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芝对结核分枝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灵芝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菌作用及其抑菌有效成分分析。方法应用PhaB法检测灵芝水提取物、灵芝总多糖、灵芝总三萜以及4种三萜成分对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 rium tuberculosis,MTB)标准菌株和2株耐药菌株的抑菌作用。结果灵芝水提取物对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在高浓度时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灵芝总多糖对MTB不仅没有抑菌作用,且随着多糖浓度的增加,表现出一定的促菌作用;灵芝总三萜浓度500μg/ml时,对MTB的标准菌株和耐药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CM119f、j6、Pa59、Sd164 4种三萜成分对标准菌株的MIC值为480μg/ml,对药多耐菌株的MIC值分别是240~480μg/ml、240~480μg/ml、480μg/ml、240~480μg/ml。结论灵芝对MTB具有抑菌作用,有效成分是灵芝三萜酸,不同的三萜成分不仅对敏感菌株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对多耐药菌株也具有同样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噬菌体法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用噬菌体法和改良L-J培养基绝对浓度法同时进行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结果绝对浓度法结果表明,148株中有98株为利福平耐药,50株敏感。耐药的98株中,噬菌体法检出了96株,50株敏感株中噬菌体法的结果全为阴性。噬菌体法与常规的L-J培养基绝对浓度法取得了较禹的符合率,噬菌体法的敏感性为98%,特异性为100%。结论噬菌体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性,操作简便,快速,敏感,特异,在48~72h内可得出结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泵抑制剂(利血平)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作用.方法 应用3组BacT.ALERT3D培养仪系统的培养基,分别命名为A、B、C组培养基.3组培养基均接种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其中A、B组同时加入利福平1 μg/mL;环丙沙星2 μg/mL.;利福平1 μg/mL和环丙沙星2 μg/mL;A、C组同时加入利血平20 mg/L;C组未加入任何抗结核药物.结果 在A组培养基中,耐利福平1μg/mL的14株菌株中有2株恢复对利福平的敏感性,12株仍然耐药;耐环丙沙星2μg/mL的6株菌株和耐利福平1μg/mL及环丙沙星2μg/mL的22株菌株全部恢复药物敏感性.在B组培养基中,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药物耐药性无变化.在C组培养基中,42株耐药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明显生长,说明利血平对所研究菌株无抑制作用.A组与B组培养基细菌的药物敏感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存在耐药机制之一的外排系统;泵抑制剂之一利血平对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有抑制其外排作用,使结核分枝杆菌恢复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Shi RR  Zhang JY  Yuan XQ  Sun ZG  Li CY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0):1376-1379
目的 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法和测序法来分析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rpsL和rrs基因突变,从而检测是否对链霉素耐药.方法 215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经常规方法证实,115株为链霉素耐药,100株为敏感),测定链霉素最小抑菌浓度(MIC),同时采用DHPLC和测序法检测rpsL和rrs基因突变.结果 85.2%(98/115)的链霉素耐药株携有rpsL和(或)rrs基因突变,其中rpsL基因突变占大多数(76.5%,88/115).对98株带有基因突变的菌株的分析表明,rpsL,rrs基因的突变类型与MIC之间未见密切关系.100株敏感株未检出基因突变.DHPLC法与测序法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本工作建立的DHPLC法可以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分析的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基因突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的分子机制,探索四川地区耐喹诺酮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突变特征。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再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直接测序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分离株gyrA耐药决定区(QRDR)突变,并和标准株H37Rv比较。结果 68株临床分离株中,14株喹诺酮药物敏感株和8株低耐药株未发现gyrA耐药决定区基因突变,25株高耐药株、11株低耐药株和10株药物敏感株检测到gyrA基因突变,高耐药株突变率为100%,低耐药株突变率为58%,敏感株突变率为42%,总的突变率为68%。根据SSCP条带,gyrA突变可分成4种类型,测序发现分别为Ser95Thr、Asp94Gly、Ala90Val、Ala83Val突变。