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徐步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73-27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最佳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植入51枚支架,在围手术期进行精心护理。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是近年来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新技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护理配合,术后全面、连续、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的临床症状,加强体位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支架治疗气道狭窄的25例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经纤维支气管镜置入支架的治疗效果及操作方法,介绍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创伤小等优点,缓解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恐惧心理;给予术前指导,指导患者正确咳痰方法,并讲解术中注意事项,嘱患者尽量避免咳嗽,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观察呼吸困难改善情况,有无咯血、喉痛、胸痛症状,观察有无支架堵塞、移位等情况。结果 25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架置入,气道狭窄均成功得到解除,呼吸困难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架置入是治疗气道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其术前术后的护理对手术及治疗的顺利进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护士应重视对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道狭窄患者的护理,帮助患者恢复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进行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治疗行支架介入治疗术的脑血管狭窄80例病人,按随机排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给予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1 00%,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显著优于对照组3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狭窄患者支架介入术后进行有效护理干预后可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DSA导向气道内支架置入治疗气道狭窄的护理。方法对采用气道支架置入治疗的28例气道狭窄的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相应护理。结果 28例气道狭窄的患者支架置入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和手术体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护理出院指导,有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支架置入术的治疗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气管支架置入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术后严密观察。结果32例患者安放支架后呼吸困难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呼吸道无狭窄。结论通过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协助医师做好支架的定位、释放及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功能和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在脑血管狭窄支架治疗过程中,及时的预防、观察、治疗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是支架治疗成功的关键,合理的护理是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围术期患者的严密的护理使得并发症大大的降低并对出现的并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支架植入术、脑血管造影术中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脑血管疾病患者(70例)当成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的长度和程度进行支架植入术。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成甲组和乙组,每组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者加用围手术期护理,对甲乙两组的术后不良反应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术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86%)小于乙组(20.0%),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81,P=0.024)。甲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86%)小于乙组(17.14%),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46)。结论在支架植入术、脑血管造影术中,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可降低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概率,应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0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做好穿刺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同时随访患者3个月之后的支架均无移位、狭窄、及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患者顺利康复,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弓上动脉狭窄支架介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黑龙江省医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41例症状性弓上动脉狭窄患者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给予术前、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治疗狭窄动脉44支,狭窄程度均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术后患者症状均明显改善,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10个月,颈动脉超声检查治疗血管无再狭窄。结论弓上动脉狭窄患者用血管内支架介入术治疗后,对患者的术后观察、药物护理、并发症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狭窄的支架治疗是目前应用药物治疗不能治愈患者的最佳的选择.但这种治疗方法有一定的风险,风险发生的几率与术者的技术有关外,与围手术期的护理有直接的相关性,护理的质量决定患者的治疗效果,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细致的观察患者的每一个方面的变化至关重要.本文对脑血管狭窄支架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经验。方法术中做好抢救设备、药品及人员的准备,加强心理护理及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处理严重并发症,做好抗凝治疗、穿刺局部等护理。结果21例在术中术后发现有严重并发症经及时配合抢救而转危为安,经加强术后护理后55例恢复良好出院。结论备齐抢救设备及药品,配备充足的医护人员;术中严密监测,做好心理护理,维持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术后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做好抗凝治疗等护理是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采取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治疗效果。方法8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狭窄程度与最小血管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51.43±6.21)min长于对照组的(30.28±5.54)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6.074,P=0.000<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狭窄程度、最小血管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狭窄程度、最小血管直径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00%(10/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34<0.05)。结论血管内超声联合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提升支架置入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3.
张伟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0):119-1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实行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少,且患者满意度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实行预见性护理,降低了致残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0.5%,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l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总结39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患儿术前、术后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39例患儿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治疗患儿年龄小,操作难度大,需全麻,风险明显增加,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提高手术的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对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20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食管癌围术期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肾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肾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肾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腔内成形术(PTA)或内支架植入术,观察其疗效和肾动脉的再狭窄情况。结果PTA+支架植入术的成功率100%;近期临床改善率和随访临床改善率分别为75.9%和69.0%;术后肾动脉再狭窄率33.3%。结论PTA和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作为肾动脉狭窄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支架和自膨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重度狭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其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6年5月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9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病历资料,其中96例成功行颅内支架置入术,按支架类型分为球囊扩张支架组46例和自膨支架组50例.观察围手术期脑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球囊扩张支架组和自膨支架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5.8%和9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共7例(7.3%),其中出血性卒中1例(1.0%),缺血性卒中6例(6.3%).球囊扩张支架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3例(6.5%),其中出血性卒中1例(2.2%),缺血性卒中2例(4.3%).自膨支架组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4例(8.0%),均为缺血性卒中.两组围手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出血性卒中发生率、缺血性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类型支架治疗颅内动脉重度狭窄均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介入治疗后予以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心率、心律、心电图的改变,穿刺点及肢体的观察等。结果232例患者术后经抗感染、抗凝药物等治疗并采取相应的观察及护理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的微创手术方法。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有关知识,预见潜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及护理,保证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