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含谷氨酰胺双肽的肠外营养对危重病的改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谷氨酰胺双肽(Gln)增强的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对普外科危重病患者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将4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普外科危重和大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并于术后第1~3天后开始肠外营养,连续7d,其中治疗组的氮量由20%L-丙氨酰-L-谷氨酰胺溶液供给[0.5g/(kg·d)],其余部分由7%~11.4%的氨基酸溶液供给。两组患者分别于肠外营养前和营养后7d抽取外周血测量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IgA,IgM,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结果:治疗组经肠外营养治疗后IgG和TRF分别由治疗前(9.2±3.1)g/L和(1.17±0.3)g/L增高至(14±2.8)和(1.36±0.7)g/L,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APACHEⅡ评分又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Gln增强的肠外营养能改善普外科危重病患者蛋白质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肠外谷氨酰胺(Gin)对危重患者营养状况、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ICU危重患者中,Gin组30例给予肠外营养及Gin.对照组30例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8d后.观察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炎症反应(CPR、IL-6、TNF-α)及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变化。结果 (1)两组支持前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明显减低,第8天时Gin组指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炎性反应指标均明显升高,营养支持后Gin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3)营养支持后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异常和高血糖,对照组有13例(43.3%),Gin组5例(16.7%)(P〈0.05);至14d时对照组死亡5例(16.7%),而Gin组2例(6.7%)(P〉0.05)。结论 重症患者使用肠外谷氨酰胺有助于强化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对普外科术炎性反应的改善作用。方法将87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普外科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半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全营养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于术后第1天开始肠外营养连续7d。两组患者分别于手术前、术后第1天及术后7d监测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T淋巴细胞分化亚群(CD3、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前下降(P<0.05或P<0.01);第7天两组组内ALB、PA、IgA、IgM、IgG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组间ALB、PA、IgM、CD4、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CD4、CD4/CD8、CRP均较术后第1天升高(P<0.05)。结论谷氨酰胺促进术后患者蛋白质合成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病情的危重程度,并改善营养状况,具有临床较高应用价值,且相对安全,值得进一步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标准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对治疗危重症临床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对重症患者近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实验,应用随机排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结局。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住ICU期间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病死率无明显下降。结论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可明显降低ICU重症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并缩短在ICU停留时间,但不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谷氨酰胺(Gln)是免疫细胞以及肠道黏膜细胞、肝脏、肾脏等多种组织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核酸合成的前提物质。它在血液循环和组织游离氨基酸池中含量最丰富。危重病患者在创伤、感染的应激状态下,血中谷氨酰胺水平明显下降。已有大量研究发现:Gln缺乏与外科手术创伤、感染发病率和感染患者的病死率相关。本研究拟观察早期Gln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病患者免疫调理和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Gln对危重患者保护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瓦常文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1):81-82
目的探讨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的300例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患者,按照营养成分不同分为观察组(140例)及对照组(16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应用卡文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谷氨酰胺100ml,随访14d,对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能有效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谷氨酰胺联合肠外营养对大肠癌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谷氨酰胺在大肠癌患者术后联合胃肠道外营养(TPN)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6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肠外营养加谷氨酰胺)和对照组(常规肠外营养),观察术后恢复的一般情况、蛋白质代谢和氮平衡以及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血浆清蛋白和氮摄入量与术前第4天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7天,实验组血浆清蛋白和氮摄入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TLC、CD+3、CD+4、CD+8比术前第4天有明显下降,手术前后相比均明显的差异(P<0.01),实验组手术后第7天的TLC、CD+3、CD+4、CD+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大肠癌患者术后予以肠外营养联合谷氨酰胺治疗,比常规肠外营养更有利于术后负氮平衡的改善及血桨白蛋白的恢复,并对患者免疫力有较大的提高,加速患者术后各方面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双肽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并行胃癌根治术的5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TPN组(对照组)和TPN+Ala-Gln组(研究组)。