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直肠癌发病率目前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大约有15%~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现伴有肿瘤肝脏转移,25%~50%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3年内可发生肝脏转移[1].外科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并具有潜在治愈可能的唯一方法,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可达37%~58%[2-6].而肝转移瘤无法切除的患者,即使经全身化疗后,其中位生存时间也只有12-24月[7];如未经治疗,则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月.因此,只要具备手术适应证,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均应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1999年 11月~ 2 0 0 0年 5月低位直肠癌 (距肛缘 4~ 8cm)保肛手术 41例 ,艾恒组为 2 1例保肛手术并应用艾恒化疗 6个周期 ;对照组为另 2 0例保肛手术后用传统化疗方案 ( 5 FU CF)化疗 6个周期。艾恒组 3年生存率95 2 % ( 2 0 /2 1) ,1例术后 12个月死亡 ,1例术后半年复发改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化疗毒副反应较轻。对照组术后半年内吻合口复发 4例 ,1年内并肺 肝转移 7例 ,3年生存率 65 0 % ( 13 /2 0 )。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用艾恒化疗对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效果满意 ,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发病率目前位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大约有15%~25%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现伴有肿瘤肝脏转移,25%~50%的患者在行手术治疗后3年内可发生肝脏转移。外科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并具有潜在治愈可能的唯一方法,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总体5年生存率可达37%~58%。  相似文献   

4.
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结直肠癌均为第3位常见癌症[1]。尽管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仍有15%~25%被诊断时即为转移性结直肠癌[2];且即便进行根治手术仍有50%将发展为转移性疾病[3]。转移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8%。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约有30%的结直肠晚期肿瘤患者死于肝脏转移[4]。  相似文献   

5.
肝脏是结直肠癌转移的最常见部位。有10%~25%的患者初次就诊或外科治疗时就发现肝转移,约20%的患者在结直肠癌手术后的一段时期发生肝转移。不经治疗的肝转移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仅5~9个月。因此,对肝转移癌的有效治疗十分重要。我们对1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实施结直肠癌切除同期肝转移灶射频消融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结肠癌肝转移的高发生率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 1992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滨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结肠癌并肝转移患者 5 3例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结肠癌肝转移患者 5 3例 ,男 3 8例 ,女 15例。年龄 3 4~ 75岁 ,平均年龄 5 3岁。同时性肝转移 7例 ,异时性肝转移 46例。单纯肝转移 44例 ,肝转移合并其他部位复发转移者 9例。1.2 治疗方法及结果手术切除 8例 ,其中肝左叶切除 2例 ,不规则楔形切除 6例 ,全部存活 1年以上 ,3年生存 4例。无水乙醇注射 6例 ,1年生存 6例 ,3年生存 2例 ;开腹置管皮下置入式输注泵灌注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直肠痛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因素以及术后联合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 搜集2000年4月至2004年4月间105例局部复发性直肠癌再次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和随访结果,回顾分析17项临床病理因素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确定影响局部复发性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并对复发后不同治疗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率为95.2%,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3%、34%、19%,中位生存时间23个月.手术+放化疗(34例),单纯手术(35例)和放化疗(36例)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9%、55%、32%,68%、40%、14%和64%、36%、11%(χ~2=7.96,P=0.019).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原发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转移淋巴结数、首次术后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及复发后治疗方式与预后相关;其中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法是影响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的5年生存率明显优于单纯手术及单纯辅助治疗.结论 首次术后TNM分期、复发部位、复发时间和复发后治疗方式是局部复发性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手术联合放化疗可能会给局部复发性直肠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和分析复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3年2月至2003年10月收治的84例复发性大肠癌患者再次手术和预后情况,其中结肠癌44例,直肠癌40例.