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分析结果,评价感染复制状况,选择适合临床防治需要、容易普及开展的标志物。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前S2抗体,实时荧光定量检测HBV-DNA。2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HBeAg阳性组(126例)和HBeAg阴性组(160例),比较各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检出率。结果HBeAg阳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3.7%、77.0%、0和95.2%。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前S2抗原、前S2抗体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55.0%、36.3%、0和58.1%。组内比较,HBeAg阳性组或HBeAg阴性组,前S1抗原与前S2抗原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S1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S2抗原与HBV-DNA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同项目比较,前S1抗原检出率、前S2抗原检出率、HBV-DNA检出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与HBV-DN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实验室常规开展乙肝5项和前S1抗原检测,可以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状况,为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标志物(HBV M)和HBV DNA含量的相关性及两种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BV M;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的标本HBV DNA阳性率高,分别为:Ⅰ组[HBsAg、HBeAg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98.9%(181/183);Ⅳ组(HBsAg和HBeAg阳性),HBV DNA阳性率96.3%(26/27);Ⅶ组[HBsAg、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和抗-HBc阳性],HBV DNA阳性率100.0%(2/2);HBsAg阳性、HBeAg阴性,HBV DNA阳性率也较高,为Ⅱ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60.4%(58/96);Ⅲ组(HBsAg、抗-HBc阳性)50%(10/20);HBeAg、HBsAg阴性有一定的HBVDNA阳性率,但阳性率低,分别为:Ⅴ组(抗-HBs、抗-HBe、抗-HBc阳性)13.3%(2/15);Ⅵ组(抗-HBs、抗-HBc阳性)8.3%(1/12);Ⅷ组(抗-HBs阳性)0(0/26);Ⅸ组(HBV M全阴性)6.7%(1/15)。结论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 M表现模式有关,与HBsAg,HBeAg有良好的相关性,而HBV M阴性的患者也可能有HBV DNA阳性,因此HBV M和HBV DNA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乙型肝炎的检出率,为临床提供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判断以及指导治疗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4名在校学生进行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结果1294名在校学生的HBsAg总阳性率为6.57%,抗-HBs总阳性率为32.38%,HBeAg总阳性率为4.17%;单项抗-HBs阳性率为27.20%。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共6种,HBsAg阴性的恢复期模式共7种,以“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大二阳”[HB-sAg(+)、HBeAg(+)]、“抗-HBs(+)”、“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c(+)”模式为主,约占93.29%。结论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比例较高,易感者多;重视在校学生HBV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免疫,对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FQ--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华  王淑琴  高建英  王宁 《检验医学》2001,16(6):363-364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51份和健康体检者血清116份的HBV DNA和HBV血清标志物.结果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以及抗-HBs、抗-HBe、抗-HBc同时或分别阳性的样品,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96.5%、56.6%和12.3%,HBV DNA拷贝数分别为1.12×10s/ml、1.45×106/ml和6.61×104/ml.用ELISA检测HBeAg阳性率仅为FQ-PCR检测HBV DNA阳性率的55.4%.结论FQ-PCR对乙型肝炎早期诊断,传染性的判断及疗效考核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其5项血清标志物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55例 HBV 感染者的 HBV 前 S1抗原及其血清标志物。结果HBV 前 S1抗原在 HBsAg(+)、HBeAg(+)、抗-HBc(+)患者,HBsAg(+)、抗-HBe(+)、抗-HBc(+)患者,HBsAg(+)、HBeAg(+)患者及HBsAg(+)、抗-HBc(+)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4.51%、46.11%、76.47%、34.78%。结论结合 HBV 前 S1抗原检测可以较好的完善和补充 HBV 5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特别是对于 HBeAg 阴性或者存在变异的 HBV 感染者,HBV 前 S1抗原可以较好地反映感染者体内病毒的复制情况及是否存在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 23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血清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组合模式和前S1抗原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HBsAg阳性率为18.45%,抗-HBs阳性率为34.3%,6项全阴性者224例,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76例,阳性率为6.15%,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129例,阳性率为10.44%,在大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90.79%,在小三阳组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74.42%。男性HBsAg阳性148例,阳性率为21.29%;女性HBsAg阳性80例,阳性率为14.78%,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P<0.01)。结论精神病患者HBV总感染率略高于普通人群,对这类患者应采取监测隔离,治疗等措施,防止HBV的传播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BV前S1抗原在乙型肝炎HBV标志物各种模式中的表达,分析前S1抗原与其他HBV血清标志物的关系,以评价同步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前S1抗原对病毒性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 400份人血清标本HBV前S1抗原和HBV 5项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以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进行分组,比较不同血清模式HBV感染者前S1抗原的阳性率.结果 前S1抗原在大三阳和HBsAg(+)、HBeAg(+)模式及HBsAg(+)、HBeAg(+)、抗-HBe(+)、抗-HBc(+)模式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42%、90.00%、83.33%.前S1抗原与HBeAg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相符率为87.43%,HBeAg阳性模式各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与HBeAg(-)各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1).结论 检测HBV前S1抗原可以完善和补充HBV血清标志物的检测.