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94年1月~1996年10月,我院收治慢性HBV感染268例,其中HBsAg阳性221例,HBsAg阴性47例,现就其肝功能检查,合并丙型、丁型肝炎和重症肝炎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HBsAg阳性组221例中,男187例,女34例;平均年龄37.1岁。HBsAg阴性组47例,男34例,女13例;平均年龄30.5岁。以上诊断均符合1995年5月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2 方法 均行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同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测HBV-DNA、HCV-RNA,已除外合并甲型及戊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抗病毒治疗对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阴性的乙肝相关肝细胞癌(hepatitis B virus relat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BVR-HCC)行TACE术后HBV再激活的预防及预后影响。方法 选取2012-05-01至2014-05-01在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HBVR-HCC患者60例(血清HBV DNA<500 U/ml),随机分为治疗组(TACE前行抗病毒治疗)30例和对照组(仅行TACE治疗,HBV再激活后行抗病毒治疗)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肝功能、凝血功能、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及Child-pugh评分变化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未出现患者血清HBV DNA转为阳性,对照组中有6例患者血清HBV DNA转为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11);术后随访期间,肝功能指标与Child-pugh评分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及48周,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与AFP在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72周及96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分别为56.7%和5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8,P=0.6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分别为86.7%和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1,P=0.718)。治疗组与对照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6.7%和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1,P=0.559);2年生存率分别为70.0%和4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P=0.037)。治疗组与对照组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分别为26.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3.9~28.1]个月与22.7(95%CI:6.2~39.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57,P=0.021);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分别为16.4(95%CI:14.8~17.6)个月与15.1(95%CI:4.6~26.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1,P=0.027)。结论 血清HBV DNA阴性的HBVR-HCC患者TACE术前行抗病毒治疗可以防止乙肝病毒再激活,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比分析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和阳性患者肝功能情况。方法:选取1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50例HBsAg阴性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另外50例HBsAg阳性患者标记为观察组,两组均进行相关的检查,比较两组的肝功能情况、HBV-DNA、HCV-RNA和丁肝抗体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肝功能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丁肝抗体阳性者11例,占22.0%,观察组丁肝抗体阳性者4例,占8.0%,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HBs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这些患者随时进行相关检测,以便及时诊断、治疗和监测疾病。 相似文献
5.
6.
7.
用原位杂交法和ABG法对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以下称CAH)血清HBsAg阴性34例和阳性30例对比进行了肝内HBV DNA、HBcAg和HBsAg的检测。上述检出率在34例HBsAg阴性CAH者中分别为23.5%,23.5%和32.4%,30例HBsAg阳性者中分别为63.3%、56.7%和83.3%。结果表明,在我国,血清HBsAg阴性、HBV相关抗体阳性或阴性的CAH中,仍有少部分人肝内存在HBV DNA和HBV抗原表达,并与肝病发病机理有关。血清HBsAg阳性的CAH者中,无论血清HBeAg阳性,或抗HBe阳性、或HBeAg阴性,均有较高比例的肝内HBV DNA和HBV抗原检出。肝内HBcAg与肝内HBV DNA关系密切,可作为反映HBV活跃复制指标;肝内HBsAg则不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再回顾分析恶性肿瘤治疗期间对心电图变化影响.方法:回顾我院2011-01~06间恶性肿瘤化疗患者102例,化疗治疗前和化疗时分别做心电图检查,记录各心电图情况.结果:化疗前心电图检查各患者均正常,化疗中心电图只有10(9.80%)例未出现心电图改变,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改变,甚至有同时出现2种或2种以上改变.不同的化疗方案对心电图影响也会有所不同的,含蒽环类化疗影响更加严重.结论:化疗药物对心脏均不同程度的损害,化疗开始后,合理有效保护心功能,为顺利进行化疗打好基础,提高化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的运用成效。方法对96例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的舒适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愉快地接受静脉化疗,无一例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对化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适,增加病人的舒适感,顺利地完成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R-CHOP)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再激活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8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187例HBsAg阴性/抗-HBc阳性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R-CHOP化疗方案,且未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根据是否发生HBV再激活分为HBV未激活组(n=174)与HBV激活组(n=13)。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化疗对HBV再激活的影响及预后情况。结果 HBV激活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HBV未激活组[71(66,80)岁vs. 65(54,7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13,100.0%)患者HBV DNA由基线不可测转为可测,2例患者HBsAg或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为阳性的时间先于可测及HBV DNA的时间。