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中药治疗:温肾健脾、醒神固涩。用益智仁12克,桑螵蛸18克、盐水炒破故纸18克,五味子18克,复盆子30克,菟丝子18克。共研细末,每次服3~6克,每日二次,(早晚空服各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2例,全部治愈,其中服药3天后控制症状者9例,一个疗程治愈21例,2个疗程治愈1例,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二、单方验方 1.取桑螵蛸4份、煅牡蛎4份、韭菜子2份、枯矾1份、加水煎至每500毫升,含生药150克,加适量的苯甲酸钠防腐及糖调味。  相似文献   

2.
钩虫病     
<正> 方药:马齿苋鲜品250克(干品150克),白醋50克。用法:将马齿苋加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每日2剂,早晚空腹各服1次.每次服药后饮白醋50克.7天为1个疗程.停药3天检查大便,如仍发现有钩虫卵者,可继续第2疗程。疗效:治疗12例,均获满意效果。其中一个疗程治愈8例,2个疗程治愈4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们卫生所同郑州市几个医院,对小儿麻痹后遗症采用抗麻痹注射液(郑州中药制药厂出品)穴位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兹将记载比较完整的71例资料小结如下。一、治疗方法:71例均为下肢麻痹。取穴:患侧环跳、阳陵泉。根据病变情况可配委中、悬钟、昆仑等穴。注射方法:每日或隔日穴位注射一次,每次每穴1~2毫升。注射日程:一般为三个疗程,每疗程10~15次,疗程中间休息1周,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在治疗  相似文献   

4.
偏头痛有多种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肝阳上亢。我们用天麻液穴位注射方法治疗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效果显著。共23例患者中,女性16例。年龄多在30岁以上。病程长短不等,短者4个月,长者数年。治疗,取患侧风池和太阳穴为主,并配合上关、合谷和足临泣等穴。每次选2~3个穴,每穴注射5%天麻液0.5毫升。注射前强调得气,强调回抽无血流。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治疗结果,7例显效,9例好转,5例有效,2例无效。如黄某,女,36岁,3年前患偏头痛,时发时止,与过劳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科单用TDP辐射器(武汉医疗器械研究所D—EY“神灯”改进型SY—1型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面瘫20例。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8~74岁,病程15~20天。取患侧颊车、迎香穴。每日一次,每次30分钟,6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5个疗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治疗结果经本法治疗,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19例,症状元明显改善者1例。其中第1疗程治愈者5例,第2疗程治愈者10例,第3疗程治愈者3例,第4、5疗程治愈者各1例。青壮年  相似文献   

6.
<正> 1977年以来,我们用毛冬青注射液治疗萎缩性鼻炎65例(轻度萎缩52例,重度萎缩13例),取得一定效果。一、制剂及用法:采用我校药厂生产的毛冬青注射液(醇水提取物),每支2毫升,相当原药8克。用法:作下鼻甲注射,每侧2毫升,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隔5天可进行第2疗程的治疗。本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以内者53例,3个疗程以上者12例。  相似文献   

7.
<正> 治疗方法:取穴三焦俞,中脘、足三里。穴位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2毫升注射器及较细的注射针头吸取阿托品注射液1毫升(0.5毫克),迅速注射在穴位处,捻转向下进针,得气后缓缓注入药液,每穴1/3毫升。穴位注射次序为三焦俞、中脘、足三里。中脘每日注射1次;三焦俞及足三里两侧交替(每隔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中药消痞化枳丸:干姜3克,炙甘草、麦芽、茯苓各6克,半夏、人参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针刀联合穴位注射,小针刀定点为C4、5,C5、6,C6、7棘间点及左右关节突关节点、患侧肩井穴周围压痛点或软组织异常改变处及肩胛骨内上角,每周治疗1次,2次为1疗程;腺苷钴胺穴位注射取穴为患侧C4-C7夹脊穴、曲垣、天宗、手三里、肩井、臑俞、后溪,隔日1次,7次为1疗程,两种都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愈87例,显效4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98.6%。结论:小针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安全,见效快。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2例予中药灌肠,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39.28%,总有效率为96.42%;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13.63%,总有效率为72.7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穴位注射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应用研究1 1 中药穴位注射陈兆英[1] 采用黄芪针剂在天府、足三里穴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10 1例 ,对减少哮喘发作、减轻病情等方面有近期疗效。 3年随访 ,基本治愈 6 7例 ,显效 7例 ,有效 11例 ,无效 16例 ,总有效率84 15 %。林卓友[2 ] 从黄芪注射液于足三里穴注射治疗小儿哮喘 4 7例 ,两侧穴位交替注射 ,2日 1次 ,5次为 1个疗程 ,疗程间隔 4d。治疗 3个疗程后 ,于次年伏天再治疗 3个疗程。结果治愈 31例 ,好转 10例 ,无效 6例 ,总有效率 87 3%。刘敏[3 ] 采用鱼腥草注射液在两侧肺俞穴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 30例 ,隔日 1次 ,10…  相似文献   

