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胰腺炎(AP)临床诊段情况及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7例不典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急性胆囊炎3例,胆结石1例,胃十二指肠溃疡2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1例,心绞痛2例,肠梗阻2例,尿路结石1例,急性阑尾炎1例,胸腔积液1例,腹痛待查1例。结论:AP症状复杂,病因多样,为避免误诊的发生,需要认真收集病史并做好查体,重视特殊类型胰腺炎,全面动态客观地分析医技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P-选择素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特点,探讨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1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和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VCAM-1、sP-选择素水平。结果ACS患者血清(UAP)sVCAM-1、sP-选择素水平均高于非ACS患者,AMI患者血清sVCAM-1浓度及sP-选择素水平较UAP患者升高(均P〈0.05)。以x±2s为临界值联合检测ACS的灵敏度为73.4%,特异度为84.2%。结论ACS患者血清VCAM-1、P-选择素水平升高,提示与ACS的发生有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可以作为ACS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8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80例65~93岁,平均(72.8±5.4)岁的ACS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ACS有多种危险因素,冠脉造影示多支病变占61%,非ST段抬高的ACS占65%,首发症状不典型者占27.5%。结论老年ACS患者存在多种危险因素;血管病变弥漫;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方法回顾48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治疗后好转41例,死亡7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3例,心源性休克1例,心脏骤停1例,室颤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致阿斯综合征1例。经随访,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出现再梗死,1例因急性左心力衰竭于1个月内死亡。结论加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断,认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原因,以提高警惕性。  相似文献   

5.
甲减高心肌酶反应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农 《云南医药》2003,24(3):209-210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临床常见 ,但中老年人的甲减起病隐匿 ,症状多样化 ,部分病例表现心肌酶升高 ,特别是高磷酸肌酸激酶(CPK)血症和有类似心血管疾病表现时 ,往往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因此 ,本文对 1 997~ 2 0 0 1年我院收治甲减中有高心肌酶反应的 2 0例病例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 甲减组 3 7例 ,其中心肌酶谱升高者 2 0例 ,误诊心血管疾病 9例。急性心肌梗死组 3 0例作为对照组。主要从心肌酶谱进行对比分析。结 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首诊症状均有胸痛、胸闷等典型症状。甲减组首诊症状多样化 ,不具有…  相似文献   

6.
超敏C-反应蛋白、MMP-3与TIMP-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质金属蛋白酶3、基(MMP-3)、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58例ACS患者,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15例正常体检者外周血血清hs-CRP、MMP-3、TIMP-1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ACS组血清hs-CRP、MMP-3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TIMP-1水平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CS组间指标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RP水平与MMP-3水平无相关性(r=0.099,P=0.539),与TIMP-1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415,P=0.007),血清MMP-3水平与TIMP-1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0.333,P=0.033)。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MMP-3、TIMP-1水平升高与ACS的发生关联,提示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对本院门诊、急诊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3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首诊误诊及救治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2例误诊为COPD、肺心病、气胸、急性肺栓塞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6例误诊为脑血管急症;6例误诊为消化道急腹症;3例误诊为牙周炎等;2例误诊为颈椎病;1例误诊为肋软骨炎.经紧急抢救,痊愈23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23.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导致误诊,延误治疗导致患者死亡,医生应根据症状体征、ECG及血生化等结果进行综合诊断,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8.
崔云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4):140-14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误诊为其他疾病的误诊原因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院2005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首诊误诊12例的误诊原因与对症处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现首诊误诊12例,误诊率为5.45%,本组误诊为哮喘、肺炎5例,误诊为消化性溃疡2例,误诊为胸膜炎1例、肩周炎1例,误诊为其他3例。本组患者诊断明确后予常规吸氧、监护、止痛、溶栓、消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等对症治疗后10例好转出院,1例因病情加重家人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亡,死于心源性休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危急重症疾患,对该疾病不典型表现,临床医生必须有高度警惕及深刻认识,以降低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由于其临床表现复杂,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时易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0年10月本院首诊误漏诊的68例ACS 的病历资料,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骨膜蛋白(periostin)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 60例ACS患者(ACS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3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时间段健康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periostin蛋白水平与VEGF、ET-1及hs-CRP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periostin、VEGF、ET-1及hs-CRP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periostin、VEGF、ET-1及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5);periostin表达与VEGF、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ACS患者periostin、VEGF、ET-1及hs-CRP均存在高表达,联合检测能够有效评估ACS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陈坚  夏巧清 《河北医药》2001,23(12):948-949
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 ,国外报道发生率为 2 %~ 3 % ,国内则在 0 .1%以下[1] 。本院 1995年来治疗 2 3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3例 ,年龄 2 2~ 34岁。发生于妊娠早期 8例 ,妊娠中期 10例 ,妊娠晚期5例。发病时间 1~ 5d。 5例有慢性阑尾炎病史。 2 3例中保守治疗 6例 ,手术治疗17例 ;单纯性阑尾炎 6例 ,化脓性 8例 ,坏疽穿孔性 3例。 3例术前伴有宫缩 ,术后宫缩减弱消失。本组出院后随诊均足月分娩。2 讨论急性阑尾炎可发生在妊娠各期 ,多发于妊娠前 6个月。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病情发展快 ,并发症多 ,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05年6月~2009年6月本院收治的确诊为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例78例,回顾性研究其临床资料,分析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的误诊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抢救成功率。结果: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26例(33.3%),疑诊者24例(30.8%),就诊时确诊者28例(35.9%),平均住院时间为2~3(2.3±0.7)周,70例(89.7%)患者顺利出院,急诊室死亡6例(7.7%),后期死亡2例(2.6%)。结论: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首发症状变异明显,提高警惕才能防止诊断鉴别的局限性、片面性,提高诊断率,降低误诊发生的可能,为及时抢救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急性期Ang-2及ACS危险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47例为观察组,同期无ACS的2型糖尿病患者47例为对照组,行动态血糖检测、Ang-2检测。采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评估ACS危险性。结果观察组患者Ang-2明显低于对照组,而LAGE、MAGE、SDBG、PPGE、MODD、p-e If2α、MCP-1、GRAC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2与SDBG、MAGE、LAGE、PPGE、MODD呈明显负相关性。p-e If2α、MCP-1均与SDBG、MAGE、LAGE、PPGE、MODD呈明显正相关性。结论血糖波动可造成2型糖尿病合并ACS患者急性期Ang-2升高,富集于不稳定斑块后,提升了ACS危险性。  相似文献   