13例HBV再激活患者中,2例出现HBV再激活相关肝炎,未发生HBV再激活相关暴发性肝炎;7例(7/13,53.8%)HBsAg由阴性转为阳性,其中3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无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发病因素。方法 收集2004-01至2015-12月我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共1000例。根据是否有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n=934例)及无肝硬化组(n=6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对无肝硬化乙肝相关肝癌患者的发病因素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患者在年龄、是否饮酒、是否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否合并高血压、基线血清e抗原状态及血清HBV DNA水平、是否行抗病毒治疗与是否有肝癌家族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饮酒(OR=0.176,P=0.002)、有高血压病史(OR=0.505,P=0.039)、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偏低(OR=0.031,P<0.001)、既往未行抗病毒治疗(OR=7.268,P<0.001)、有肝癌家族史(OR=0.487,P=0.010)是无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直接进展为原发性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有饮酒史、有高血压病史、基线血清HBV DNA水平偏低、既往未行抗病毒治疗及有肝癌家族史的无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密切监测肝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对364例乙型肝炎不同标志物的患者血清进行PreS1测定并与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HBV—DNA进行含量测定,然后做对比分析。结果:364例乙型肝炎患者中,167例HBsAg、HBeAg、抗HBc^+阳性组中PreS1叶。144例(86.2%),HBVDNA阳性147例(88.0%),这组患者病毒高度复制,PreS1和HBVDNA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12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组中PreS1^+38例(31.1%),HBVDNA阳性43例(35.2%),表明HBeAg阴性患者仍有病毒复制,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65例HBsAg和抗HBc阳民生组中PreS1^+17例(26.2%),HBVDNA^+20例(30.7%),表明病人仍有病毒在复制。10例HBsAg、HBeAg阳性组中PreS1^+7例(70.0%),HBVDNA+9例(90.0%),表明病人病毒在复制。结论:乙肝病毒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和传染的可靠指标,特别是在反映HBeAg阴性的乙型肝炎患者是否有病毒复制的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利用DNA重组和细胞体内同源重组技术,分别获得了P7.5启动子和P11启动子单独带动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以及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含有P7.5和P11启动子分别带动一个HBsAg基因(正反两个插入方向)的四种重组痘苗病毒,比较了它们对HBsAg表达的影响。含P7.5启动子的比含P11启动子的重组痘苗病毒表达的HBsAg水平更高;在同一个重组痘苗病毒中P7.5和P11两个启动子分别带动HBsAg基因时,两个启动子同向转录表达的HBsAg水平较低,而两个启动子反向转录时表达的HBsAg水平较高,但均没有单一P7.5启动子带动的HBsAg基因的表达水平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PreS抗原检测方法。方法:表达与纯化了HBVPreS1/2抗原,并用纯化蛋白免疫家兔,利用纯化抗血清包被ELISA板,吸附病人血清中包含PreS1/2抗原的HBV的病毒颗粒或病毒亚单位,特异吸附颗粒用抗HBsAg的酶标单抗检测。结果:利用金属螯合柱层析的方法高度纯化了PreS重组抗原,用复性的重组抗原免疫家兔3次,血清抗体滴度可达1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商品化试剂盒检测人乙型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之间的差异。方法本院实验标本252份,分别用雅培I2000定量试剂盒、罗氏e601定量试剂盒、安图Auto Lumo A2000定量检测试剂盒和国内主流酶联免疫法定性试剂盒(上海科华)检测人乙肝表面抗体,以假定金标准对各厂家的阴、阳性结果进行比对分析,并对3个定量检测系统进行量值相关性分析。结果 4种乙肝表面抗体试剂与假定金标准相比,灵敏度和特异性都达到了93%以上,其中安图和罗氏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达到了98%以上;罗氏试剂盒的跃登指数(灵敏度+特异性-100%)最高,为99.3%;与金标准比较,3种化学发光试剂盒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酶联免疫法定性试剂盒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主流乙肝表面抗体试剂盒在检验乙肝表面抗体时均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量值相关性较好,不影响临床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DNA的关系,寻找乙肝检测更便捷的方法。方法 125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使用PCR法测定HBV-DNA的含量,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前S1抗原。结果 125例样本中,检出乙型肝炎大三阳60例,检出乙型肝炎小三阳65例,在大三阳与小三阳中,前S1抗原的阳性率与HBV-DNA的阳性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前S1抗原和HBV-DNA有较高的符合率,有很好的相关性,HBV前S1抗原持续阳性代表了疾病的慢性化,甚至发展为肝衰竭、肝硬化及肝癌。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早期症状不明显、发展速度快、预后差等特点.患者有临床症状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临床中,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对失去手术机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首选方法之一.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的原发性肝癌患者,TACE术是否能引起HBV激活,国内外学者对此的相关报道并未统一,本文就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TACE术后对HBV激活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乙肝相关肝癌组织中Jagged-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8-11至2012-06就诊并接受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患者的110例乙肝相关肝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组织芯片技术检测癌及癌旁标本中Jagged-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组织芯片提示乙肝相关肝癌组织Jagged-1蛋白高表达率(44.5%)高于对应癌旁组织(22.3%)(χ2=12.16,P<0.0001)。Jagged-1蛋白的高表达水平与微血管侵润(microvascular invation,MVI)显著相关(P<0.001)。Jagged-1高表达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87.5%、64.1%、46.5%)均低于低表达组(96.7%、84.5%、66.9%,P=0.0139)。结论 乙肝相关肝癌组织Jagged-1蛋白的高表达水平与肝癌的MVI及不良临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