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例于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2年将此病正式命名为“艾滋病”。随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了各大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廷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愈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病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万人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鉴于艾滋病的广泛流行,并波及世界所有地区,世界卫生组织在1988年…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是英文缩写AIDS的汉语音译名,是一种世界上新出现的、传染性强烈的疾病,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自1981年美国报告第一批艾滋病人后,发病率急剧上升,至今已达30万人,这个数字仅是157国政府正式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的统计数字,与实际发病数相距很大。据专家估计,实际艾滋病例数可能达统计数的3倍;更为令人担忧的是  相似文献   

3.
针灸防治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建伟 《中国针灸》1996,16(9):54-56
针灸防治艾滋病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周建伟(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成都610041)主题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针灸疗法艾滋病(AIDS)是本世纪出现的新型传染病,自1981年被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次确认以来[1],迅速在全世界蔓延。据WHO全球AID...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体会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振坤  吕维柏 《中医杂志》1995,36(4):208-210
我于1992年2月至1993年9月期间,赴坦桑尼亚从事艾滋病课题的临床研究工作,应用中医药治疗该病近5千例次,取得了一定疗效。深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明显优势,并可望取得突破性进展。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艾滋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一种全身性虚损性疾病。中医药对该病的无症状带毒者(AC)、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以及AIDS各期的治疗,必须从辨证论治的基本点  相似文献   

5.
艾滋腐(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发生的后天免疫不全症候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资料表明,至1990年6月底,共有150个国家报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艾滋病患者病例数为25万多。据世界卫生组织推断,世界各地已有600~800万人感染HIV,男女比例为2∶1,到2000年将达到15~20千万。由于艾滋病的传染,主要是通过性接触、注射和母婴之  相似文献   

6.
林洵 《家庭中医药》2004,11(6):12-13
22年,4000万感染者 2003年世界艾滋病日前夕,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表了最新的年度报告:全球约有4000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其中250万为不足15岁的少年儿童。艾滋病被发现20多年来,尽管世界各国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与艾滋病进行抗争,但是全球面临的艾滋病形势依然日益严峻。  相似文献   

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1983年,从一名同性恋患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到了该病毒,研究证实这种病毒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黄世敬  危剑安  黄霞珍 《中医杂志》2002,43(11):871-873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20世纪末出现的新型重大传染病,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开展中医中药的研究,是寻找有效治疗艾滋病方法的途径。现就十几年来,中医药防治AIDS基础研究综述如下。1 抗AIDS中药的筛选1.1 模型的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AIDS的动物模型应具有以下特征:(1)实验病毒应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相似文献   

9.
李彦熙  李保印 《河北中医》2011,33(6):849-849,860
艾滋病现代医学上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AIDS),是当今医学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社会心理医学问题。对艾滋病的深入研究、探讨,不仅是现代医学的任务,也是中医学共同要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探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赵晓梅  吕维柏 《中医杂志》1996,37(8):499-500
艾滋病临床是一组复杂的众多组织器官受累的证候学表现。如何运用中医理论去认识,并能灵活辨证施治本病和各种机会性感染,这对从事艾滋病临床的医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在坦桑尼亚Muhimbili医院研究治疗HIV/AIDS病人近8年,用中医药治疗近千例病人,并对其中437例完整病例进行了分析,发现艾滋病不同于一般传染病和急慢性疾病,在病机转变、证候表现、辨证施治上具有其独特之处。如能掌握这些规律和特点,对深入开展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的中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吕维柏 《中医杂志》1997,38(6):368-371
艾滋病是当今举世公认的难治病,由于病毒的多变性及与人体细胞的整合,以致迄今既没有疫苗,也无法治愈。目前报告虽有不少西药能抑制艾滋病毒(HIV),但有三个缺点,即副作用大,价格昂贵,易产生耐药性。为了寻找治疗艾滋病的出路,许多学者把目光转向替代疗法,包括草药、针灸、气功等,成立了专门组织(OAM),拨经费来积极开发研制。根据我国国情,对于防治艾滋病,应采取“西医预防,中医治疗”的方针。  相似文献   

12.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其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恶性病变和多系统损害,患者可因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就诊于不同的科室。我科曾收治1例表现为颈部肿物的艾滋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荣香  孙梅花 《河北中医》2008,30(3):313-314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简称艾滋病,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而引起,可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部分或完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一系列疾病,临床表现多样,是HIV感染后疾病发生发展的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4.
针灸缓解36例艾滋病毒感染者症状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文学  孙阳 《中医杂志》1997,38(10):602-603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为了探索该病的治疗途径,我们于1995年5月~1996年5月,在赞比亚某军医院,运用针灸疗法对36例艾滋病毒感染者进行治疗,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一般临床资料本组36例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相似文献   

1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即艾滋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2009-05—2009-12,在河北省中医院毛宇湘等专家指导下,结合临床治疗体会,我们认为AIDS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性质应归属为湿浊秽毒,并应用浊毒理论治疗AIDS 11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从"毒邪"论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学伟  郭会军  刘琦  郭玉明  彭勃 《中医杂志》2006,47(11):803-805
从以下方面论述艾滋病(AIDS)与毒邪的关系:(1)“毒邪”学说的内涵。(2)艾滋病与“毒邪”致病:认为“毒邪”为艾滋病的直接致病因素。(3)艾滋病发病与中医“毒邪”的致病特点:包括广泛性、从化性、兼夹性等10个方面。(4)艾滋病从“毒邪”论治的实践依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了中医清热解毒扶正方法治疗艾滋病的科学性。(5)依“毒邪”论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洁 《气功》2011,(12):I0001-I0001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v Syndrome--AIDS),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所导致的传染病。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治疗HIV/AIDS患者5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所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以免疫系统损害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郭会军  于晓敏 《中医杂志》2011,52(11):984-985
发热是艾滋病常见的症状之一。通过对新疆、广东、河南三地区78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AIDS)发热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在艾滋病高发区救治的临床体会,认为脾气虚损为HIV/AIDS发热的基本病机。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是人体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发病为艾滋病病毒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尤其是破坏辅助性T淋巴细胞,导致CD4+细胞进行性减少,细胞的免疫功能受损,从而出现各种机会性感染,甚或生成恶性肿瘤,造成患者全身各系统受损,最终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