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的关系。方法:采用甲基特异性PCR的方法分别检测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和53例OSCC组织中APAF1基因的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结果:2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无1例检测到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53例OSCC组织中有41例(77.36%)APAF1基因启动子区完全甲基化,5例(9.43%)APAF1基因部分甲基化,总甲基化率为86.79%(46/53),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甲基化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PAF1基因的甲基化与病理分级、年龄、性别无关。结论:APAF1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该基因在OSCC组织中表达降低的机制之一,基因甲基化引起的基因功能静默可能与OSCC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p16m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800nmol/L范围内不同浓度的TSA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CC-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 tionspecific PCR,MSP)、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lotionPCR,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分析不同时间(2、4、8、16、24h)100nmol/L TSA处理前、后ACC-2细胞中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及p16^INK4a mRNA表达的变化。采用SAS6.1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TSA在50nmol/L浓度即能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增殖(P〈0.05),并使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浓度和时间依赖性。100nmol/L TSA处理ACC-2细胞2—16h后,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消失;处理2之4h后,p16^INK4a mRNA表达显著增高。结论:TSA可能通过改变组蛋白乙酰化的水平影响p16^INK4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水平,使p16^INK4a基因表达升高,影响细胞周期,从而有效抑制ACC-2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中DNA甲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细胞系中抑癌基因甲基化状况及其与mRNA、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ACC细胞系ACC-2、ACC-3、ACC-M中E-钙黏着蛋白(E-cadherin,E-cad)、p16、RASSFlA、DAPK、MGMT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况。应用RT-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cad、p16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3个ACC细胞系中均检测到E-cad、p16基因的甲基化,而没有RASSFlA、DAPK、MGMT基因的甲基化;mRNA和蛋白水平均未检测到E-cad的表达,均检测到p16的表达。结论ACC细胞系中,E-cad、p16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是常见事件,甲基化可能是E-cad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组织中抑癌基因P16、P15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病理学及人口学资料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以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黏膜科口腔白斑87例和口腔癌39例,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为对照,采用内切酶消化法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P16和P15甲基化状态进行研究.结果:正常口腔黏膜中,P16、P15启动子区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口腔白斑中P16和P15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41.38%和44.83%,与正常对照相比显著增高(P<0.001);口腔鳞癌P16和P15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20.51%和23.08%,与正常对照相比明显增高(P<0.05).P16、P15启动子甲基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性质、类型、吸烟等因素无相关性.结论:抑癌基因P16和P15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口腔黏膜白斑和早期癌变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16基因和miR-137基因在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变中的作用。方法:利用甲基化特异性的PCR技术分别检测10例OLP、10例口腔鳞癌(OSCC)新鲜组织样本中p16基因和miR-137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状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OLP中p16基因和miR-137基因的甲基化率为20%(2/10)和50%(5/10);OSCC中p16基因和miR-137基因甲基化率分别为50%(5/10)和60%(6/10)。两种基因甲基化率无明显差异(P>0.05),由于样本偏少,两种样本中基因甲基化水平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p16和miR-137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期分别相关。结论:OLP的上皮组织中存在着p16和miR-137基因的异常甲基化,男性、高龄较易出现p16和miR-137基因的甲基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口腔黏膜鳞状细胞癌(OSCC)中pRb、CDK4c、yclinD1、p16INK4a等细胞周期调控因子的表达状况和相互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47例OSCC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pRb、CDK4c、yclinD1和p16INK4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随访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47例OSCC中,pRb、CDK4、cyclinD1和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60%、74%和38%,与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cyclinD1的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p16和pRb呈负相关(r=-0.312)。结论p16/Rb通路蛋白的异常表达和OSCC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cyclinD1可作为OSCC预后的辅助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正常人口腔黏膜全基因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DNA免疫沉淀技术检测正常人口腔黏膜全基因组甲基化。结果:正常人口腔黏膜中检测出的甲基化CpG岛占总数的16.4%,其中,位于基因启动子区段的甲基化CpG岛占40.2%,甲基化CpG岛和甲基化基因均主集中于1、2、16、17、19号染色体,甲基化的基因主集中在与癌症、MAPK、钙信号相关的通路中。结论:人正常口腔黏膜存在甲基化现象,甲基化CpG岛主集中在富含基因的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雌激素受体在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为探讨雌激素对牙周组织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原代细胞爬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s,ER)-α、β行SABC染色;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ER-α、ER-βmRNA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ER-β蛋白的表达。结果ER-α和ER-β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ER-β表达强于ER-α。分别计算ER-α、ER-β对应蛋白条带灰度值与内参β-肌动蛋白条带灰度值的比值,得到A组细胞ER-α、ER-β相对灰度值的均值为(0.80±0.08)和(1.05±0.11),B组细胞则为(0.95±0.09)和(1.13±0.10),ER-α和ER-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ER-β的条带较ER-α对应的蛋白条带浓,即ER-β蛋白的相对丰度大于ER-α。但对于同一受体亚型,无论是ER-α或ER-β,A、B组间蛋白条带灰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雌激素非处理组和经雌激素处理组在ER蛋白表达水平上无明显差异。