所有患者于术后第1-7d接受等氮、等热量的TPN支持治疗,具体为碳水化合物63kJ/(kg·d),脂肪酸42kJ/(kg·d),氮量0.25g/(kg·d),电解质根据生化报告及时补充,同时在肠外营养液中加入水溶性和脂溶性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Ala-Gln0.5g/(kg·d)。观察比较两组血清白蛋白、血清前蛋白、氮平衡各个时点的水平;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外周血IgG、IgM、IgA、D3、D4的变化水平。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有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后第8d,两组均有回升,但研究组回升较快,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4d,两组患者IgA、IgG、IgM值均低于术前,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术后第8d,研究组IgA、IgG、IgM明显回升并高于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D3、D4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8d研究组氮平衡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全肠外营养在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中使用安全,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添加n-3脂肪酸的全肠外营养(TPN)对外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影响。方法:将48例诊断SIRS的外科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含n-3脂肪酸)和对照组(不含n-3脂肪酸),均给予常规外科治疗及连续TPN 5 d,分别于TPN前1天和后第5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测量炎症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TNF-α、IL-1、IL-6、IL-8;肝脏和胰腺功能: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A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T)、胆红素(TBIL)、脂肪酶(LPS);并分别进行APACHE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两组CRP、TNF-α、IL-1、IL-6、IL-8、ASAT、ALAT、TBIL、LPS、APACHE评分研究结束时均有改善(P<0.05),但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添加n-3脂肪酸的TPN对SIRS患者在阻断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细胞及器官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特殊配方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2011年在我院住院,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2,因肠内营养禁忌或者尝试48h出现不耐受,并需要>7d的完全肠外营养患者306例,随机分为特殊配方组(152例,采用谷氨酰胺、左卡尼汀、果糖二磷酸钠、混合糖等强化肠外营养治疗)与对照组(154例,进行常规肠外营养治疗)。2组相同疾病的其余治疗方法相同,2组胰岛素量以控制血糖于8.3mmol/L左右个体化给予。比较2组平均每天热量、脂肪乳、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摄入量与平均每天胰岛素量、住院期间死亡率、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死亡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结果:2组平均每天热量、脂肪乳和氨基酸量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组具可比性;特殊配方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特殊配方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死亡患者的住院生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通过采用果糖二磷酸钠、左卡尼汀、谷氨酰胺、混合糖等强化肠外营养支持,可改善危重症患者代谢状况,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精氨酸(Arg)强化的肠外营养(TPN)对胃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胃肠癌患者,术后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支持,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TPN,30例),试验Ⅰ组(TPN+Arg 15 g,30例)和试验Ⅱ组(TPN+Arg 30g,30例),分析术前术后不同时期白蛋白、总蛋白、C3、C4、CD4+ 、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rg强化的TPN试验组患者免疫功能在术后第4天均有明显改善(P<0.05),随着精氨酸剂量的增加,总蛋白、CD4+ 、CD8+、CD4+/CD8+等指标改善更为显著(P<0.01).结论:精氨酸强化的TPN能提高胃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添加精氨酸30 g优于15 g. 相似文献
13.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患者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8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应用肠内外营养患者22例(治疗组),单独予以肠外静脉营养患者26例(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中心静脉置管,术中行空肠造瘘,术后给予PN和EN或TPN支持。结果治疗组手术前后总蛋白和白蛋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体质量变化及总蛋白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共出现中心静脉导管脱出和堵塞各2例、空肠造瘘未出现导管并发症、18例出现糖代谢严重异常。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联合PN和EN疗效优于TPN,护理治疗中应坚持严格管路护理、无菌配液、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和加强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4.
丙胺酰-谷氨酰胺对外科危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提高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加丙胺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对外科危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外科重症需要TPN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8 d TPN治疗,其中治疗组患者每天加用丙胺酰-谷氨酰胺注射液0.4 g/kg。检测患者TPN前、TPN后2 d及8 d的CD4+、CD8+的百分比,CD4+/CD8+,IgG,IgA,IgM。结果与TPN前比较,两组TPN后2 d CD4+的百分比,CD4+/CD8+比值,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TPN后8 d CD4+的百分比、CD4+/CD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8+的百分比下降,与上述趋势相反(P<0.01)。结论外科危重症患者在TPN治疗基础上加用丙胺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机体免疫状况,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5.
