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36~82岁,为高血压组;31例血压正常者为对照组,年龄40~97岁,对其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包括内-中膜增厚,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8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55%(P〈0.05)。结论高血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技术用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的效果.方法 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体检者各45例,两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斑块检出率48.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轻、重度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分辨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可以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血管狭窄情况.  相似文献   

3.
李芳  黄德益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8):1088-1089
目的探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2例,斑块检出率为72.9%,对照组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例,斑块检出率为24.0%。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斑块检出数为95处,对照组中斑块检出数为20处,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斑块组织学特征、动脉狭窄程度,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和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8.5%高于对照组的50.0%;观察组混合斑发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作为跟踪随访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脑梗死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05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5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81例,占脑梗死患者的77.1%。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70%和83%。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结论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有无粥样硬化,对脑梗死的发生有积极地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2011年05月至2012年0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给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测,对颈动脉后壁内中膜厚度(IMT),进行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计算斑块积分,以及斑块发生率,并在1周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造影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分别为50例和30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0.73±0.21),冠心病组IMT明显增高(0.96±0.77),P<0.05;与对照组相比(1.13±0.83),冠心病组斑块积分明显增高(2.11±1.25),P<0.05;与对照组相比(16.7%),冠心病组斑块发生率明显升高(60.0%),P<0.05.对于冠心病组,颈动脉斑块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性为86.0%.结论 冠心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的相关性,通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了解是否存在,或者冠心病的病变程度,相应地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者及时的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5例,随机分为血脂异常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35例(A组),血脂正常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30例(B组),余30例为对照组(C组).在常规降压、降糖、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基础上,A组、B组每晚加用辛伐他汀20 mg.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记录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并计算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检出率.结果 C组治疗前后TC、TG、LDL-C、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IMT、斑块积分上升(P<0.05),斑块检出率增加.A组、B组治疗后除HDL-C上升外,其余血脂指标、IMT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P<0.01),斑块检出率下降.结论 辛伐他汀能延缓和逆转血脂异常或血脂正常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40例高血压患者、40例2型糖尿病患者、4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Hcy水平,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行颈动脉壁内膜-中膜厚度动脉斑块积分检查。结果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HcY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程度均高于高血压组及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明显增高,且两者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并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以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30例一过性缺血发作(TIA)患者为病例组,40例非心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部分病例行MRA检查。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在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59%、50%和22%。脑血栓形成组斑块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软斑检出率在脑血栓形成组、TIA组及对照组分别为68%、53%和10%,脑血栓形成组软斑检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血栓形成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斑块常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且易发生在双侧颈动脉及与脑部病灶同侧的颈动脉,40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及MRA检查,两者对颈内动脉闭塞的吻合率为100%,轻度狭窄的吻合率为75%,中重度狭窄的吻合率为80%。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结论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对于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应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因MRA检查费用高而无法成为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0.
韩思维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23-362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临床确诊的55例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高血压患者中,44例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多见于颈动脉分叉处.结论:高血压患者多继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狭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的评价颈动脉病变程度及预测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研究颈动脉结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并评价其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整群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样本,选择社区376位中年居民为调查对象,运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二维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记录中层内膜厚度(IMT)、斑块数量等颈动脉结构及形态学改变,同时观察多项心血管危险因素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各病例组的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斑块数量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同高血压组、冠心病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多发生在颈总动脉及分叉处(P>0.05),左右两侧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吸烟、饮酒是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增加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二维超声多普勒检测技术为无创性评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为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丘岳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45-247
目的探讨彩超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3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利用彩超检查颈动脉,以同期60例非脑梗死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记录斑块形态及数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本组67例脑梗死患者中,59例患者颈动脉有斑块,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88.1%,而对照组检出率为16.7%,两组检出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发生部位依次为:颈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主干,颈内动脉起始段,颈外动脉起始段。左侧斑块较右侧多,但两侧斑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以软斑及溃疡斑居多,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而硬斑和扁平斑较少,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密切相关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利于早期发现颈动脉斑块,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治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脑梗死患者与同期健康体检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斑块形态,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率显著升高(77.1%vs 24.3%),并且斑块类型多为不稳定的软斑;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颈动脉IMT明显增大(1.3±0.3)vs(0.7±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密切相关,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明确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21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5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硬化斑块的检出率、硬化斑块性质及位置分布等。结果观察组216例患者中检出粥样斑块211例(258块),斑块检出率为97.69%。对照组150例志愿者中检出粥样斑块22例(27块),斑块检出率为1.33%。观察组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8个粥样斑块主要分布为BIF与CCA,对照组27个粥样斑块主要分布位置也为BIF与CCA。观察组258个斑块以混合斑与软斑为主,发生率分别为39.53%、54.26%,对照组27个斑块以软斑为主,发生率占74.07%,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布、数量及类型与脑梗死之间有一定关系,并且随着脑梗死病情发展,粥样斑块类型会发生改变。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脑梗死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牛淑珍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14-1215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0例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脑梗死组60例患者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45例(75.0%),对照组40例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1例(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P<0.01).脑梗死组45例中共检出斑块72个,对照组11例中共检出斑块18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内动脉起始部.脑梗死组软斑和溃疡斑的检出率明显多于对照组(χ2=6.88、10.13,均P<0.01),而扁平斑和硬斑的检出率明显少于对照组(χ2=10.73、10.70,均P<0.01).结论 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其中斑块的稳定性关系最密切.临床上可根据颈动脉彩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冠心病组和对照组是否患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对粥样硬化作对比分析,以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老年冠心病的一个预测因子提供临床上的一些资料,也方便今后临床医师在诊治中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疑似冠心病患者检查的资料,统计并分析他们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共96例,其中70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72.9%,对照组52例,其中24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心病组颈动脉lMT均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结论利用颈动脉超声来预测冠心病的检测,既方便又简单,而且费用低、安全性高,最主要可以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同时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对相关动脉疾病高危人群的患者做一个合理的预防规划。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斑块检出率为78.5%高于对照组的50.0%;观察组混合斑发生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中、重度狭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硬化,还可作为跟踪随访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张英华 《医药世界》2006,(10):49-50
目的:探讨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侧向关系以及血流参数改变的特点,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我们采用双功能超声显像仪对196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检测,记录管径、斑块形态、数量及血流参数。同时观察非脑梗塞组102例颈动脉情况,做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塞病人19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为82%,明显高于对照组(35.3%),P<0.05,脑梗塞病人颅内梗塞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有密切的侧向关系。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分叉处,以扁平斑和硬斑多见,软斑和溃疡斑是脑梗塞栓子的主要来源。脑梗塞病人颈动脉血流参数改变以EDV减慢及RI增高为特点,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塞有密切相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样硬化斑块形成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张枫林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24-342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血压及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30例健康对照者、21例高血压患者(排除冠心病)及22例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D及斑块形成情况。结果: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组及冠心病组相互间的颈动脉IMT、斑块发生率都差异有显著性(P〈0.05),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病组、冠心病组IMT趋于增厚,斑块发生率趋于增高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硬化对高血压病监测和冠心病预防、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567例患者的颈动脉分叉处,观察颈内、颈外动脉走行,内中膜厚度,了解斑块回声及内中膜厚度,测量相关参数。结果本组567例患者中,颈动脉无病变者308例(54.3%),有粥样硬化者259例(45.7%),在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仅表现为内中膜增厚或同时伴有粥样硬化患者125例(48.3%),形成颈动脉轻度狭窄者110例(42.5%),中度狭窄者17例(6.6%),重度狭窄者7例(2.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