-O-β-D-半乳糖甙(lute-olin-7-O-β-D-galactoside,Ⅱ),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glu-coside,Ⅲ),金丝桃甙(hyperoside,Ⅳ),均为首次从金银花中获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进一步揭示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药理活性的化学物质基础,开发其活性成分,我们对其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方法;经大孔树脂,硅胶和Sephadex LH-20反复柱层分得并通过波波谱分析鉴定了12个化合物。结果:它们分别为2,3,4,9-tetrahydro-1-methyl-1-H-pyrido[3,4-b]indole-3-carboxylicacid(Ⅰ);thymine-2-desoxyribofuranoside(Ⅱ);ethyl-α-D-lyxofuranoside(Ⅲ);kaempferol-3-O-rutinoside(Ⅳ);syringin(Ⅴ);quercetin-3-O-β-D-galactoside(Ⅵ);safflor yellow-A(Ⅶ);carthamin(Ⅷ)和阿魏酸,对羟基玻酸,胡萝卜苷,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Ⅰ,Ⅱ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大蓟为菊科蓟属植物C irsium japon icum DC.的干燥地上部分或根[1],为多年生宿根草本。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朝鲜、日本均有分布。大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出血证,如吐血、咯血、衄血、崩漏、尿血和热毒痈肿等症[2]。大蓟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也较为广泛。研究表明大蓟中含有三萜、甾体、挥发油、长链炔醇、黄酮和黄酮苷及大蓟菊糖、丁香苷、绿原酸、尿苷等化合物[3]。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对大蓟根部分的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并通过NMR、M S、IR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干燥茎枝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棕榈酸蛇麻脂醇酯(Ⅰ)、熊果酸(Ⅱ)、β-谷甾醇(Ⅲ)、α-香树脂醇(Ⅳ)、三十烷酸(Ⅴ)和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刺桐E ry thrina varieg a ta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波谱技术分析确定化学结构。结果从刺桐茎皮6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层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利用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5,4′-二羟基-8-(3,3-二甲基烯丙基)-2,″2″-二甲基吡喃[5,6∶6,7]异黄酮(Ⅰ)、豆甾醇(Ⅱ)、erythrinas inate B(Ⅲ)、3-羟基-2,′2′-二甲基吡喃[5,6∶9,10]紫檀烷(Ⅳ)、5,7-二羟基-8-(3,3-二甲基烯丙基)-二氢黄酮(Ⅴ)、5,4′-二羟基-2,″2″-二甲基吡喃[5,6∶6,7]异黄酮(Ⅵ)、5,7,4′-三羟基-6,8-二(3,3-二甲基烯丙基)异黄酮(Ⅶ)、5,2,′4′-三羟基-8-(3,3-二甲基烯丙基)-2,″2″-二甲基吡喃[5,6∶6,7]异黄酮(Ⅷ)、5,4′-二羟基-6-(3,3-二甲基烯丙基)-2,″2″-二甲基吡喃[5,6∶7,8]异黄酮(Ⅸ)。结论化合物Ⅰ、Ⅲ、Ⅳ、Ⅶ、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9.
为寻找降糖活性成分,利用多种层析技术,从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果实的醇提物中分得5个化合物。根据包括2D-NMR在内的各种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苦瓜脑苷(momor-cerebroside,Ⅰ)、大豆脑苷Ⅰ(soya-cerebrosideⅠ,Ⅱ)、苦瓜亭(charantin,Ⅲ)、尿嘧啶(uracil,Ⅳ)及β-谷甾醇。其中化合物Ⅰ、Ⅱ为本属中首次分得;化合物Ⅲ为文献报道的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黑老虎 Kadsura coccinea根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4ξ-n-丙基-胆甾-3-酮(24ξ-n-propyl-cholestan-3-one,1)、豆甾-5-烯-7-羰基-3β-醇(stigmast-5-en-7-oxo-3β-ol,2)、豆甾-5-烯-3β,7α-二醇(stigmast-5-en-3β,7α-diol,3)、clovane-2β,9α-diol(4)、美国茶叶花素(草夹竹桃苷,androsin,5)、正丁基-β-D-吡喃果糖苷(n-butyl-β-D-fructopyranoside,6)、香草酸(vanillic acid,7)、香草醛(vanillin,8)、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9)、莽草酸(shikimic acid,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11)和胡萝卜苷(daucosterol,12)。结论 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络石藤Trachelosperomum jasminoides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学数据鉴定结构。 结果 从络石藤中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二甲基庚二酸(1)、东莨菪素(2)、去甲络石苷元-8-O-β-D-葡萄糖苷(3)及芹菜素-7-O-新橙皮糖苷(4)。 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卷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nb.鳞茎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色谱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β-D-葡萄糖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苷,②β-D-果呋喃糖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③甲基-α-D-吡喃葡萄糖苷,④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⑤腺嘌呤核苷,⑥胡萝卜苷,⑦1-O-对香豆酰基甘油酯,⑧薯蓣皂苷元3-O-{O-α-L-鼠李糖基-(1→2)-O-[β-D-木糖基(1→3)]-β-D-葡萄糖苷},⑨(25R)-3β,17α-二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⑩(25R)-3β-羟基-5α-螺甾烷-6-酮-3-O-α-L-鼠李糖基-(1→2)-β-D-葡萄糖苷,(11)(25R)-螺甾烷-5-烯-3β-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2)二十九烷醇,(13)正二十二烷酸,(14)豆甾醇,(15)β-谷甾醇。结论化合物2、3和化合物5~11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反复利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缬草氯仿和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橄榄树脂素-4-O-β-D-葡萄糖苷(1)、落叶松脂醇-4, 4′-O-β-D-双葡萄糖苷(2)、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3)、落叶松脂醇(4)、8-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5)、松脂素-8-O-β-D-葡萄糖苷(6)、8, 9′-二羟基-松脂素-4′-O-β-D-葡萄糖苷(7)、松脂素(8)、缬草苷A(9)、香草醛(10)、β-谷甾醇(11)。结论 化合物136、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黄槿Hibiscus tiliace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并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和波谱技术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黄槿枝叶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β-谷甾醇(2)、香草醛(3)、syriacusin A(4)、hibiscolactone(5)、莨菪亭(6)、臭矢菜素C(7)、反式丁烯二酸(8)、山柰酚(9)、槲皮素(10)、胡萝卜苷(11)、壬二酸(12)、丁二酸(13)、芦丁(14)。结论 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812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龙船花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部位和醋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D-甘露醇(1)、十八酸(2)、1, 5-环辛二烯(3)、β-谷甾醇(4)、(10E)-9-oxooctadec-10-en-12-ynoic acid(5)、壬二酸(6)、dihydromasticadienolic acid(7)。结论 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龙船花脂酸(ixoraliphatic acid)。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龙船花中分离得到,其中D-甘露醇在干药材中质量分数高达0.32%。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的活性成分。方法 酸浆的宿萼经乙醇渗漉提取,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分离,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酸浆苦素A(Ⅱ)、酸浆苦素B(Ⅲ)、酸浆苦素O(Ⅳ)、酸浆苦素L(Ⅴ)、酸浆苦素M(Ⅵ)、胡萝卜苷(Ⅶ)、商陆素(Ⅷ)、5,4′,5′-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醇(Ⅸ)、木犀草素(Ⅹ)、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Ⅸ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浆黄酮醇(physaflavonol)。  相似文献   