11.
疏肝健脾针药结合治疗亚健康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明举 《四川中医》2008,26(2):105-107
目的:探讨采用疏肝健脾方法,针灸与中药结合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选用35例亚健康患者,选取气海、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穴位进行针灸治疗,配合拔罐法,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并配合逍遥丸、归脾丸,每日2次,每次10丸.分别治疗2~5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愈8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治愈率25.8%;治疗3疗程后,治愈18例,显效9例,有效8例,治愈率51.4%;治疗4疗程,治愈25例,显效8例,有效2例,治愈率71.4%;治疗5疗程,治愈25例,显效9例,有效1例,治愈率71.4%.结论:用疏肝健脾方法针药结合治疗亚健康,治疗4个疗程对于亚健康症状的消失为疗效的最佳疗程.  相似文献   

12.
<正> 治疗方药:虎杖50克,王不留行30克,萆薢、刘寄奴各20克,海金沙(包煎)、黄连、黄柏、连翘、焦山栀、甘草稍、远志、(?)蒲各10克,肉桂(后下)6克,琥珀末(冲服)4克。每日2剂,水煎分4次服,每次服500毫升。剩余药渣加葱茎20克同煎,乘热熏洗阴部2次,每次15min。连续治疗3 d 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停用其它药物。治疗结果:治疗1~2个疗程,临床症状消失,连续2天涂片检查阴性为治愈;治疗2个疗程以上,涂片检查仍阳性为无效。用药1个疗程治愈12例,用药2个疗程治愈5例,无效1例,总治愈率为94.44%。病案举例:患者男性,29岁.已婚。尿痛、尿道溢脓5天。患者半月前在外地有不洁性生活史。发病后自行使用“青霉素”无效。近日妻子白带增多,黄粘且臭,小便正常。检查:龟头包皮红肿,尿道口有  相似文献   

13.
李哲  高希言 《新中医》2012,(3):43-44
目的:观察针刺健侧穴位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7例面肌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耐照组20例以针刺患侧穴位治疗,治疗组27例对健侧或健患双侧穴位按照痉挛强度分别采用体针疗法、丛刺法及神经干刺法治疗,3疗程后根据目视模拟计量表减分率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30%;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根据痉挛强度采用针刺健侧或健患侧穴位治疗面肌痉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手法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单纯手法治疗,隔日1次。各组均以10次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所有病例均经1~3个疗程治疗,随访时间为4~6个月,平均4.5个月。治疗组49例显效24例,有效15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0%;对照组49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好转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53%。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结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创伤小,治愈率高,不易复发,较单纯按摩治疗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我所自1992年采用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温灸,治疗痛经12例,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收治痛经12例,治疗前都经过中药和西药止痛未愈者。年龄最小13岁,最大46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1个月。治疗方法选穴内关、间使(右)。经期前3天穴位注射,每天1次,3次为1个疗程。操作患者端坐取右手,穴位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16.
1 面瘫取患侧地仓、颊车、下关、阳白、攒竹、丝竹空及对侧合谷等穴,用5毫升注射器一具配5号注射针头1只抽取地塞米松1毫升(5毫克)、山莨菪碱1毫升(5毫克),每次选4穴,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注射穴位后,每穴注入0.5毫升药液,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1~2分钟,以免药沿针孔外流,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此法对于病程较长,经针刺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尤为适宜。如治向某某,女,26岁。1990年11月23日在本院就诊,左侧口眼歪斜两个月。检见:左侧额纹消失,眼睑完全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作皱眉、吹口哨等动作。运用上述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7.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23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交替针刺健侧及患侧面部,配合患侧面部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均为门诊病人,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者35岁,最大者67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年;其中6例病人有高血压病史,3例病人为第2次患病。以上患者均做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健侧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6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健侧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周围性面瘫患者63例,采用健侧穴位中药贴敷,患侧穴位针刺的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63例患者中痊愈43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配合健侧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1一般资料40例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ZI岁~3O岁7例,31岁~40岁17例,41岁~50岁12例,50岁以上4例;病程1年以内11例,l年~3年16例,3年以上13例。麻木情况:下肢放射痛伴麻木者15例,下肢酸胀伴麻木者9例,单纯麻木者16例。2治疗方法取穴足三里、阳陵来,l日1侧,用Z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Zml,局部消毒后快速垂直进针,轻微提插获得酸胀感,回抽注射器未见回血后于每穴位注射lml。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3治疗效果40例经2个~3个疗程治疗,结果治愈(麻木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膝反射或跟胆反射正常,随访1年未复发)2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樟柳碱太阳穴注射治疗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9例(59只眼)后天性眼外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复方樟柳碱治疗组30例(30只眼)和对照组29例(29只眼)。治疗组用复方樟柳碱行患侧太阳穴位注射,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续治疗2~4个疗程,同时口服强的松及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照组予维生素B1和腺甘钴胺肌肉注射,每天1次,14 d为1个疗程,同时口服强的松及复方血栓通胶囊,根据病情连续治疗2~4个疗程。观察2组病例复视消失时间,眼位及眼球运动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中治愈20例(66.7%),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0%;对照组29例中治愈11例(37.9%),好转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9.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樟柳碱患侧太阳穴注射治疗眼外肌麻痹可明显提高治愈率,操作比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简单,无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