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喹诺酮与gyrA基因突变密切相关,gyrA基因突变是耐喹诺酮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主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免疫层析法检测MPT64蛋白鉴别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201株分枝杆菌,其中包括4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MTC)标准株、135株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临床分离株、17株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um,NTM)标准株和45株NTM临床分离株的MPT64蛋白。结果 4株MTC标准菌株和135株MTB临床分离株中,138株MPT64蛋白检测阳性,1株检测为阴性,敏感性为99.3%(138/139),17株NTM标准株和45株NTM临床分离株MPT64蛋白检测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62/62),201株结核和非结核分枝杆菌MPT64蛋白检测的准确度为99.5%(200/201)。结论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MPT64蛋白鉴别结核与非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巴豆油各分离组份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巴豆油各分离组份体外对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新鲜的人型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H37RV)和耐利福平(RFP)、雷米封(INH)二重耐药菌株,分别接种于含有不同浓度各分离巴豆油组份的豆浸液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观察各组、各管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情况。结果:不同:稀释度巴豆油的各分离组份抑制二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和标准菌株生长,以第5组份(1:256mL,v/v)作用最强。结论:在1:256(mL,v/v)稀释度,第5组份有明显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巴豆油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的主要成分为第5组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不同中药提取物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ter pylori,H.pylori)耐药菌株是否具有体外抗菌活性,为中药治疗H.pylori耐药菌株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分别检测不同中药乙醇提取物对H.pylori标准菌株和临床耐药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计算其MIC50和MIC90。结果中药提取物大黄、黄连、黄芩、败酱草、延胡索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32,64,32,64,128,256,>512,>512,>512,>512 mg/L。结论大黄及黄连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有较明显的体外抑菌作用;黄芩提取物对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具较弱的体外抑菌作用;败酱草、延胡索提取物对于H.pylori临床耐药菌株无明显体外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测定结核杆菌利福布汀(rifabutin,RFB)耐药性的临界药物浓度,为该药物敏感性测定实验方法的建立提供基础依据。方法①依据利福布汀、利福平(rifampin,RFP)药效学、利福平药物敏感性实验方法及相关临床研究文献预设应用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测定结核杆菌RFB耐药性的临界药物浓度。②根据预设浓度应用BACTECMGIT960系统分别对RFP敏感/RFB敏感、RFP耐药/RFB敏感、RFB耐药/RFB耐药三类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推断预设临界浓度的合理性。③按推断合理的预设临界浓度进行大样本量的临床验证。结果①对50株RFP耐药临床分离株在5、10、20、40 mg/L四个药物浓度水平进行RFB药物敏感性测试,设定20 mg/L为临界药物浓度。②10株RFP敏感/RFB敏感、30株RFP耐药/RFB敏感、10株RFP耐药/RFB耐药三类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MIC(mg/L)范围分别为0.02~0.10、0.20~0.40和0.80~1.40,其MIC值互不重迭,说明预设临界浓度具有较好的理论合理性。③对1401株临床分离结核杆菌株同时进行RFP、RFB药物敏感性测定,在343株RFP耐药株中119株对RFB敏感(占34.69%),和有关临床研究报道结论相近;同时未发现RFB耐药株对RFP敏感。说明预设临床浓度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性。结论 20 mg/L可推荐作为改良罗氏培养基比例法测定结核杆菌利福布汀耐药性的临界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青蒿素类中药单体(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单独或联合利福平(RVP)及异烟肼(INH)对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作用,初步研究此类单体是否具有逆转细菌耐药性的作用.[方法]刃天青显色法判断各中药单体是否有抑菌或杀菌作用;MB/BACT系统(生物梅里埃)检测RFP或INH联合中药单体是否有逆转细菌耐药的作用.[结果]单独使用时各单体均不能杀灭结核分枝杆菌;RFP联合青蒿琥酯(200μg/mL)或二氢青蒿素(200μg/mL)可使11株耐RFP菌株中的9或6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82%或55%;INH联合上述中药单体则亦可使11株耐INH菌株中的10或7株变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90%或64%.[结论]青蒿琥酯及二氢青蒿素有较强的协同相应抗结核药或逆转结核菌的耐药性的作用,但青蒿琥酯敏感率较二氢青蒿素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快速检测痰中耐药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及了解耐异烟肼的分子机制。