比HBeAg能更好地反映HBV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与乙型肝炎两对半联合检测,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及疗效考核中将互为补充,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孕妇及其新生儿出生时乙肝病毒标志物的表现模式,为HBV母婴传播诊断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分娩前抽取肘静脉血检测1 537例HBV感染孕妇HBV标志物,并于乙肝主-被动免疫前抽取1 550例(双胎13例)新生儿股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对母婴HBV标志物表现模式进行分析。结果 1 537例孕妇有11种HBV标志物模式,大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1 035例(67.34%),小三阳(即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89例(25.31%)。新生儿有17种HBV标志物模式,主要有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744例(48.00%),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386例(24.90%),大三阳188例(12.13%)。结论 HBV感染孕妇的新生儿为HBV感染高危人群,在隔离保护的同时需要进行正规...  相似文献   

9.
300例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根据HBV标志物不同表现模式进行分组。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者92例为第1组;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者125例为第2组;HBsAg和HBeAg 2项阳性者16例为第3组;HBsAg和抗-HBe 2项阳性者30例为第4组;HBsAg和抗-HBc 2项阳性者37例为第5组。前S1抗原及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第1~5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5%、38.4%、37.5%、46.7%、54.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36.0%、56.3%、40.0%、62.1%。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前S1抗原检测相对灵敏度为82.5%,特异性为86.2%,总符合率为84.0%,其敏感度不如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存在、复制及其传染性的标志物,前S1抗原、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联合检测,对提高HBV的检出率,防止误诊、漏诊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B virus,HBV)感染后血清标志物的模式表现呈多样化。本科血清免疫室2004年共检测到42例少见模式,占阳性总例数的0.6%(42/6744),其中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者33例,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者9例。更换不同厂家试剂检测得到相同结果。HBVDNA采用PCR检测42例均呈阳性。现分别对上述两种少见模式的HBsAg(-)(P/N 0.1~2.0)和抗-HBe(+)(抑制率0.6-0.8)作进-步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与HBV前S1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50-12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携带者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563例HBV携带者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水平。结果在563例HBV携带者中,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281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63例,阳性率为22.4%;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192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33例,阳性率为17.2%;HBsAg、抗-HBc阳性90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为8.9%,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5)。结论PreS1抗原是HBV感染和复制的标志,为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一种标志物,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前S1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DNA及HBeAg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DNA,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关系,了解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患者180例(HBeAg阳性组)和HBs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抗-HBc阳性患者110例(HBeAg阴性组)的血清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其PreS1Ag,及用PCR方法检测其HBV-DNA,通过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eAg阳性组中,HBV-DNA阳性为179例,阳性率99.4%,PreS1Ag阳性为163例,阳性率为90.6%,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为51例,阳性率46.4%,PreS1Ag阳性为44例,阳性率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eS1Ag与HBV-DNA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并且其敏感性较HBeAg为高;PreS1Ag与HBeAg联合检测对判断HBV的存在和复制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5项血清学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TRFIA同时测定188例患者HBV血清标志物5项指标。结果两种方法测定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4.7%、96.8%、95.7%、89.4%和90.4%,经成组卡方检验,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P〈0.01),经配对卡方检验,两种方法检测HBsAg、抗-HBs、HBeAg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抗-HBe、抗-HBc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FIA法阳性率高于ELISA法。结论TRFIA法是一种灵敏、特异、准确的定量检测方法,对评估HBV感染后病情转归及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免疫标志物不同模式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技术对619例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患者血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结果HBsAg( )/HBeAg /抗-HBc( )组、HBsAg( )/抗-HBe( )/抗-HBc( )组、HB-sAg( )/抗-HBc( )组、单项抗-HBc( )组及抗-HBs( )组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44%、32.26%、24.71%、7.14%和2.50%,HBsAg( )/抗-HBs( )/抗-HBe( )/抗-HBc( )组阳性率为15.79%。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eS1Ag 、PreS2Ag 在HBsAg( )/HBeAg(-)、HBsAg( )/HBeAg 的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1.85%、91.64%和18.36%、46.43%。结论HBeAg、PreS1Ag与HBV-DNA高度相关,可作为HBV复制的免疫指标,HBsAg( )/抗-HBs( )同时存在可能与HBV基因变异或不同亚型二次感染有关,HBe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有相关性,HBsAg( )的S/CO值与HBV-DNA定量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5项由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组成,以下将按如上顺序直接给出结果,阴性(-),阳性(+)。  相似文献   

16.
