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率较高,病程长,致畸和致残率高。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病机的研究有利于在临床上治病求本,提高疗效。宋代以后中医文献多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关键是邪正交争中的正虚与邪侵,正气亏虚为发病基础,人体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后,日久不愈,关节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通,可导致瘀血。痰瘀互结是其反复不愈和关节肿大变形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唐代以前中医文献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病机为气血不足、营卫失和、肝肾亏虚,风寒湿邪乘虚侵袭人体,或经久不愈,邪气留于经络关节,郁而化热,使经脉痹阻,气血失宣,筋骨失养。其中以正气亏虚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的基础,风寒湿之邪外侵为发病之标。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扶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相似文献   

4.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是初次发病,也可能是已病复发。初次发病以外邪侵袭,入内化热;内外合邪,湿热阻络为主要病机。已病复发以湿热伤阴,阴虚络热;湿热内扰,气血渐虚;正气亏虚,痰瘀内生为主要病机。其中尤以已病复发者病势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常为正虚邪恋之虚实夹杂证,难以根治。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肿痛、强直、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中西医学界均视为一大疑难病症。笔者积多年的临床经验对该病的病机特点及治疗方法有些』已得体会,现介绍如下。1病机特点1.1以虚为本,痹自内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虽以风、寒、湿三气杂至致痹为外在条件,然而,正气虚衰则是其内在因素。《灵枢·百病始生篇}):“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贼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亦不例外,先是由肝、肾、…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机为正气不足,肝脾肾亏虚。其病因为受风、寒、湿、热等邪侵袭,内外合邪,气血不畅,痰浊瘀血闭阻经络、筋脉、骨节所致。痰瘀是病理因素,虚邪是痰瘀形成的病理基础。从虚、邪、痰、瘀4个方面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性关节炎(骨痹)的病机主要为风、寒、湿、虚、瘀内外合邪为痹。治疗中应当以气血为纲论治,辨明骨痹关节,固本整体蠲痹,且因久病虚实夹杂,扶正祛邪应为首要。自拟方皆治骨痹灵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当前有关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和中医病因病机,为中医进一步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其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有益的借鉴。方法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近年来中医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及其中医病因病机的相关期刊及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总结叙述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及中医病因病机的研究现状。结果总结归纳出目前研究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的3种动物模型和中医病因病机。结论目前常用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动物模型主要有佐剂诱发型和Ⅱ型胶原诱发型2种;该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虚弱是该病发生的基础,而疾病发生的初期阶段主要以邪实为主。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顽症治疗棘手,笔者据多年的临床,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外因寒湿,内因肾亏气血不足,寒湿侵袭机体,寒凝湿阻血瘀交结于经隧关节发病。至于在病变过程中,有的出现关节局部红肿灼热,或时有烦热症等,均属病邪久郁化热的标象,随病情好转这些热象症即消失,而虚、寒、湿、瘀的本质症象越明显,并贯穿疾病的全过程。 余临证依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病机,选药组成基本方,将温阳填精,强肾壮督用鹿角胶、骨碎补、狗脊、寄生、枸杞子;  相似文献   

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不外乎邪、正两个方面,病位在肌肉、筋骨。其病理性质是正虚邪犯,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治疗时就要标本兼治,同时分清标本缓急。活动期要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以益气健脾养血,养肝肾为主。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治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现代医家运用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系列方剂进行归纳性的回顾,结合药物的使用特点,对其治法进行探讨,以期丰富和提高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治理论,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近20年的核心医学期刊和相关的中医药书籍,从中收集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组方340首。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理论和方药学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统计分析所使用的药物,并由此探讨该病的中医治法。结果:中医治疗本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遵循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原则。