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补阳还五汤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辨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补气活血方剂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由黄芪、赤芍、川芎、当归、地龙、桃仁、红花组成的补阳还五汤或加减,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脑梗死患者时,气虚甚者加党参(或太子参);对阳亢或阳热之证或高血压患者,可适当减生黄芪用量,酌情配伍怀牛膝、桑寄生、钩藤、生石决明等平肝熄风。脑出血患者若痰浊阻窍者可加石菖蒲、郁金开窍豁痰;全身抽搐者加全蝎、蜈蚣;肝阳上亢者加钩藤、生石决明以平肝潜阳。脑血管意外或脑外伤后遗症患者若气虚明显者,加白人参、白术;语言蹇涩重者,加石菖蒲、远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兼有血脂高、痰浊明显者,可加茵陈、决明子、制半夏、泽泻、姜黄、荷叶共奏祛瘀化痰降浊之功。结果补阳还五汤方剂及加减诸药相伍,可补气活血,抑制血小板的积聚,降低血淤,有效清除脑内及血液中的氧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系统的损伤。改善心脏的微循环和心肌缺氧状态,增加心肌收缩力,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补阳还五汤是补气与活血化瘀相结合运用治疗法则的典范,能明显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气滞血瘀病症。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在临床上可分为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瘀阻络、阴虚血瘀、肝肾亏虚证型,中医临床辨证时以气虚血瘀证型多见,针对气虚血瘀型DPN多选用具有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作用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时可灵活选用补阳还五汤单方加减治疗或单方合用其他方剂或西药、足浴、针刺等治疗,临床疗效甚好,现将补阳还五汤治疗DPN的临床治疗实验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新用补阳还五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功用为补气活血,祛瘀通络,是治疗中风后半身不遂的一个常用方剂。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又有很多新用途。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认为该病患者大多素体虚弱或术后、妇女产后气血亏损,无力推动血行而发生瘀滞,不通则痛或肿。采用补阳还五汤为主加味治疗、黄芪用量为60~  相似文献   

4.
1药物内服康复法在中西医脑中风偏瘫早期急救治疗后 ,趋向缓解阶段 ,用中药康复法 ,以补虚扶正 ,平肝潜阳 ,活血通络 ,祛风豁痰为宗旨。方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药用 :当归尾25g、川芎15g、黄芪50g、桃仁15g、地龙20g、赤芍20g、红花10g)加减。若痰阻语蹇加菖蒲20g、竹沥、法半夏各10g、南星8g、手足屈伸不利加蜈蚣2条 ,全蝎5g、鸡血藤15g、肝阳偏亢 ,证见 :头痛、口苦、眼赤、眩晕者 ,加钩藤20g、黄芩10g、菊花20g、石决明15g、蒺藜20g、龙胆草15g、肝肾阴亏加杜仲、寄生、牛膝各2…  相似文献   

5.
补阳还五汤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是中医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传统方剂之一。但既往多惯用于脑溢血后遗症,近年我们应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30例,获得良好效果。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64例患者均经CT或磁共振成像(M R I)确诊。以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基本方组成:当归10 g,赤芍15 g,川芎10 g,桃仁10 g,红花10 g,地龙10 g,生黄芪60 g,大黄10 g。随证加减: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6 g,僵蚕、全蝎各5 g;言语不利者加益智仁、远志、石菖蒲各10 g;肢体麻木乏力者加天麻10 g,钩藤15 g;大便干燥者加火麻仁30 g。每日1剂,水煎,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缺血性中风病有关的资料,查找相关案例,旨在更好地指导疾病的诊治。目前中医药对缺血性中风治疗的方法较多,主要为益气温阳方、育阴通络方、扶正护脑方、祛风通络方、活血化瘀方等,相关的方剂包括滋水清肝饮、参麦饮、续命汤、黄连解毒汤、补肾活血汤、天麻钩藤饮、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等,为患者治疗应以化痰通腑、益气活血、活血化瘀为主,其中补阳还五汤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8.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川芎、红花、桃仁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历代医家运用此方治疗中风后遗症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症,屡获奇效。笔者以该方临证变通,用治气虚血瘀之老年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阳痿、崩漏获效颇好。……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出自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赤芍、地龙、川芎、桃仁、红花组成,具有补气活血通络之功,为治疗中风后遗症而设。近几年来,笔者活用该方,用治周围神经疾病,取得了满意疗效。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 -K 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 -K 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压、扩血管、活血、抗凝、降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综合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遗症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者。  相似文献   