结果吻合口复发26例,肝转移15例,腹膜转移15例,盆腔内复发21例,会阴部复发7例.手术切除率为72.6%(61/84).根治性切除率为54.8%(46/84),结、直肠癌分别为52.3%(23/44)和60.0%(24/40);姑息性切除率为34.5%(29/84),结、直肠癌分别为34.1%(15/44)和32.5%(13/40);仅行捷径手术10.7%(9/84),结、直肠癌分别为13.6%(6/44)和7.5%(3/40).其中,结肠癌切除率为86.4%,直癌切除率为92.5%.术后3例失访,随访率为96.4%,1,3,5,10生存率分别为66.7%、34.6%、25.9%和12.3%.结论手术切除仍然是治疗复发性大肠癌的主要手段,根治性外科治疗可以提高复发性大肠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13例阑尾类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13例阑尾类癌患者,6例肿瘤直径<1cm,局限于浆膜内无转移,单纯阑尾切除术后无瘤生存10年者5例,非肿瘤性死亡1例。3例肿瘤直径1~2cm,局限于浆膜内无淋巴结转移,回盲部切除术后生存5年者3例,生存10年者1例。4例肿瘤直径>2cm,1例侵犯浆膜外无淋巴结转移者,回盲部切除术后生存满5年;2例侵犯浆膜外并淋巴结转移,回盲部切除术+术后化疗,生存5年者1例;合并肝脏转移者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化疗,2年内死亡。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阑尾切除术中应常规纵形切开阑尾标本检查有无微小肿瘤;肿瘤直径<1cm者可单行阑尾切除术;直径1~2cm者回盲部切除,术后辅以化疗;肿瘤直径≥2cm可有浆膜受侵和淋巴结转移,宜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辅以化疗。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根治性手术,手术后的复发及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复发性结直肠癌的再手术是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主要方法.本文探讨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原因、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35例复发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及预后.结果:手术后1年内复发者9例 (26%),3年内复发者26例(74 %).本组35例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均行再次手术,7例复发性直肠癌再切除4例,造瘘3例,28例复发性结肠癌中,根治性切除8例(包括5例肝转移灶切除),姑息性切除10例,盲肠或横结肠造瘘10例.总切除率为63 %(22/35),其中根治性切除率为55%(12/22),姑息性切除45%(10/22).术后随访6~36个月,2例失访,12例根治性切除组中,9例无瘤生存,1例肺转移,2例肝转移;23例姑息治疗组中,5例死亡,4例肝转移,其余14例带瘤生存.结论:结肠癌的手术治疗,应根据其生物学特点,采取规范的手术方式、彻底清除原发灶、转移的肠系膜及淋巴结,术中注意无瘤操作,术后酌情辅以化疗或放疗,定期随访,是预防结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主要措施.而对复发和转移病例,应根据其部位、临床特征,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酌情达到根治或姑息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瘤患者采用动脉介入灌注5-氟尿嘧啶(5-FU)、多柔比星(ADM)、丝裂霉素(MMC)等化疗药物,并用医用明胶海绵栓塞病变供血动脉,观察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达62.86%,6个月、1年、2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7.14%、51.43%、20.00%,主要毒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等。结论: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治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有较好疗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40例原发性气管癌治疗结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Wu KL  Jiang GL  Fu XL  Zhou YZ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44-246
目的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气管癌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方法 40例原发性气管癌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中位年龄47岁。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10个月(1~60个月)。其中腺样囊性癌15例,鳞癌14例,腺癌8例,小细胞癌2例,黏液表皮样癌1例。采用手术加放射治疗32例,单纯放射治疗6例,单纯手术治疗2例。结果 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40个月,1,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6%、59%和29%,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4%、60%和50%,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51%和84%。结论 手术加术后放射治疗是原发性气管癌较合理的治疗模式。虽然本病治疗后容易出现复发,但积极的再治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诊断、病理以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973年4月至2005年2月收治的61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1例患者平均年龄43岁,按WHO分类标准,其中36例为良性,19例为交界性,6例为恶性;34例行局部扩大切除术,18例行单纯乳房切除术,3例行单纯切除+植皮术,6例行改良根治术(1例发现淋巴结转移)。随访52例,平均随访92个月(16~378个月),共13例局部复发和转移,死亡4例。结论局部扩大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术是治疗乳腺分叶状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前检查证实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考虑行改良根治术。