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2.
颈前路减压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脊髓型颈椎病颈前路减压柱状植骨融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21例单或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环锯椎间盘切除减压,自体柱状髂骨植入融合,颈托外固定。术后随访观察颈椎X线片、自我感觉、临床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恢复满意,植骨全部融合,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部分患者重返工作。神经功能改善依据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定标准,优16例,良2例,中2例,无效1例;JOA评分由术前(9.3±2.1)分上升至术后的(15.4±1.6)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是单、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具有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神经恢复好,费用低等优点;术后需较长期外固定。  相似文献   

3.
关亚军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7):141-141,143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退行性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颈痛、行走乏力及步态改变,睡眠时加重,白天减轻或消失。是一种骨科严重的常见病。自2000年3月至2006年3月我院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刘建崇 《中外医疗》2011,30(10):54-5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和对照组19例(前路减压植骨术),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术后改善率判定,观察组优良率达86.36%(19/22),对照组优良率为68.42%(13/19),2组的优良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脊髓型病采取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医生需结合患者症状、选择正确的麻醉措施、内固定方式则能发挥出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累及1~3个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植骨全部于12周~20周融合,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椎间高度未再丢失,内固定均无松动、脱出。参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对脊椎功能评定标准,术前平均为8.8分,术后平均为16.2分,改善率82.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一种减压彻底,能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及稳定性,疗效较好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方法。  相似文献   

6.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8年采用颈椎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前路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的61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经8~24个月平均12.6个月随访,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部分患者症状基本消失,颈椎活动无明显受限。术后JOA评分平均改善率为85.2%,其中优31例,占50.8%;良21例,占34.4%;中8例,占13.1%;差1例,占1.6%。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能直接解除脊髓受压、重建颈椎稳定性,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脊髓型颈椎病(CSM)外科治疗的目的是去除致压物,由于致压多来自脊髓的前方,因而颈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是合理的.我院从1996年3月至2002年3月行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共78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评价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例CSM患者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诊6-24个月。结果:术后3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CSM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后肢体功能及全身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0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椎间植骨全部融合,无断钉、断板及内固定松动。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择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9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其中,45例对照组行单纯减压植骨融入术,45例观察组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征、JOA评分、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54.52±1.21)min、术中出血量(40.64±2.31)mL及JOA评分(13.30±2.53)分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上肢疼痛及颈肩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疼痛及颈肩痛评分均得到了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11.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ovel surgical method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 Methods: Totally 21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SM undergoing a novel surgical procedure from April 2001 to January 200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surgery in subsection, 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Preoperativ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and follow-up image data, X-rays and semi-quantitative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 (JOA)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toration of lordosis (Cobb's angle), intervertebral heights, the stabili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 Results: Preoperative symptoms were markedly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 in most of the patients. According to the JOA scores, the ratio of improvement in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72. 2%, including excellent in 9 cases (42.9%), good in 7 cases (33.3%), fair in 3 cases (14.3%) and poor in 2 cases (9.5%).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X-ray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s in lordosis and in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of the cervical spine (P〈0. 01).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instrument failure during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14. 2 months (9-24 months, P〉0. 01). Conclusion: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n subsection, 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is a rational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S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联合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固定系统(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41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单节段39例,2个节段2例,共植入Zero-P 43个,手术节段C3/4、C4/5、C5/6、C6/7、C7/T1椎间隙各置入Zero-P为5、11、17、8、2个。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Odom等级标准评定手术疗效,并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4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73.7±11.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60.0±5.1)mL,术后均无吞咽困难、切口感染、神经损伤及气管、食管损伤。平均随访(17.3±3.4)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手术节段椎体不稳及椎体高度丢失,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术前JOA评分为8.76±1.15,而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JOA评分分别为12.16±1.07、14.37±1.21,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按Odom评分标准优32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5.1%,植骨融合率为100.0%。结论颈前路减压联合Zero-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满意,Zero-P具有操作简便、融合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变累及3个椎间隙者34例,4个椎间隙者4例。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 术中硬膜撕裂2例,术后咽痛6例。38例随访平均22.5个月,植骨于术后12~28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螺钉松动、钢板翘起3例。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JOA评分平均提高8.4分,手术有效率为94.7%,优良率为78.9%。结论 多节段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能实现彻底减压,对脊髓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3例因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ACCF组31例,ACDF组32例.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T1 Slope)、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植入物下沉、融合率、头尾端邻近节段骨化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 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ACCF组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均获得100%融合率,植入物下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CCF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组各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ACDF在出血量及改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等方面优于ACCF.两种颈椎前路术后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并对其临床结果进行JOA疗效评定及影像学分析。结果 32例前路植骨于11-18周骨性愈合,术后无椎间高度丢失,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4分上升到14.2分。手术有效率为93.8%,优良率为78.1%。结论 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前路钢板具有促进植骨融合,防止术后高度丢失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Zephir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行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进行6-11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结果: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恢复占91.2%(31/34)。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及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开槽式扩大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植骨牢靠,可获得术后颈椎即刻稳定,术后无需行石膏固定和显提高植骨融合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并行颈前路钢板固定。结果:30例获随访,平均28个月,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恢复之椎间高度未发生再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手术有效率为100%(30/30),优良率为93.3%(28/30)。JOA评分平均由术前的平均8分升至16.5分。结论: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应用价值,获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双嵌式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效果。方法:2012年5月-2013年6月我科应用颈椎压力固定器对21名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椎间盘切除椎体融合术。应用JOA功能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评估椎体间融合情况及椎间高度,并记录每例病例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JOA评分随时间顺序逐渐升高,6个月内所有病例椎间全部融合,椎间高度在术后3 d即显著恢复,3个月内下降,术后6个月趋于稳定。在随访期间,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应用双嵌式颈椎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在早中期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疗效及价值. 方法 采用颈前路减压,自体或钛笼植骨联合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56例.按照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神经功能状态. 结果 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0.2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7.13±1.21)分,术后12个月时JOA评分平均(12.82±1.11)分,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植骨全部融合,无钢板断裂和螺钉松动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 颈前路减压Zephir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