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肢体骨转移癌患者行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及肢体功能康复方法并进行评价。方法17例肢体骨转移癌患者接受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或复合异体骨段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根据Enneking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术后功能评价系统及Karnof-sky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手术前后比较并做统计学分析,平均随访16.5个月。结果(1)术后82.4%(14/17)的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 Karnofsky评分增加(P< 0. 01),88. 2%(15/17)患者疼痛减轻( P< 0. 01)。(2)骨不连(2/17)、假体松动(1/7)及肩关节无力(3/5)是主要的术后并发症。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后,异体骨关节移植可使骨转移癌患者的骨骼系统得到坚强的固定;术后早期锻炼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2.
外科治疗对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岭  王臻  凌瑞  姚青  刘继中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674-1675
目的 探讨乳腺癌晚期骨转移的外科治疗对患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988—04/2001—03,56例有随访结果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行Guy's疼痛分级和Karnofsky评分,溅量X线平片中长骨骨皮质破坏厚度(或椎体骨折塌陷的程度)作为定量计算指标。依据全身状况和骨转移灶特征将患分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对比两组临床缓解率、Karnofsky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平均随访19.5个月。56例患中42例接受手术治疗,总有效率83%,明显高于非手术组57%。17例有病理骨折或骨折危险性的患接受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依据Mankin's异体骨移植评价标准,术后总评优良率为88%。接受手术治疗与未行手术治疗的患相比,疼痛减轻,Karnofsky评分增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根据骨转移癌分组标推进行有选择性的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终末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3.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目前已成为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异体骨关节移植不但可以重建患者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还能与宿主骨愈合并成为其体内有功能、永久的一部分。但术后感染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异体骨移植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11%~15%,远高于其他无菌手术,严重者可导致最终截肢。我科1991年3月~1999年10月共收入112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行瘤段切除异体骨关节移植术,现将移植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及引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处理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AML病人的生活质量评估[英]/Stalfelt AM//LeukRes.-1994,18(4).-257~266作者采用生活构成简介(LIP)、Karnofsky生存质量计分(KPS)及生命图三种不同的方法,对27例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病人的...  相似文献   

5.
约 2 5 %的乳腺癌、2 0 %~ 5 0 %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早期确诊时骨髓已有肿瘤细胞存在 ,这些恶性肿瘤首次转移到骨骼 ,要比转移到肝脏等脏器者的生存期长[1] 。因此 ,临床上对骨转移癌患者的治疗已日渐采取积极的态度。为解除患者的剧烈疼痛 ,病理骨折引起的肢体功能丧失 ,我科近年为 17例肢体骨转移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移植术 ,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好 ,患者生存 3~ 5a ,生活质量明显提高。1 临床资料17例骨转移癌患者 ,男 5例 ,女 12例 ,年龄 35~ 6 6岁 ,平均 4 2 .5岁。原发乳腺癌 7例 ,肺癌 5例 ,肝癌 2例 ,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6.
周勇  范清宇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2):1750-1751
目的 评价原位分离手稿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治疗四肢成骨肉瘤功能学结果。方法 从手术技术、肢体关节功能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此方法临床应用后肢关节功能学结果。结果 平均随访4.9年。16例术后8个月-2年内因肿瘤转移死亡。72例存活,生存率为74%。72例肢体成骨肉瘤存活中,5例因局部复发4截肢,3例局部复发行瘤段切除大段异体骨融合术治愈。72例肢体关节功能,优良50例,可7例(包括3例大段异体骨融合术患),5例佩戴义肢患功能为差,优良率为70%。结论 该法治疗后肢体关节功能优良,优良率70%,方法创新、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显。  相似文献   

7.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目前已成为肢体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主要方法之一,成功的异体骨关节移植不但可以重建患者肢体恶性肿瘤切除后的大段骨缺损,植入的异体骨还能与宿主骨愈合并成为其体内有功能、永久的一部分[1].  相似文献   

8.
为解除骨肿瘤患者剧烈的疼痛及病理骨折引起的功能丧失,我科自1988开始为11例肢体骨转移癌患者行肿癌切除、大段异体骨复合人工关节移植术,术后加强了肢体功能训练,收到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11例骨转移癌患者,男8例,女3例,年龄29~69岁,平均43岁,原发乳腺癌3例,肺癌4例,肝癌1例,肾癌3例,原发癌肿或骨转移均经病理检查证实。随访时间8个月~3.5年,平均随访16.5个月,长骨骨转移:股骨上段6例、股骨中下段2例、肱骨中段3例,7例患者合并有病理性骨折,1例术后半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9.
胸膜粘连术对恶生胸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龙  朱蕾 《临床荟萃》2000,15(10):439-440
目的:研究胸膜粘连术对恶生胸水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35例恶性胸水患者采用博莱霉素行胸膜粘术,术前术后作肺功能检查及Karnofsky评分。结果:术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由术前35例(100%)降至8例(23%),P〈0.001);肺容量指标;肺总量(TLC)、残气量(RV)皆明显增加,残气量/肺总量(RV/TLC)不变,运动功能指标;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最大自主 敢量(MVV  相似文献   

10.
我科自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9月采用新一代双磷酸盐类药物—博宁联合局部放射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 4 3例 ,取得了良好的止痛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 4 3例 ,男 19例 ,女 2 4例 ,年龄 2 5~ 72岁 ,中位年龄 4 3岁。其中鼻咽癌 17例 ,乳腺癌 15例 ,肺癌 8例 ,食管癌 2例 ,直肠癌 1例。治疗前Karnof sky评分为 4 0~ 90分 ,中位 6 0分。治疗前疼痛I级 17例 ,II级 2 1例 ,III级 5例。有 13例伴有其它部位转移 ,如肝、肺、脑和腹膜后淋巴结等。骨转移以椎骨、肋骨和骨盆多见。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颅内恶性肿瘤动脉超选择化疗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方法:对25例颅内恶性肿瘤采用超选择性脑动脉灌注替尼泊甙(VM26)和口服司莫司汀,化疗后半年行CT,MRI检查测定肿瘤体积变化,评定临床疗效,Karmofsky评分评定预后。结果:化疗后显效10例(40%),有效8例(32%),微效3例(12%),地效2例(8%),恶化1例(4%),有效率72%;Karnofsky评分80分以上13例(92%  相似文献   