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其受体ER-α、ER-β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性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M)、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Mdm2的表达情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LP组织、33例OSCC组织中P53、Mdm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53蛋白在NOM、OLP及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Mdm2蛋白在NOM中不表达,在OLP中呈现弱阳性表达,在OSCC不同病理分级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各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53蛋白、Mdm2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53、Mdm2蛋白的表达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CXCR4、P-Akt的表达与分布,了解CXCR4、P-Akt与OSCC恶性表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0例OSCC组织标本和对照组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中的CXCR4、P-Akt的表达进行检测,应用计算机辅助图像分析仪对表达结果进行图像分析,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XCR4、P-Akt在OSCC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且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OSCC分化程度高的癌组织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分化程度低的癌组织(P〈0.05),CXCR4、P-Akt蛋白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组较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CXCR4、P-Akt在OSCC组织中的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OSCC的病理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erbB-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3年6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的石蜡包埋组织蜡块60例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蜡块30例,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C—erbB-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C—erbB-2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1.7%、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28.3%、0;OSCC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OSCC组织中C—erbB-2蛋白表达、基因扩增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相关(χ^2=10.808、17.100、4.627,χ^2=8.840、20.044、5.102,均P〈0.05)。结论C—erbB-2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以将其作为判断OSCC的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DNA甲基化紊乱会增加人类罹患肿瘤的危险性.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研究中,以癌相关基因高甲基化研究相对较多,以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为主,多集中于健康黏膜-癌旁健康组织和肿瘤组织,以肿瘤早期诊断和恶性转化判定为目的.OSCC全基因组甲基化水平研究多采用高通量检测技术.获得癌前病变与健康黏膜、鳞状细胞癌与癌前病变、鳞状细胞癌与健康黏膜的DNA甲基化数据及DNA甲基化差异表达情况,可为下一步候选基因DNA甲基化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MT1-MMP)在口腔鳞癌(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对OSCC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40例OSCC及癌旁组织样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本中MT1-MMP及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mRNA表达。采用小干扰RNA(siRNA)靶向干扰HSC3细胞MT1-MMP基因,实验分为siControl、siMT1-MMP、siContro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iMT1-MMP+TGF-β1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MT1-MMP、E-cadherin、TGF-β信号通路相关蛋白CUTL1及Wnt5a的表达。结果:相对于癌旁组织,OSCC组织中MT1-MMP mRNA水平为高表达,E-cadherin为低表达(P<0.05);在干扰MT1-MMP表达后,HSC3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与siControl和siMT1-MMP组比较,siControl+TGF-β1组和siMT1-MMP+TGF-β1组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NQO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的表达,研究NQO1生物可激活药物β-拉帕醌(β-Lapachone)体外抑制OSCC发生与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HC)检测50例OSCC组织和9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NQO1蛋白的表达,分析NQO1表达与OSCC患者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2)体外常规培养HN22和HSC4细胞。采用CCK-8、平板克隆实验检测β-Lapachone对OS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β-Lapachone在OSCC细胞凋亡中作用;(3)β-Lapachone处理后,检测OSCC细胞活性氧(ROS)生成。在ROS抑制剂NAC(N-acetyl-L-cysteine)干预下,检测β-Lapachone对OSCC细胞的抗增殖能力是否有影响。结果:(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NQO1蛋白在OSCC中表达阳性率和强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P<0.05);χ2检验结果显示,NQO1蛋白表达水平与OSCC患者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值分别为0.007和0.041);(2)CCK-8、平板克隆、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体外分离纯化的人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是否有雌激素受体(ER)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RT-PCR技术检测PDLSCs中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检测显示ER-α、ER-β在牙周膜干细胞内均呈棕黄色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Westem blot与RT-PCR测定结果显示,PDLSCs中ER-α及ER-β表达高于相同来源的牙周膜细胞,PDLSCs中ER-α表达高于ER-β,且在雌激素作用下ER-α及ER-β表达均增加.结论:体外分离纯化的PDLSCs中存在雌激素受体(ERα、ERβ)的表达,且受雌激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D44v6、HIF-1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两者相关性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IF-1α和CD44v6在65例OSCC和20例正常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HIF-1α和CD44v6在O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08%和87.69%,均高于正常组织15.0%和10.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D44v6和HIF-1α在OSCC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391,P〈0.01)。结论:HIF-1α和CD44v6在OSCC组织中呈过表达,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OSCC增殖、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启动子 P3在涎腺多形性腺瘤(SPA)中的甲基化状态。方法:收集26例SPA 组织及瘤旁相对应的正常涎腺组织,10例涎腺恶性肿瘤(恶性多形性腺瘤除外)及10例正常涎腺组织,应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 PCR(nMSP)检测 IGF-II 启动子 P3的甲基化状态。对其中10个样本(SPA 及正常组织3对,恶性肿瘤及正常组织2对)采用焦磷酸测序(pyrosequencing)检测。结果:9例 SPA 中 IGF-II 启动子 P3呈低甲基化状态改变,其余为部分甲基化和甲基化。正常涎腺组织及涎腺恶性肿瘤组织未出现低甲基化改变。结论:IGF-II 启动子 P3低甲基化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口腔鳞癌发展过程中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在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ncer,OSCC)发展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役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粘膜、10例上皮单纯增生、15例上皮异常增生及32例OSCC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和上皮单纯增生组织中VTEN蛋白全部阳性表达;上皮异常增生组织中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3.3%;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1.9%,其中高、中、低分化OSCC组织中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5%和33.3%。PTEN在OSCC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但与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结论:OSCC组织(尤其低分化)中PTEN蛋白的阴性表达率较高.说明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并评估其在OSCC发生、发展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以石蜡包埋组织芯片为材料,分别采用免疫组化SP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辽宁省人民医院2003年1-6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为OSCC存档石蜡包埋组织蜡块103例及3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EGFR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结果 EGFR蛋白在OSCC、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2.7%和3.3%;扩增阳性率分别为31.1%和0;OSCC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在OSCC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基因扩增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均无相关性(P&gt;0.05),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lt;0.05)。结论EGFR与OSCC的发生、发展有关,可将其作为判断O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