方法用PCR方法直接从耐药肺结核患者痰及临床分离菌株扩增katG基因片段,对扩增获得的katG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比较分析耐多药、全耐、多耐药但对异烟肼敏感、全敏感或标准结核分枝杆菌株之间的基因序列差异。结果于6h内从耐药肺结核痰中快速检测到katG基因。从临床分离菌株中随机扩增药敏试验证实的耐多药3株,全耐、包括对异烟肼耐药的多耐、对异烟肼敏感的多耐药、全敏感及H37Rv标准结核分枝杆菌株各1株,均扩增获得273bp片段,序列测定比较发现,2株耐多药菌、1株全耐菌及包括异烟肼耐药的多耐药菌株均检测有katG基因点突变,突变位点均为第2066位碱基C突变为G,1例MDR-TB、全敏感株、对异烟肼敏感的多耐药菌株和标准株均无基因突变。结论PCR及序列分析方法可快速、准确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基因及其突变,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的耐药性与katG基因点突变有关,但可能还存在其它值得探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当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基因发生突变的特征,同时分析其耐药情况,为耐药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2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532例,依据其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分为耐药株(218株)及敏感株(314株)。测定2组菌株的rpoB基因序列及最低抑菌浓度(MIC)值水平。 结果 218株耐药菌株中180株为单重突变耐药菌株,rpoB基因结构分析发现,发生比率最高的突变密码子分别为526位(13.2%)、531位(74.4%)。206株(94.5%)耐药菌株出现至少1个突变位点,且均位于耐利福平决定区(RRDR),12株(5.5%)耐药菌株突变位点在RRDR之外。有4株耐药菌株在RRDR之内发生同义突变,4株耐药菌株在RRDR之外发生同义突变。H37Rv密码子未发生任何突变。有8株敏感菌株发生同义突变在RRDR之外。单重突变菌株的RIF平均MIC值水平为(47.34±2.04)μg/mL,显著低于多种突变菌株平均MIC值水平[(118.24±3.95)μg/mL,t=107.636,P<0.001]。526单密码子平均MIC值水平与531单密码子突变菌株的MIC值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密码子突变菌株的MIC值水平为(116.03±5.06)μg/mL高于单重密码子平均MIC值水平[(47.08±1.31)μg/mL,t=85.530,P<0.001]。 结论 利福平耐药性机制可能与rpoB基因的起始端531位、526位等突变相关,rpoB基因序列可用于预测结核分枝杆菌中的利福平耐药情况及表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多重PCR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方法: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时扩增4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48株北京标准菌株、40例耐药及40例非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inhA、katG、rpoB、IS1081等基因并采用测序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所有耐药样本基因(包括利福平、异烟肼耐药基因)及野生型菌株均被成功扩增。结论:应用多重PCR技术可同时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岛地区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变异特征与利福平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测序法对来自青岛地区54株利福平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和14株利福平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4株利福平敏感菌株中均未发生rpoB变异,而54株利福平耐药菌株中有46株发生了rpoB变异,变异率为85.19%(46/54);rpoB变异在利福平敏感菌株和利福平耐药菌株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72,P=0);16株利福平低浓度耐药菌株中有10株发生rpoB变异,而38株利福平高浓度耐药菌株中有36株发生rpoB变异,rpoB变异在利福平低浓度耐药菌株和利福平高浓度耐药菌株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3,P=0.009);30株单耐利福平菌株中有24株发生rpoB变异,而24株多耐药菌株中有22株发生rpoB变异,rpoB变异在单耐利福平菌株和多耐药菌株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2,P=0.025)。结论 rpoB的变异是青岛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耐药的主要机制,且可能与耐药浓度及是否多耐药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药敏方法,掌握盐城、南通地区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的突变特点,了解耐药分子机制及探索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耐INH、RFP直接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对收集的47例耐INH、RFP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痰分离株行PCR-自动测序法检测KatG及rpoB基因突变,以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H37Rv为参比菌株,应用BACTEC460TB快速培养系统进行自动培养、药敏。结果47例耐INH、RFP分离株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阳性分别为29/47、39/47,两者同时突变率为47%。结论PCR-直接测序法敏感、特异,是可靠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KatG及rpoB基因突变,适合于临床肺结核患者MDR-TB痰标本耐药性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6.