12.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异体骨质地坚硬,可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的生物愈合,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经手术重新附丽可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生活质量。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患生存期较短,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应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的骨密度变化与骨折发生的规律和特征。方法对48例四肢骨肿瘤切除,行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患者,每6个月测定异体骨和对侧肢体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的异体骨和对侧肢体相应部位正常骨骼骨密度比较:术后12个月内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18个月后两者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0个月后两者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是由免疫反应和爬行替代修复造成,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异体骨移植后骨密度降低与骨折发生密切相关。提示:异体骨骨折多发生在植入术18个月后,降低免疫反应和加速爬行替代,坚强、持久内固定,术后延迟内固定物取出,适当控制患肢活动量等,均能有效预防异体骨骨折。  相似文献   

14.
背景:近年来同种异体骨移植技术的发展为各种原因造成的大段骨关节缺损的修复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采用大段异体骨移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修复骨缺损的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观察。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对象:选择1998-04/2003-02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进行的骨肿瘤病灶清除、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术的患者1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恶性骨肿瘤15例,瘤样病损3例。干预:同种异体骨处理来源于新鲜尸体骨(由云南省肿瘤医院制备、保存)。完整切除肿瘤骨段后,于骨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骨,依次置入远端及近端锁钉,骨接合部植入自体松质骨粒促进骨端愈合,肱骨上端半关节移植,主要行肩袖及三角肌重建;膝关节半关节移植,应重新附丽重要肌肉、韧带。术后外固定4-6周,循序渐进功能锻炼。于术后3,6,12个月及随访时进行疗效评定。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按Mankin评定标准评估(分为优,良,中,差)。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结果:18例患者,平均随访32个月,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结果:根据Mankin提出的评定标准,本组优7例,良6例,中4例,差1例。6和12个月检查见骨痂和核素浓集逐渐增多,10-14个月生长骨痂可覆盖骨端,并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完成替代爬行。②不良事件和副反应:本组患者中无瘤存活16例,2例分别于术后12个月和18个月死于原发病变和肺转移。其余患者患肢均无感染、骨不连接、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无一例肢体短缩。半关节移植者关节活动稍受限,关节稳定。结论:此手术方法使固定节段具有高度的内在稳定性,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影响肩、膝等关节的负重功能,适合于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放射性核素^89锶(^89Sr)对老年骨转移癌的止痛疗效、对骨转移灶影像学的影响以及患者在治疗中的耐受情况,评价其在老年骨转移癌止痛康复治疗中的意义。方法:观察27例老年骨转移癌患者使用^89Sr治疗后的止痛效果,比较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影像学变化,监测一般不良反应及血液学毒副反应。结果:止痛总有效率为70.4%,来源于前列腺癌及乳腺癌的骨转移癌止痛有效率为78.9%。治疗后部分患者转移灶消失或放射性浓聚变淡。副反应主要表现为对骨髓造血功能的轻度可逆性损害,而对肝、肾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89Sr是治疗老年骨转移癌疼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老年骨转移癌止痛康复治疗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异体骨段复合人工关节置换是股骨近端骨转移癌手术治疗的较好选择,本报道应用此法治疗13例护理经验。强调术前全身情况和局部转移灶的评估,避免因不能随手术而发生意外,术后严密观察生命指征;遵守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制度,从各个环节杜绝感染;早期发现并控制排斥反应,康复训练主要是保持患肢正确位置和被动运动,应制定个体化的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7.
毫米波循环传导联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疗效及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观察毫米波循经传导联合放疗对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对照组,综合组采用频率36GHz,输出功率120mW,功率密度400mW/cm^2毫米波循经传导联合放射治疗模式,对照组单用放疗,结果:疗后患者全身情况和Karnofsky得分:综合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放疗副反应发生率,综合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治疗有效率(CR+PR);综合组9  相似文献   

18.
2001—07/2007-06昆明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纳入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患者12例,骨巨细胞瘤2例,肺癌骨转移癌1例,骨肉瘤9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2组,同种异体半膝骨关节移植保肢组6例,移植骨段长度12~18cm,平均14.8cm;移植后随访1.3~5.7年,平均4.2年;疗效优良率为50%。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保肢组6例,假体体部长度12~15cm,平均13.6cm;1例患者失访,其余5例患者置换后随访0.4~5.5年,平均3.9年;疗效优良率为80%。两组患膝关节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半膝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组(66.7%,20.0%,P〈0.05)。提示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和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肿瘤的两种较为满意的保肢方法,其中个体化人工半膝关节假体置换优于同种异体半膝关节移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在晚期骨转移癌患者疼痛控制中的作用。方法于患者入院时即进行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后分别测定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评价患者的主观感受。结果进行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P〈0.01);自制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的正性评价为94%。结论放松训练配合聆听音乐有助于晚期骨转移癌患者疼痛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晚期骨转移癌患者抑郁状况的相关因素,以利于制订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选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情绪障碍。采用卡氏功能量表、疼痛问卷、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及照顾者焦虑、照顾者抑郁等作为相关因素,对50例晚期骨转移癌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晚期骨转移癌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抑郁与疼痛程度、屈服正相关,与卡氏行为状态评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负相关。结论 晚期骨转移癌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有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