14.
梁小裕 《江西医药》2006,41(1):33-36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特点和误诊原因。方法 对16例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中被误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例,美尼尔氏病、血管性头痛、高血压病、酒精中毒各2例,脑梗塞、急性胃肠炎、感染性休克、癔症、颈椎病各1例。结论 该病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容易漏诊、误诊,临床工作中要全面分析资料,提高对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认识,防止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因延诊、误诊,而造成死亡的病例时有所闻.老年人的急性阑尾炎的类型、症状,演变都有特点.1982年,罗,李二氏认为其临床特点有五:1.入院时间晚.2.症状体征不典型;3.并发症发生率高; 4.体征与阑尾炎病变程度不平行,5.病变发展快,穿孔早.都是造成延诊,误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的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对于在临床工作中收集的26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讨论。结果26例误诊病例分别被误诊为急慢性胃肠炎11例,急性胰腺炎2例,十二指肠梗阻1例,神经官能症1例,咽炎2例,牙病3例,颈椎病2例,枕大神经痛1例,坐骨神经痛1例,肿瘤肺转移1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例。结论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率高,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以及时正确做出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神经科急症,死亡率高,及时诊断,对预后意义重大。尽管临床检查中CT检查已普遍应用,但首诊误诊病例,仍不少见。本文总结了老年人SAH首诊误诊患者,并就其误诊原因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在60~87岁之间,平均67岁。其中活动过程中发病19例,因情绪激动发病4例,无明显诱因5例。以不典型头痛伴高血压为首发症状14例,单纯头痛4例,首诊为高血压病、血管性头痛。以眩晕为首发症状4例,不伴耳聋,耳鸣,首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以抽搐为首发症状3例,首诊为癫痫。以急性视力障碍伴高血压为首发症状2例,眼底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CD40L(sCD_(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7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以上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sCD_(40)L水平。将ACS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3周后测定ACS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结果 1 ACS组和SAP组血浆sCD_(40)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高于SAP组。2阿托伐他汀治疗3周后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sCD_(40)L与冠心病的发生及斑块的不稳定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sCD_(40)L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分析.方法 在急性心肌梗死189例中筛选出不典型症状心肌梗死患者为分析资料.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有不典型症状或以其他主诉来诊患者进行分析.结论 心电图有急性心肌梗死演变,心肌酶有动态变化及心肌标记物检测可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6 )、C反应蛋白 (CRP)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31例 ACS患者和 19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 ,以及对照组 2 0例 IL- 6、CRP含量。ACS组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 ,比较 ACS组、SAP组和对照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ACS组 IL - 6、CRP水平明显高于 SAP组和对照组 (P<0 .0 1) ,但 SAP组和对照组之间 IL - 6、CRP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ACS的发生与免疫系统的炎症反应有关 ,IL - 6、CRP水平的增高与 ACS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