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期和时间     
《河北中医》2011,(6):919-919
日期和时间表达方法要求准确,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避免使用没有确定时限的时间代名词,如"目前"、"最近"、"不久前"、"今年"、"明年"、"后年"、"本月"、"上月"、"下月"、"今春"、"今冬"等。  相似文献   

2.
对"气上"、"气逆"的含义、"气上逆"与"气横逆"是否可以同时发生、"怒则气上"与"怒则气逆"何者能够完全或较好地概括"怒"的致病效应等进行了探析。认为"怒则气逆"可以很好地概括"怒"的致病效应。  相似文献   

3.
西江月 《东方养生》2011,(2):144-146
通常人们在介绍自己姓陈时,说姓"耳东陈",意思是说"陈"字是由"阝"加一个"东"字。"陈"字,旧作"陈",左侧的"阝",是"阜",意思是山石;右侧的"东",并不是"东",而是"木"加"申"。"申"字本义是左右两只手,合抱一个"一","一"与"木"台二为一,形成"東",所以与"東"的本义不同。  相似文献   

4.
淡漠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症因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垚  陆明  郭立中 《河南中医》2010,30(7):642-644
中医无淡漠型甲亢之病名,但根据其临床所表现的明显消瘦、心悸、乏力、神经质或神情淡漠、嗜睡、厌食、呕吐、腹泻、头晕、昏厥等主要症状和肢体震颤等体征,多归属于我国古医籍所载的"瘿劳"、"瘿病"、"虚劳"、"羸瘦"、"心悸"、"怔忡"、"郁证"、"多寐"、"呕吐"、"泄泻"、"痉证"、"痿证"、"眩晕"、"厥证"等范畴。虽然淡漠型甲亢的临床表现涉及中医众多病证,但从其疾病的整体发病情况来看,辨证总不离于脾肾两虚、阳气亏耗之证。  相似文献   

5.
《临证必读歌诀》含医方分册和针灸分册。医方分册由"医学源流三字经"、"诊病常用诀"、"汤头要诀"和"方家宜识"等4部分组成。针灸分册由"针道源流三字诀"、"经络"、"穴位"、"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便秘一证在《伤寒论》中有"阳结"、"阴结"及"脾约"名称,其后又有"风秘"、"气秘"、"热秘"、"寒秘"、"湿秘"及"热燥"、"风燥"等说。《景岳全书.秘结》认为:"此其立名太烦,又无确据,不得其要,而徒滋疑惑,不无为临证之害也"。  相似文献   

7.
高芳 《光明中医》2011,26(5):1066-1067
抑郁症属于现代医学中精神病的范畴,在中医学中虽然没有这样的病名,但对其早有认识,将其归属于"郁证"、"不寐"、"脏躁"、"百合病"、"热入血室"、"蓄血"、"奔豚气"等病范畴。  相似文献   

8.
马建国 《光明中医》2011,26(7):1479-1480
强直性脊柱炎(AS)(以下简称本病)属中医"筋痹"、"骨痹"、"龟背"、"背偻"、"大偻"、"督脉病"、"痹证"等范畴,是与遗传、感染、外伤、受凉等多种因素相关的免疫性疾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古今"中医"含义不同,古"中医"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序及方技略〉,今"中医"出于国民政府〈中医条例〉.古"中医"非地域化的"中国医学",晚清以前历代医学著作无一贯以"中"字.从古代医生的等级划分方法否定"中医"是等级低下技术平庸的中等医生.而从"中"具"合""适当""合理"之义,到儒家"中庸"对医学的渗透,医生在医疗活动中应时时事事坚持以中为用,以中为本合理诊治."得中"病愈,"失中"病剧.从"得中"与"失中"治疗效果对比,依文定义"中医"是合理医疗.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多见,具有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的症状特点,本病属于"泄泻"、"久痢"、"休息痢"、"肠风"、"肠澼"、"滞下"等范畴。  相似文献   

11.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泄泻"范畴。慢性腹泻可见于现代医学中"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功能紊乱"、"吸收不良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慢性腹泻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2.
"曾"是古代汉语情态副词,多用于否定句,与"不"等否定词连用,表示加强否定语气。"曾不"就是"并不"、"还(尙)不",或"连……都(也)不……"的意思。医古文教材对"曾"注为"竟然",不甚妥当,宜明确指出其用法和作用,或应将"曾不"连注,方符合文意和语气。  相似文献   

13.
侗族先民原是古越人的一支,古属夷蛮之地,秦汉为"古夜郎之域",称为"骆越"。魏晋南北朝之后泛称为"僚",明清两代多称为"侗僚"、"侗人"、"峒人"、"侗蛮"、"黔中蛮"、"仡伶"、"侗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3年定为侗族。聚居于湘、桂、黔三省(区)和鄂西恩施、咸丰等地,全国侗族人口约300余万人。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医界论"痢",总将其鼻祖归于"诸病源候论"名下,并已形成共识。然而,只要我们仔细分析论"痢"之起源,此本应归属于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本文认为:前贤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首创了"利"之理论,并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临床使用的具体方剂中描述了"利"及后世所指"痢疾"的辨证体系。仲景提出"痢无止法"的观点,至今仍为治"痢"之要法,首创的"白头翁汤"、"桃花汤"之治痢有效方剂,至今仍在沿用。细考其间,东汉末年,其字虚少实多,故而,通常一字多意,文字中有"利"而无"痢"。"利"、"痢"本为通假,故而"痢"之鼻祖,理应属仲景无疑。  相似文献   

15.
对"副作用"提出新的见解:"副作用"应当从"不良反应"中划分出来,可新定义为:"不良副作用"、"无关副作用"与"良性副作用"三种。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副作用的真正含义,对于从事新药开发研究的工作者,亦更有利于合理利用"副作用"开发出具有潜在价值的新药。  相似文献   

16.
靳静  周永军 《光明中医》2011,26(8):1647-1647
目的观察"龙眼穴"配合"截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33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龙眼穴"、"龙头"、"龙尾"放血并加以拔罐治疗。结果本组33例患者通过治疗后均痊愈,未留有后遗症,治愈率100%。结论 "龙眼穴"配合"截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风水"、"肾水"、"水肿"、"腰痛"、"虚劳"等范畴,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有满意疗效,现就近年来的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体类要》为明代医家薛己所著,成书于嘉靖八年(1529),为我国第一部骨伤科内伤专著。全书共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正体主治大法"、"扑伤之症治验"、"跌坠金伤治验"及"汤火所伤治验"四门,下卷为方药。《正体主治大法》围绕伤损内症进行阐述,其中所列损伤局部病症有"各种痛症"、"青肿不溃"、"手足损伤"、"腐肉不溃"、"新肉不生"5种。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常遇病人就诊时问医生是否湿气太重或自述经某医诊为"湿气重"云云。"湿气"如何理解?"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正常的六种气候,是天地间万物生长必要的自然条件,但如果变化无常或"太过"或"不及"则成为中医学上的"六淫贼邪"了。"湿"是六淫之一,从"水傍"、"显"也,是长夏的主气,与天地间多雨潮湿有关。  相似文献   

20.
嘉靖《蕲州志》卷十一《儒林》记载李时珍:"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李时珍以"治身以治天下"、"寿国以寿万民"的思想为理念,充分体现其"博施于民"、"重仁轻利"、"济世救人"的医者风范。正如郭沫若所言:"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