12.
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功效为补气,活血,通络,原方主治脑血管疾病,笔者应用此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活血化瘀类方剂对局灶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方剂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检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后3,6h脑组织匀浆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一氧化氮,Na^+-K^+ ATP酶的变化及活血化瘀4古方对其影响并比较4种古方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结果: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能提高脑缺血损伤大鼠SOD,Na^+-K^+ ATP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一氧化氮的含量(P&;lt;0.05,0.01),其作用补阳还五汤比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强(P&;lt;0.05,0.01)。病理损伤程度: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与对照组比较均较轻,补阳还五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血府逐瘀汤组。结论: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对缺血大鼠脑有保护作用。以补阳还五汤作用最强,通窍活血汤次之,血府逐瘀汤较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结合康复训练的方法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5-09/2006-07广东省中医院康复科住院患者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44~91岁,平均(72±10)岁。脑梗死急性期者24例,恢复期者41例,后遗症期者3例。患者口服补阳还五汤。同时进行康复训练。①补阳还五汤:由黄芪60~120g,当归10g,川芎15g,赤芍15g,地龙10~15g,桃仁10g,红花5g,牛膝15g组成。加减法:气虚明显者加人参6~10g或党参15g;血瘀重者加三七3g;伴痰阻者加法夏10g,胆南星10g;伴肢体麻木、疼痛者加桂枝15g,鸡血藤30g;肢体拘急者加全蝎5~10g。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疗程30d。②康复治疗:进行定时更换体位、关节活动度及肌力训练、平衡训练、步态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2次/d,60min/次,疗程30d。根据其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6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①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量表评分结果:患者治疗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thel指数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60.27±26.97比43.52±25.79,67.13±23.67比45.0±20.60,t=9.97,9.02,P<0.01)。②治疗效果:68例患者完全恢复者6例(8.8%,6/68),显效23例(33.8%,23/68),有效26例(38.2%,26/68),稍好8例(11.8%,8/68),无效5例(7.4%,5/68)。无恶化及死亡病例,总有效率为80.9%。结论:康复训练配合补阳还五汤口服对气虚血瘀证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分为 5型。气血两虚型采用益气养血 ,舒筋通络 ,以归脾汤补益气血为主治疗 ;气虚血瘀型采用益气活血、祛瘀通络法 ,以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为主治疗 ;肾虚肝旺型采用潜阳降逆、活血通络法 ,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治疗 ;痰湿阻滞型采用填补肝肾、豁痰通络法 ,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 ;痰瘀互阻型采用豁痰行瘀、舒筋通络法 ,以通窍活血汤为主治疗。结果 :治愈 1 5 8例 ,占 84.5 % ;好转 2 4例 ,占 1 2 .8% ;无效 5例 ,占 2 .7%。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应是气血并重 ,局部与整体相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有关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内皮素(Endothelin 1,ET-1)、载脂蛋白E(apolipoprorein E,ApoE)与一氧化氮(nitrous oxide,NO)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补阳还五汤作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代表方剂,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坐骨神经痛尤其病史较长者,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居多。本文采有补气活血的补阳还五汤加用全蝎、乌梢蛇、炙乳、炙没药等共治疗68例,痊愈34例,显效30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6%。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入院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传统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中药联合组患者则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比较2组患者神经状态、中医证候、疾病相关参数与总体效果。结果中药联合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显著性低于传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I)显著高于传统组(P 0. 05);治疗4周后,上下肢活动不遂、口舌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感觉评分、同型半胱胺酸(Hcy)、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肿瘤坏死因子(TNF)与神经元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显著低于传统组(P 0. 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P 0. 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对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由黄芪、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组成,具有补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主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wai斜、语言蹇涩等证。笔者运用该方辨证治疗多种内科杂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择其一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据中医证候积分制定不同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120例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予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对照组统一加用120g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治疗组采用中医证候评分表,根据积分由低到高,分别用60g,90g,120g黄芪剂量的补阳还五汤,疗程8周。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8周后,治疗组在临床疗效、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医证候积分高低为依据,制定黄芪在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卒中中用量的策略,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