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东菱克栓酶(DF-521)对在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的溶栓时间和机制。方法 采用光化学诱导法和静脉注射荧光素钠制作大鼠肠系膜微动脉血栓模型,经显微电视摄像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定量分析不同剂量组DF-521的溶栓时间以及血管再通程度。  相似文献   

2.
董艳辉  马新艳 《医学信息》2006,19(3):529-529
我科2005年2月至7月应用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东菱克栓酶治疗脑梗塞对血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对脑梗塞患者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前后 ,观察血流变的变化 ,进一步分析血流变对诊断治疗预防脑梗塞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38例脑梗塞患者 (男20例 ,女18例 )在发病72h之内给予东菱克栓酶 (DF -521)治疗 ,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指标。正常对照组是相似年龄的38人 (男21例 ,女17例 )。结果脑梗塞组治疗前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后血流变各项指标均显著性降低 (P<0.05) ,其中纤维蛋白原下降幅度较大 (P<0.001)。结论东菱克栓酶主要作用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栓溶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对凝血与纤溶系统的影响及意义。方法检测3C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水平。正常对照组20人。结果脑梗死患者组治疗前跟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组PT、APTT较短,纤维蛋白原含量较高,D-二聚体稍有增加;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T、APTT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大幅降低,D-二聚体含量大幅增加(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用东菱克栓酶治疗后,使高凝变为低凝,激活纤溶系统,从而栓予溶解及血管再通。凝血和纤溶系统在整个疾病过程中起到了中间环节的作用,观察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变化对诊断及治疗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发病年龄也出现年轻化。频繁发作的TIA更是神经内科的急症,迅速终止TIA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项重要原则。东菱克栓酶((DF-521))为一种单一成分的酶制剂,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迅速控制TIA发作,疗效确切。我院于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应用DF-521治疗TIA患者38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将糖尿病足病人按病情轻重分为6级,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东菱克栓酶静脉点滴,用药前、用药4周后分别进行血液流变学及双下肢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检查血管内径,血流量,频谱宽度),观察东菱克栓酶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应用东菱克栓酶治疗糖尿病足总有效率89.5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血管内径、血流量、频谱宽度的改善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结论:东菱克栓酶是治疗糖尿病足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蛇毒类制剂具有明显的降纤作用,已有的信息表明蛇毒在治疗 缺血性脑血管病前景良好。降纤酶属于目前国产的新型高效蛇毒类抗凝溶栓药物,我院已于近年将其用于临床,并将其与东菱克栓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和降纤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择72例急性缺血性血管疾病住院病人,且经头颅CT排除颅内出血性疾病,年龄在75岁以下,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在2.0~6.0g/L之间。72例病人按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应用降纤酶常量组、东菱克栓酶常量组及降纤酶倍量组。三组年龄、性别、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东菱克栓酶对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使用东菱克栓酶治疗高纤维蛋白原血症 ,应用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 ,观察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结果 :高纤维蛋白原血症治疗前甲襞微循环的总积分值及流态、袢周状态积分值明显高于治疗后 ,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东菱克栓酶可以有效地改善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甲襞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观察了太极通天液对肾上腺素诱导的大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作用,实验结果发现:太极通天液对肾上腺素引起的微动脉收缩、血流停止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推迟血流停止时间,使血管收缩程序减轻,且可促进管径的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对胃癌及鼻咽癌荷瘤裸鼠转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人胃癌及鼻咽癌细胞株分别接种裸鼠背部皮下,同时每周二次裸鼠腹腔内注射东菱精纯克栓酶,70天处死裸鼠,观察裸鼠转移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组,胃癌及鼻咽癌荷瘤裸鼠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东菱精纯克栓酶对胃癌及鼻咽癌荷瘤裸鼠转移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用人胃癌及鼻咽癌细胞株分别接种裸鼠背部皮下,同时每周二次裸鼠腹腔内注射东菱精纯克栓酶,70天处死裸鼠,观察裸鼠转移情况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组,胃癌及鼻咽癌荷瘤裸鼠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东菱精纯克栓酶对胃癌及鼻咽癌荷瘤裸鼠转移能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降低血液和粘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系膜微动脉形态、超微结构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雄性SHR随机分为三组,每组6只,其中两组分别用螺内酯20mg/kg/天、缬沙坦30mg/kg/天溶于饮水中灌胃,连续治疗13周,对照组不用药,正常饮水,并与WKY大鼠(6只)比较。鼠尾法测量大鼠动脉收缩压;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管壁与管腔横截面积比;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结构的变化;用RT-PCR方法检测肠系膜微动脉Ⅰ型胶原mRNA水平。结果:实验第13周末,SHR对照组血压明显高于WKY组(P<0.01);缬沙坦组和螺内酯组血压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缬沙坦组的血压与WKY组接近(P>0.05)。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大鼠肠系膜微动脉的中膜厚度/管腔半径值及中膜面积/管腔面积值仍显著大于WKY组(P<0.05),但较SHR组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镜见SHR肠系膜动脉壁有大片纤维组织增生,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肠系膜动脉壁内仅见少许纤维组织增生。螺内酯组和缬沙坦组Ⅰ型胶原mRNA水平明显低于SHR对照组(P<0.01)。结论:螺内酯和缬沙坦均能抑制SHR的Ⅰ型胶原合成,表明盐皮质激素受体和AngⅡ受体在高血压阻力血管的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探讨应用动脉造影在骨折术后下肢动脉急性血栓形成的溶栓方法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10例骨折术后下肢动脉急性血栓形成,均行骨折内固定术,其中1例骨折内固定并血管吻合术后形成,通过造影确定栓塞的程度、范围、部位后,在抗凝的同时用尿激酶溶栓,开通后常规口服抗凝剂3个月。结果 10例急性形成的血栓均溶解,患肢远端血运明显改善或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骨折内固定术后急性形成的血栓通过造影明确栓塞的部位、程度、范围。然后采取急诊溶栓措施可有效地解除动脉闭塞。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重组葡激酶对颈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方法 :将 34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 (8只 )、重组链激酶对照组 (8只 ,2 0万IU/kg)、重组葡激酶大剂量组 (10只 ,4万葡激酶单位 /kg)、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 (8只 ,8千葡激酶单位 /kg)。用血管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制成富纤维蛋白的颈动脉血栓 ,分另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葡激酶 ,记录并分析血流水平、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后血流曲线、出血及失血量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重组葡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溶栓后血管开放的时间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延长 (P <0 .0 5 ) …  相似文献   

16.
