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1279-1280
分析血清炎症因子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选择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发病24h内的血清白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观察,选择彩超诊断仪对颈动脉斑块性质和颈动脉内膜厚度进行检测。试验组血清IL-6、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颈动脉中层增厚、强回声斑块、低回声斑块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清炎症因子表现呈正相关;临床在防治脑梗死时应加强早期干预,进而让脑梗死的发生率有效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98例急性脑梗死脑动脉狭窄患者,按照脑动脉狭窄程度(TIMI分级)分为I级组29例,II级组41例和III级组28例,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的扩张性、僵硬度、斑块指数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分析脑动脉狭窄程度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I、II、III级组患者的IMT、僵硬度、斑块指数及TNF-α、IL-6、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扩张性显著低于对照组;三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IMT、僵硬度、斑块指数与TNF-α、IL-6及CRP水平呈正相关,扩张性与TNF-α、IL-6及CRP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炎性因子均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及标记物,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狭窄程度存在相关性,通过监测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陈万义  张庆民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8):1090-1092,1096
目的探讨急性滑膜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情况,同时观察急性滑膜炎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滑膜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关节腔有无积液形成分为积液组(60例)和非积液组(60例),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6水平,荧光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PCT水平;同时分析其病因和病变部位等特征。结果病因分析发现,滑膜炎以创伤性(35.83%)为主要病因,其次为退行性增生病变(19.17%)。积液组和非积液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积液组患者CRP、IL-6、PCT水平均高于非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CT、IL-6水平诊断滑膜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9、0.785、0.726,三者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是发病最频繁的部位,其次是髋关节。结论急性滑膜炎以创伤性为主,主要累及部位为膝关节,血清CRP、IL-6及PCT水平与滑膜急性炎性反应存在一定关系,可作为评估炎性反应程度的初筛指标,对于观察病情变化和疗效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HCY,CysC和NT-proBNP改变在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 infarction,ACI)患者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0例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及50例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清HCY,CysC和NT-proBNP水平进行t检验分析,同时测定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时、治疗期及愈后一年血清HCY和NT-proBNP水平,进行ANOVA方差分析,评估HCY,CysC和NT-proBNP对急性脑梗死的诊疗价值。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男性患者血清HCY值与女性患者(22.65±16.98 μmol/L vs 17.66±15.43 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P<0.05); 健康对照组年龄<60岁纳入者其血清HCY和CysC值与年龄≥60岁纳入者相比(14.33±4.12 μmol/L vs 18.18±4.94 μmol/L,2.85±1.01 mg/L vs 1.16±0.79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6,1.81,均P<0.05); 急性脑梗死组血清HCY,CysC和NT-proBNP值与健康对照组比较(20.23±16.40 μmol/L vs 17.56±4.93 μmol/L,1.88±1.22 mg/L vs 1.14±0.83 mg/L和189.6±92.4 pg/ml vs 88.8±66.7 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67~7.39,均P<0.05);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和NT-proBNP测定结果显示发病组血清HCY和NT-proBNP值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52,均P<0.05); 发病组血清NT-ProBNP与愈后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78,P<0.05)。结论 血清HCY,CysC和NT-proBNP测定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疾病诊断及愈后效果判断的有效指标,其检测简便,成本低廉,有望用于普通人群急性脑梗死疾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血浆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白介素-6(IL-6)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5例急性与30例正常体检健康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脑梗死灶体积与神经功能损失程度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分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LP—PLA2;化学发光法测HCY、IL-6,同时检测两组的CHO、TG、HDL、LDL、uA及Fig。结果:病例组血清中的LP-PLA2、HCY、IL-6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梗死灶体积越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越高,LP-PLA2、HCY及IL-6水平越高。重、中度与轻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梗死的传统因素中,LP—PLA2与CHO、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920、0.900,P均〈0.05),与HDL负相关(r=-0.810,P〈0.05)两组HcY与uA、Fig呈正相关(r分别为0.108、0.102,P均〈0.05)。结论:血清中LP-PLA2、HCY及IL-6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三者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评价患者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内IL-1、IL-6、TNF、TM水平,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鼠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48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中IL-1、IL-6、TNF、TM水平,并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7d中IL-1、IL-6、TNF的动态变化.结果 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液中IL-1、IL-6、TNF-a、TM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4、7d,IL-1和TNF水平均呈显著下降(P<0.05),而患者血液中IL-6水平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胞因子IL-1、IL-6、TNF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和调节制约,介导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并对TM水平产生作用,影响机体的抗凝系统.临床检测IL-1、IL-6、TNF-a、TM水平可做为判断脑梗死预后及转归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急性脑梗死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后第1、3、7、10天血清中IL-17的含量,同时以40例正常人血清IL-17值作对照。结果脑梗死组第1、3、7、10天血清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17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且与疾病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比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降钙素原的含量,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和固相免疫层析技术测定102例脑梗死患者和对照组36例血清HCY,PCT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相同年龄段和相同性别条件下,脑梗死组血清HCY、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HCY、PCT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血管重构与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水平的关系。方法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15例为研究组,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利用超声测定IMT及斑块情况,采用免疫法测定Hcy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DD水平。比较两组Hcy和DD水平,分析其与IMT和血管重构的关系。结果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CY和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MT和血管重构指数(RI)均大于对照组(P0.05)。