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市晋安区520例体检人员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标志物分布情况。方法采用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结果老年组HBsAg阳性率(25.3%)显著高于青年组(8.6%)和中年组(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抗-HBs阳性率(71.9%)明显高于中年组(38.5%)和老年组(44.2%),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和老年组抗-HBs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抗-H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青年组和中年组抗-HBc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组人群HBsAg阳性率较低(8.6%),但抗-HBs阳性率最高(71.9%),这可能是我国推行乙肝疫苗接种所产生的效果。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提示其为HBV易感人群。老年组人群抗-HBs阳性率较高,可能是HBV既往感染引起的免疫应答结果。  相似文献   

17.
黄静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8):706-707,709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在感染者不同模式血清标志物(HBV-M)中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386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标本的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HBsAg、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抗-HBe、抗-HBc,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前S1抗原在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HBeAg阳性组的阳性率显著增高,分别为87.1%和84.6%;在HBsAg阳性、抗-HBc阳性、和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以及HBsAg阳性组前S1抗原的阳性率依次为60.0%、49.8%和33.3%;HBeAg阳性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86.7%,明显高于HBeAg阴性组51.0%(P0.01);386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前S1抗原阳性率为60.1%,HBeAg阳性率为25.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S1抗原作为HBV感染、复制的指标较HBeAg更敏感,可补充和完善乙肝五项检测的不足,尤其对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能更好地反映病毒的复制状态和传染性,同时对病情的预后和疗效的判断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学标志与其病毒DNA表达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标志(HBVM)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分别对1 573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血清进行HBVM(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及HBV DNA检测.结果 HBsAg( )、HBeAg( )、抗-HBc( )模式,HBV DNA≥103 copy/ml检测率高达91.84%,其余HBsAg( )、抗-HBe( )、抗-HBc( )为58.13%,抗-HBe( )、抗-HBc( )模式为33.33%,抗-HBs( )、抗-HBe( )、抗-HBc( )为16.28%,抗-HBs( )模式为10.53%及HBVM全部阴性模式10.00%,并对HBVM各种模式HBV DNA表达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HBsAg( )、HBeAg( )、抗-HBc( )模式,HBV DNA拷贝值由低(≥103 copy/ml)向高(108 copy/ml),且50.20%乙肝患者在107~108 copy/ml范围内.HBVM其余模式,多数患者集中在较低拷贝值范围内(103 copy/ml).分别是HBsAg( )、抗-HBe( )、抗-HBc( )为71.4%,抗-HBs( )、抗-HBe( )、抗-HBc( )为42.86%,抗-HBe( )、抗-HBc( )为66.70%.结论 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72.38%血清HBV DNA≥103 copy/ml,且HBsAg( )、HBeAg( )、抗-HBc( )模式的血清中HBV DNA≥103 copy/ml检出率及HBV DNA的拷贝值均明显大于其他各种模式(P<0.05),病毒复制活跃,传染力强,但其余模式仍可能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9.
徐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1249-125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大、小三阳血清与乙肝病毒(HBV)DNA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对42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为乙肝大、小三阳的血标本,进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定量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组(HBsAg、HBeAg、抗-HBc阳性)147例,HBV-DNA阳性141例,阳性率为96%;小三阳组(HBsAg、抗-HBe、抗-HBc阳性)273例,HBV-DNA阳性195例,阳性率为71%。结论HBsAg和HBeAg可作为检测HBV感染和复制的量化指标;HBV定性和HBV-DNA同时检测,对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药物疗效观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乙型肝炎感染者不同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榆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430例血清中,有232例HBVDNA阳性,占54,0%。血清HBsAg、HBeAg、抗-HBc阳性者HBVDNA阳性率占94.8%,≥106copies/ml占65.9%;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占29.4%,≥106copies/ml占17,5%。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4.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