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了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概况。缓控释制剂有三种释药类型:定时、定速、定位释药。有多种剂型:包括骨架缓控释制剂、薄膜包衣缓控释制剂、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胃内漂浮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微丸、缓控释液体制剂等。口服缓控释释放系统的迅猛发展,为新药物的研制、老药新用途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口服缓控释剂型结构对体外释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述近年口服缓控释制剂剂型结构对体外释药的影响,为缓释制剂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常见的骨架型、包衣型、渗透泵型、微囊型、混合型等白服缓控释制剂的剂型结构及其对体外释药的影响分别加以概述。结果:同一药物,可以考虑制成不同的剂型结构,同一剂型结构又可以根据需求制成不同的剂型。结论:口服缓控释制剂剂型结构对体外释药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房》2015,(16):2281-2284
目的:综述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进展。方法:以"骨架片""渗透泵片""纳米技术""缓控释制剂"等为关键词,在Elsevier期刊、清华大学镜像、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源检索相关文献,筛选2009-2014年口服缓控释系统的释药机制、剂型及制备技术等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51 055篇,其中有效文献237篇。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释药机制主要有扩散、溶蚀、溶出、渗透泵和离子交换等,常用剂型有骨架片、渗透泵片、胃滞留制剂、结肠定位制剂、定时脉冲胶囊等,最新的制备技术有纳米制剂技术、靶向制剂技术、固体分散技术和半固体制剂技术等。结论:口服缓控释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成为缓控释制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作为一种新型给药系统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辅料、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新型制剂如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脉冲式和自调式给药系统、透皮制剂等逐渐出现在临床,其中以缓控释制剂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新型缓控释制剂的出现,不但使新技术与新剂型的研发速度加快,也使得制剂的质量与疗效得以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5.
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剂型方面综述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阐述我国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结果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相对滞后,发展中存在一些困难。结论中药缓控释制剂是顺应现代医疗需要的新剂型,有很多显著的优点,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口服缓控释制剂可减少给药次数、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特定年龄儿童的需求相匹配,是目前药物剂型研发的热点。我们通过调研国内外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现状及儿童可用的上市口服缓释制剂药品品种情况,对儿童口服缓控释制剂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和总结,以期为中国儿童用药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青藤碱新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青藤碱新剂型的研究进展。为提高青藤碱的疗效和稳定性,降低毒性和副作用,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给药,近年研究开发了如经皮给药制剂、缓控释制剂等多种新剂型。青藤碱新剂型很有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特点开发了多种疗效高、使用方便的药物新制剂,主要剂型有口服制剂(包括口服缓、控释制剂)、长效注射剂、透皮控释贴片和直肠用凝胶等。  相似文献   

9.
苏雪清 《北方药学》2012,(12):31-32
硝苯地平为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有效药物,其普通制剂不良反应多,且需要频繁给药,难以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目前,国内外开发研究多种硝苯地平缓控释剂型,使药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硝苯地平各种缓控释剂型的制备技术及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栾芙蓉  蒋琳兰 《医药导报》2008,27(5):562-564
随着固体分散技术、环糊精包合技术、微型包囊与微型成球技术、脂质体、微乳等缓控释新技术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的口服缓控释制剂得到应用。缓释片、控释液体制剂、缓释干混悬剂等新剂型的研究日渐深入,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1.
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  曾红  杨立平 《首都医药》2004,11(22):49-50
缓控释制剂是很具临床意义的一类制剂,是指药物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的非恒速释放。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每24小时用药次数应从3~4次减少至1~2次的制剂,它是近年来制剂研究开发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缓控释制剂特点减少给药次数;提高病人的依从性;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维持持久药效。是一种能提供比较平稳血药浓度的制剂,主要应用于病程较长、需长时间用药的慢性病人,特别是肿瘤患者。2.用于缓控释制剂的辅料将药物制成任何一种剂型的制剂均必须使用一定的辅料,甚至同时需要几种辅料,因此辅料…  相似文献   

