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夏枯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从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单体化合物:齐墩果酸(I)、β-香树脂醇(Ⅱ)、豆甾-7,22-二烯-3-酮(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和胡萝卜甙(Ⅵ),还分离到2个各由一对立体异构体组成的混合物齐墩果烷-12-烯-28-醛-3β-羟基(Ⅶ)和乌索烷-12-烯-28-醛-3β-羟基(Ⅷ),以及齐墩果烷-12-烯-3β,28-二羟基(Ⅸ)和乌索烷-12-烯-3β,28-二羟基  相似文献   

2.
蒋毅  李鹤 《医学教育探索》1996,(2):73-74,89
从卫予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orbiculatusThunb,根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8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其中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扁蒴藤素(Pristimerin,Ⅰ,β-谷甾醇(Ⅱ)β-香树脂醇,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正三十醇乙酸酯。  相似文献   

3.
从鸡蛋参Codonopsis convolvulacea的干燥块根中分行9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2E)-2-乙基-二十九-2-烯醛(Ⅰ),1,2-丙二醇双十七酸酯(Ⅱ),豆甾烷醇(Ⅲ),α-菠甾醇(Ⅳ),α菠甾酮(Ⅴ),二十五烷(Ⅵ),木栓酮(Ⅶ),β-香树脂乙酸酯(Ⅷ)和羽扇豆醇乙酯(Ⅸ),其中Ⅰ为一新化合物,Ⅱ,Ⅲ,Ⅷ和Ⅸ为首次从党参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滇龙胆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经IR、MS、NMR等波谱数据鉴定为肥皂草素(1),异肥皂草素(2),异荭草素(3),龙胆苦苷(4),马钱酸(5),熊果酸(6),α-香树脂醇(7),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8),β-香树脂醇(9),齐墩果酸(10),β-香树脂醇棕榈酸酯(11),β-谷甾醇(12),胡萝卜苷(13),棕榈酸(14),硬脂酸(15),三十烷醇(16)。以上化合物在滇龙胆地上部分均为首次分离得到,除化合物4、5外,其余化合物也是首次从滇龙胆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中药密蒙花(Buddleiaofficinalis)的抗菌消炎成分。方法:用色谱法对花蕾的亲脂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结果:共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齐墩果-13(18)-烯-3-酮(1),δ-香树脂醇(2),大戟烷-8,24-二烯-3-醇乙酸酯(3),α-菠甾醇(4),半乳糖醇(5)和香豆酸(6)。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得,化合物1是首次从天然界中获得。  相似文献   

6.
从叶下珠,PhyllanthusurinariaL.全草的乙醇浸泡缩物的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了10种结晶性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出其中的6种成分,正烷醇(triacontanol,Ⅱ),豆甾醇(stigmasterol,Ⅲ),羽扇豆醇(lupo-20(29)-ene-3β-ol,Ⅳ),正三十二烷酸(dotriacontanoicacid,V),丁二酸(succinicaeid,Ⅵ)豆甾醇-  相似文献   

7.
在东亚,菊科植物欧亚族复花InulabritannicaL.作为传统药物用于治疗消化道疾病和支气管炎。欧亚族复花的氯仿抽提物在HL-60(人类白血病)细胞中显示出很高的细胞毒性(ED_(50)1.9μm/mL)。作者从这一部分抽提物中分离出4个倍半萜内酯;4α,6a-二羟桉烷-8β,12-交酯[4a,6a-dihydroxyeudes-man-8β,12-olide(I)],ergolide(Ⅱ),8-表-堆心菊内酯[8-epi-helenalin(Ⅲ)],和bigelovin(Ⅳ)。其中化合物Ⅰ是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蛇菰科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icrata 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变分析鉴定基化学结构,结果,从筒鞘蛇菰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得8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6个,即:熊果烷-12烯-11-羰基-3-醇正二十八酸酯 (ursa-12-ene-11-one-3-ol octocosate,I),β-香树酯醇正十六酸酯(β-amyrin hexadecatnte,II),β-香树脂醇(β-amyrin,III),羽扇豆醇(lupeol,IV),β-谷甾醇(β-sitosterol,V)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VI)结论:除V外,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吩得,其中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飞扬草(Euphoria hirta,大戟科)通常分布于印度和非洲许多地方。据报道它对大鼠瓦氏肉瘤256有抗癌活性。作者从中分离出10个化合物,经证明为:环阿屯醇(cyaloartenol)、24-次甲基环阿屯醇、β-谷甾醇、大戟醇-hexacozonate、β-香树精醋酸酯、1-hexanol巨大戟二萜醇-醋酸酯、tinystoxin、12-脱氧-4β-羟基-佛波醇、13-十二烷醇-20-醋酸酯、12-脱氧-4β-羟基-佛波醇、13-苯基醋酸酯-20-醋酸酯。  相似文献   