其治法为祛风散寒,清热除湿;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化痰散结,祛瘀通络;补益肝肾,健脾化湿。结论:从现代医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丰富多样的遣药组方特点,归纳中医治疗该病的治法,为有效治疗本病提供理论基础,并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苏励教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经验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苏励教授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苏教授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注重内因,强调扶正,补肾活血为常法;局部与整体相结合,调阴阳与寒热并举;用药讲究引经,善施药对,喜用大剂;借鉴他法,并勿忘时时顾护胃气。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是临床常见病,病程长、治疗难、易反复,最后导致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RA属于中医学"痹证"范畴,是由于风、寒、湿邪入侵,导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引起的肢体关节病变。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同见、痰瘀互结,病程缠绵难愈。近年来滑膜细胞成为中药治疗RA的主要靶向,许多中药通过调节相关因子的表达及分泌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滑膜细胞达到治疗RA的目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医案数据的分析,探讨明清医家及张鸣鹤教授辨治类风湿关节炎(RA)的规律。方法:运用《中华医典》电子丛书检索明清时期与RA相关的医案,对其中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治则治法等进行分析;收集并整理张鸣鹤教授治疗的RA有效病例,运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检索出明清时期与RA相关的医案103则,每则含患者1例、处方1首;病案中出现较多的病名有痹病(62.14%)、痛痹(15.53%)、历节病(5.83%)等;病因病机以外邪侵袭、正气亏虚、经络痹阻为主;证候分布实证居多;治法包括祛除外邪法(37.86%)、扶正祛邪法(24.27%)、化痰行瘀法(14.56%)、清热解毒法(13.59%)、温经通络法(9.71%)。张鸣鹤教授治疗RA高频用药的药味以苦、辛、甘味为主,药性以温、寒、平性为主,药类以清热药(351次)、祛风湿药(325次)、活血化瘀药(257次)为主。统计明清医案及张老验案遣方用药的特点,古今常用药物的主要药性、药味、归经及药物类别基本一致。结论:明清医家及张鸣鹤教授治疗RA的共性为均重视清热除痹法,但前者是在祛除外邪、补肾扶正基础上兼顾清热解毒,后者则结合现代患者的具体情况,更加重视清热解毒法;前者多以虫类药通络除痹,后者从用药安全性等方面考虑,多采用藤类药疏通经络。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痹证的发生,风、寒、湿、热只是发病的外部条件或因素,而正气不足才是发病的根本因素。因此治疗上注重内因,强调扶正,调阴阳与寒热并举,局部、整体相结合用药。并提倡早用补肾药,顾护胃气。RA病机复杂,变化多端,并非一种方法即达疗效,应该把握复法和复方的应用,临证随时调整,应多途径、多层次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3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下简称RA)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假性RA大鼠模型的实验研究,并运用整体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针刺方法,发现:绝大部分RA患者有血瘀体征和血液流变学异常,有统计学差异;模型组大鼠四肢关节、耳朵、尾巴发生红肿,近端趾间关节有梭形趾发生,血液流变学异常和血小板聚集率增高,有统计学差异。针刺后,RA患者和模型组大鼠的以上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有统计学差异。提示(1)RA与血瘀证之间关系非常密切;(2)针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3)血液流变学检查可作为RA活动程度及疗效评定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68个膝关节进行扫查,观察关节囊积液、滑膜、软骨表面及关节病变区域血流情况.结果:136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囊积液(81%),152个膝关节出现滑膜增厚(90.5%),20个关节出现股骨髁间软骨变薄(11.9%),2个关节出现股骨髁间软骨消失(1.2%),109个关节炎滑膜内显示低速血流信号(71.7%).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通过对关节囊积液、滑膜、软骨的病变及骨质破坏以及滑膜内血流情况,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提供丰富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龚勤  彭玉  陈竹  冷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7):1047-1048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在邪多,而在正虚",脾失健运致肺气不足而致病者较多见。其辨证施治的特点主要在于明察邪与正的消长变化,急性感染期以邪实为主,治则以祛邪为法,迁延期则为正虚邪恋,宜扶正固表,调和营卫,补脾益肺,清除余邪。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资料的统计分析,探索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方法对收集的1120例患者辨证分型,归纳、探讨类风湿关节炎证候学规律,分析其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分期、地域等方面的分布情况。结果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布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活动性、地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证以风寒湿痹证为主,虚证主要表现为气血亏虚。结论云南地区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呈现风寒湿热夹杂、气血阴阳亏虚、痰瘀互结的特点,活动期和疾病初期实证为常见证型,缓解期则以虚证为主,痹证日久,实证转化为虚证或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