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尿酸变化,探索尿酸与TD的关系。方法:采用尿酸酶法测定23例TD患者、相匹配的23例非TD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的血清尿酸水平,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TD的严重程度。结果:TD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低于非TD组及对照组(P均〈0.01),而非TD组与对照组之间血清尿酸水平无差异。TD组中AIMS评分与血清尿酸水平呈负相关(r=-0.435,P〈0.05)。结论:TD患者存在低血清尿酸水平并与TD的严重程度有关,尿酸可能参与了T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在给予利培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的血清BDNF水平,并与40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的血清BDNF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8周,患者组血清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中有阳性家族史者(8例)与阴性家族史者(32例)之间血清BDN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BDNF水平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r=0.283,r=0.09;P〉0.05)无显著相关;两组血清BDNF水平与年龄(r=-0.142,r=-0.122;P〉0.05)、体质量指数(r=-0.112,r=0.039;P〉0.05)均无显著相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血清BDNF水平低下,利培酮治疗可提高其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3.
血清尿酸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检测88例MS患者(MS组)血清尿酸水平,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程、病情的关系;并与其他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患者(OIND组)和健康体检人员(正常对照绀)比较。结果 MS组血清尿酸水平明显低于OIND组及正常对照组(均P〈0.05),处于MS急性复发期患肯的血清尿酸水平低于缓解期患者(P〈0.05)。血清尿酸水平与MS的临床分期独口相关(P〈0.05),与病橼和扩展后的功能障碍状况量表评分不相关(均P〉0.05)。结论 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可作为MS诊断及判断MS患者不同临床分期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尿酸、血清脂蛋白(a)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85例脑梗死患者测定其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及血尿酸(UA)水平,与对照组40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TC、TG、HDL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畀(P〉0.05),UA、LDL、L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者较无糖尿病者,血UA、Lpo(a)亦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Lpo(a)含量增高与脑梗死存在一定关系,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尿酸及血胆红素水平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5例,根据颈动脉彩超结果首先将患者分为无斑块组47例及有斑块组118例两组,根据患者性质进一步分为无斑块组47例、稳定斑块组70例及不稳定斑块组35例,比较各组血尿酸、血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之间的差异。结果(1)有斑块组血尿酸水平轻度高于无斑块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3),有斑块组总胆红素(P=0.003)及直接胆红素(P=0.001)明显低于无斑块组。(2)无斑块、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三组血尿酸水平分别为(317.6±179.2)~mol/L、(287.8±152.2)~mol/L、(331.2±177)~mol/L,不稳定斑块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P=0.013);无斑块、稳定斑块及不稳定斑块三组血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17.8±14.0)μmol/L、(15.0±13.9)μmol/L、(13.8±10.0)μmol/L,三组血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6.2±5.2)μmol/L、(5.0±4.2)μmol/L、(4.8±3.4)μmol/L,不稳定斑块组总胆红素(P=0.008)及直接胆红素(P=0.006)明显低于无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总胆红素(P=0.027)及直接胆红素(P=0.006)明显低于无斑块组,不稳定斑块组血总胆红素及血直接胆红素低于稳定斑块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尿酸、低血总胆红素及低血直接胆红素和颈动脉不稳定斑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血清IL-2、IL-6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与精神症状、体型指数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病人35例,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60分,予氯氮平治疗10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0周末采用PANSS评估精神症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AS)测定血清IL-2、IL-6水平。同时记录体型指数(BMI)。选取健康志愿35例作对照组,样本采集与检测同患组。结果治疗前精神分裂症患组血清IL-2水平显高于对照组(t=2.93,P=0.006),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差异(P〉0.05);氯氮平治疗10周末血清IL-2水平比治疗前显下降(t=3.51,P=0.001);血清IL-6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增高(t=2.53,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组体型指数显高于治疗前(t=6.02,P〈0.01)。治疗前血清IL-2水平与阳性症状评分呈显正相关(r=0.36,n=35,P=0.042)。与阴性症状、一般病理性症状、PANSS总分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前血清IL-6水平与各组精神症状及体型指数均无显相关性(P〉0.05)。治疗后血清IL-2下降值与阳性症状减分值呈显正相关(r=0.35,n=35,P=0.042);IL-6增加值与各组精神症状减分值及体型指数增加值均无显相关性(P〉0.05)。结论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血清IL-2、IL-6水平有显影响,其临床意义可能与精神症状的变化有关,与氯氮平引起的体型指数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患者体内自由基代谢状况与TD的关系。