年龄、吸烟史、LDL、HCY和DD均为IMT的影响因素(P0.05); HCY和DD水平与IMT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脑梗死高危患者中可将Hcy和DD作为独立危险因子预测颈动脉血管重构和IMT增厚;关注HCY和DD水平,有利于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降低心血脑疾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Ⅷ因子相关抗原(vWF)、P-选择素(P-Selectin)、白细胞介素-6(IL-6)、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快速抑制物(PAI-1)的变化规律,探讨炎症因子及纤溶活性在脑梗死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发色底物法对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6,12,24及72h血浆vWF,P-selectin,IL-6,t-PA及PAI-1活性进行动态测查。并与32例自愿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vWF(147.4±26.2)μg/ml、P-selectin(21±4)ng/ml、IL-6(114.5±1.5)μg/ml、PAI-1(0.79±0.24)au/ml活性明显增高,t-PA活性(0.24±0.15)iu/ml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vWF(118.6±24.4)μg/ml、P-selectin(14±3)ng/ml、IL-6(108.7±4.4)μg/ml、PAI-1(0.56±0.20)au/ml活性有所降低,而t-PA活性(0.43±0.11)iu/ml升高,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P<0.05)。结论(1)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存在内皮细胞损伤;(2)炎症因子参与脑部缺血性损害;(3)纤溶活性下降,说明t-PA及PAI-1参与了血栓形成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炎症因子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是目前研究较多的炎症因子,其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斑块形成,导致斑块的不稳定,促使AMI患者病情进展,从而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重塑等病理改变。大量研究表明,AMI患者检测IL-6、IL-17可进一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可能有助于为临床干预AMI找到新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8水平及颅内动脉易损斑块情况,探讨其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受试者在第1和3 d评分,NIHSS评分变化幅度(ΔNIHSS评分)≥2分的29例受试者纳入进展性脑梗死(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PCI)组,ΔNIHSS评分<2分的41例受试者纳入非进展性脑梗死(Non Progressive Cerebral Infarction,NPCI)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受试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8的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对受试者大脑中动脉HRMRI进行扫描,分析斑块出血、脂质核坏死、纤维帽较薄/破裂等易损斑块特征情况。结果NPCI组和PCI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8相比较,PCI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和IL-18水平均有所升高(t=6.134、13....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ACI组)和健康人(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脂联素和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和IL-10]的差异,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0的相关性。结果 ACI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CON组,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明显高于CON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负相关(均rs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可反映急性脑梗死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a)[LP(a)]、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LP(a),hs-CRP,HCY和血浆DD的浓度,另外选择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hs-CRP,LP(a),HCY和DD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HCY,LP(a),hs-CRP,DD联合检测有助于了解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生和病情变化,另外HCY,LP(a),hs-CRP作为独立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将12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根据颈动脉超声结果分为无斑块亚组(37例)、稳定斑块亚组(41例)和不稳定斑块亚组(43例),抽取所有患者发病急性期(1 d)和恢复期(12 d)的空腹静脉血,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梗死灶体积评分,检测其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 IL-8、TNF-α、hs-CRP 水平均在发病后开始升高,72 h 达峰值,与梗死灶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相关,第14天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TNF-α、hs-CRP 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可以此作为指导临床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sE-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IL-6、TNF-αs、ICAM-1和sE-选择素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水平即升高〔(14.77±7.86)μg/L,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μg/L〕再逐渐下降,第14天时IL-6水平仍未降到正常〔(9.70±4.61)μg/L,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59.38±14.37)μg/L,P<0.01〕。血清slCAM-1、sE-选择素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各时点间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0;r=0.541,P<0.01;r=0.646,P<0.010;r=0.305,P<0.05)。发病第1、4和7天血清TNF-α浓度与slCAM-1、sE-选择素浓度均呈正相关(1d、4d,P<0.01;7dP<0 05)。结论IL-6和TNF-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脑损害程度的评估,而slCAM-1、sE-选择素则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发生相关,但与脑损害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NLR)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6月收治的10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急性加重期组,收集随访的COPD稳定期患者37例作为稳定期组,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3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研究对象PCT、IL-6、NLR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加重期组患者PCT、IL-6、NL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稳定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患者NLR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加重期组患者PCT与IL-6、NLR均呈显著正相关(r=0.397、0.293,P0.05);PCT、IL-6、NLR诊断COP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5、0.758、0.818。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PCT、IL-6、NLR水平明显升高,且各指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诊断COPD急性加重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含量以及与糖代谢异常程度的关系.[方法]对162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行血浆HCY、Lp-PLA2、空腹血糖(FPG)、葡萄糖耐量2h血糖(2hPG)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血浆HCY、Lp-PLA2水平明显增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脑梗死组中合并不同程度糖代谢异常血浆HCY、Lp-PLA2水平比较:2型糖尿病(T2DM)组>糖耐量减低(I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正常糖耐量(NGT)组,且除IGT组与IFG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之间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Lp-PLA2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Lp-PLA2参与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含量密切受血糖水平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PCT)与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确诊的266例急性阑尾炎成年患者入院时血清PCT与IL-6水平,依据病理报告将所有患者分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与急性阑尾炎穿孔组,分析两组之间血清PCT与IL-6水平差异,采用ROC曲线计算血清PCT与IL-6的截断值;追踪2016年2-7月的73例新入院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验证血清PCT与IL-6截断值对急性阑尾炎穿孔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PCT2.61ng/mL,IL-627pg/mL时提示急性阑尾炎穿孔,并且血清PCT与IL-6联合检测时诊断效能明显提高。结论血清PCT与IL-6的水平对诊断急性阑尾炎穿孔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