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临床有效的小儿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2-04~2014-04收治的小儿高热惊厥135例开展回顾性分析,所有样本均接受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综合样本实际情况总结高热惊厥的主要发病原因以及最有效的急救护理方法.结果:135例患儿全部退热,平均退热时间为(50.2±19.8) min,均抢救成功,未见并发症发生,出院后开展1周的随访工作,未发生智力障碍等不良预后情况.结论:针对高热惊厥患儿给予全面的急救护理措施,可有效保证小儿的生命安全,避免预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从2011年5月到2012年5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患者共66例。对患儿进行高热惊厥护理,并且总结相关护理要点。其中包括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降温护理以及一般护理措施等。结果入选患儿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和护理后,66例患儿均抢救成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对高热惊厥患儿采取临床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抢救成功率。护理的要点包括为患儿降温,保持体内氧含量,病情观察等。精心临床护理对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以及提高治愈率等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急救护理实施效果。方法:从医院收治的热性惊厥患儿中随机选取64例进行调研,根据1:1比例配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患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2例患儿则应用临床急救护理,评价两组患儿实施不同护理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抽搐到停止时间、抽搐到意识清醒时间、住院时间、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惊厥采用临床急救护理对于成功救治患儿疾病,改善患儿惊厥症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72例急诊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并对其进行临床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进行研究并观察其效果。结果 7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采取紧急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能有效的提高急诊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效果,降低重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促使患儿的痊愈。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经验。方法对临床小儿高热惊厥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采取抢救措施、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本组26例高热惊厥患儿,经治疗后并未出现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惊厥的急救程序,配合医生急救。做好小儿高热惊厥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工作,使患儿家长加强对高热惊厥及其并发症的认识,积极预防高热惊厥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唐杏 《中国医药指南》2014,(27):338-338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救及护理对策,为临床诊治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者156例急救和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救措施包括降温、控制惊厥发作和保持气道通畅等,护理内容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安抚等。对比急救及护理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2 h内体温控制39.0℃以下,无反复惊厥、继发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儿均安全离院。同时,急救及护理前后患儿生命体征(T、P、R、SBP、SpO2)较前明显好转,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病情凶险,积极有效的降温、控制惊厥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是治疗的关键,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有效护理和急救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40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护理措施及总结急救方法。结果 40例高热患儿均康复出院,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快速、科学的抢救措施及精心护理可避免癫痫等脑损伤并发症,有效控制、去除小儿高热惊厥。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高热惊厥患者急救及护理对策,为临床诊治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4月间收治小儿高热惊厥患者156例急救和护理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急救措施包括降温、控制惊厥发作和保持气道通畅等,护理内容有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指导以及心理安抚等。对比急救及护理前后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于入院后2h内体温控制39.0℃以下,无反复惊厥、继发癫痫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儿均安全离院。同时,急救及护理前后患儿生命体征(T、P、R、SBP、SpO2)较前明显好转,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高热惊厥起病急,病情凶险,积极有效的降温、控制惊厥治疗以及护理干预是治疗的关键,能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急救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高热惊厥患儿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积极的急救护理,总结有效的急救护理对策。结果高热惊厥发生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是主要因素(P<0.05),肺炎及肠炎其次;6个月~3岁是小儿高热惊厥发生的主要年龄段;经规范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均退热,退热率为100%,患儿退热平均时间为(51.65±20.18)min,患儿住院期间均未出现癫痫等并发症。结论熟悉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积极有效的急救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并发症,有助于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0.
潘国英 《中国药业》2013,22(8):111-112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护理体会。方法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门诊和住院部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88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同时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并发症的防治护理以及健康护理,并对其进行严密观察。结果通过治疗和精心护理,88例患者治愈8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8.86%,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炎,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严密观察,可有效提高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愈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至2014年8月儿科病房收治的65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惊厥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惊厥复发占比分别为100%、90.91%、6.06%,与对照组的84.38%、68.75%、25.00%相比占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患儿发生虚脱、休克、食欲不振分别占比9.09%和30.30%,与对照组的28.13%、56.25%相比占优势,P<0.05。结论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患儿体温恢复快速,惊厥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进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进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5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所有患者均于围手术期间针对其预防并发症情况实施了专业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且对所有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术后并发症共发生5例,其中喉返神经损伤3例,术后出血1例,甲状腺危象1例。通过实施有效治疗及护理干预,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的患者术后容易引起并发症的各种因素,尽可能的实施专业系统化的预防及护理干预。其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颖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604-605
目的改进小儿发热惊厥医护措施,提高小儿惊厥医护质量。方法对我院儿科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6个月时间内,所收治的60例发热惊厥小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结果所有60例小儿发热惊厥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医护效果,最终痊愈,无一例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小儿发热惊厥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儿科病症,应当不断对小儿惊厥的医护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改进、完善,确保患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科发生高热惊厥63例患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作为护理干预组。同时回顾2009年1月~2010年12月采取常规护理的45例高热惊厥患儿护理资料,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82.2%、护理干预组患儿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4.4%、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高热惊厥患儿治疗的效果,迅速的缓解惊厥症状,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治疗高热、降低颅内压、积极治疗病因、密切观察病情、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护理前,HAMA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患儿体征明显得到改善,随访2年无1例患者发生脑损伤。结论小儿高热惊厥可能导致脑损伤的发生,对小儿智力造成影响,给予科学、系统、及时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外伤性癫痫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5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的观察,并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发现,本组52例外伤性癫痫患者中,38例患者疗效满意,9例患者疗效显著,3例患者效果良好,疗效总有效率为96.2%,术后未发生偏瘫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行手术治疗的外伤性癫痫患者病情的观察,并给予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书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4,(30):350+354-350
目的总结小儿惊厥的护理体会。方法对76例小儿惊厥患者进行急救、病情观察、等相关护理手段。结果本组小儿惊厥患者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惊厥及时进行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高热、皮肤护理和安全防护,密切观察病对患儿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出现2例并发症,其发生概率为3.08%,在医护人员经过相应处理后,在4d内恢复正常。结论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小儿热性惊厥急救与护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叶  任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0,8(31):137-138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的经验,提高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与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新津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1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小儿热性惊厥时,立即给予控制惊厥、高热,原发病的治疗以及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细致的基础护理等综合治疗,110例小儿惊厥患儿均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热性惊厥是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常致窒息而发生脑缺氧,在其急救处理程序中,迅速控制惊厥和高热是其关键。心理辅导和家庭健康教育对预防小儿热性惊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对42例小儿高热惊厥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急救及精心的护理。结果42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40例治愈出院,2例并发癫痫,1例发生惊厥持续状态,病情好转后转上级医院继续治疗。结论系统全面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对高热惊厥患儿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