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研究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与腰椎生理曲度的关系。方法: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及腰牵治疗,Seze法测量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优良率为8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P〈0.01);腰L4-5腰椎生理曲度较优。结论:推拿配合调曲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高群兴  张盛强  朱干  陈东军 《中医正骨》2006,18(5):13-14,16
为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与腰椎生理曲度的关系。采用Seze方法测量大推拿手法复位及常规手法加腰牵方法治疗前后患者腰椎生理曲度(腰椎弓顶距离)的变化并对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腰椎生理曲度及疗效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呈负相关,而腰椎生理曲度改变与疗效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手法推拿联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至2011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0例。治疗方法以推拿及牵引治疗为主。结果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由(6.22±1.38)下降到(1.45±1.3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JOA评分从(16.78±3.57)升到(20.62±3.74),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腰椎各项活动度如屈伸、侧屈以及旋转活动度均有所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来说,进行手法推拿联合牵引治疗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提高腰椎活动度,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法整脊配合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生理曲度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法整脊联合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及腰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JOA评分、腰椎生理曲度均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整脊联合电针可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疼痛、麻木等症状,恢复腰椎生理曲度,改善腰椎功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多角度腰椎牵引配合手法、导引功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26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63例。治疗组给予多角度腰椎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功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动间歇牵引、三位六步手法、腰椎导引功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对照组为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及腰椎生理曲度值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角度腰椎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疗效,能有效矫正腰椎曲度,恢复腰椎生物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照研究,观察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0例,观察治疗前后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与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结果:3组治疗均可减轻疼痛,改善腰椎运动功能,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治疗组疗效优于2组对照组(P〈0.05),对照组间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龙氏正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尾号的奇偶数,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通过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通过腰椎斜扳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VAS腰腿疼痛评分、Birdwell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8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VAS腰腿疼痛评分、Birdwell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腰腿疼痛评分、Birdwell腰椎间盘突出症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且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脊柱平衡手法推拿治疗,临床疗效确切,且可减轻患者的腰腿疼痛,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整复联合物理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JOA、VAS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及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治疗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强化其腰椎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黄建  汪洪  徐文博 《中国中医急症》2022,(12):2197-2199
目的 探讨激痛点针刺联合脊柱平衡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98例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照组49例采用脊柱平衡法治疗2周,观察组49例采用激痛点推拿配合针刺联合脊柱平衡法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腰椎功能、疼痛程度、脊柱稳定性、腰部活动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的77.55%(P <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椎间隙高度、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以及屈曲、伸展、侧屈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P <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椎间隙高度高、腰椎曲度、腰椎前凸角度以及屈曲、伸展、侧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脊柱平衡手法联合激痛点针刺治疗可更有效地减轻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和稳定性,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白鹏  李冬梅  王军  赵吉平 《北京中医》2009,(11):871-872
目的观察红外光治疗仪与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单纯针刺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红外光治疗仪照射,对照组加用普通远红外线照射治疗,治疗后依据综合疗效评定标准、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疾患综合评分(JOA评分)、仪器使用主观评价及安全性指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治疗后治疗组治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JOA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VAS评分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JOA与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自觉热力渗透度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红外光治疗仪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针刺结合普通红外线照射,红外光治疗仪治疗时渗透度高可能是其疗效较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寸劲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采用寸劲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配合电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临床疗效以及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05%、79.07%;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功能障碍ODI积分、疼痛VAS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寸劲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满意,可减轻患者腰腿部的疼痛,改善活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将6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及理疗,比较两组患者JOA、VA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推拿治疗LD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论证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在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应用的价值。方法采用三级推广模式,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三甲医院90例、二级医院45例和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例),均随机分为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和传统手法组,分别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三家医院各组间的临床疗效及ODI、VAS差异。结果三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推拿组85.00%、牵引治疗组60.00%和传统手法组83.33%,组间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家医疗机构三步推拿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等同于传统推拿手法,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其具有简便易掌握的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针灸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后进行测评并对其评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腰椎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针灸配合推拿手法对腰椎功能的改善优于单纯针灸治疗,两组治疗后评分均与其疗效评分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针灸治疗效果较好,且疗程短,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和传统腰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LIF)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PLIF组和TLIF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椎体间融合率、椎体融合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手术前后VAS评分和ODI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①TLIF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椎体间融合率和椎体融合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②TLIF组术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③TLIF组的术后神经损伤、固定物松动移位和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发生率均比PLIF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采用经多裂肌间隙入路TLIF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传统PLIF技术疗效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硬膜外封闭结合中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方法将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硬膜外封闭疗法,治疗组硬膜外封闭疗法加用中药补肾止痛方。疗程为2个月,治疗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91.67%)有一定的提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3周、2个月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硬膜外封闭与中药内服相结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且对ODI评分的改善有显著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对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腰椎牵引及微波理疗的非手术保守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手法,连续治疗15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50例中,优15例,良20例,可10例,差5例 对照组50例中,优3例,良18例,可22例,差7例.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却有显著性(卡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腰椎牵引及微波理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正骨手法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波理疗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者随机分为微波理疗结合推拿组(观察组)及推拿组(对照组)各34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痊愈显效率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痊愈显效率67.6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微波理疗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优于单纯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9.
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及中药热敷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两组疼痛VAS评分降幅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实验组ODI评分降幅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