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皮素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研究进展王春喜[1]祁贡才[1]丁洁[2]吴咸中[2]王嘉桔[1]1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1)2天津市急腹症研究所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临床医学的发展,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不断深入。周...  相似文献   

2.
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于探讨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同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关系及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随机取样28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血浆内皮素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一氧化氮采取亚硝酸盐比色法。结果:28例均存在高水平的血浆内皮素和低水平的血浆一氧化氮,并于治疗后期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结论: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测定为周围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为了解疾病进程、疗效判定提供了客观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所致的慢性下肢动脉缺血是血管外科临床常见的动脉疾病,不仅造成病人间歇性跛行,而且在病变发展至后期时出现的剧烈静息痛使肢体处于严重的病废状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许多病人最终不得不截肢,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引起下肢动脉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建立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动物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空白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给予单纯高脂饲料喂养,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及下肢动脉球囊损伤。实验第15周结束时观察兔下肢动脉病理形态学特征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第15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血脂水平较空白组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动物均出现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中实验组内膜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高倍(×100)镜下可见明显的斑块及纤维帽结构。结论高脂饲料喂养与球囊损伤结合可成功建立兔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模型,方法简单、经济,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治疗周围动脉闭塞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综述利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治疗周围动脉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方法 查阅近年来对大鼠、家兔、犬及糖尿病大鼠缺血肢体模型或临床患者缺血部位转染HGF质粒DNA后,评价缺血肢体血流量、血管密度、血压及缺血性溃疡等相关文献。结果 缺血肢体模型转染HGF质粒DNA后,缺血肢体血流量、血管密度及血压均有显著增加。肌肉注射携带HGF质粒DNA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和转移无促进作用。Ⅰ/Ⅱa期临床试验表明,6例患者均未观察到与基因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踝部绝对血压、血压指数增高,可视模拟疼痛尺度减低,缺血性溃疡长径减小、愈合或明显改善。结论 携带HGF质粒DNA可能成为治疗PAD的一种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ASO)中西医结合疗效,探讨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s,ET)、一氧化氮(nitrioxide,NO)同临床治疗的关系。方法:选择90例ASO患者,采用常用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3组,动态观察治疗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同时利用放射免疫测定、亚硝酸盐比色法于治疗前、治疗后1、2、3、4、5个疗程后检测血液ET、NO的变化。结果:临床治愈率中西医结合组为4667%,中医组为2667%,西医组为3333%;显著疗效率中西医结合组4333%,西医组4000%,中医组2667%。血浆ET、NO的改变同ASO1~3期存在正相关系,且随ASO有效治疗后逐渐恢复,并于临床治愈期接近正常水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SO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动态观察ASO治疗前后ET、NO的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轻重,有助于了解疾病进程和效果,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的自然病程和手术指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ASO)的自然病程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从脂质在动脉内膜的沉积,粥样斑块的形成、管腔的狭窄闭塞,到临床症状的出现,常常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一般认为,ASO起病在壮年以后,而明显的症状多在老年期才出现[1,2]。由于5...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治疗现况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疾患,可发生于全身的主要动脉,多发生于下肢.据统计,50岁以上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患者,其病因几乎均为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本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发生患肢缺血性坏死而截肢致残.据文献报道,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导致严重缺血而截肢者为8%,若合并糖尿病时,则截肢率可高达30%.1诊断和手术适应证年龄超过50岁以上的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和患肢远侧动脉搏动消失等缺血性症状,基本可作出本病的诊断.为判断缺血的程度和动脉病变的范围,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患肢节段测压和踝/肱指数(ABI)测定可作出初步评价,动脉造影可为  相似文献   

