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栽培。1986~1987年间,广西壮族自治区曾从越南进口了大量的越南巴戟天,但由于越南巴戟天的原植物和化学组成不明,是否可代国产巴戟天使用尚有争议。为此我们通过薄层层析的方法对国产巴戟天和越南巴戟天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的层析图谱差异甚大,现  相似文献   

2.
乔智胜  苏中武 《中药材》1991,14(11):25-26
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植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但由于药源紧张,各地有时使用其它植物的根代作或混作巴戟天使用,包括四川虎刺、羊角藤、双华巴戟天、铁箍散、南五味子及白木通等。在这些混淆品中,有些与正品巴戟天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很相似。本文探讨了正品巴戟天及其混淆品的荧光、紫外和薄层层析鉴别特征,并对35份不同地区来  相似文献   

3.
巴戟天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肾壮阳,强筋骨的功效,来源于茜草科巴戟属植物巴戟天的根。目前,在市场上发现有同科植物羊角藤的根及全株伪充巴戟天使用。为了防止伪品的充用,对两者的形状特征、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及理化鉴定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How的干燥根。市场上掺杂的易混品有茜草科植物恩施巴戟的根、茜草科植物羊角藤和假巴戟的根皮或段片充巴戟天出售,为了对购进的药材及饮片质量负责,中药技术人员应细心鉴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1性状  相似文献   

5.
常海涛  史玉俊 《中草药》2014,45(6):481-481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亮叶巴戟天MorindalucidaBenth.在西非作为药用植物,用于治疗发烧、疟疾和止痛。有报道,该植物浸膏及从其中分离得到的蒽醌类化合物对疟原虫Plasmodiumberghei和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都有抗疟作用。本文作者研究了亮叶巴戟天叶子甲醇提取物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前,发现商品药材巴戟天中有伪品,为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鉴别,最后认为巴戟天里的伪品为羊藤。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巴戟天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Iis How的干燥根。补肾壮阳,强筋健骨祛风湿的良药,也是常用药。性状鉴别:  相似文献   

7.
巴戟天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之一,由于历代本草遗留下来的问题及各地用药品种和习惯的不同,来源植物涉及5科,11种;其中福建省有3种.为了鉴别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对闽产巴戟天进行本草考证和来源、形态性状、显微结构和理化性质进行鉴别.结果表明:闽产巴戟天的正品与代用品在植物形态和结构方面,药材性状和理化特征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可作为巴戟天品种鉴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officinalis How的根,用甘草水煮后去木心供药用,称制巴戟天、巴戟肉。含有维生素C、糖类及树脂成分。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之效,为名贵南药。近年来,巴戟天供不应求,在我省泰安、临沂等地,均发现有把同属植物羊角藤M.umbellata L.的根混充巴戟天使用,所见有个子、带木心切片或去木心者,亦见混杂于正品巴戟天中者。最近笔者又调查了日照、莒南、莒县所属十五个公社医院,发现只有一个使用的是正品巴戟天,六个暂时无贷,八个使用的是羊角藤。可见该品在我省部分地区基层医院混用  相似文献   

9.
巴戟天与羊角藤的鉴别福州市第二医院(350007)佘家娃巴戟天为常用之中药,该药来源于茜草科(Rubiaceae)植物巴戟天(MorinclaofficndlisHow)的干燥根。在临床应用中,常发现将同属植物羊角藤(Morindaumbellata...  相似文献   

10.
巴戟天古今考郑仰钦蔡秀英湖北省梨园医院,武汉430077巴戟天为常用中药之一,其根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等功效。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eof-ficinalisHow的根。近年来商品中发现巴戟天类似品和误用品。为...  相似文献   

11.
《中药材》2017,(4)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醌类、环烯醚萜类、脂肪类、黄酮类等,该属植物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系统综述巴戟天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新进展,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不法分子,为达到营利的目的,经常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使巴戟天的药源比较混乱.现将巴戟天的真伪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巴戟天与其伪品羊角藤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巴戟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为常用中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干燥根。近几年来发现有同科植物羊角藤的根伪充巴戟天使用,为了防止伪品的充用,对两者的形态特征,性状,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 九、巴戟天及其伪品巴戟天属茜草科,为多年生藤状灌木,主产广东、广西、福建。野生或家种。为补肾阳,壮筋骨药。近年来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属于紧俏药品。目前,已知伪品有同科同属的羊角藤、假巴戟和木兰科的铁箍散。(一)巴戟天(1)来源: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 s How 的干燥根。  相似文献   

15.
巴戟天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巴戟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Morinda officinalis的根,除作为补肾、强壮药而使用外,还用于治疗不孕症、风湿与脚气痛等。此次作为强壮中药的化学研究的一环,对巴戟天所含成分进行了研究。将巴戟天(4.0kg)的甲醇提取物以不同溶媒提取,再经顺相及逆相硅胶柱层析、HPLC分离精制,除得到已从巴戟天中分离到的柚木醌(tectoquinone)外,还分离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估测广东省地道药材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基因组大小,为巴戟天基因组、种质资源评价等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番茄为内标植物,巴戟天嫩叶为实验材料。采用OTTO两步法制备细胞核悬液,用碘化丙啶(PI)进行细胞核染色,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番茄和巴戟天细胞核的荧光强度,计算巴戟天基因组大小。结果 OTTO两步法适合用于制备番茄和巴戟天核悬液,在流式细胞仪中成功检测到二倍体和四倍体的粒子团,流式细胞仪测定番茄细胞核平均荧光峰值为30 481,巴戟天细胞核平均荧光强度值为15 278,计算出巴戟天的基因组大小约为(451.11±37.16)Mbp。结论实验估测了巴戟天基因组的大小,所摸索的OTTO两步法可为其他药用植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 Morinda officialis How的干燥根。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寒的功能。由于巴戟天药源紧缺 ,一些不法分子 ,为达到营利的目的 ,经常以次充好 ,以假乱真。常见的假巴戟天有羊角藤、假巴戟天、铁散、恩施巴戟、线兰等。现将巴戟天的真伪鉴别要点分述如下 :1 正品巴戟天呈扁圆柱形 ,略弯曲 ,长短不等 ,直径有 0 .5~ 2 cm。表面灰黄色 ,有纵纹及横纹 ,质韧 ,肉厚易剥落 ,断面皮部厚 ,紫色或淡紫色 ,易与木质部剥离 ,木部坚硬 ,直径 1~ 5 cm,色黄棕或黄白。无臭 ,味甘而微涩。以条大、肥壮、肉厚色紫、木心细者为…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巴戟天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并结合近现代文献资料,笔者对巴戟天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变迁、品质评价、采收加工与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梳理与考证,为含有巴戟天药材的经典名方品种开发与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巴戟天的产地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北至南的大变迁,基原涉及11个科14个属的21种植物,而古代巴戟天的主流品种为四川虎刺Damnacanthus officinarum和虎刺D. indicus,近代以来巴戟天药材来源于广东等地所产的茜草科巴戟天属Morinda officinalis的干燥根;古今巴戟天的药用部位均为根部,且以连珠状多、肉厚、颜色紫者品质为佳。古代巴戟天采收加工通常在二月、八月采收,阴干,用时去木心,而现代为全年采挖,先除去须根,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晒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为盐制、醋制、酒制等。通过对巴戟天的系统考证,从临床用药经验、安全有效的角度考虑,建议经典名方地黄饮子开发时应选用近代以来的主流品种,即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 officinalis的干燥根,去心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