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化还原因子1(Ref-1)是一种多功能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对氧化性损伤的DNA进行修复和调节转录因子的DNA结合活性.本文重点综述其生物学功能及其在氧化性损伤对p53调节、肿瘤、缺血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机体在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可引起DNA氧化性损伤,损伤率与代谢率有关;环境中许多化学、物理因素也可通过氧自由基介导DNA损伤.DNA氧化性损伤同许多年龄有关的退行性疾病关系密切。机体有多水平抗DNA氧化机制,某些外源物质有类似作用。oh~8dG(8-羟基-2‘-脱氧鸟苷)被证实是一个很好的DNA氧化损伤的生物学标记,HPLC/EC法能有效分析组织DNA和尿中oh~8dG的含量。该方法在遗传毒理学、抗衰老医学、肿瘤病因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BRCA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 1 7q1 2 2 1 ,编码蛋白含有 1 86 3个氨基酸残基。BRCA1蛋白具有许多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 ,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包括细胞周期调控 ,DNA损伤修复 ,基因的转录调节 ,细胞凋亡和泛素化等。BRCA1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对BRCA1分子功能尤其是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的研究 ,将有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机理。因此本文就BRCA1的结构及其在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BRCA1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7q12-21,编码蛋白含有1863个氨基酸残基。BRCA1蛋白具有许多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的位点,通过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其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周期调控,DNA损伤修复,基因的转录调节,细胞凋亡和泛素化等。BRCA1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乳腺癌及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对BRCA1分子功能尤其是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的研究,将有利于阐明肿瘤发生的机理。因此本文就BRCA1的结构及其在DNA损伤修复和转录调节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田庆印 《现代免疫学》1997,17(5):315-317
<正>近年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由于动脉壁的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受多种危险因子的损伤而使机体产生的一种过度的炎症增生性反应过程,其中大量的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血管调节因子参与了此反应过程。低密度脂蛋白(LDL)发生氧化修饰形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是AS发生发展的关键步骤,它可以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产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发挥其致AS效应。本文就OX-LDL对AS发生发展关系较为密切的几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的影响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是一种非组蛋白性核蛋白,除了能与DNA结合并调节着染色体的架构外,它还能作为一种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参与风湿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尽管HMGB1主要位于细胞核内,但它在细胞活化和细胞死亡时可以转位至细胞质以及细细胞外空间.在细胞外,HMGB1的活性随半胱氨酸残基的氧化还原状态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其中半胱氨酸残基是其与TLR4结合所必需的.HMGB1除了直接刺激细胞外,它还能通过与细胞因子以及其他内源和外源的因子形成免疫复合物而发挥作用.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滑液以及该疾病的动物模型中,核外HMGB1的表达量增加.在动物模型中阻断HMGB1表达能使疾病减轻.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能与DNA相互作用的HMGB1是免疫复合物的组成部分.总之,HMGB1可以是风湿性疾病中的一个重要中介物和生物标志,有希望成为有价值的新靶点用于治疗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7.
