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芦荟属植物中的某些酚类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聚酰胺、硅胶柱色谱,结合溶剂分配及重结晶技术,从芦荟叶汁的浓缩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酚类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学方法及与已知化合物对照,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别鉴定为芦荟大黄素(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酚(Ⅲ)、大黄素(Ⅳ)、2—丙烯酸3—(4—羟基苯)—甲酯(Ⅴ)、4—甲基—6,8—二羟基—7氢—苯并[de]—蒽—7—酮(Ⅵ)。结论 化合物Ⅴ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甙的方法。 方法 根据双波长原理 ,分别在测定波长 2 5 5 ,376 nm ,参比波长 35 5 ,4 75 nm处测定芦荟大黄素和芦荟甙含量。 结果 芦荟大黄素在 2 .0 0× 10 - 6 ~ 5 .0 0× 10 - 5mol/ L浓度范围内与光密度 (D)呈线性关系 ,r=0 .9995 ;芦荟甙在 2 .0 0× 10 - 6 ~ 6 .0 0× 10 - 5mol/ L浓度范围内与 D呈线性关系 ,r=0 .9998。 结论 等吸收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操作快速、简便、准确 ,无需分离可同时测定芦荟样品中两组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荧光法测定芦荟康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和芦荟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用荧光光度法测定芦荟康胶囊中的芦荟大黄素和芦荟苷的含量。方法在pH为5.76的HAcNaAc缓冲液中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表面活性剂存在下测定芦荟大黄素的λex和λem。在Na2B4O7NaOH介质中测定芦荟苷的λex和λem。结果芦荟大黄素和芦荟苷浓度分别在1.0×106~2.5×105mol/L和1.0×106~2.0×105mol/L,与其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检测限分别为2×108mol/L和1×108mol/L。芦荟大黄素的λex和λem分别为460,550nm,芦荟苷在此体系无荧光;芦荟苷的λex和λem分别为387,533nm,芦荟大黄素在此体系无荧光。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重现性好,可直接测定芦荟康胶囊中芦荟大黄素和芦荟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SA-C18柱(5 μm,200 mm×4.6 mm),以甲醇-水(体积比60:40)溶液为流动相,在360 nm处测定芦荟苷的含量,在430 nm处测定芦荟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芦荟苷在线性范围0.002~0.050 mmol/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4),精密度良好(RSD=0.2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5%(RSD=1.1%);芦荟大黄素在线性范围0.001~0.040 mmol/L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7),精密度良好(RSD=0.3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4%(RSD=1.0%).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能同时测定芦荟苷和芦荟大黄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对近年来开展的有关芦荟的药用成分组成的专题研究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芦荟近20年来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抗脑缺血损伤作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研究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大黄素组、芦荟大黄素组.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 h模型.观测大鼠神经症状、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面积.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面积增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芦荟大黄素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用药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梗塞面积减低.大黄素低剂量组神经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梗塞面积均较川芎嗪组显著降低(P〈0.05),大黄素低剂量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分别较其高剂量组显著降低(P〈0.01).芦荟大黄素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症状评分、脑组织含水量和梗塞面积分别较中、低剂量组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均具有保护作用,以低剂量大黄素和高剂量芦荟大黄素抗大鼠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芦荟大黄素苷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芦荟大黄素苷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粘度实验以及凝胶电泳实验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芦荟大黄素以插入方式与DNA分子结合;较高浓度的芦荟大黄素苷能够使Bel-7402肝癌细胞DNA由超螺旋构型转化为缺刻构型。  相似文献   

9.
芦荟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是研究芦荟大黄素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空白对照组加培养基、阴性对照组加2‰DMSO、阳性对照组加5-氟尿嘧啶、芦荟大黄素组(终浓度分别为25μg/mL、50μg/mL、100μg/mL);孵育12、24、48h;采用MTT法观察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芦荟大黄素在25μg/mL~100μg/mL浓度范围内作用12h,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24h和48h时能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芦荟大黄素能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合成3种芦荟大黄素金属配合物,并比较配体和配合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在无水乙醇溶剂中,通过溶解、搅拌合成芦荟大黄素-铁(Ⅱ)、芦荟大黄素-铜(Ⅱ)、芦荟大黄素-镁(Ⅱ)3种配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Fe2+-H2O2-亚甲蓝法、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法(DPPH法)等检测配体和配合物对超氧自由基(O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简单、快速且能同时分离测定决明子及决明子茶中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含量的胶束毛细管电泳法。