复发治疗以手术为主,需足够的手术范围,以根治为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侵犯气管或食管的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院 10年间收治的 2 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共 8种手术方法。结果 :3例患者术后 2年内发生转移死亡 ;5例术后颈部肿块复发 ,4例拒绝再次手术而仅行放疗 ,现 2例仍带瘤生存 ;其余病例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对于没有广泛转移的甲状腺癌 ,尽管侵犯气管或食管 ,仍应行受累气管或食管的切除 ,以减少出血、梗阻、窒息等并发症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食管癌根治术后3~18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2cm11例,2~3?cm33例,>3cm32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9例,伴脏器转移3例。放射治疗采用60Co常规分割照射,照射剂量10.8~75.0Gy。结果未完成治疗计划的9例患者均于照射后1年内死亡。照射剂量为50~75Gy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0%(57/76)、27.6%(21/76)和9.2%(7/76)。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放射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照射剂量以组织量65~75Gy为宜。  相似文献   

16.
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患者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治疗情况及外照射参与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3例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手术+放射治疗组,放射治疗应用60Coγ线外照射。结果单纯手术和手术+放射治疗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3%,52.7%和87.1%,61.2%;2个组5年生存率,手术后复发率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带瘤生存时间与死亡原因构成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0年生存率与复发后再切除率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手术后复发率、复发后再切除率、带瘤生存时间分别为31%,61%,3.4年和19%,63%,6.7年。死亡原因分析前者局部复发占65%,远地转移占19%;后者复发分别为28%,70%。结论45岁以上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高危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组,预后不佳,外照射选择应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肛门外翻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经肛门外翻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均保留肛门。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感染3例,吻合口瘘2例。术后4周能预知和控制排便。术后6个月,每日排便1~4次者25例,5例偶有粪便外溢。随访6~70个月,吻合口狭窄1例,局部复发2例,中位生存期23.5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8%和48%。结论:经肛门外翻双吻合器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外科治疗(附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食管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生物学特征、诊断方法、手术方式及其预后。方法 总结分析11 例食管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11 例手术切除率为100 % ,5 年生存率为54-5 % (6/11) 。诊断主要依靠食管造影、拉网及纤维食管镜(FOE) 。临床分为息肉型和侵袭型,本组息肉型4 例,侵袭型7 例,5 年生存率分别为3 例/4 例和3 例/7 例。远期肿瘤死于局部复发2 例,血行转移2 例。结论 食管平滑肌肉瘤的预后优于食管癌,息肉型预后优于浸润型。远期肿瘤死因为局部复发及血行转移。本病手术切除率高,宜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Liang H  Hao XS  Wang P  Wang XN  Li JW  Wang JC  Wang DC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11):688-691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后生存的影响因素。方法 以 95 2例经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且随访资料完整的直肠癌患者为样本 ,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直肠癌手术以Miles手术居多 ,占 5 3.5 % ,手术死亡率为 0 .3%。中分化腺癌患者 4 79例 ,占 5 0 .3%。肿瘤直径 4~ 8cm者 5 36例 ,占 5 6 .3%。 4 18例患者于术后 10 8个月内死于复发和转移。随访期间 ,5 3例发生肝转移 ,39例发生肺转移 ,12例发生骨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 (73.5 2± 1.70 )个月。总的 3,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7.6 %、5 5 .4 %和 38.2 %。单因素分析表明 ,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根治度、病理类型、肿瘤直径、肝转移、肺转移及肿瘤的病理分期均为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 ,肿瘤根治度、病理类型、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病理分期、肝转移及肺转移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影响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有肿瘤的根治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侵犯深度、病理类型和肝肺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