背景:紫外线照射是引起皮肤肿瘤的重要环境因素,与其诱导氧化应激反应有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是调节细胞内抗氧化应激反应的重要转录因子,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为其特异性受体,目前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胞浆蛋白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抗氧化系统与皮肤紫外线损伤的关系受到密切关注。 目的:观察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DNA氧化损伤及光致癌作用,研究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诱导小鼠皮肤肿瘤形成的影响。 方法:取8周龄雌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基因敲除(Nrf2-/-) BALB/c小鼠和野生型(Nrf2+/+)BALB/c小鼠,以100 mJ/cm²剂量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小鼠背部4 h。另取Nrf2-/-小鼠和Nrf2+/+小鼠以300 mJ/cm²剂量的中波紫外线对小鼠背部进行长期照射,每周3次,连续36周。 结果与结论:Nrf2-/-小鼠表皮内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阳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Nrf2+/+小鼠(P < 0.05),Nrf2-/-和Nrf2+/+小鼠中波紫外线长期照射诱导皮肤肿瘤数目和发生率接近(P > 0.05),且皮肤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相似,提示核因子E2相关因子2对急性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DNA损伤具有抗氧化防护作用,在长期中波紫外线照射致癌过程中,转录因子核因子E2相关因子2的活性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对抗氧化基因硫氧还蛋白的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但从基因治疗的角度对其研究较少。 目的:采用硫氧还蛋白转染Neuro-2A细胞,观察细胞内表达相应蛋白因子对细胞的具体保护效果,并分析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以质粒PIRES2-EGFP-TRX转染Neuro-2A细胞,经RT-PCR鉴定,建立能够稳定表达硫氧还蛋白的细胞株。利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正常细胞及转染细胞,建立氧化应激模型。观察受到氧化损伤后两组细胞的形态学、存活率、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浓度及细胞内DNA链断裂情况。 结果与结论:经H2O2作用后,两组细胞形态均出现损伤,但转染组细胞比正常组细胞损伤减轻、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增高、DNA链断裂程度减轻。说明人类硫氧还蛋白基因可以在Neuro-2A细胞中被重组并顺利表达,对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维持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从而保护细胞DNA免受氧化性损伤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对DNA造成损伤后,对人叉头蛋白转录因子(FOXO1)核质分布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肺腺癌细胞系H1299,经不同浓度MNNG处理细胞后,采用彗星电泳、细胞免疫荧光、Western blot等方法,对细胞DNA损伤程度、FOXO1核质定位情况及GADD45蛋白表达变化进行检测。结果 H1299细胞DNA损伤程度随MNNG处理浓度增加而显著增强,伴随DNA损伤程度的加深,FOXO1转录因子在核内的分布逐渐增加,且在细胞DNA发生损伤4h后GADD45表达升高。结论 MNNG能造成H1299细胞DNA损伤,并促进FOXO1转录因子的核转位,从而启动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0.
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inducible factor-1,HIF-1)是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形成的二聚体,其功能是体内氧平衡的主要调节因子,它通过与靶基因特定序列DNA结合而调控它们的转录.新近研究发现HIF-1参与了与妊高征相关的低氧反应基因表达的调节,在妊高征病理生理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就HIF-1与妊高征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激素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探明其病因学机制,仍然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目的:观察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与骨细胞凋亡在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的病理改变。方法:4月龄日本大耳白兔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10只。其中3组兔分别给予激素联合内毒素、单纯激素、单纯内毒素处理,另1组做空白对照。分别于最后一次给药后第2,4周处死实验动物,每次每组5只。光镜下计数各组兔股骨头空缺骨陷窝、电镜观察骨细胞形态变化、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结果与结论:与其他3组比较,激素联合内毒素组第2,4周空缺骨陷窝率、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率及第4周骨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增高(P < 0.01);其他3组之间空缺骨陷窝率、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率及骨细胞凋亡率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激素联合内毒素组空缺骨陷窝率与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0.793)。结果提示在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早期,骨髓造血细胞DNA氧化损伤与骨细胞凋亡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变化过程,前者先于后者发生,骨细胞的死亡方式为凋亡。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2.
TopBP1(topoisomeraseⅡbeta-bindingprotein1)和ATR(ataxia-telangiectasiamutated-andrad3-re-lated)-ATRIP(ATR-interactingprotein)通过调节一些因子在DNA损伤检控点(DNAdamagecheckpoint)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TopBP1可以激活ATR-ATRIP的复合体。文章着重阐述了TopBP1和ATR-ATRIP如何调控细胞周期并发挥其维护基因组完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核转运因子CSE1L在化疗后神经母细胞瘤DNA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并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为神经母细胞瘤诊疗提供线索和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19例未化疗和28例经化疗的神经母细胞瘤组织中CSE1L表达水平进行分析.阿霉素处理SH-SY5Y细胞6小时和12小时建立DNA损伤模型,并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DNA损伤修复标志物g-H2AX和53BP1在DNA损伤位点的聚集情况;免疫印迹检测阿霉素诱导DNA损伤后CSE1L以及53BP1、FEN-1和EXO-1等DNA损伤相关蛋白的变化水平.慢病毒敲减CSE1L后,免疫印迹检测CSE1L、53BP1、FEN-1和EXO-1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未化疗组CSE1L阳性率(73.7%)高于化疗组(42.9%)并具有显著差异(卡方检验P=0.037);阿霉素可诱导DNA损伤修复标志物g-H2AX和53BP1在DNA损伤位点的聚集;并诱导53BP1、CSE 1L、FEN-1的表达水平在处理6小时先增高、在12小时降低,EXO-1表达持续增高;敲减CSE1L可降低53BP1和FEN-1表达,但促进EXO-1表达.结论 CSE1L在化疗后神经母细胞瘤样本中表达降低,并参与DNA损伤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4.