方法测定36例TD、36例非TD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0名正常人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红细胞ATP酶及丙二醛(MDA)浓度,并进行三组间方差分析;生化指标与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总分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对照组血清SOD活性、ATP酶活性均高于TD组及非TD组,对照组MDA浓度低于TD组及非T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D患者血清SOD活性、ATP酶活性、MDA浓度与非TD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IMS总分与SOD、ATP酶、MDA均有显著相关(r=-0.225,r=0.225,均P〈0.05)。结论TD患者的血清抗氧化酶、ATP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异常,自由基代谢障碍可能与TD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铁调素(Hep)、铁蛋白(Fn)水平,以及铁代谢状况与TD的关系。方法:采用酶免疫法及化学发光法测定30例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TD组)、41例不伴TD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非TD组)及41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血清Hep、Fn水平;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估患者TD的严重程度及其与血清Hep、Fn水平的相关性。结果:TD组血清Hep水平低于非TD组及正常对照组(Z=-2.99,Z=-3.62;P均0.01),非T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He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2,P0.05);TD组血清Fn水平高于非TD组及正常对照组(Z=2.00,Z=2.39;P均0.05),非TD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F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0,P0.05)。TD组血清Hep水平与Fn水平呈负相关(r=-0.396,P0.05),AIMS评分与血清Hep及Fn水平无相关性(r=-0.052,r=0.14;P均0.05)。结论:TD患者存在铁代谢蛋白异常,铁代谢障碍可能参与了T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运用甲基化DNA免疫共沉淀联合高通量测序(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 coupled with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eDIP-seq)技术初步构建伴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甲基化谱。方法人组伴TD精神分裂症患者5例(TD组)、不伴TD精神分裂症患者5例(非TD组)及健康志愿者5名(对照组),提取外周血全基因组DNA,制备MeDIP.seq文库。采用Agilent2100生物分析仪质控评估MeDIP.seq文库后使用Illumina HiSeq20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依次使用Off-Line Basecaller V1.8、BOWTIEV2.1.0及MACSV2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再通过MACSV2识别每个样本的全部MeDIP峰,统计阈值设为富集倍数〉2,同时q〈10^-5。人口学及临床资料统计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3组年龄((F=O.13)、受教育年限(F=0.23)、性别(X^2=10^-1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D组与非TD组病程(t=-0.39)、用药时长(t=-O.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D组、非TD组和对照组启动子区MeDIP峰相关基因数分别为1731、1673和1728个,TD组与对照组差异基因数为161个,与非TD组的差异基因数为372个,其中161个为TD组与非TD组及对照组的共同差异基因数。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了伴TD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因甲基化谱,为后续研究限定目标基因范围提供了一定依据,但DNA甲基化在TD发生中的具体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血管内皮损伤及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49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相匹配的对照组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颗粒膜蛋白(GMP-140)水平,同时用硝酸还原酶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并把、VWF、GMP-140、NO与OX-LDL作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血浆OX-LDL、、VWF、GMP-140明显高于对照组(t=2.91,P〈0.01;t=3.94,P〈0.001;t=2.08,P〈0.05),而脑梗死组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4.02,P〈0.001);相关分析表明血浆OX-LDL水平与血清NO水平呈负相关(r=-0.204,P〈0.05),与血浆懈呈正相关(r=0.60,P〈0.01),与血浆GMP-140呈正相关(r=0.430,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的血浆OX-LDL明显增高,而OX-LDL增高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为颈动脉硬化组及颈动脉正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血非酶抗氧化物(白蛋白、胆红素、尿酸)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33例(20.4%)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硬化组的年龄、病程、服氯氮平和奥氮平、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比例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5);血尿酸水平低于颈动脉正常组,hs-CRP水平高于颈动脉正常组(P均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可能与服用药物类型及低尿酸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新型抗精神病药对肝功能的影响,以及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是否具有优势。方法采用病例回顾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2月北京回龙观医院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91例,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给予单一或联合新型抗精神病药系统治疗,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白蛋白/球蛋白(A/G)水平。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异常率为14.28%。用药后ALT、GGT、TBA水平增加,ALT、TBA异常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D-BIL、I-BIL水平下降,I-BIL异常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差分析显示,帕利哌酮组、利培酮组和其他组三组间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64,P=0.03),多重比较显示,帕利哌酮组分别与其他两组血清A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肝细胞实质的影响。