12.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食物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口服缓、控释制剂的食物效应是指缓、控释制剂与食物同服后,吸收速度或程度显著增加或减少,即生物利用度发生显著性变化.缓、控释制剂的剂量一般为常释制剂的2~3倍,临床应用要求安全有效,但食物可能使缓、控释制剂的释药速度发生改变而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可能使剂量突释而影响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固体分散体的控释机理及中药固体分散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介绍固体分散体的释药机理,以及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剂型改革中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固体分散体的控释机理,总结近年来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速释、缓控释制剂中的研究成果。结果:不同的固体分散体系可表现不同的释药机理,运用不同的载体和方法可以制得速释或缓释的中药固体分散体。结论:固体分散技术用于中药缓控释制剂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进行综合论述,为我国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经验。方法:全面收集掌握近十年以来世界范围内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资料与结果,从中药缓控释制剂的类型、体内释放评价、体外释放评价以及体内外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结论: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主要侧重点在于制剂加工生产工艺和体外释药性等方面,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体内释药特性和药动学过程等生物药剂学方面的研究涉及比较少,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设计原理和质量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基本上还没有起步。因此,需要全面扩充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内容,加大研究力度,持续拓展研究空间,以提升我国中药口服缓控释制剂的研究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生物粘附性给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静  屠锡德 《药学进展》2000,24(2):65-68
生物粘附性给药系统是年年来药剂学的研究热点,它以特有的缓、控释优势而成为很有前途的剂型。本文对生物粘附作用原理、生物粘附性制剂的给药特点、剂型及发展趋向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从剂型角度,介绍临床常用药物盐酸川芎嗪各种制剂的研究近况,目前已上市的制剂有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盐酸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盐酸川芎嗪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川芎嗪等。研究显示,其缓控释制剂、经皮给药系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药用丙烯酸树脂在制剂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靖  李骞  王静  曹德英 《中国药房》2011,(17):1613-1616
目的:介绍药用丙烯酸树脂在药物制剂中应用的最新进展。方法:根据文献,以药用丙烯酸树脂中的德国商品尤特奇为代表,综述了该类辅料的理化性质及在制剂领域中的应用。结果:丙烯酸树脂根据溶解特性分为pH依赖型与pH非依赖型2种;主要用作缓控释制剂、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微球与微囊等制剂中的包衣材料及载体,可达到缓、控释或定位释放的目的,还可起到掩味、提高药物稳定性等作用。结论:丙烯酸树脂因具有多种功能和特殊性质而成为多种制剂的重要辅料,在制剂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药用高分子在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缓控释制剂的发展除与制药设备的不断发展、革新有关外,药用高分子在该类制剂中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些新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使缓控释制剂步入了定时、定向、定位、速效、高效、长效的精密化给药阶段,出现了口服渗透泵控释制剂、脉冲式释药系统、环境敏感型定位释药系统、结肠定位给药系统等新型缓控释制剂。辅料的成分、组成与结构对药物的释放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缓控释制剂中合理应用新型高分子材料,就具有重要的意义。1药用高分子作为药物载体药用高分子的广泛研究和应用,促进了缓控释制剂的快  相似文献   

19.
天然抗癌药物紫杉醇制剂的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查阅资料并进行分析,综述了近5年来紫杉醇的新剂型如脂质体、纳米粒、凝胶、植入剂和药物释放支架等,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当前紫杉醇的新剂型研究主要围绕去除或减少原制剂中的表面活性剂以及制备水溶性良好的紫杉醇前药等工作来开展,以期提高药物的水溶性、降低药物的不良作用.从中推知紫杉醇未来制剂的研发重点将集中在紫杉醇局部或靶向缓控释制剂,紫杉醇口服给药也将获得突破.  相似文献   

20.
刘燕好  廖世雄 《上海医药》2014,(7):46-48,53
临床上在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常出现给药次数过多或过少以及掰开或嚼碎后服用等错误情况,致使药物不能很好地发挥治疗效果,同时造成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为保障患者安全、有效和合理地使用缓、控释制剂,本文就缓、控释制剂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和药学监护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