10.
网脉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从菊科橐吾属植物网脉橐吾Ligularia dictyoneura (Franch.)Hand.-Mazz。根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95%乙醇提取,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结果:从石油醚部分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中3个(Ⅰ,Ⅲ,Ⅳ)为eremophilane(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1个(Ⅱ)为bakkenolide(蜂斗菜内酯)型倍半萜,4个倍半萜Ⅰ,Ⅱ,Ⅲ,Ⅳ分别为:7(11)-eremophilen-8-one,bakkenolide A,6β-hydroxyeremophil-7(11)-en-12,8α-olide,6β,8β-hydroxyeremophill-7(11)-en-12,8α-olide,另外1个化合物为β-谷甾醇(Ⅴ)。结论: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南海软珊瑚Nephthea brassica的乙醇提取液中分离得到2种多羟基甾醇,通过红红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数据分析,确定它们的分别为已知的24-亚甲基胆甾-5,24(28)-二烯-3β,7β,19-三醇(1)和新发现的24-亚甲基-5α-胆甾烷-3β,6β,9α,19-四醇(2)。  相似文献   

12.
从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接骨木Sambucuswilliamsii干燥茎枝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氯仿部分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棕榈酸蛇麻脂醇酯(Ⅰ)、熊果酸(Ⅱ)、β-谷甾醇(Ⅲ)、α-香树脂醇(Ⅳ)、三十烷酸(Ⅴ)和β-谷甾醇-β-D-葡萄糖苷。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3.
李建新  金永日 《医学教育探索》1998,(10):659-661,676
首次从长白山高山红景天RhodiolasachilnesisA.Bor.茎叶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和理化方法鉴定6个:蒲公英赛醇乙酸酯(taraxerol-3β-acetate,I)异莫替醇(isomotiol,Ⅱ),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IV),红景天苷(rhodioloside,Ⅵ),β-(E)-肉桂醇基-O-(6′-O-α-L-k  相似文献   

14.
喙柱牛奶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萝摩科植物喙柱牛奶菜茎中首次分得4种结晶性成分,经波谱分析及物理化学方法分析鉴定为α-香树脂醇棕榈酸酯,α-香树脂醇己酸酯,和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5.
多裂山莴苣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多裂山莴苣Lactucalaciniata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β-amyrenylacetate,Ⅰ),吉曼尼醇乙酸酯(germanicolacetate,Ⅱ),β-谷甾醇(Ⅲ),豆甾烯醇(Ⅳ),二十二碳酸(Ⅴ),11β,13-二氢莴苣内酯乙酸酯(11β,13-dihydrolactucinacetate,Ⅵ)和胡萝卜甙(Ⅶ)。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化合物Ⅰ,Ⅴ,Ⅵ,Ⅶ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Ⅵ具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姜油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薄层层析,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并用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二十八烷(Ⅰ)、三十烷(Ⅱ)、十六烷酸甘油酯(Ⅲ)、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Ⅳ)、β-谷甾醇(Ⅴ)。结论:该研究得到的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姜油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空心苋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苋科植物空心苋的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九个化合物:空心苋酸(I)、齐墩果酸(Ⅱ)、(22E,20S,24R)-5a-8a-桥二氧-麦角甾烷-6,22-二烯-3β-醇(Ⅲ)、α-菠甾醇(Ⅳ)、β-谷甾醇(V)、胡萝卜甙(Ⅵ)、2',5-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异黄酮(Ⅶ)、2.5-丁二内酰胺(Ⅷ)和丁二酸(Ⅸ)。其中空心苋酸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Ⅲ、Ⅵ、Ⅶ、Ⅷ和Ⅸ为从莲子草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18.
从芦笋茎皮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十六烷酸(1),二十四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菌卜苷(Ⅳ),亚莫苷元-3-O-L-鼠李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苷(Ⅴ),asparasaponinⅡ(Ⅳ),asparasaponinⅠ(Ⅶ)。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螺旋皂苷。  相似文献   

19.
白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白蔹Ampclopsis japouica(Thunb.)Makino块根中分离出7种化合物,细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 方法分别鉴定为正二十五烷(I)、三十烷酸(Ⅱ)、二十八烷酸(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槲皮素(Ⅵ)和豆甾醇-β-D-葡萄糖甙(Ⅶ),除β-谷甾醇外,其他化俣物均为首次从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多裂山莴苣的化学万分及其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多裂山莴苣Lactuca laciniata根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根脂醇乙酸酯,吉曼尼醇乙酸酯,β-谷甾醇,豆甾烯醇,二十二碳酸,11β-13-二氢莴苣内酯乙酸酯和胡萝卜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