方法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 ,缓冲体系为 15 0mmol/L硼砂 30 0mmol/LSDS 10 %乙醇 (pH 9 6 0 ) ,熔融石英毛细管柱 (5 0cm× 75 μm) ,分离电压为 2 0kV ,检测波长为 2 5 4nm ,温度为 (2 5± 0 3)℃ ,进样时间为 5s。 结果 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在 4~ 12 0 μg/mL、10~ 2 0 0 μg/mL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 6 %和 10 2 9%。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可用于决明子药材及决明子茶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旨在揭示芦荟素在不同叶龄芦荟叶中的含量及其差异的原因。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芦荟素的含量,用半薄切片法研究叶的解剖结构。结果 在同一株植物内,从上到下随着叶龄的增大,叶片维管束中的大型薄壁细胞逐渐萎缩,芦荟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研究结果为确定木立芦荟叶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及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不同浓度的药物作用于培养的肿瘤细胞,应用MTT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随着药物作用浓度升高,细胞增殖随之下降,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时间-效应关系,在芦荟大黄素浓度为10mg/L时抑制作用最为显著.结论芦荟大黄素在体外可以对人舌癌细胞株Tca 8113和肺癌细胞株YTMLC肿瘤细胞产生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实验用‘干净’的发散激光光束照射非反射性的表面,产生激光斑纹。依据斑纹的运动与人眼屈光状态的关系,采用H·A·Knoll和W·N·Mohon等人介绍的方法,可以检查和矫正人眼屈光不正。分析结果表明:激光斑纹验光法简易、快速、准确,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主观验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前文[1]曾报道从通化产茄科植物锦灯笼Physalis alkekengi L.var.francheti(Mast.)Makino中分离鉴定了4种化合物即酸浆苦素A,B,R及豆甾醇,我们又对前文的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部分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了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酸浆苦素L(Ⅰ)、M(Ⅱ)及阿魏酸(Ⅲ).其中阿魏酸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锦灯笼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锦灯笼为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L.var.franchetii(Mast.)Makino的干燥宿萼或带果实的宿萼。气微,宿萼味苦,果实味甘,微酸。生长于路旁及田野草丛中,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咽、化痰、利尿作用,用于咽痛音哑,痰热咳嗽,小便不利;外治天疱疮,湿疹。酸浆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酸酱,列为中品。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研究酸浆Physalis alkekengi var. franchetii的活性成分。方法 酸浆的宿萼经乙醇渗漉提取,提取物经硅胶、Sephadex LH-20色谱分离,并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Ⅰ)、酸浆苦素A(Ⅱ)、酸浆苦素B(Ⅲ)、酸浆苦素O(Ⅳ)、酸浆苦素L(Ⅴ)、酸浆苦素M(Ⅵ)、胡萝卜苷(Ⅶ)、商陆素(Ⅷ)、5,4′,5′-三羟基-7,3′-二甲氧基黄酮醇(Ⅸ)、木犀草素(Ⅹ)、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Ⅺ)。结论 化合物Ⅸ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酸浆黄酮醇(physaflavonol)。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芦荟大黄素在人肝微粒体(HLM)和大鼠肝微粒体(RLM)的代谢特征,并确定其代谢酶表型.方法 将芦荟大黄素分别与加入不同辅酶因子的人和大鼠肝微粒体孵育,LC-MS/MS法定量分析芦荟大黄素的剩余含量,考察芦荟大黄素的代谢稳定性和酶动力学.将芦荟大黄素分别与一组重组人源CYP同工酶(CYP1A2、2B6、2C8、2C9、2C19、2D6、3A4)孵育,或在HLM中加入各同工酶的特异性抑制剂,确定其CYP酶代谢表型.结果 在HLM和RLM中,芦荟大黄素均可发生依赖于NADPH的Ⅰ相代谢消除.经加热法确定,Ⅰ相代谢主要由CYP酶介导,30 min的代谢百分率分别为85.8%和81.7%,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10.3±0.3)min和(11.5±3.3)min;内在清除率CLint分别为(420.1±10.9)和(573.4±188.2)ml/(min·kg);表观酶动力学参数Km分别为(2.4±0.9)和(3.9±1.4)μmol/L,Vmax分别为(1492±170.5)和(2783±595.8)nmol/(min·g protein).在RLM中还观察到芦荟大黄素的葡糖醛酸结合反应,30 min代谢转化率为38.5%,消除半衰期t1/2为31.6 min,CLint为(197.1±15.5)ml/(min·kg).CYP酶代谢表型研究表明,芦荟大黄素的肝微粒体代谢由多个CYP同工酶介导,其中CYP1A2、3A4、2B6和2C9的整体归一化贡献率分别为35.4%、21.9%、6.6%和6.8%.结论 芦荟大黄素在HLM和RLM中,主要发生多个CYP同工酶介导的Ⅰ相代谢消除,其中CYP1A2和3A4的代谢贡献率>20%;HLM和RLM代谢存在一定的种属差异,RLM还存在葡糖醛酸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7):15-18+169
目的探讨新型的靶向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壳聚糖芦荟大黄素纳米微球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观察抗EGFR芦荟大黄素包埋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在不同作用时间内对在体外培养的SW1990细胞增殖的影响,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芦荟大黄素能对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起到抑制作用(P0.05),抗EGFR芦荟大黄素包埋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可明显增强芦荟大黄素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生长的抑制作用(P0.05),使细胞凋亡率升高达(40.56±1.24)%(P0.05),在G0/G1期阻滞细胞增殖(P0.05)。结论抗EGFR芦荟大黄素包埋的壳聚糖纳米微球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显著,可能为将来中药对胰腺癌的靶向性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