崔秀琴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0):403-404
目的:为了探讨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几种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临床分离的418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得耐药物(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72株。其中单耐氧氟沙星菌株占19.4%,同时耐3种药以上的菌株占69.5%。结论:耐氧氟沙星结核分枝杆菌多数是多耐菌株,在治疗多耐菌引起的结核病时要慎用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西安市临床分离的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菌株katG315、inhA-15 突变情况及其分 子特征。方法 利用BACTAC MGIT960 分枝杆菌快速培养系统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 定向缺失多重PCR(DTM-PCR)对异烟肼耐药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分别利用多重等位基因特异PCR (MAS-PCR) 和PCR-DNA 测序法对其katG315 和inhA-15 突变热点进行检测。结果 117 株异烟肼耐药 菌株有73 株为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62.39%),104 株为北京型菌株(88.89%),81 株存在katG315 位点突变 (69.23%),10 株存在inhA-15 位点突变(8.55%)。结论 西安市异烟肼耐药分枝杆菌以北京型菌株为主,耐药 表型主要表现为多重耐药,主要突变为katG315 突变。  相似文献   

18.
徐东芳  王庆 《安徽医学》2011,32(7):889-89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的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并探讨其在结核分枝杆菌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噬菌体检测技术(PhaB)快速检测丁胺卡那霉素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可能性,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aB测定103株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素的耐药性,并与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比较,对两法检测结果不符的菌株进行比例法测定。结果以绝对浓度法药敏结果为判断标准,则PhaB检测丁胺卡那霉素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5.7%、89.2%和87.4%;共有13株菌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检测结果不符,其中9株PhaB法药敏结果与比例法相符合。结论 PhaB检测丁胺卡那霉素药敏结果与绝对浓度法有较高的符合率,可作为MTB耐药性的快速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明武汉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相关基因rpsL和rrs的分子突变特征。方法从武汉医疗救治中心共收集69株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菌株,包括耐链霉素(SM)菌株35株(其中4株同时对卡那霉素耐药)和SM敏感菌株34株(其中全敏感20株)。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分析rpsL和rrs基因的分子突变特征。结果 35株SM耐药株中有26株(74.3%)检测到rpsL突变,突变位点集中在第43位和第88位密码子,并发现了1个新的突变类型Lys88Glu;13株耐药株(37.1%)检测到四种不同类型的rrs基因突变,分别为A1401G(17.1%,6/35)、A514C(14.3%,5/35)、G1487A(2.9%,1/35)和C517T(2.9%,1/35),1株全敏感菌株的rrs基因发生了C1029T突变。卡那霉素耐药株中只有3株检测到了rrs突变,并发现了一种rrs基因尚未见报道的G1487A突变类型。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药与rpsL和rrs突变相关,耐药基因突变类型存在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5种抗结核药物的药物敏感性。方法用改良罗氏培养法测定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MIC)、耐药率。结果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INH、RFP、EMB、SM和LVFX的平均MIC分别为9.7μg/mL、30.1μg/mL、16.4μg/mL、38.7μg/mL和0.9μg/mL;耐药率分别是67.2%、35.0%、53.8%、63.8%和16.3%。总耐药率为83.75%;耐单药率为17.5%;耐多药率为66.3%;耐多药株占总耐药株的79.1%。结论8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率和耐多药率都较高,结核病的防治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