帕利哌酮与其他新型抗精神病药相比对肝脏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脂联素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并探讨其与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相关的肥胖以及糖代谢的关系。方法入组患者组125例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正常对照组59例。提取两组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脂联素(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采用免疫酶吸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测量身高、体质量,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并将两组对照比较。结果使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脂联素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均差异无显著性(χ^2=0.723,0.257;P=0.697,0.613)。携带TG/GG基因型患者的BMI显著高于携带TT型患者(23.53±2.77vs22.37±3.11,P〈0.05),且携带TG/GG型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显著高于携带,TT型患者(2.67±0.85vs2.28±1.15,P〈0.05)。携带TT和TG/GG型基因的患者之间的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其他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与HOMA—IR并不相关。结论Adi基因外显子2T45G多态性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相关的脂代谢异常相关,但不是影响血糖代谢障碍的基因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和γ—干扰素表达水平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 对96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用利培酮治疗.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8、INF-γ水平,在治疗前后评定PANSS和TESS量表,并采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8和INF-γ含量.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血清IL-8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男女之间无差异;血清IL-8与病程、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r=0.627,0.592,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NF-γ明显低于正常组,治疗前后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发生中IL-8产生增加并反映早期病情严重程度,患者INF-γ产生不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伴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特征.方法 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205例,其中伴代谢综合征者(MS组)92例,无代谢综合征者(非MS组)113例.收集临床资料,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定认知功能.结果 MS组与非MS组的PANSS及TES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MS组的RBANS总分、即刻记忆因子分及延时记忆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MS组(P<0.05);两组在注意、视觉广度及言语功能因子分上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代谢综合征会加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缺损,在即刻记忆和延时记忆方面损害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及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给予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75~150 mg/次,分别于第1天、第8天、第(30±3)天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口服阿立哌唑10~30 mg/d。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及各项评分在治疗后各周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2.17~6.16,P0.05或P0.01);两组间比较,研究组PANSS评分较对照组降分明显(t=2.03~4.14,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和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均有效、安全,但前者起效更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青年女性患者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后骨密度及催乳素的变化,分析其关联性。方法将60例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研究组)和利培酮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予以为期1年的奥氮平或利培酮治疗。在基线时及治疗后第3,6、12个月末进行骨密度及催乳素检测,观察两组间的差异,并对骨密度和催乳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第6、12个月末,对照组骨密度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3、6、12个月末骨密度较基线时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12个月末的骨质疏松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在治疗后第3、6、12个月末,对照组催乳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且骨密度和催乳素水平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与利培酮比较,奥氮平较少影响青年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密度和催乳素,骨质疏松发生率较低。青年女性患者的高催乳素水平可导致骨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改良电抽搐治疗(MECT)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6例TRD患者MECT治疗前后及27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VEGF浓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评估TRD患者的临床症状。组间血清VEGF浓度比较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变化与HAMD总评分的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man秩相关。结果 TRD患者MECT治疗后24例(92.3%)达到治疗有效标准。TRD组MECT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ECT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VEGF浓度与HAMD总评分变化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r=-0.663,P0.01)。结论血清VEGF水平变化可能对临床疗效的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