动脉血栓靶向定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99m锝标记DD单抗在动脉血栓靶向定位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复制家兔股动脉血栓模型, 将99m锝标记的抗DD单抗体注入动物体内, 以放射免疫显像检测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血栓部位的分布。结果:99m锝标记单抗注射后5 min, 血栓处放射性核素的分布即显著多于健侧, 10 min和30 min后, 更为明显。而单纯血管钳夹0.5-3 h均未造成99m锝标记率升高。注射99m锝标记单抗后, 动物未见不良反应和主要器官的病理改变。结论:99m锝标记抗DD单抗可对实验性动物动脉血栓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胰腺炎 (acutepancreatitis ,AP)病情发展过程中吞噬刺激素 (Tuftsin ,Ts)及其抑制物对胰腺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 4组 ,每组 18只 ,分别为对照组、AP组、AP +Ts组、AP+Ts抑制物组。胰胆管逆行注射 4%牛磺胆酸钠建立AP模型 ,Ts及其抑制物组自制模 2 0min后从股静脉注入Ts或其抑制物 75ug/kg。按随机原则在制模后 3、6、12h分批处死 ,留取胰腺 (体部 )组织甲醛固定 ,HE染色光镜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程度 ,纤维素染色观察微血栓情况 ,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 5 0个视野 ,计数微血栓数量。结果 :制模后各组在不同时间段微血栓数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 ;AP组、AP +Ts组、AP +Ts抑制物组在 3、6、12h各组各时间段之间比较微血栓数量逐渐增加 ,差别均有显著性 ;AP +Ts组在制模后各时间段均较AP组微血栓数量明显增加 ;AP +Ts抑制物组在制模后 6、12h微血栓数量明显减少 ,与单纯AP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制模后 3h微血栓数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在急性胰腺炎进展过程中Ts使胰腺微血栓数量增加 ,胰腺微循环障碍加重 ;应用Ts抑制物可使胰腺微循环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组葡激酶对颈动脉血栓的溶栓效果. 方法: 将34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重组链激酶对照组(8只, 20万IU/kg)、重组葡激酶大剂量组(10只, 4万葡激酶单位/kg)、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8只, 8千葡激酶单位/kg). 用血管内注射凝血酶的方法制成富纤维蛋白的颈动脉血栓, 分另静脉滴注生理盐水、重组链激酶和不同剂量的重组葡激酶, 记录并分析血流水平、溶栓开始时间、溶栓后血流曲线、出血及失血量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 重组葡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溶栓后血管开放的时间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延长(P<0.05), 溶栓开始时间明显缩短(P<0.01), 重组葡激酶组和重组链激酶组之间无差异(P<0.05). 出血时间差值、脑组织及内脏出血的大体观察及脑组织出血的病理观察方面, 四个组间均无差异. 在失血量上, 重组葡激酶大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相似, 均少于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和重组链激酶组(P<0.05), 重组葡激酶小剂量组和重组链激酶组间无差别(P<0.05). 结论: 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的重组葡激酶具有一定的溶解富纤维蛋白血栓的效果, 其药效及副作用相似于20万IU/kg剂量的重组链激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依昔苯酮(Exifone,Fxf)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法观察Exf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BFV)、血流状态(BFS)、细动脉管径(AD)、细静脉管径(VD)及血流量(BFR)的变化。结果 当Exf给药30min后,Exf2.7mg/kg、5.4mg/kg和10.8mg/kg组能明显增加BFV,增加面分率分别为14.19%、22.55%和25.14%。AD增加面分率分别为21.01%、24.64%和31.97%。VD增加百分率分别为5.47%、14.19%和18.27%。BFS得到明显改善,毛细血管开放数呈增加趋势。结论 Exf具有明显改善大肠系膜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新型溶栓方式——使用纳米级载体辅助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进行溶栓,并与t-PA治疗比较溶栓效率。方法 30只SD大鼠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生理盐水组(生理盐水0.1 mL)、单纯溶栓药物组(t-PA 0.1 mL)和载药纳米载体组(载有t-PA的载体)。采用麻醉动物、手术切开、三氯化铁浸润建立大鼠股静脉急性血栓模型,在氯化铁处理20 min后从远端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时间均为4 h,每间隔1 h使用激光散斑血流成像系统监测股静脉血流状态。绘制每组样本相对血流量变化曲线,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生理盐水组、单纯溶栓药物组、载药纳米载体组的血流灌注恢复率分别为-7.80%、21.36%、6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载药纳米载体组中样本治疗后血流量恢复明显升高。结论 与传统溶栓药物治疗t-PA组相比,载药载体组溶栓效率更高,该载体可在血栓治疗中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