17.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 ,具有燥湿化痰 ,降逆止呕 ,消痞散结之功。用于痰多咳喘 ,痰饮眩悸 ,风痰眩晕 ,痰厥头痛 ,呕吐反胃 ,胸脘痞满 ,梅核气 ;生用外治痈肿痰咳。目前国内外对半夏的研究很多 ,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本实验主要采用经典的柱层析方法对半夏的醇提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研究。1 实验材料1 .1 样品 :生半夏购于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 ,产地为陕西兴平野生半夏 ,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王春根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  相似文献   

18.
仙鹤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仙鹤草地上部分水提物中分得三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UV、MS、^1HNMR、CD)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S,3S)-(-)-花旗松素-3-葡萄糖甙(V),(2R,3R)-(+)-花旗松素-3-葡萄糖甙(IX)和金丝桃甙(X)。均为从本植物地上部分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9.
芋Cdocasiaesculenta(L.)Schott为天南星秤植物,多年生草本,其叶、叶柄、花、块茎均人药。我国南方及华北冬省均有栽培。芋头即为芋的地下块茎。本品味甘辛、平、性滑,生则有毒,入肠胃经。具消癌散结作用;主治瘰疬、肿每、腹中癖块、牛皮癣、烫火伤等症。芋头不仅作为药用,也是常用的食品,业对其成分进行分析,含蛋白质1.75%~2.30%、淀粉69.6%~73.7%、脂类0.47%~0.68%、钙0.059%~0.169%、磷0.113%~o.刃4%、铁0.0042%~0.o050%;此外尚含有比较多的维生亲见和民‘l),另报道,芋头中合花青破[2,…  相似文献   

20.
广金钱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广西民间尿石症防治草药--广金钱草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5种化合物,鉴定其结构为磊豆皂甙B、22位酮基大豆皂甙B、夏佛塔甙、异荭草甙、异特荆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