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08年英国Mile创立了腹会阴联合切除治疗直肠癌以来,直肠癌切除经历了经会阴,经骶部和腹会阴联合切除等几个阶段。但该术式肠造口(人工肛门)对病人精神、肉体均是一个打击。近年来保留肛门括约肌手术主要有:(1)前切除术;(2)腹直肠癌切除术;(3)经耻骨入路行直肠癌切除术;(4)拉出式直肠切除术;(5)经腹肛门直肠切除术(Parks手术)等。会阴人工肛门手术主要有:(1)张庆荣氏首创的移植股薄肌代替肛门括约肌成型术;(2)带蒂臀大肌重建肛门括约肌术,由王平治氏设计;(3)席忠义氏设计的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术系列。包…  相似文献   

2.
徐忠法  李廉 《中华外科杂志》1993,31(11):682-685
我们自1990年12月至1992年8月,对40例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病人施行腹会阴联合切除,同期原位肛门重建术。手术要点:用球海绵体肌重建肛门外括约肌,用带蒂小肠段重建肛门内括约肌,重建直肠内角、瓣、生理弯曲及直肠乙状结肠交界等。临床观察及功能测试表明:重建肛门直肠符合正常肛门直肠的解剖生理、功能满意。为肛管直肠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  相似文献   

3.
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经腹、会阴直肠肛门联合切除,股薄肌移植,原位肛门重建术较受患者欢迎,因其避免了在腹部做永久性肛门之苦。近年来我们对该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但避免腹壁永久造口、改善生活质量一直是患者的渴望,也是对外科医师的巨大挑战。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的全直肠肛门重建就是应用各种重建手术重建肛门及内外括约肌功能,避免永久腹壁造口而产生的身体外形及排便功能方面的改变。笔者对此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肛肠科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我院1996年至1998年共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式58例。其中直肠癌患者54例,直肠、会阴部损伤3例,先天性肛门闭锁1例。最小年龄1岁,最大78岁,中位年龄40岁。其中男32例,女26例。术中我们先后采取先平卧位术中再改头低脚高截石位和直接取头低脚高截石位两种体位。术中经过顺利,均无不良反应。现就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时体位的摆置操作体会报告如下。作腹会阴联合切除时直接取头低脚高膀胱截石位,不用中途改变体位,这样既可节省手术时间,又可减少术中污染机会,同时使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累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时行后盆腔脏器切除及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会阴重建的各种方法的应用体会。方法总结我院2008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例直肠癌联合远端阴道及会阴体切除后的重建方式及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中2例行子宫及阴道全切除,3例行子宫及阴道后壁切除,5例行单纯远端阴道和(或)会阴体切除。分别采用大网膜填塞(4例)、阴道前壁翻转缝合(3例)、子宫后倾(2例)、带蒂乙状结肠(2例)重建盆腔及阴道会阴缺损。1例患者盆腔严重感染,2例患者会阴部切口感染或裂开。结论女性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后盆腔联合脏器切除后切口相关并发症率极高,可根据盆腔、会阴及阴道的缺损情况选用子宫或网膜填塞盆腔、带蒂肠段或肌皮瓣、生物补片等方法进行一期修复缺损,采用腹直肌或臀大肌肌皮瓣修复会阴巨大缺损成为目前主流的修复方式,但国内该技术报道极少,值得积极开展应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后用臀大肌瓣与弹性金属环行肛门成形的疗效及其在肿瘤局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34例中下段直肠癌在根治性切除后,利用白体臀大肌瓣加弹性金属环行会阴肛门成形,以代替切除的括约肌,使患者仍保持术后由会阴部排便。结果:手术成功30例,失败4例。按患者术后排便感觉、排便次数及排便预感等主观感觉划分,术后效果优者10例(33.3%),良者16例(53.3%),差者4例(13.3%)。术后随访6个月~6年,其控制大便优良率为76.7%(23/30),术后1年生存率为100%,3年为82.4%(28/34),5年为58.8%(20/34)。结论:臀大肌瓣加弹性金属环行肛门成形术术式对部分患者,特别是不愿意行腹壁人工肛门的直肠癌患者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四联术式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同时,Ⅰ期行原位肛门重建的四联术式的方法、效果、意义,以及四联术的改进之处.方法:90例低位直肠癌行Miles术后,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原位肛门重建:①四联术式组:70例,按四项联合术进行原位肛门重建,其中38例重建法作了改进;②单纯术组:20例,单行Ⅰ期肛门外括约肌重建术重建原位肛门;③另以32例正常健康人,作为肛门功能研究测定的对照组.结果:①四联术式组术后排便功能及肛门内液体存留时间优于单纯组;②四联术式组中采用改进重建38例,排便功能显著优于未改进者.结论:低位直肠癌Miles术后Ⅰ期原位肛门重建宜采用改进的四联术式,才能建立肛门基本的正常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4月至2010年2月期间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收治的102例超低位直肠癌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术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58例(腹腔镜组),开腹手术44例(开腹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检出淋巴结数目、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经log-rank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一般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与手术相关的死亡病例。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中失血量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恢复流质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检出淋巴结枚数明显多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结论腹腔镜超低位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会阴人工肛门重建手术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能达到同样的疗效,且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盆脏切除Ⅰ期原位肛门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DukesCD期直肠癌,扩大根治,盆腔脏器切除术后,原位肛门、阴道重建,方法:6例CD期(T3N3M0)直肠癌,行直肠、子宫及附件(或膀胱、前列腺)阴道、肛门切除,原位肛门阴道重建。