APE1/Ref-1基因结构及其表达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APE1/Ref-1)是生物大分子功能复合体的一个范例。它在DNA的碱基切除修复、对转录因子的氧化还原调控和活性氧簇的调控等多个重要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作用。文章综述了APE1/Ref-1表达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展望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p53基因与DNA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NA的损伤修复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环节的复杂修复系统。p5 3基因以多条信号通路 ,多种调控方式参与 DNA修复。它可以通过其下游一系列靶基因 p2 1、gadd4 5等调控细胞周期 ,使细胞停滞于 G1 期、G2 期等检测点 ,从而使受损 DNA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多因子参与的修复过程 ;也可以与 DNA修复因子 RPA、PCNA、XP p4 8基因等相互作用 ,直接参与 DNA修复 ;还可以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参与 DNA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影响。方法:构建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SIRT1的表达变化。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转染pc DNA3. 1-SIRT1,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效率。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Caspase-11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结果: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pc DNA3. 1-SIRT1转染后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SIRT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水平升高,细胞中CHOP、Caspase-11蛋白水平升高,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升高。过表达SIRT1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经缺氧复氧处理以后,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水平降低,细胞中CHOP、Caspase-11蛋白水平降低,细胞培养液中LDH水平降低。结论:SIRT1具有减轻缺氧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其可减少细胞分泌炎性因子,作用机制与内质网应激介导的Caspase-11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背景: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是脊髓损伤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过程中发生发展机制比较多,对于人参皂甙Rg1干预调节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脊髓损伤发作用的文献鲜有报道。目的:通过人参皂甙Rg1干预结合转化生长因子β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分子蛋白水平上表达量的变化来研究人参皂甙在脊髓损伤后对脊髓及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以撞击法建立脊髓损伤模型。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在造模后24 h以10 mg/kg的人参皂甙Rg1腹腔注射,1次/d,连续14 d。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降低,脊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人参皂苷Rg1干预组大鼠血清中的丙二醛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增加,脊髓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表达水平降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水平升高。提示人参皂苷Rg1对损伤的大鼠脊髓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因的稳定性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具有重要作用。DNA随时面临损伤因子的威胁,一旦DNA发生不可逆损伤将会导致基因的不稳定,甚至诱发肿瘤形成。但机体具有DNA损伤修复、细胞凋亡调控系统可以及时修复损伤的DNA以维持基因的稳定性。有研究表明Rad9、Rad1、Hus1基因参与DNA的损伤修复和细胞凋亡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明确关系。本文将对目前Rad9、Rad1、Hus1基因的研究以及与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细胞内DNA结构的完整性对于遗传物质的稳定、蛋白质的正确翻译以及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维持至关重要.DNA损伤后的修复,特别是单链DNA结合蛋白(Humansingle-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HSSB1)在DNA损伤后的修复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缺乏HSSB1的细胞显示出DNA稳定性下降、对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敏感性增强、ATM检查点以下途径的活性丧失,紧随DNA损伤修复与DNA双链断裂同源重组(homologous recombination,HR)效率降低.研究还显示HSSB1结合并保护P21从泛素化介导的降解,与肝癌、肺癌和胃肠道癌症的发生存在负性关系.因此预测HSSB1可能用作恶性肿瘤治疗的靶点,并判定治疗效果的一种指标.鉴于此,本文就HSSB1在细胞中近期研究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