9.
通脉冲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祖国传统医学的活血化瘀原理,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从保护内皮细胞和拮抗氧自由基损伤的角度探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有效方案,方法:选择健康雄性日本杂交大耳白家兔20只,随机为预防组和对照组,均用气囊导管损伤动脉内膜,免疫损伤,高胆固醇饲料喂养的方法诱导制作ASO动物模型,在制模的同时,预防组给予通脉冲剂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药物治疗,共20周,实验过程中动态观察家兔跛行情况及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内皮素(endothelin,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取髂股动脉做病理检查,结果:预防组仅1只家兔出现跛行情况,TC,TG,ET,LPO升高和NO、SOD降低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预防组动脉班块的面积较小,光镜下改变也较轻微。结论:通脉冲具有降低血脂,血胆固醇,拮抗ET,氧自由基和增加NO水平的作用,对于预防ASO的形成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治疗膝下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我科收治的累及膝下动脉ASO并行PTA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患者,平均年龄(77.31±7.52)岁,治疗膝下动脉所用球囊平均直径 2.8mm(2~4mm),平均长度110.6mm(40~170mm),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早期治疗肢体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为100%,无截肢患者.平均随访24.1个月(4~58个月),治疗肢体术后2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率78.4%,救肢率93.9%.结论 PTA治疗膝下动脉ASO可有效改善临床缺血症状并提高救肢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以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为主的缺血性疾病发病率在我国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occlusive disease,PAOD)主要指下肢ASO,其中约30%发生在髂动脉,70%位于股、胭及以远动脉,单纯小腿动脉病变者仅占15%。临床表现为下肢动脉慢性缺血者中30%存在弥漫性动脉病变,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肢体坏死和感染,乃至截肢,严重者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2.
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肿瘤坏死因子在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0例老年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进行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检查,检测方法分别为放射免疫测定、亚硝酸盐比色法和Takahashi法。结果:50例患者均呈高内皮素、高肿瘤坏死因子、低一氧化氮血症以及外周循环内皮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现象,且同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肿瘤坏死因子参与了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为主的周围动脉性疾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PAD主要发生于下肢,其中约30%发生在髂动脉,70%化于股,腘及以远动脉,单纯小腿动脉病变者仅占15%。  相似文献   

14.
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与糖尿病郭水英曾庆玲林爱珍福建省煤矿中心医院(福建350001)老年动脉硬化闭塞症(ASO)与糖尿病(D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关系密切,互为因果。近10年来,我们对840例ASO患者伴DM进行了回顾追踪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截肢残体的血管解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晚期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治疗寻找远端流出道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收集10条因晚期下肢AS0而行膝上截肢的残体,进行血管灌注。观察胭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其侧支的病理改变,以及各侧支的数量、分布规律等情况。结果 本组胭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均呈动脉粥样硬化闭塞。这些动脉发出的侧支有3种类型:①部分侧支因主干动脉粥样斑块波及填塞而闭塞。②部分侧支仅起始段闭塞,远端仍通畅。③部分侧支通过主干动脉内“滴水状间隙”相互交通。后2种类型主要分布于胭动脉的下段及胫前动脉、胫后动脉的上段,并可在小腿肌群内形成广泛、固定的血管吻合。结论 晚期的下肢ASO,胭动脉、胫前动脉及胫后动脉虽闭塞,但在某些固定部位仍存在未闭塞的多个侧支,一旦此段主干动脉行内膜剥脱后即可构建远端“侧支流出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ASO)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利用组织原位杂交技术对20例60处ASO血管进行PDGF基因表达检测。结果:ASO血管壁可见PDGF-A阳性表达,并主要分布于粥样斑块边缘和新生斑块增生的平滑肌细胞内。结论:PDGF主要分布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血管组织内,可能在ASO的早期发挥作用,参于ASO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腔内治疗对主髂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53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主髂动脉腔内介入治疗,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 153例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中,共183条肢体行腔内治疗,其中1例患者行单纯球囊扩张术,15例患者行导管...  相似文献   

18.
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疾患 ,可发生于全身各主干动脉。近年来 ,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 ,进一步提高其诊治水平显得特别重要。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旁路转流术 ,这两种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 ,被认为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方式。前者直接切开病变血管 ,将内膜及其相连的血栓性纤维组织一并切除 ,然后再缝合血管外膜。为防止术后管腔狭窄 ,可加作血管补片。由于此手术术后复发率较高 ,且近年来优质人造血管问世和技术的发展 ,此手术只适用于动脉主干短段狭窄或闭塞的患者。旁路转流术按移植血管的行径…  相似文献   

19.
内皮素,一氧化氮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病学地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9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亚硝酸盐比色法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测定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水平。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高内皮素血症和低一氧化氮血症,并于中西医结合有效治疗后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内皮素、一氧化氮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的检测有助于了解疾病进程、有助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0.
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家兔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atherosclerosisobliterans ,ASO)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各 1 0只新西兰家兔 ,利用机械损伤、免疫损伤和高脂高胆固醇饲养 2 0周 ,观察模型制作前后血脂 (TC)、胆固醇 (TG)、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及股动脉造影和病理学变化。结果 制作前TC、TG、ET和NO分别为 ( 0 .89± 0 .0 9)mmol/L、( 0 .99± 0 .1 5)mmol/L、( 99.1 3± 1 6.51 )ng/L、( 6.2 6± 0 .80 ) μmol/L ,制作后分别为 ( 8.95± 1 .68)mmol/L、( 8.38± 1 .0 8)mmol/L、( 1 835.81± 2 0 3.62 )ng/L、( 2 .33± 0 .55) μmol/L。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 P <0 .0 1 ) ;制作后实验组动脉造影显示髂股动脉高度狭窄 ,病理切片显示典型的ASO变化 ,对照组无异常变化。结论 本方法可成功诱导ASO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