结果:随访1至5年,排便功能优5例,便秘1例,性功能恢复5例。1年内死亡1例,3年死亡2例,5年死亡2例。结论:直肠癌邻近脏器浸润,无明显远处转移而拒绝Miles术及单纯腹壁造瘘者,行盆腔脏器切除,原位肛门重建,可提高生存期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即时行改良联合术重建原位肛门的效果,对3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术后即时行Ⅰ期改良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改良联合术:(1)肛门内括约肌为双层双环肌套Ⅰ(2)肛门外括约肌重建包括外括约肌的重建和外括约肌浅部与深部的重建;(3)直肠瓣为三个交叉的重建人工直肠瓣;(4)直肠后壁与肛尾韧带缝合固定形成的〈90°的角为重建的直肠角。结果显示,38例患者术后5~6d有便意感,2~3周有控便能力。术后随访总优良率达94.7%I5年生存率达76.3%。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即时行改良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效果显著,既能避免腹壁人工肛门的痛苦,又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电刺激股薄肌肛门成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保护和恢复对大便的控制能力一直是肛肠外科需要解决的问题,现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永久结肠造瘘和肛门失禁依然困扰人类健康,电刺激股薄肌肛门成形术是一种新的术式,本文就其手术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对于肿瘤下缘距离肛缘小于5em的超低位直肠癌,以往多采用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Miles术),以致部分未扩散转移的早期患者亦丧失肛门功能,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10例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手术顺利、配合默契,无因体位不当引发并发症.结论:直肠癌患者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手术切除范围广、治愈率高、容易达到根治目的.对位于齿状线以上7-8cm以内的直肠癌患者,采用经腹会阴联合根治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重建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治疗低位直肠癌11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重建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治疗治疗治疗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重建内外括约肌原位肛门再造术,原位肛门再造采用结肠折叠重建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两断端交叉缝合重建外括约肌,结果:110例行此手术,1例术后死亡(死于冠心病),3例术后再次手术改为腹壁造瘘术,106例完全成功,根据席式再造肛门术后节便功能评定四分法评定节便功能,优69例,良25例。一般12例,结论:采用Mile′s根治术后,重建内外括约肌1期原位肛门再造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较为理想,符合生理的术式,患者乐于接受,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我科经腹会阴切除肛管直肠结肠拖出术治疗低位直肠癌9例,术后肛门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术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有效方法。自从1908年Miles在《Lancet》杂志上撰文描述了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 excision)以来,此后该术式逐渐成为了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标准术式。但由于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术较高的环周切缘阳性率、术中肠穿孔率、局部复发率等因素越来越受到争议。随着医学发展,低位直肠癌保肛率越来越高。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患者需行腹会阴联合直肠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8.
自1986年至1988年4月止我院共收治41例中下段直肠癌。其中9例以Miles术式为基础,腹会阴部彻底根治后以臀大肌成形重建肛门括约肌,并将该法作了适当的改进。下面仅就臀大肌成形重建肛门括约肌术式及适应证,近期效果做如下讨论。临床资料男4例,女5例。最大年龄57岁,最小23岁,平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普通外科于2010到2011年期间对6例距离肛缘3cm以内的T3~T4期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经腹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术中在腹腔镜直视下经腹切除肛提肌,会阴部操作时未翻转患者的体位。其中3例患者应用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行盆底重建。结果全部操作均成功完成.无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及中转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86.7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1.7ml。所有标本均呈柱状.标本上的肛提肌均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为阴性。应用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重建盆底者未见并发症。结论腹腔镜下经腹切除肛提肌、不改变患者体位行人脱细胞真皮基质补片重建盆底是可行的。该术式极大地简化了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这一巨创、繁杂的术式.并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测试低位直肠癌行iMles术后Ⅰ期改进的联合术原位肛门整形重建术的直肠肛管功能。方法:38例低位直肠癌iMles术后行Ⅰ期改进的4项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测试其直肠内液体存留时间、肛管静息压、缩窄压、直肠静息压和最大直肠内压等。结果:各项测试结果皆与正常人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低位直肠癌切除后即用改进的Ⅰ期联合术原位肛门重建术,直肠肛管功能的测试结果说明其功能已接近正常人水平,说明此术式的改进在结构和功能重建上已达正常人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