16.
Dr. Brian L. Erstad Pharm.D. Dr. David J. Campbell Pharm.D. Dr. Carol J. Rollins Pharm.D. Dr. William D. Rappaport M.D. 《Pharmacotherapy》1994,14(4):458-462
This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increases in albumin and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s in postoperative patients given adequate nutrition support. All surgery patients at least 18 years of age and who required parenteral nutrition were included. Of 86 patients evaluated, 16 met all criteria for study entry. Blood for albumin concentrations was drawn within 48 hours of beginn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then weekly. Blood for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s was drawn within 48 hours of beginning parenteral nutrition and then twice weekly. Albumi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2.00 ± 0.35 to 2.21 ± 0.42 g/dl (NS).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from 11.97 ± 6.31 to 17.29 ± 8.93 mg/dl (p=0.017). All but one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 was in the normal range for our laboratory when parenteral nutrition was discontinued. None of the albumin concentrations were ever in the normal range. The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 is a better indicator than albumin of nutrition status in the postoperative patient. Since prealbumin concentrations typically rise into the normal range within a week after adequate caloric supplementation, clinicians may avoid unnecessary increases in protein-calorie intake and laboratory testing of nutrition status by using this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低热量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方法按照入组的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低热量肠外营养)和对照组,两组均在第1天开始给予相应方案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持续5~7d。于营养前1d及后第8天,检测体质量、血清白蛋白、以及进行与营养状态相关疲劳评分。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体质量、白蛋白均有降低,但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疲劳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后分质均有升高,出现疲劳程度加重,但对照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热量方式的治疗,对患者的营养状态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高血压脑出血(HIH)患者肠外营养(PN)的介入时机。方法:120例HIH患者,随机分为A(早期肠内营养组, EN组)、B组(早期肠内营养+24~48h肠外营养组)及C组(早期肠内营养+5~7d肠外营养组)3组,每组40例。比较观察各组胃肠道反应,并通过检测患者血二胺氧化酶(DAO)及血内毒素(ET)水平,观察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肠道屏障的影响;检测患者血清蛋白水平。结果:C组患者住院时间较A组、B组显著减少[12.18±2.02 vs 20.48±5.67、19.60±6.60 d,P0.05];B组患者的感染及胆汁淤积发生率显著高于A、C组[6例(15.00%)vs 3例(7.50%)、2例(5.00%),P0.05],但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2例(5.00%)vs 5例(12.50%)、5例(12.50%),P0.05]。与A组比较,治疗第14d,B、C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此外,以检出血清内毒素水平≥0.1EU/ml为阳性,治疗第14d A、B、C组患者中阳性的比例分别为4(10.00%)、5(12.50%)和1(2.50%),C组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老年重症HIH患者,在早期EN的基础上,联合延迟(5~7d)肠外营养的治疗策略,较单纯EN、EN+早期PN更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感染更少、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吉林省5家中小医院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由于营养风险而引起的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住院时间等,观察营养支持对普外科胃肠道疾病手术患者,晦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在本项队列研究中,收集了吉林省长春地区、松原地区、白城地区等5家中小医院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普外科住院患者4349例,排除年龄〈18或〉80岁、住院时间不足24h或次日8时前手术、神志不清、拒绝参加本研究、不符合预定诊断的、符合预定诊断且未手术的病例后405例的住院患者的资料,资料主要包括营养风险筛查、肠内肠外营养应用情况、手术名称、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上述地区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患者405例,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为170例,无营养风险的患者为235例,总并发症26例,有营养风险患者接受肠外营养支持后并发症发生率4.9%,未接受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4.7%;平均住院时间13d。结论营养支持可减少有营养风险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无营养风险应用营养支持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